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中心城市建设功能品质活力提升年实施方案为扎实做好2024年中心城市建设工作,全面完成市委、市 政府制定的城市建设目标任务,不断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品质活 力,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 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重要理念,紧扣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总定位,按照“标准要 高、要求要严、节奏要快、本领要强”的要求,结合山水人文地 域特色,以敢抢敢拼敢作为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建设一座人口 集聚显著增强、生态环境优美宜居、产业新区蓬勃发展、历史文 化康续传承的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二、总体目标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
2、盼问题,围绕生产、生活、生态,统筹 规划、建设、管理,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活力。2024年 中心城市建设继续以“五位一体”工作思路,量力而行、尽力而 为,滚动实施建设项目101个,维护项目39个,规划研究项目 44个。三、主要内容(一)强支撑,促进产城融合发展。按照中心城区“一城四 片区”的城市空间结构,对主城区进行改造提升,聚集资源要素 高质量建设东部新城,将西部片区、北部片区打造成高品质功能 片区,统筹布局生产生活空间和公共设施,促进产业配套设施提 质增效,实现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1 .加强城市道路建设。继续实施青弋江大道九标、阳德路 东延、九连山路等主干路网,早日实现“三环”闭环,畅
3、通对外 交通。谋划物流大道(马山路一市界段)建设,争取完成西环路、 通港路、梅子冈路建设,不断增强我市航空、铁路、水运物流的 综合运输能力。2 .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开展长三角智慧物流产业孵化基地 等项目建设,推进综合保税区项目和国际陆港(一期)建设,不 断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加快建设一二六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完 善园区公共服务功能。(二)补短板,提升城市品质活力。以城市体检为切入点, 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为重要抓手,系统化推进城市功能完善,努 力实现群众对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的热切期盼。3 .系统实施片区更新。坚持规划引领,结合中心城区城市 更新专项规划,在主城区系统谋划12个单元片区更
4、新改造,2024 年适时启动高铁站广场单元片区更新。深入谋划鳌峰路及两侧地 块单元片区,做好经济效益平衡测算。4 .市政设施提档升级。抢抓沪渝高速扩建机遇,配套实施 沿线7条市政道路改扩建工程,疏解城市出城道路瓶颈。实施鳌 峰路雨污分流改造。打通丹桂园支路、童家湾路等8条城市断头 路,畅通道路微循环。加快城市停车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市区智 慧停车运营,合力缓解城市停车难问题,重点建设大坝塘、陵西 路等公共停车场项目,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800个。5 .公共配套提级扩能。推进教育服务项目建设,建成市老 年大学、市五小等项目,开工建设滨湖学校、烟雨路幼儿园、明 镜湖小学等9所学校;开展职院职业教育高水
5、平综合能力提升工 程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条件,高标准推进市人民医院改扩建二期 工程建设。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建成市国家综合档案馆、市公安 执法办案中心等项目并投入使用,适时启动建设市公安局警务技 能训练基地等项目。6 .公园绿地提标扩面。谋划水阳江城区示范段建设,综合 考虑水利、航运,打造生态绿廊和滨水林带。推动沿河湖水系合 理布置慢行系统,2024年计划新增城市绿道10公里。利用城市 空闲地、边角地“见缝插绿”,建设安定路南侧铁路沿线、向阳 大道(晨光小区段)等10个口袋公园,提高城市绿地覆盖均衡 性。7 .增添城市活力品味。在街头游园、城市绿地项目建设中, 从群众实际需求出发,统筹布置儿童游乐
6、健身锻炼、文艺表演 等便民设施,打造亲民便民、宜乐宜游的公共空间。对既有公园 广场实施微改造,利用边角空闲地、低效利用空间改造建设一批 足球、篮球场地,增添城市活力。2024年拟建设各类运动场地19块,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8 .推动智慧+人文建设。依托宛陵大数据中心,有效整合城 市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推进城市管理运行服务平台建设, 实现城市运行管理“一网统管”。以文化特色、城市记忆“铸魂” 城市建设,建设市精神文明展示中心。强化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利 用,推进裕华纺织厂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申报划定工作。(三)强韧性,增强城市运维能力。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把 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升城市的
