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GB30000-2013GB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主讲人主讲人:陈金合陈金合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20142014年年6 6月月6 6日日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GHSGHS相关链接相关链接工信部:http:/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GHS物理危害分类爆炸物 不稳定爆炸物 1.1 1.2 1.3 1.4 1.5 1.6易燃气体
2、类别1 2 化学性质不稳定气体 A B气溶胶 类别1 2 3 氧化性气体 类别1压力下气体 压缩气体 液化气体 冷冻液化气体 溶解气体 易燃液体 类别1 2 3 4 易燃固体 类别1 2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 A B C D E F G 型自燃液体 类别1 自燃固体 类别1自热物质和混合物 类别1 2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类别1 2 3氧化性液体 类别1 2 3 氧化性固体 类别1 2 3有机过氧化物 A B C D E F G 型金属腐蚀剂 类别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GHS健康、环境危害分类急性毒性 类别1 2 3 4 5(经口经皮吸入)皮
3、肤腐蚀/刺激 类别1(1A 1B 1C)2 3严重眼损伤/眼刺激 类别1 2(2A 2B)呼吸或皮肤过敏 类别1(1A 1B)生殖细胞突变性 类别1A 1B 2致癌性 类别1A 1B 2生殖毒性 类别1A 1B 2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1 2 3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 类别1 2吸入危害 类别1 2对水环境的危害 急性 类别1 2 3 慢性 类别1 2 3 4破坏臭氧层物质 类别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GB30000 GB30000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1 概述2 区别与联系3 注意事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危险化学
4、品安全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1 1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GB 30000.2(GB 30000.230000.29)30000.29)概述概述 2013年10月10日发布,2014年11月1日实施。代替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GB 2057620599、20601、20602),共28个。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1 1)物理危险)物理危险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1GB 30000.2-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2部分:爆炸物 GB 20576-20062GB 30000.
5、3-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3部分:易燃气体 GB 20577-20063GB 30000.4-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4部分:气溶胶 GB 20578-20064GB 30000.5-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5部分:氧化性气体 GB 20579-20065GB 30000.6-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6部分:加压气体 GB 20580-20066GB 30000.7-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7部分:易燃液体 GB 20581-200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7GB
6、30000.8-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8部分:易燃固体GB 20582-20068GB 30000.9-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9部分: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GB 20583-20069GB 30000.10-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10部分:自燃液体GB 20585-200610GB 30000.11-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11部分:自燃固体GB 20586-200611GB 30000.12-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12部分:自热物质和混合物GB 20584-200612GB 30000.13-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13部分:遇
7、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GB 20587-200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13GB 30000.14-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14部分:氧化性液体GB 20589-200614GB 30000.15-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15部分:氧化性固体GB 20590-200615GB 30000.16-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16部分:有机过氧化物GB 20591-200616GB 30000.17-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17部分:金属腐蚀物 GB 20588-2006危险化学
