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兰州大学人文学院2023-20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一、学院简介新人文学院于2017年组建成立。学院办学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 以本科教学为中心,以人才培养为目标,重视以文化人、全面育人,注重学以致 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学院现有教职工99人,专任教师86人,其中教授 9人,副教授33人,讲师41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者72人, 另有外籍教师5人。学院现设有英语系、中文系、秘书学系3个系;大学英语第一教研室、大学 英语第二教研室、大学语文教研室、艺术教研室4个教研室;设有英语、汉语言 文学、秘书学3个本科专业,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23-2024 学年
2、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098人。除了三个本科专业的教学任务,学院教师还 承担学院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专业课程、全校本科生大学英语和研究生公共英 语课程、全校人文素质类通识课程、大学语文课程以及全校美育课程的教学任务。学院拥有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一甘肃农业大学文科实训中心和4 个研究机构。其中文科实训中心,下辖多个专业实验室。专业实验室配有联网计 算机480余台,多功能视讯、办公自动化、速录等先进设备、软件多台(套)。 建有1个语言培训中心,7个数字化多功能语言实验室(共440座),能满足英 语专业教学需求;建有1个外语教学广播电台,每周向全校学生定时播放英语教 学配套内容,同时用于各类英语
3、听力考试。近年来,建设并投入使用的还有面向 全校开放的国画室、油画室、键盘室、民乐室等,同时新建了电脑速录室、同声 传译室、中文多功能实训室、英语VR虚拟情景实训室、汉语国际教育虚拟仿真 实验室等,并且配置了价值22. 2万元的秘书实训系统软件两套。学院拥有独立 的专业期刊阅览室一个,藏书4万余册,专业期刊80余种(含外文期刊3种), 声像资料百余套。2023-2024学年度,1名教师获甘肃省第四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校级一 等奖;1名教师获第十五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商务英语专业组 三等奖,1名教师获英语专业组三等奖;1名教师获第九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 新大赛二等奖;1名教师获第
4、四届全国高等农林院校英语讲课大赛视听说组二等 奖,1名教师获综合组三等奖;5名教师获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全国总决赛 三等奖,5名教师获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全国复赛一等奖;1名教师获全国 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大赛“理解当代中国”赛道荣获一等奖,1名教师荣 获主赛道二等奖,1名教师荣获主赛道三等奖;1名教师获2024年全国大学生英 语竞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指导教师,1名教师获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指导教师。二、本科教学基本情况(-)专业设置表1本科专业设置序号专业名称专业代码获批时间学位类别在校生数1汉语言文学0501012004 年文学4222
5、秘书学050107T2002 年文学2283英语0502012002 年文学458合计1108(二)培养目标人文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人文素质教育为 主线,通识教育与专业发展并举”办学思路,遵循“突出实用,服务基层”的办 学原则和“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教育质量为根本,以 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课程建设为重点,以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就业为导 向,立足甘肃,辐射西北,培养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适应 基层工作、符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型或应用型高级人才,力争把学院建成在西北地 区人文社科领域具有影响力及区域优势的教学与科研基地。课程设置方面
6、注重 理论讲授与实践并重,突出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和实践性。1 .英语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立德树人,铸中华魂为宗旨,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 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较强的跨文化能力、厚实的英语专业 知识和必要的相关专业知识,能适应国家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熟练 使用英语、能在涉外、经贸、文化、旅游、新闻出版、教育、科研等领域从事外 贸、翻译、文秘、教学、科学研究等工作,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国际视 野的英语复合型人才。2 .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国家发展大局和地方战略需求为导向,遵循“突出实用,服务基层” 的办学思想和“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应用”
