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人才工作述职报告弟扁根据工作安排,现将2024年度抓人才工作有关情况, 简要述职如下。2024年,我镇坚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 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 紧紧围绕全市重点人才工作,结合我镇工作实际,加强人才 队伍建设,搭建人才干事平台,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以人才 优势推动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2024年度人才工作重点任务完成情况(一)强化人才工作领导。我镇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成 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的人才工作 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共领办“我为人才办实事” 12件, 将人才工作
2、作为常态纳入日常工作议事之中。2024年度共召 开人才工作专题会议8次,聚焦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 才工作新思想,严格落实“党管人才”第一责任人职责。面 向全镇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村党组织书记、到村任职大 学生每月开展一次年轻干部能力提升班,提升”能讲、会写、 实干”的本领,打造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为我镇高质量发 展培育青春力量。(二)盘活本土人才资源。镇党委牢固树立“本土的人 才培育本土的人”理念,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多措并举,大 力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战略。将目前在读的14名“一村多名 大学生”、5名到村任职大学生、以及表现优异的20余名退 役军人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库,同时研究建立“我镇籍在外
3、专 家教授人才库”“技能人才库” “一村多名大学生”等人才 数据库,推动人才工作全面展开。组织本地“土专家”与“田 秀才”为贫困户讲授实用技术6次,培训农村实用人才300 余人次。通过乡贤理事会,发挥乡贤优势,吸引在外人才返 乡,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在“人才服务月”活动中, 我镇为各类人才送去致全市专家人才的一封信和特色农 产品,体现了组织的关怀。在“引才聚才”上下功夫,建设 了专家工作站和农业科技服务站,将“教授回乡”牢牢抓在 手上,精准摸排出我镇籍在外专家教授271人,先后多次赴 福建、东莞、深圳等地商会,实现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相结 合。(三)人才引领产业发展。我镇坚持“以人才队伍建设
4、 为引擎,创新推动人才培养”,深化院企协作,吸引农业科 技人才集聚。大力支持华中农业大学在郭坦村开展油菜化肥 减量和科学施肥的核心示范基地;联合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 物研究所、市师范学院等专家“智囊团”建成全国首个佛手 山药育种提纯试验基地;成功与市农业科学院签订合作共建 协议,聘请市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陈展鹏为首席专家;打造 我镇特色产业发展示范区,低成本租赁给回乡人才,提供相 应技术支持和政策扶持,发挥本地优势产业。自合作以来, 一大批能人回乡创业发展,示范区共获得技术服务255次, 发放宣传科普资料5000余份,推广农业科技成果10余项。二、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年以来的人才工作,虽然
5、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存 在部分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培养形式单一,绝大部 分以统一线下培训和会议培训为主;二是人才资源未充分发 挥,主要以引进高端技术型人才为主,未充分发挥本土人才 资源。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进。(一)用好现行制度,加大引才育才力度。不断优化干 部人才队伍,统筹推进全镇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抓实抓好回 引优秀农民工、退役军人、专业技术人才、优秀大学生返乡 创业,在人才“引、育、用、管”上深入探索,找到更适合 我镇实际的人才管理途径。(二)创新培养形式,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定期开展调 研,组成人才领导专班,深入全镇81个村(社区)重点围 绕当前人才结构、人才需求
6、和人才工作意见三方面开展人才 调研工作;精心组织培训,以人才队伍需求为导向,对接组 织、人社等部门,分层分类制定培训计划;坚持以村集体为 主体,产业为龙头,吸引更多专业技术人才、优秀大学生等 群体回乡发展。(三)健全制度体系,提升人才工作合力。聚焦人才引 进、培养、应用等方面,积极探索建立相关制度,充分发挥 优秀人才的高技术、高能力;建立健全“优秀人才信息库”, 定期动态更新完善,通过古韵我镇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人才 信息,推动全镇人才信息化进程。第一篇根据工作安排,现将2024年度抓人才工作有关情况, 简要述职如下。2024年,我镇坚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
7、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 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 紧紧围绕全市重点人才工作,结合我镇工作实际,加强人才 队伍建设,搭建人才干事平台,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以人才 优势推动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2024年度人才工作重点任务完成情况(一)强化人才工作领导。我镇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成 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的人才工作 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共领办“我为人才办实事” 12件, 将人才工作作为常态纳入日常工作议事之中。2024年度共召 开人才工作专题会议8次,聚焦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 才工作新思想,严格落实“党管人才”第一责任人职责。面 向全镇35岁以下的
8、年轻干部、村党组织书记、到村任职大 学生每月开展一次年轻干部能力提升班,提升”能讲、会写、 实干”的本领,打造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为我镇高质量发 展培育青春力量。(二)盘活本土人才资源。镇党委牢固树立“本土的人 才培育本土的人”理念,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多措并举,大 力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战略。将目前在读的14名“一村多名 大学生”、5名到村任职大学生、以及表现优异的20余名退 役军人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库,同时研究建立“我镇籍在外专 家教授人才库”“技能人才库” “一村多名大学生”等人才 数据库,推动人才工作全面展开。组织本地“土专家”与“田 秀才”为贫困户讲授实用技术6次,培训农村实用人才300 余