8、品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2 2)健康危害)健康危害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17 GB 30000.18-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18部分:急性毒性GB 20592-200618 GB 30000.19-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19部分:皮肤腐蚀/刺激GB 20593-200619 GB 30000.20-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20部分:严重眼损伤/眼刺激GB 20594-200620 GB 30000.21-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21部分:呼吸道或皮肤致敏GB 20595-200621 GB 30000
9、22-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22部分:生殖细胞致突变性GB 20596-200622 GB 30000.23-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23部分:致癌性GB 20597-200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23 GB 30000.24-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24部分:生殖毒性GB 20598-200624 GB 30000.25-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25部分:特异性靶器官毒性 一次接触GB 20599-200625 GB 30000.26-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
10、26部分:特异性靶器官毒性 反复接触GB 20601-200626 GB 30000.27-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27部分:吸入危害(3 3)环境危害)环境危害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27 GB 30000.28-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28部分:对水生环境的危害GB 20602-200628 GB 30000.29-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29部分:对臭氧层的危害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2 2 区别与联系区别与联系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GB 2057620599、20601、2060
11、2)是按照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2003年版制订的;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GB 30000.230000.29)是按照(GHS)2011年版(第4修订版)制订的。技术内容与GHS(第4修订版)完全一致。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 标准名称和标准号发生变化 如: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 爆炸物调整为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2部分:爆炸物,GB 20576调整为GB 30000.2。GB 30000.1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通则预期将代替GB 13690-2009,GB 30000.30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
12、明安全规范 化学品作业场所警示性标志预期将作为AQ 3047-2013化学品作业场所安全警示标志规范的升级版本。化学品危险信息短语与代码已报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 与原标准区别 增加化学不稳定气体子类别 易燃气溶胶改为 气溶胶,并增加子类别 增加呼吸和皮肤过敏子类别 增加吸入危害类别 增加对臭氧层的危害类别 总体同 GHS2011 对 GHS2003区别。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物理危险主要差异:1.4项的图形符号现行标准:1.4(底色橙色)修订版本:UN为选择项 1.5项的信号词和危险说
13、明现行标准:警告;燃烧中可爆炸GHS第4修订版:危险;遇火可能整体爆炸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物理危险主要差异:增加了新的类别,即化学性质不稳定气体(分2个类别)A类:在20和标准大气压101.3kPa时,化学性质不稳定的易燃气体;国家标准:化学不稳定性B类:温度超过20和/或压力大于101.3kPa时,化学性质不稳定的易燃气体。化学不稳定性的判定,根据TDG试验和标准手册(第5版)第三部分的第35节所述进行试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已确定不稳定气体的清单 A类不稳定气体乙炔、环氧乙烷 B类
14、不稳定气体溴代三氟乙烯、1-丁炔、三氟氯乙烯、甲基乙烯基醚、丙二烯、丙炔、四氟乙烯、三氟乙烯、溴乙烯、氯乙烯、氟乙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物理危险主要差异:分类名称发生改变现行标准:易燃气溶胶修订版本:气溶胶 增加了一个新的类别(第3类)即非易燃气溶胶,不符合类别1、类别2的其它易溶胶。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物理危险主要差异:第3类气溶胶的标签要素类别3 无 警告带压力容器;如受热可能爆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物理危险主要差异:混合物的判断
15、方式现行标准:计算氧化性(O)修订版本:计算氧化力(OP)OP的计算公式(详情见GB/T 27862-2011)Xi:混合物中第I氧化性气体的摩尔浓度;Ci:混合物中第I氧化性气体的氧气当量系数;KK:惰性气体K与氮气相比的当量系数;BK:混合物中第K惰性气体的摩尔浓度;n:混合物中氧化性气体总数;P:混合物中惰性气体总数。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物理危险主要差异:分类名称发生改变现行标准:压力下气体修订版本:加压气体 加压气体的定义现行标准:是指20时压力不小于280kPa的容器中的气体或成为冷冻液化的气体。修订版本:是指20时压力等于或大于