7、的人才培养原则,培养具有 扎实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掌握现代信息技术,适应未来职业和个人发展,能在教育机构、出版单位、传媒 机构、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等行业从事教师、编辑、出版、文秘、宣传、文案 策划、管理、汉语言文学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3 .秘书学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以 “素质”为基础,以“学生就业岗位需要之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原则,以培 养“会办文、会办事、会办会”的秘书人才为重点。在课程设置方面突出综合与
8、实践并重、理论与实用并重、素养与技能并重的特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人文素养、创新 创业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具备扎实的秘书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以及良好的现代秘书素养,能够胜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文化教 育机构、传媒机构等行业的文秘、档案、公关、管理、宣传、科研等工作的复合 型人才。(三)学生规模表22023-2024学年本科专业学生人数序号专业名称各年级人数2020 级2021 级2022 级2023 级合计1汉语言文学641201041344222秘书学624167582283英语15013498764
9、58合计2762952692681108(四)生源质量2023-2024学年学院计划招生246人,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5人,秘书学 专业50人,英语专业81人。实际招生246人,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5人,秘 书学专业50人,英语专业81人。从报考率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报考率561. 3%, 秘书学专业文史类报考率146.7%,理工类报考率108%,英语专业文史类报考率 236. 7%,理工类报考率320%。表32023-2024学年本科专业招生情况序号专业名称计划数招生数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1汉语言文学115115521496503. 52秘书学5050512488492. 13英语8181文史:4
10、88理工:496文史:469理工:486文史:473.2理工:490三、师资队伍与教学条件(一)师资队伍表4学院总体师资队伍合计专任教师职称结构专任教师学历结构教职工总数专任教师数正高副高中级其他博士硕士本科其他9986933413864140比例(%)10. 4738. 3747.673.499. 3074. 4216. 280表5 分专业师资队伍职称结构专业专任教师 数正高副高中级其他人数比例()人数比例 (%)人数比例(%)人数比例()汉语言文学24520. 83833. 331145. 8300秘书学15213. 3316. 67960. 00320英语47214. 262451.06
11、2144. 6800表6 分专业师资队伍学历结构专业专任教师 数博士硕士本科其他人数比例()人数比例 (%)人数比例(%)人数比例()汉语言文学24625.001770. 8314. 1700秘书学15001280. 00320. 0000英语4724. 263472. 341123.4000表7 分专业师生比专业在校生数专任教师数师生比汉语言文学422241: 17. 58秘书学228151: 15.20英语458471: 9. 74(二)教学经费学院本科生教学经费主要用于保障教学日常运行、实验室建设、实践教学等 教学活动。2023-2024学年人文学院本科生教学运行经费142.4044万元
12、其中 基本运行经费91. 6425万元,本科实习实践经费44. 1510万元,大学生创新创业 训练经费4. 2963万元,学科专业竞赛经费2. 3146万元,学生事务费用17. 2099 万元;在校生共人,生均年本科生教学运行经费1281. 77元,生均本科实 习实践经费397.40元。本科教学经费使用严格按照教育部、学校及学院的规章 制度执行。(三)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学院具备实践教学条件的场所有文科实训中心及语言培训中心。文科实训中 心共有实验室7间,分别为国画室、油画室、键盘室、民乐室、电脑速录室、同 声传译室、中文多功能实训室,420平米,配有秘书实训系统软件、各类民乐乐 器、电钢琴、智
13、慧黑板等,满足全校美育教育的教学需求。语言培训中心有7 个数字化多功能语言实验室(共440座)及1个英语VR虚拟情景实训室和1个 汉语国际教育虚拟仿真实验室,能满足英语专业教学需求。另外,学院对现有的 语音室进行了升级改造,建成了 4个多功能网络化语音室,共计280座。语音室 的改造,为建立完善的教学机制,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落实新修订培养方案 的语音听力训练教学任务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和保障。表8 2023-2024学年实验室和仪器设备情况表实验室名 称房号面积(m2)主要教学实验仪器设备 (含软件)名称台(套)金额(万元)生均教学科研 仪器设备值(万生均实验室 面积(平方元)米)语音实验室1
14、2教 601108主控计算机、学生端电 脑、智慧黑板、交换机、 无线路由器、空调7485. 750.040. 05语音实验 室52教 611103.667485. 75语音实验 室62教 612103.667485. 75语音实验 室72教 613103.667485. 75语音实验 室82教 6141088186. 05同声传译 室信息 楼 10293.22投影仪、联想计算机译员 机5369. 1080. 140. 19速录室信息 楼 10556投影仪、计算机、速录机34140. 0240. 1键盘室信息 楼 20256. 05液晶电视、投影仪、电钢2519. 8970.862.43油画室信