7、安全性、增强抗风险能力, 更好地保障民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9 .强化公用设施安全保障。继续实施城市生命线二期工程, 运用科技手段赋能基础设施运维预警能力。加强城镇供气、供水 等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加快实施城镇燃气管网覆盖区域“瓶 改管”。加强城市供水、供气等安全保障,完成城市供水设施完 善工程、城市备用水源建设。2024年计划新建(改造)供水管 网约15公里,新建(改造)燃气管网约50公里。城管会同水利、 住建等部门继续加强17个城市排涝泵站及相关设施维护。10 .提升城市综合运维能力。推进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PPP 项目,基本完成市政雨污管网错接混接点治理、破旧管网修复改 造。完成敬亭土于
8、污水处理厂三期、城市污泥处置工程项目建设。 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和厨余垃圾处理能力建设,启动静脉 产业园环境改造工程,开展经开区污水处理中心及配套管网建 设。(四)惠民生,扎实做好住房工作。坚持“房住不炒”定位, 加快构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健全长效机制,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困难问题,推动住 房事业高质量发展。11 .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 “保交楼”政策,用好用活政策性专项借款,西林名都竣工交付, 持续做好重点项目跟踪帮扶,确保恒大项目完成交付1876套, 力争丹桂园项目基本建成,力争时代大世界项目2024年建成交 付。提升住
9、房品质,全流程强化商品房品质管理,努力打造精品 热销大盘,以供给侧提升引导市场需求。12 .有序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按照优先“补短板、保基本” 的要求,“先地下、后地上”对基础设施一次性改造到位。积极 争取中央、省级奖补资金,推进发行老旧小区改造专项债,充分 发挥改造中的居民主体作用,清单式、闭环化管理改造项目。2024 年市区计划改造老旧小区56个,建筑面积约56万平方米、惠及 5200户居民。13 .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启动造纸厂、肉联厂山上山下宿 舍及周边区域等棚户区改造项目。全力以赴推动“难安置”问题 化解,加快安置房建设,推动货币化安置方式解决安置房缺口问 题。14 .提升物业小区管理
10、水平。深入开展“宛美红色物业”建 设三年行动。完善物业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红黄牌”制度, 加强物业服务质量测评成果运用,促进行业优胜劣汰。实施老旧 小区物业服务奖补,开展公共部位、公共设施应急维修。按照居 民出资、政府奖补相结合方式推动多层住宅加装电梯。以市场化 方式在小区增设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开展小区地面停车收费管 理,在做好盛宇湖畔、清溪家园等6个试点小区基础上逐步扩面, 提升小区综合管理服务水平。实施陶然新村、大皈杨村等邻里中 心项目。四、要素保障(一)规划编制研究1 .强化中心城区规划引领。围绕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 的总体定位,结合“三区三线”划定成果,按照部、省统一部署, 完
11、成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报批。聚焦为民、便民、安民服 务及完整社区建设,开展系列专项规划编制,重点完成中心城区 适老化设施规划、城镇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国土空间 生态修复规划。开展城市体检,完成城市更新规划,系统指导城 市更新实施。2 .加强重点片区规划研究。开展西门口(聚源商城地块区 域)、纺织厂、文房四宝等片区更新规划研究,完成城市控制性 详细规划通则修订,做好地块详细规划编制。根据城市体检结果, 深化“城市双修”规划,重点完成鳌峰路(梅溪路-宛溪路段) 及两侧用地城市更新方案。(二)土地储备和供应3 .保障项目用地储备供应。围绕方家冲及兴隆中心村棚改 区域、南部片区、水阳江城区
12、段(两站广场周边)等区域开展土 地储备及供应工作。根据市政府批准的市本级2024年度经营性 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储备、供应计划,适时储备、供应土地。(三)土地房屋征收4 .做好土地征收工作保障。坚持“市区一体、以区为主、 政策驱动、权责明晰”的征收体制,落实“资金包干”征收模式, 强化征收联席会议推进机制,探索预征收工作试点,积极推行货 币化安置方式。2024年,围绕东部新城、高铁站片区等重点项 目和收储、出让地块开展征收工作,为重点项目和净地出让做好 保障。五、资金筹措2024年计划实施建设项目101个,维护项目39个,规划研 究项目44个,需求资金约71.68亿元。资金来源包括使用市财 政资
13、金、发行债券筹集资金、市属国有企业筹集资金、各责任主 体自筹资金以及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六、保障措施(一)加强统筹调度。不断完善中心城市大建设指挥部决策 和统筹调度工作机制。坚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五位一体”运行 机制,强化指挥部组织、指导、协调和调度职能,形成指挥统一、 部门协作的项目推进机制,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坚强保障。(二)加强督查考核。运用督查通报和考核机制,对各部门 各责任主体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督办、考核。健全中心城 市建设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 报表扬,并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依据之一,对工作不力的予以通 报批评和问责。(三)加强宣传引导。市级主要新闻媒体要全过程、多角度、 深层次地广泛宣传城市建设的正面典型,及时曝光存在的问题。 强化与市民沟通,多渠道公告公示有关项目建设情况,营造人民 城市共建有我、奋斗有我的良好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