16、200kPa(表压)下装入贮器的气体,或是液化气体或冷冻液化气体。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暴露方式单位类别1类别2类别3类别4类别5*经口mg/kg55030020005000经皮肤mg/kg5020010002000气体mL/L0.10.52.520蒸气mg/L0.52.01020粉尘和烟雾mg/L0.050.51.05*第5类的标准旨在识别急性毒性危险相对较低,但在某些环境下可能对易受害人群造成危险的物质。这些物质的口服或皮肤LD50的范围预计为2000-5000mg/kg体重,吸入途径为当量剂量。健康危害主要差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危险化
17、学品安全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将呼吸过敏物质再分为1A子类,强过敏物质;1B子类,其他呼吸过敏物质。第1类呼吸致敏物质在以下情况下该物质划为呼吸致敏物质:(a)如果有人类证据,该物质可导致特定的严重呼吸致敏和/或(b)如果适当的动物试验结果为阳性*1A子类物质在人群中过敏的发生率高;或根据动物或其他试验,可能发生人的高过敏率*。反应的严重程度也可考虑在内1B子类物质显示在人类中过敏的发生率为低度到中度;或根据动物或其他试验,可能发生人的低度到中度过敏率*。反应的严重程度也可考虑在内*目前还没有公认和有效的用来进行呼吸致敏试验的动物模型。在某些情况下,对动物的研究数据,在作证
18、据权重评估中,可提供重要信息。健康危害主要差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将皮肤过敏物质再分为1A子类,强过敏物质;1B子类,其他皮肤过敏物质。第1类皮肤致敏物质在以下情况下该物质划为皮肤致敏物质:(a)如果有人类证据,显示有较大数量的人在皮肤接触后可造成过敏(b)如果适当的动物试验结果为阳性1A子类物质在人群中过敏的发生率较高;或根据动物或其他试验,假定有可能在人类身上产生严重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也可考虑在内1B子类物质显示在人类中过敏的发生率为低度到中度;或根据动物或其他试验,假定可能发生人的低度到中度过敏率。反应的严重程度也可考虑在内健康危
19、害主要差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危害类别分 类警示标签3 暂时性靶器官效应暂时性靶器官效应有些靶器官效应可能不符合把物质或混合物划入上述第1 类或第2 类的标准。这些效应在接触后的短暂时间内损害人体功能,但人体可在一段合理的时间内恢复而不留下显著的组织或功能改变。这一类别仅包括麻醉效应和呼吸道刺激图形符号警示词警 告危险性说明(呼吸道刺激)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或者(麻醉效应)可能引起昏昏欲睡或眩晕健康危害主要差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吸入吸入 特指液态或固态化学品通过口腔或鼻腔直接进入或者
20、因呕吐间接进入气管和下呼吸系统。吸入危害吸入危害 吸入毒性包括各种严重急性效应,如化学性肺炎、不同程度的肺损伤和吸入致死等。健康危害主要差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吸入毒性的危险类别类别标准类别1:已知引起人类吸入毒性危险的化学品或者被看做会引起人类吸入毒性危险的化学品物质被划入类别1:a)根据可靠的优质人类证据(注1)或b)如果它是烃类并且在40测量的运动黏度不大于20.5毫米2/秒。类别2:因假定它们会引起人类吸入毒性危险而令人担心的化学品根据现有的动物研究以及专家考虑到表面张力、水溶性、沸点和挥发性做出的判断,在40测量的运动黏度不大于
21、14 毫米2/秒的物质,被划入第1类的物质除外(注2)。注1:划入第1类的物质例子是某些烃类、松脂油和松木油。注2:在这些条件下,有些政府主管部门可能会考虑将下列物质划入这一类别:至少有3个但不超过13个碳原子的正伯醇、异丁醇和有不超过13个碳原子的酮类。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分类标准公式 动力黏度(毫帕.秒)/密度(克/厘米3)=运动黏度(毫米2/秒)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吸入危害的标签要素配置表12危险吞咽并(及)进入呼吸道可能致命警告吞咽并进入呼吸道可能有害注:在规章范本中未作要求。危
22、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环境危害主要差异:慢性危害的分类方法发生的重大改变分3种情况,对慢性1-3进行分类,设立“安全网”分类作为慢性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环境危害主要差异:不能快速降解的物质,已掌握充分的慢毒性资料类别指标数值慢性类别1鱼类、甲壳纲动物、藻类或其他水生植物中任一一种的慢毒NOEC或ECx0.1mg/l慢性类别2鱼类、甲壳纲动物、藻类或其他水生植物中任一一种的慢毒NOEC或ECx1mg/l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环境危害主要差
23、异:可快速降解的物质,已掌握充分的慢毒性资料类别指标数值慢性类别1鱼类、甲壳纲动物、藻类或其他水生植物中任一一种的慢毒NOEC或ECx0.01mg/l慢性类别2鱼类、甲壳纲动物、藻类或其他水生植物中任一一种的慢毒NOEC或ECx0.1mg/l慢性类别3鱼类、甲壳纲动物、藻类或其他水生植物中任一一种的慢毒NOEC或ECx1mg/l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环境危害主要差异:尚未掌握充分的慢毒性资料1)慢性类别1急性1的条件,且物质不能快速降解,和/或实验BCF500(如无实验数据,log Kow4)。2)慢性类别2急性2的条件,且物质不能快速降解,
24、和/或实验BCF500(如无实验数据,log Kow4)。3)慢性类别3急性3的条件,且物质不能快速降解,和/或实验BCF500(如无实验数据,log Kow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环境危害主要差异危害臭氧层的类别:1个类别 GB30000.29-2013 类别11)列入蒙特利尔议定书附录受控制的物质;或者2)混合物中含至少1中上述物质,且浓度大于等于0.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危害臭氧层警示标签要素类别1警告破坏高层大气中的臭氧,危害公共健康和环境危险货物和原危险化学品分类体系都无
25、要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3 3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浓度限值浓度限值 组分分类致癌混合物类别及其组分阈值/浓度限值致癌物类别1致癌物类别2致癌物类别10.1%-致癌物类别2(注1)-0.1%1.0%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3 3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浓度限值浓度限值 组分类别作为混合物分类类别的组分截值/浓度限值类别1(1A、1B)生殖毒物类别2生殖毒物影响哺乳或通过哺乳产生危害附加类别类别1(1A、1B)生殖毒物(注1)0.1%0.3%类别2生殖毒物0.1%3.0%影响哺乳或通过哺乳产生影响附