15、息 楼 40294画架201. 1910. 0643. 13国画室信息 楼 40194202.930. 0973. 13民乐室信息 楼 10956民族乐器、智慧黑板2728.41.42.8中文秘书 多功能实 训室信息 楼 10756智慧黑板、电脑722. 980. 10.24语音实验 室22教 60970联想计算机4412语音实验 室22教 60370联想计算机5050. 18 (含两款软件22. 2)0.310.43语音实验 室42教610103.66全新正在使用中2770. 560. 140.21汉语国际 教育虚拟 仿真实验 室2教70170音箱5799. 73.32.3(四)实践教学基地
16、学院已与多家企事业单位达成协议,每年选派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学习、实习 实践。较为稳定的实习基地有个。表9实践教学基地专业基地名称类型(校级 院级)建立时间英语昂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院级2010汉语言文学、秘书学、法学甘肃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院级2011英语甘肃芝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院级2014法学甘肃敬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院级2014汉语言文学、秘书学甘肃省电教中心院级2015法学陇西董家堡院级2015英语西安天童美语中心院级2017汉语言文学庄园牧场生产基地院级2023汉语言文学、秘书学、英语白银希望职业技术学院院级2023汉语言文学、秘书学、英语甘肃协同众联人力资源服务公司院级2024汉语言文学、秘
17、书学、英语青岚山田园综合体院级2024(五)奖励与资助学院秉持“奖励优秀”和“应助尽助”的工作理念,共发放各类奖助学金、 勤工助学补助、临时困难补助等共计150.426万元,发放人数443人,占全院总 人数的40.02%。其中,获国家奖学金2人,共计1. 6万元;获国家励志奖学金 32人,共计16万元;国家助学金344人,共计HL 07万元;盛彤笙奖学金31 人,共计14.88万元;退伍士兵助学金8人,共计2. 64万元;其他助学金18 人,共计2. 736万元;为突发家庭经济困难及家庭遭遇自然灾害学生申请发放临 时困难补助8人,共计L 5万元。国家及学校奖励与资助政策的落实,激发了学 生的学
18、习热情,有效缓解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的经济压力,为学生安心 学习、完成学业提供了保障。四、教学建设与改革(-)专业建设与结构调整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最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 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学院专业办学定位结合甘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 实状况和其对地方高等教育的时代要求,注重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 实际需要紧密结合,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紧紧围绕新文科建设、新专业目录, 积极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布局,推动内涵式发展,坚持把按社会需求办专业作为专 业调整和优化的前提条件,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 社会服务水平,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把落实国家标准
19、作为专业建设的底线要求, 保证专业建设质量。在专业建设思路方面强调“以校级精品课程为示范,全面提 高教育教学质量;以教风学风为重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加强课程思政 和混合式课程及省级一流课程的建设;在师资建设思路方面,以教学促科研,以 科研反哺教学,全面提高各专业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水平。学院专业建设方向、人才培养符合市场需求,取得一定的优势与成绩。第 一, 在十四五期间,学院在招生规模方面,汉语言文学专业、秘书学专业招生 人数逐年递增,在校学生总人数控制在600人左右。每年招生录取分数在全校文 科排前列。第二,在专业建设方面,实施学科专业差异化发展思路,汉语言文学 专业和秘书学专业做到大而
20、强,英语专业做到小而精。2023年,学院本科各专 业建设持续推进,特别是英语专业和汉语言文学专业,申报并实施了综合改革项 目,优化了课程设置,进一步提升了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二)落实立德树人机制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多次强调立德 树人的根本任务。学院在办学过程中,贯彻执行青年教师导师制、教师进修培训 制,不断加强教师思想教育、师德师风教育。结合教育部“三全育人”改革,立 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总体思路,不断完善育人机制,加强教师队伍思 想教育、道德教育、廉洁教育,教育全体教师不忘教育的初心和使命,以立德树 人为己任,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体现到平凡
21、普通、细微的教学活动中 去,做学生思想的引领者、道德的教育者、行为的示范者,真正做到言传身教、 身体力行。同时,学院紧紧围绕以“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人才 培养目标,在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各门专业课 程的思政元素,积极构筑“课程思政”,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夯实学 生的思想理论基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形成专 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互相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坚持把学生的思想 道德教育学习和生活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党团组织、本科生指导教师的育人功能, 通过学院领导联系班级、班主任联系学生和学生家长,本科生导师联系
