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新时代“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方案为加快推进“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助力农业提质增 效、农民增收致富,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秸秆变 肉”暨肉牛振兴计划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以下实 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 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以 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以种养结合、农牧循环、 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政府推动、市场主导、联农带农为原则,加 大政策支持,强化科技支撑,优化区域布局,大力实施“秸秆变 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坚持全产业链开发,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 融合,不断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水
2、平,提升肉牛产业综合生产能 力、供应保障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二)主要目标。到2027年,全市秸秆饲料化利用量占利用 总量比例达25%以上,肉牛产业良种化率达90%以上,规模化、 标准化、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肉牛养殖规模达15.17万头以上, 实现肉牛全产业链40亿元以上产值目标。到2030年,全市秸秆饲料化利用量占利用总量达40%以上, 肉牛养殖规模力争达20万头以上,肉牛全产业链产值达55亿元 以上,开展肉牛振兴示范县创建,打造辐射长三角的“秸秆变肉” 示范工程,助力全省千亿级绿色食品肉牛产业。二 重点工作任务(一)加快推进秸秆饲料生产供应体系构建。强化政策引导, 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
3、积极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有序 增加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料供给,各地可积极争取中央农业生态 资源保护秸秆综合利用、国家粮改饲等项目,对肉牛养殖场(户)、 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收储使用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的进行补贴。 支持各类养殖主体建设单体黄(青)贮窖、干草棚等设施。用好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支持秸秆饲料收贮加工机械购置,提升秸秆 收贮和加工机械化水平。(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及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排名第一为牵头责任单位,以下责任单位均 包括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不再单独列出)(二)加快推进肉牛良种繁育体系构建。提升肉牛良种水平, 支持凤阳县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建设,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一批省 级以
4、上育种场和保种场。支持各类养殖主体从国外引进符合农业 农村部标准的种公牛、基础母牛。支持养殖场(户)使用胚胎并 形成产犊。凤阳县、定远县要加强皖东牛、江淮水牛等地方特色 品种保护和选育,建立系谱档案,扩大种群规模,培育特色产业 优势。(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海关)(三)加快推进肉牛规模养殖体系构建。积极争取中央预算 内投资项目,支持养殖场(户)改造提升基础设施条件。定远县、 凤阳县、明光市、全椒县等地要发挥传统养殖优势,增繁扩养。支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组建产业化联合体。 鼓励引导企业、合作社与养殖户订立育肥购销合同,形成担保贷 款、托养分红、订单生产等多种利益联结
5、形式。推进肉牛养殖标 准化示范创建,优先支持发展基础母牛繁育,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四)加快推进肉牛屠宰加工体系构建。坚持全链条、全利 用的产品开发战略,推动肉牛集中屠宰,支持明光、定远、凤阳、 全椒、琅哪等地规划建设屠宰龙头企业。加大肉牛产业“双招双 引”力度,大力发展牛肉制品精深加工,培育2家以上产加销一 体化企业。支持肉牛屠宰、加工企业申报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 头企业。积极引导企业在市内新建或扩大肉牛屠宰加工产能,延 长产业链条。(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五)加快推进产品市场营销体系构建。实施品牌战略,推 进“三品一标”,做大做强皖东地区肉
6、牛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 品品牌。支持市域内牛肉制品生产企业参加合肥农展、上海农展、 长三角绿色食品加工业(小岗)大会等展会。探索“互联网+”、 直播带货和预算单位采购相结合,拓宽牛肉销售渠道。加强仓储 保鲜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提升辐射面和服务带动能力。大力发展 观光旅游、餐饮服务和展会经济。强化肉牛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提升检验检测能力。(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市 场监督管理局)(六)加快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体系构建。加强粪污资源化 利用收储运体系建设运转,强化指导服务,推广“明光市种养结 合” “天长市政府购买服务推进粪肥还田末端利用” “定远县打通 粪肥还田最后一公里”等模式,解