26、加类别0.1%3.0%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3 3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浓度限值浓度限值组分分类为混合物分类时组分的截值/浓度限值类别1类别2靶器官毒物类别1(注1)1.0%10%1.0并且10%靶器官毒物类别21.0%10%注1:混合物中存在分类为类别1的组分且浓度在1.0%到10%之间,要求编制SDS,标签可选,10%时,必须选用标签。其他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
27、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2011版权所有一、成立背景一、成立背景一、成立背景一、成立背景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原名为国家化原名为国家化学品登记注册中心学品登记注册中心,1997 1997年由原化工部和劳动部批准成立,具有年由原化工部和劳动部批准成立,具有独立的事业单位法人资格,是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综合性独立的事业单位法人资格,是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综合性技术支持单位。技术支持单位。20042004年年4 4月经中央编办批准划归国家安全生产监月经中央编办批准划归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管理,为
28、总局直属事业单位。属于公益二类研究型事督管理总局管理,为总局直属事业单位。属于公益二类研究型事业单位。业单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2011版权所有 二、组织机构二、组织机构 现设有现设有5 5个部门个部门1 1个公司,行政后勤、党群等依托安工个公司,行政后勤、党群等依托安工院管理。应急响应部和鉴别分类部分别与安工院事故应急院管理。应急响应部和鉴别分类部分别与安工院事故应急救援研究室、化学品安全研究室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承救援研究室、化学品安全研究室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承担总局和中国石化两方面任务和科研。
29、担总局和中国石化两方面任务和科研。化学品登记中心化学品登记中心登登记记管管理理处处鉴鉴别别分分类类部部应应急急响响应应部部安安全全标标准准化化处处综综合合管管理理处处诺诺诚诚公公司司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2011版权所有三、危险化学品三、危险化学品 登记登记 全国全国3131个登记办公室个登记办公室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2011版权所有三、危险化学品三、危险化学品 登记登记全国危险化学品登记企业分布图全国危险化学品
30、登记企业分布图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2011版权所有四、法律法规与标准建设四、法律法规与标准建设配合总局制修订法规和起草规范性文件配合总局制修订法规和起草规范性文件 参与修订参与修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制修订制修订危险化学品目录危险化学品目录和和剧毒化学品目录剧毒化学品目录 修订修订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 起草起草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管理办法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管理办法 起草起草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管理办法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管理办法
31、起草起草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 起草起草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 参与起草与修订参与起草与修订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2011版权所有 编制国家及行业标准与规划编制国家及行业标准与规划 编制编制化学品危险性评价通则化学品危险性评价通则 编制编制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 编制编制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编制
32、编制作业场所化学品安全警示标志编制规范作业场所化学品安全警示标志编制规范 编制编制危险化学品单位应急物资配备标准危险化学品单位应急物资配备标准 编制编制液氯充装自动化控制系统通用技术规范液氯充装自动化控制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编制编制化工危险工艺自动化安全控制系统实施导则化工危险工艺自动化安全控制系统实施导则 编制编制爆燃安全泄放标准爆燃安全泄放标准 编制编制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HAZOP分析)应用导则分析)应用导则 参与编制参与编制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十二五十二五”规划规划 参与编制参与编制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十二五十二五”专项规划专项规划 参与编制参与编制危险物品安全专业技术人才规划危险物品安全专业技术人才规划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联系方式化学品登记中心网址:化学品登记中心网址: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咨询专线: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咨询专线:86532-8388909086532-83889090化学品危险性鉴别分类咨询电话:化学品危险性鉴别分类咨询电话:86532-8378658386532-83786583个人邮箱:个人邮箱:办公室直线:办公室直线:86532-8378646086532-83786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