22、学生,把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第二课堂、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积 极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力求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激发学生爱国、爱校、爱家 的热情。2023年,校级三全育人试点推广教学研究项目结项1项。(三)教学改革思路与成效20232024学年,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重视课程思政的育人价值,以 “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及省级一流课程的建设为契机,着力提升专业建设和课程 建设水平,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和其他现代视听设备,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和 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全面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以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能力。 学院教学改革思路清晰,政策措施健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 .精心备课磨课
23、打造高效课堂根据学校关于全面做好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本科教学相关工作的通知 和人文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线上评估方案工作安排,大学英语第一教 研室、第二教研室、英语系、艺术教学部等系部秉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 主导、以OBE理念为导向”宗旨,组织教师集体磨课,持续改进教学质量。其中, 大学英语第一教研室邀请曾参加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比赛的获奖教师,分组设计本 学期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第四版)第二单元Loving parents, LOVing children”和第三单元“Heroes of Our Time”,并就教学设计进行研讨。大学 英语第二教研室围绕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思政智
24、慧版)Unit3 The surprising purpose of travel,开展了 “无生课堂”磨课教研活动,教师们紧 扣课程大纲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以及学习通平台 辅助教学,同时将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课堂设计, 呈现了一场场精彩的课堂展示。通过集体听、评课和磨课的形式,增强教师的教 学创新意识,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另外,学院举办了 “教学比赛中的教学艺术 与自我提升”教学发展沙龙活动、第四届全国高等农林院校英语讲课大赛初赛暨 教学观摩活动,组织教师共同探讨课堂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教学思路,提高课堂 教学质量,打造有效课堂。2 .强化思政
25、教育,构建长效机制课堂是思政教育主阵地,教师是思政教育主讲人,这就对教师自身的思想理 论水平、育人意识和专业素养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院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 和加强本院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调动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积极性。首 先,学院组织教师前往定西市青岚山田园综合体开展了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党日活动。学院党委、团委分别与银安社区委员会、甘 肃科源电力集团同兴智能、明珠物业团组织开展了 “党纪于心,守纪于行”校企 联合主题党团日活动。教工各支部按照学院党委要求,定期开展党员大会,深入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二十大报告、二十届三中全会等会 议精神
26、领会讲话精神,交流心得体会,研讨三全育人论文,研究教学、教研中 遇到的新问题,探讨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长效机制。其次,学院组织 教师赴新疆、广东、福建、太原开展艺术采风活动、参加人工智能背景下文秘类 专业教师课程实施能力提升研修班、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界面研究专业委 员会第六届年会、全国高校大学英语教研室主任高级论坛、参加理解当代中国 多语种系列教材任课教师培训。通过参加各级各类培训,不断强化教师的业务素 质,提升教学能力。3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学院在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同时,鼓励教师改革教学方式和方 法。9名教师参加了 “人工智能与公共外语教学研讨会
