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选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1讲 基础过关课 含解析.doc

    • 资源ID:4249422       资源大小:190.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选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1讲 基础过关课 含解析.doc

    最新历史备考资料第1讲基础过关课考点展示1.商鞅变法。2.北魏孝文帝改革。3.王安石变法。4.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5.明治维新。6.戊戌变法。考点一商鞅变法1.时代背景(1)时代特征特征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表现经济生产力: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及推广,农、工、商业的发展。生产关系: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及阶级关系的变化政治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成为社会发展的要求军事争霸和兼并战争频繁思想文化教育:民间办学兴盛。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法家思想顺应了时代的需要,成为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2)各国变法春秋战国2.措施(1)经济(2)军事:奖励军功,实行按军功授爵的二十等爵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3)政治(4)文化“燔诗书而明法令”烧毁不符合新兴地主利益的儒家和其他学派的诗书。推行秦律。(5)社会习俗: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3.评价(1)积极性(2)局限性思维导图 商鞅变法考点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1)北魏的崛起及统一黄河流域。(2)社会改革迫在眉睫,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3)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2.概况措施具体内容意义均田制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租,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无地和少地农民得到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三长制设邻、里、党三长,直属州郡健全了县以下地方基层政权,使国家从中央到基层的行政体制得以完善,取代了宗主督护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的控制整顿吏治实行俸禄制;考核官吏决定任期,制定惩治贪污的办法吏治有所好转迁都洛阳公元493年迁都洛阳政治上,加强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更便于经略南方;经济上,满足了对粮食的需求;军事上,远离了北方的骚扰,稳固了政权移风易俗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禁穿胡服,改穿汉服;改鲜卑族姓为汉姓;禁止鲜卑族同姓通婚,提倡鲜卑族与汉族通婚;学说汉话促进北魏的封建化,加快民族融合3.作用(1)促进了经济复苏与繁荣。(2)加速了政权封建化。(3)促进了民族交流与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名师点睛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在民族融合的条件下进行的。孝文帝改革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措施,如实行均田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等,推动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有利于汉族、鲜卑族以及其他民族之间的融合。孝文帝改革实质上是一场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改革。考点三王安石变法1.背景(1)社会危机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积贫积弱局面形成:北宋统治者集中军权、财政和行政权,导致冗官、冗兵、冗费现象,造成并加剧了积贫积弱局面。封建统治危机:农民反抗斗争不断,财政入不敷出。(2)有利条件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宋神宗坚持变法,重用王安石。2.概况领域目的措施内容作用富国之法改变积贫局面青苗法青黄不接之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保证灌溉,防洪抗灾募役(免役)法纳钱代役利于经济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市易法在东京设市易务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方田均税法重新丈量土地,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增加了政府收入,农民得到实惠均输法采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节省费用,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强兵之法改变积弱局面保甲法把农民编为保甲,实行连坐法维护了秩序,兵农合一保马法鼓励百姓养马节约了政府开支,提高了马匹的质量和数量将兵法在各路设“将”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军器监监督制造兵器武器的产量、质量提高取士之法培养变法人才改革科举制度废明经诸科,改革进士科;设明法科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推动改革;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整顿太学编纂教科书,太学生成绩优异者直接为官,设专门学校惟才用人重改革、破成规3.评价(1)作用(2)教训思维导图 王安石变法考点四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背景(1)政治:俄国农奴主的剥削和压迫激起农奴的反抗,阶级矛盾激化。(2)经济:落后的农奴制阻碍了俄国工业的发展。(3)思想:十二月党人和知识分子激进派反对沙皇专制,主张废除农奴制。(4)军事: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5)主观:亚历山大二世迫于变革压力亲自推动和主持改革。2.内容(1)政治上: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2)经济上:土地仍然归属地主所有,但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3)组织上:强化村社对农民的管理。3.评价(1)进步性(2)局限性名师点睛俄国农奴制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并不是从其主观目的来说的,而是以其发生的原因(即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封建农奴制的阻碍)、改革的内容和改革的积极作用三个方面为依据的。