9、人次。通过乡贤理事会,发挥乡贤优势,吸引在外人才返 乡,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在“人才服务月”活动中, 我镇为各类人才送去致全市专家人才的一封信和特色农 产品,体现了组织的关怀。在“引才聚才”上下功夫,建设 了专家工作站和农业科技服务站,将“教授回乡”牢牢抓在 手上,精准摸排出我镇籍在外专家教授271人,先后多次赴 福建、东莞、深圳等地商会,实现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相结 合。(三)人才引领产业发展。我镇坚持“以人才队伍建设 为引擎,创新推动人才培养”,深化院企协作,吸引农业科 技人才集聚。大力支持华中农业大学在郭坦村开展油菜化肥 减量和科学施肥的核心示范基地;联合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 物研究所、
10、市师范学院等专家“智囊团”建成全国首个佛手 山药育种提纯试验基地;成功与市农业科学院签订合作共建 协议,聘请市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陈展鹏为首席专家;打造 我镇特色产业发展示范区,低成本租赁给回乡人才,提供相 应技术支持和政策扶持,发挥本地优势产业。自合作以来, 一大批能人回乡创业发展,示范区共获得技术服务255次, 发放宣传科普资料5000余份,推广农业科技成果10余项。二、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年以来的人才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存 在部分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培养形式单一,绝大部 分以统一线下培训和会议培训为主;二是人才资源未充分发 挥,主要以引进高端技术型人才为主,未充分
11、发挥本土人才 资源。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进。(一)用好现行制度,加大引才育才力度。不断优化干 部人才队伍,统筹推进全镇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抓实抓好回 引优秀农民工、退役军人、专业技术人才、优秀大学生返乡 创业,在人才“弓I、育、用、管”上深入探索,找到更适合 我镇实际的人才管理途径。(二)创新培养形式,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定期开展调 研,组成人才领导专班,深入全镇81个村(社区)重点围 绕当前人才结构、人才需求和人才工作意见三方面开展人才 调研工作;精心组织培训,以人才队伍需求为导向,对接组 织、人社等部门,分层分类制定培训计划;坚持以村集体为 主体,产业为龙头,吸引更多专业技术
12、人才、优秀大学生等 群体回乡发展。(三)健全制度体系,提升人才工作合力。聚焦人才引 进、培养、应用等方面,积极探索建立相关制度,充分发挥 优秀人才的高技术、高能力;建立健全“优秀人才信息库 定期动态更新完善,通过古韵我镇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人才 信息,推动全镇人才信息化进程。第二篇根据安排,现将2024年度抓人才工作有关情况,简要 述职如下。一、2024年度人才工作重点任务完成情况今年以来,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 才,加快打造一支适应我镇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有
13、力支持了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明确职责任务,坚持党管人才。为认真贯彻人才 工作重大决策及会议精神,把人才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 联系起来,我镇积极把传达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作为党委会、 干部大会一项重要议程,截至目前共传达会议精神10余次, 党委会专题研究人才工作5次。组建人才工作专班,由党委 书记任组长负总责,分管组织副书记任副组长具体负责,各 相关站办负责人任成员负直接责任。每季度进行1次人才宣 传,向各村、各企业宣传普及人才政策。(二)强化服务意识,加强人才联系。为推动人才优势 切实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我镇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 号召,把服务人才、联系人才作为人才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
14、 来抓,今年共开展3次全域人才大摸底行动,共摸排出在外 优秀人才40余人,其中各领域专家教授12名,建立了大法 寺镇在外优秀人才动态储备库,同时积极号召广大党员干部, 利用春节、中秋、端午等节假日,结合“人才服务月”,开 展人才大走访、大调研系列活动,通过走访全镇共领办IOO 余项“我为人才办实事”项目,让在外优秀人才切实感受到 家乡的温暖。(三)搭建载体平台,汇聚后备资源。为切实提升本土 人才队伍素质,我镇坚持以人才培训为抓手。积极对接市人 社局、市委人才办等相关部门,开展技能培训和“一村多” 申报,同时要求各村按照主职不少于1名、副职不少于2名 的标准储备后备干部,利用平时工作机会对其进行
15、结对培养。 一年来,技能培训300余人,6人到市职院接受学历提升, 100余名后备干部成功结对。二、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尽管我镇人才工作取得一定成绩, 但与上级党委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主要表现为:一是人才总量不足,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与经济发展要 求相比,人才总量不足,缺乏高学历、高技能人才。二是人 才分配不均,村级人才相对缺乏。村(社区)“两委”班子 结构存在老龄化倾向,掌握信息化的青年人才相对缺乏。三 是人才引进难,留不住。乡镇工作环境条件相对艰苦,保障 措施不完善,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引进难且留不住。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进:(
16、强化人才意识,开发人才资源。进一步健全党管 人才的领导体制,发挥好带头抓总的作用,坚持镇、村(社 区)、企业整体联动,做到人才标准多样化,不拘一格选拔 和任用人才,进一步做好使用、培养、关心、激励人才的各 项工作。围绕科技创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聚焦五大科 技攻坚和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缺口,推动发展需求侧和 人才供给侧更加精准对接,重点引进一批行业领军人才和创 新创业团队,着力形成以产聚才、以才兴产的良性互动格局。(二)营造良好环境,完善服务保障。进一步优化辖区 营商环境,加强人才创业载体建设,依托重点企业和重要园 区等平台产业优势,通过灵活多样的合作模式,吸引高层次 人才落地,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解决人才和用工等问题,厚 植人才发展新优势。深化院(校)地合作及服务保障机制, 丰富“双招双弓1+科技创新+金融赋能+人才服务”产品矩阵, 扩容“科技城人才卡”服务事项,积极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 全链条、专业化服务,着力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 良好氛围。(三)创新工作机制,提升人才工作质量。聚焦人才引 进、培养、应用等方面,积极探索建立相关制度,充分发挥 优秀人才的高技术、高能力。建立健全“优秀人才信息库”, 定期动态更新完善,通过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人才信息,推 动人才制度化进程。健全人才评价标准,加快构建差异化人 才评价体系,不断完善激励制度,让广大人才心无旁鹫干事 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