27、3名教师参加了 “创 新应用,智联未来一一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与数字化转型论坛通过参加学 术会议、学术论坛,丰富教学方式。学院提倡教师使用超星尔雅平台,迁移网络 教学平台(优慕课)建课的课程。与此同时,学院大力引进信息化教学技术与工 具,如U校园、词达人、蓝思阅读、iWrite WElearn iTest等智慧平台, 创新信息传递方式,并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充分利 用多媒体、语音室、移动终端APP等现代视听设备作为教学辅助手段,提升课程 教学的吸引力及课堂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增加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丰 富了课堂的考核指标,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4 .发挥竞
28、赛育人功能,培养综合素质人才我院高度重视学科竞赛工作,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 促创”理念,将学科竞赛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发挥学 科竞赛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竞赛育人能够拓宽人才的培养途径、增强 学生的专业竞争力,为帮助学生以最佳状态迎接比赛,学院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 形式开展了 2024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赛前培训。英语专业组织学生参加“外 研社国才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写作、阅读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英语应用能力大赛”“词达人”单词大赛等竞赛活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 并解决问题,提高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组织学生开展“典耀中华
29、 书香陇原”演讲比赛、“典耀中华,康续文脉”中华经典诵读大赛。秘书学专业 组织学生举办第五届秘书职业技能大赛。以上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开 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巩固了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而且还激发 了学生学习本专业的热情和兴趣,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 能力。5 .坚持以美育人,扎实推进美育工作学院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的要求,推动美育工作融 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提升育人质量,形成具有人文特色的美育模式。艺术教 学部结合实际情况开设音乐、美术、书法等美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美、 欣赏美、鉴别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
30、发展。学院2023 -2024学年第一学期开设美育课程15门次,第二学期开设17门次,学生选课 达3475人。在理论授课的同时,艺术教学部还创办了各类艺术相关的社团、举 办美育类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全面了解和体验艺术,激发创造力 和想象力,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20232024学年,举办了第五 届翰墨书法技能大赛、第六届翰墨书法大赛、“音为有你,遇见甘农”迎新音乐 会、“乐器交响 青春飞扬”器乐展演、第一届“强国有我融绘甘农”美育文 化实践展览等活动。另外,校级美育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立项1项。(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遵照学校“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个性、高素质、
31、广适应”的人才培 养总体要求,在学校统一部署安排下,学院修订完成了 2020版汉语言文学、秘 书学、英语三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已从2020级学生开始实行。新的 培养方案坚持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与专业特色发展相结合、通识教育与专业 教育相结合、大类培养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强 化实践与协同育人相结合、学校主导和学院主体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 结合的原则,把思想品德、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创新创业、美育和劳动教育落 实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人才培养方案特点在新农科建设三部曲全面展开的大背景下,学院在新优化的2020版本科专
32、 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按照“遵循标准,整体优化;以人为本,彰显个性;通专结 合,分类培养;强化实践,注重创新;开放办学、协同育人”的要求,构建了 “通 识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实践教育平台+个性化发展教育平台”四位一体课程 体系,保证专业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连贯性,优化课程体系,厘清课程逻辑关系, 有效支持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加强课程设置对人才培养各要素达成的保障水 平。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现一定的农业特色,如开设了丝路旅游与创 意农业民俗概论古诗与农业文化等课程;秘书学专业拓展了 “秘书+ 英语应用” “秘书+新闻宣传” “秘书+组织管理”等“宽口径”应用领域的课程 体系安排;英语专业