改革是由沙皇主持进行的,不可避免地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这说明俄国仍未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考点五明治维新1.条件(1)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2)政治:幕府面临统治危机。(3)外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入侵。(4)前提:倒幕派与部分大名废除幕府体制,建立并巩固了明治政权。2.内容措施内容政治废除旧体制,建立新的社会体制;废藩置县,确立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实行四民平等经济发展新经济,币制改革;实行土地私有制,地税改革;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文化倡导“文明开化”,建立近代教育体制;生活习俗推进西化军事建立近代军事体制并辅以武士道教育法制制定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建立近代天皇制3.影响(1)积极性(2)消极性思维导图  明治维新考点六戊戌变法1.背景(1)社会条件:甲午中日战争以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经济基础: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初步的发展。(3)阶级基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4)思想基础:早期维新思想产生,19世纪90年代康、梁发展了维新思想。(5)政治基础:维新变法得到了光绪帝和一部分官僚的支持。2.过程(1)兴起:“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改革的序幕。(2)发展:兴办学堂、成立团体、创办报刊。(3)高潮:百日维新。3.内容(1)政治:准许臣民上书言事,允许办报,裁撤闲散衙门和冗员。(2)经济:提倡和奖励士民投资设厂,开垦荒地,修筑铁路,开采矿产。(3)军事:裁汰绿营,改用西法训练军队。(4)文教:废八股、倡西学、办学堂、派人赴日留学。4.结果:失败(1)标志: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2)原因5.影响(1)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维新思想得以广泛传播。(2)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也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迅速到来。名师点睛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由“器物”到“制度”层面发展的表现,它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要求摆脱民族危机、变法图强的强烈愿望。其失败的结果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难以行通。1.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1)变法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合乎秦国国情。(2)得到了统治者的坚定支持。(3)商鞅确立了正确的变法指导思想,改革态度坚决,而且取信于民。(4)商鞅不顾个人安危,敢于同旧势力做斗争。2.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的异同孝文帝改革商鞅变法不同点目的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改变鲜卑族的落后状态实现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地位侧重点侧重于制度的更新、迁都和移风易俗侧重于富国强兵相同点结果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都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都遇到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碍,结果都取得了成功3.俄国1861年改革只能走自上而下道路的原因(1)从下层群众看:18591861年间俄国曾出现革命形势,但是由于俄国经济发展落后,资产阶级软弱且缺乏领导能力,再加上农民的觉悟低,斗争是分散的、自发的,同时沙皇政府还有足够的镇压力量,所以自下而上消灭农奴制的企图归于失败。(2)从统治阶级看:国内农奴制的严重危机已使沙皇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沙皇政府认识到农奴制度必须废除;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正在形成,某些地主已看到农奴制不如资本主义剥削更为有利可图。4.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原因(1)明治维新前,日本幕府的专制统治面临严重危机,新兴社会经济、政治力量发展,为明治维新提供了社会基础。(2)武装倒幕后,改革派实际上控制了国家政权,为改革的全面推行提供了政治保障。(3)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全面学习西方国家的近代文明成果,对日本社会的落后因素进行改造,加快了日本近代化的进程。(4)19世纪中期,西方国家集中力量侵略中国等亚洲国家,为日本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5.近代俄国、日本和中国三次改革的成败及启示(1)比较比较项俄国日本中国背景国际环境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进步潮流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列强侵略中国帝国主义阶段,瓜分世界、资本输出潮流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受工业革命影响,一些部门出现机器生产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但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弱封建专制势力强大封建专制不强,幕府成为众矢之的封建专制势力强大改革准备较充分较充分不够充分改革者的实力有实权的亚历山大二世西南大名、中下级武士等,实力强大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没有实权的皇帝措施的有效性有效可行有效可行一纸空文,无法实施(2)启示要有高水平的领导集团,有丰富的斗争经验,注意把握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变化,联合一切进步力量等。要掌握领导改革的实权。要重视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要乐于接受外来先进文明等。

    注意事项

    本文(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选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1讲 基础过关课 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流浪地球)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