33、强调以语言技能课程、专业知识课程两大体系为支撑,强化 听说读写、演讲与辩论、口译笔译等实践课程。表10选修课学分及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专业总学分选修课实践教学学分比例(%)学分比例(%)汉语言文学17048.528. 5337. 523.44秘书学1704928. 824729. 38英语17047.527. 9440. 525. 31(六)教育信息化与教学方法改革2023-2024学年,学院教师在传统的线下教学授课方式为主的前提下,利用 学校超星尔雅教学平台+U校园+iWriteiTest+ WEIean1+词达人等现代视听设备 为辅助教学工具,采取一个平台为主,多个平台协助的“一主多
34、辅”模式,积极 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同时,以申报“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省级、 校级一流课程为契机,以混合式教学模式为改革方向,积极推动教学方法和模式 改革与创新,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课程应用能力培训,制定内容丰富、形式多 样的教学方案,普及先进教学理念,推广先进教育技术,提升教学水平;构建和 完善现代化教学环境和教学平台,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推动教学 方法和模式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学院领导带队前往电子科技大学、成都HTC VIVEDU威爱教育总部调研虚拟仿真实验室、妙答元宇宙、沉浸式口译智慧实训 平台、VR会话平台和FreetaIk 口语陪练平台(TaIkgPt)等智慧教
35、学平台,引进 ACHIEVE3000蓝思分级阅读教学系统,组织专业人员对学生和教师进行了培训, 介绍了 ACHIEVE3000蓝思分级阅读教学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演示了如何通过大 数据动态化掌控学生阅读进度和程度。大学英语教学利用U校园 +iWrite/ iTest+ WElean1+词达人+灯塔阅读等国内主流大学英语专业教学及学习 平台来满足不同的大学英语技能学习及教学需求。比如U校园是“外语教学与研 究出版社“开发的大学英语教学平台,其功能完善,资源丰富,使用方便,可满 足多方面的英语实践教学需求。该平台主要用于与之配套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第 四版)读写思政数字课程课前预习及课后延展学习。在2
36、0232024学年,大 学英语教研室全体教师使用该平台78人,在线时长1284小时;学生参与人数 16292人,在线时长334407小时;签到1094次,布置534篇测试,手动批阅作 业1241次,课堂提问396次。词达人平台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针对大学英 语词汇学习所开发的平台,涵盖了四六级考试的基础和重点词汇,此平台以微信 公众号为入口,无需下载APP,使用方便。2024年,第四届“外教社词达人杯” 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能力大赛共有2593名学生(英语专业组130人,非英语专 业组2412人,研究生组51人)参加了校赛,184名学生晋级省级复赛,4名学 生脱颖而出晋级国赛。(七)课程建设
37、在课程体系方面,学院的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吻合度高,课程体系整体优 化,执行情况良好。学院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公共必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 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课程设置对知识、能力和素质需求 的支持度高。1 .课程开设2023-2024学年,人文学院各专业共开设课程224门次,主讲本科课程的教 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为100%o其中汉语言文学开设52门,秘书学专业53门, 英语专业77 Ho表11课程开设情况专业开设课程 门数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数 的比例(%)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 的比例(%)汉语言 文学5221. 15100秘书学533. 77100英语77
38、1. 301002 .课程建设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学院秉承以 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建设深度融合,以在线开放课 程建设为抓手,大力推动传统课程升级改造,致力打造“金课”,推动人才培养 质量再上新台阶。20232024学年,2项省、校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8 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7项院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0项院级混合式课 程均已完成结题验收。2022年立项的6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8项混合式课 程建设项目均已通过中期检查。另外,省级一流课程立项1项。学院鼓励项目结 项的教师,开展全院范围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示范引领,将思政工作
39、贯穿课堂教学 全过程。表12课程建设课程名称项目类别级 别立项/结题时 间古代汉语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省2023课程级中国文化概要一流课程省 级2023中国文化与当代中国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校2023课程级汉语言文学类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校2023队级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示范中心课程思政示范中心校 级2023农林类院校新闻采访与写 作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构 建与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校2023实施路径研究项目级中国文化与当代中国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校 级2023跨文化交际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校 级2023古代汉语2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校 级2023英语写作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校 级2023民俗与民间文
40、学调查实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校级2023古代汉语混合式课程院级2023英语III混合式课程院级2023中国古代文学I混合式课程院级2023英语I混合式课程院级2023高级英语I混合式课程院级2023英语听力I混合式课程院级2023英汉笔译混合式课程院级2023英语写作混合式课程院级2023中国文化与当代中国混合式课程院级2023中外名胜古迹与博物馆概览混合式课程院级2023编辑学“课程思政”示范课 程院级2023英语(一)“课程思政”示范课 程院级2023基础英语“课程思政”示范课 程院级2023音乐赏析“课程思政”示范课 程院级2023中国文化概要“课程思政”示范课 程院级2023翻译工作坊“
41、课程思政”示范课 程院级2023广告英语“课程思政”示范课 程院级2023(八)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方面,学院三个本科专业的实践课程教学内容与体系设计科学合 理,符合培养目标要求。按照各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20232024学年, 除顺利完成2024届276名毕业生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选题、答辩等实践环节 外,各专业均设置了一定数量的实践课程。1 .英语专业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开设的实践课程是英语演讲与辩论实 训课外英语读写实践笔译实训3门课程,第二学期开设的实践课是课 外英语听说实践口译实训社会调查旅游英语4门课程。同时任课 教师带领英语专业学生赴榆中、天水、临夏等地开展专业课程实
42、习实践。2 .秘书学专业为了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相契合,20232024学年第 一学期开设演讲与口才秘书综合实践秘书职业技能实训办公室管 理与设备实训专业研习速录实验一形体塑造与艺术修养7门实践 课程。第二学期开设“三字一话”综合实践速录实验二影像制作实训 秘书实务(实验)档案信息管理5门实践课程。教学计划中有综合性、 实验性的课程占本专业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达到80%以上。3 .汉语言文学专业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开设演讲与口才采风实 训速录实验一经典影视作品鉴赏与评论4门实践课程,第二学期开设 经典文学作品阅读与评论速录实验二秘书实务(实验)3门实践课 程,实习实践课程比重大大增加
43、止匕外,汉语言专业和秘书学专业共同举办了“三 字一话”特色实践教学成果汇报、“典耀中华,书香陇原”演讲比赛、“典耀中 华,康续文脉”中华经典诵读大赛等实践活动。除了设置的实践课程外,学院还非常重视课外实践环节。20232024学年, 学院汉语言文学、秘书学、英语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带领学生赴多地开展实 践教学活动。汉语言文学专业赴榆中等地开展采风实训实践教学活动;秘书 学专业赴兰州市档案馆、榆中、武威、定西青岚山开展了档案与信息管理专 业研习影视制作实训等课程实践教学及实习实践活动;英语专业赴甘肃省 博物馆、临夏、刘家峡、榆中、天水开展了口译实训社会调查旅游英 语课外英语听说实践等专业课程
44、实习实践活动。这些实践课程的开设,开 拓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九)教学研究与成果表13教学成果及质量工程项目成果(项目)名称项目类别主持人级别课程思政理念下大学英语教学内容设计研究教学研究项目张亚栋省级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优化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策略研究教学研究项目张亚栋省级课程思政视角下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教学研究项目胡宝慧省级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农业院校“课程思政”融入英语专业课程 提升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探索一一以英汉口译课程为例教学研究项目董丽群省级后疫情时代农业院校英语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与效果 研究培育成果教学成果奖张靖校级大学英语农耕文化阅读教程教学成果奖赵丽萍校级“立德树人”视域下农业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改革与 实践教学成果奖隆泓校级基于文化自信培养目标的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创新与路径 设计教学研究项目李城瑶校级“新文科+新农科”背景下涉农院校大学英语助培“知农、 爱农”复合型人才的实践与路径研究教学研究项目栗娜校级(十)教材建设在教材选用上,学院严格按照学校规定,成立了学院教材工作领导小组,由 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