7、决规模以下养殖户粪污处理难 题,打通农牧循环堵点。到2025年,全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 利用率达90%以上,2030年争取达95%以上。实施商品有机肥推 广应用和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示范项目,统筹高标准农田 建设等项目,促进粪肥还田利用。(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 生态环境局)(七)加快推进肉牛疫病防控体系构建。健全完善基层动物 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市县两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兽医实 验室建设,提升布鲁氏菌病等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依托明光市、 定远县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场,建立健全病死牛无害化处理 体系和补助机制,支持明光市、凤阳县率先开展病死牛无害化处 理社会化服务试点,并逐步辐射
8、全市。发展兽医社会化服务,逐 步把肉牛强制免疫、环境消毒、疫情排查、样品采集检验检测、 无害化处理等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鼓励基层畜牧兽医事业单 位选派专业技术人员,为肉牛养殖场(户)提供有偿技术服务, 完善配种、防疫、诊疗、营销等服务功能。(责任单位:市农业农 村局、市财政局)(八)加快推进肉牛融合发展体系构建。鼓励支持有条件的 县(市、区)利用秸秆资源,建设标准化养牛场,打造肉牛现代 产业园区。充分利用粪污资源,发展果蔬、食用菌和大宗农作物 产业。结合“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打造基础条件好、主 导产业突出、带动效果显著的肉牛强镇和“一村一品”特色村。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
9、境局)(九)加快推进肉牛数字赋能体系构建。在凤阳县、定远县 和明光市等肉牛养殖集中地区,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企业开展智 慧养牛试点,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新技术, 对肉牛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推行电子耳标、 二维码、射频识别等技术,全程记录养殖、检疫、调运、屠宰、 流通等环节信息,实现从养殖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责任单位: 市农业农村局、市数据资源管理局)三 加强工作保障(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 推进小组,并在市农业农村局设立工作专班,具体承担推进小组 交办事项。各县市区也相应成立相关组织。建立市直部门联系重 点肉牛县(市、区)、肉牛产业
10、重大项目包保以及服务企业“直通 车”等制度,优化为企服务,打造亲清政商关系。将肉牛产业发 展情况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确保如期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责任单位:市“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推进小组和工作专 班)(二)加大财政支持。市财政安排肉牛发展资金,制定分类 分层奖补具体办法。鼓励各地根据实际设立肉牛产业政府风险补 偿基金,更好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分层次、差异化支持 肉牛产业发展。充分运用各类乡村振兴产业基金,吸引社会资本 支持肉牛产业发展。设立肉牛特色农产品保险,足额安排配套资 金,做到应保尽保。各承保机构要加强基层网点建设,提高保险 服务能力和保险承保理赔服务效率。依规统筹利用
11、财政衔接推进 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建设一批标准化养殖场(小区)。支持各地利 用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建设一批符合发行使用政府专项债券条件 的标准化养殖屠宰加工园区或小区,以“交钥匙”工程形式租给 企业或专业养殖户发展肉牛产业,政府通过回收租金实现收益。(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监管分局)(三)强化金融服务。加快推进“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 品”行动计划试点,建立财政、银行、担保、保险、基金“五位 一体”协同支牧机制。推动银行机构创新金融产品、降低融资门 槛、简化放贷程序,扩大“活牛贷”业务规模,开展肉牛养殖圈 舍等设施抵押贷款,并将育肥牛贷款期限延长至2-3年、基础母
12、 牛贷款期限延长至3-5年。持续开展肉牛目标价格指数保险试点。 强化信用支持,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鼓励保险机构设 计肉牛商业性补充保险产品。市、县两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要 强化肉牛产业链融资担保服务,降低担保费率,为肉牛产业提供 连带保证担保。(责任单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监管分局、市 财政局、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农村局)(四)做好用地保障。支持肉牛产业发展空间需求,各地要 依据照国土空间规划,合理布局和预留肉牛产业发展用地空间。 各地要从当地处置存量土地相应核定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 中,安排至少5%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重点保障农业产业发 展项目用地,支持肉牛产业发展。对暂时无法明
13、确具体位置的肉 牛养殖项目,在乡镇和村庄规划中采取“留白”方式,保障项目 落地。坚持挖掘存量与用好增量并重,大力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 地,拓展集体建设用地使用途径,创新使用点状供地等方式,优 先保障肉牛养殖、屠宰、加工、销售全链条产业融合发展用地。 依法依规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开展肉牛养殖。(责任单位:市自然资 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局、市农业农村局)(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立重点项目服务清单,对符合 政策条件的肉牛养殖项目,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加强指导,依 法依规加快环评审批,推动项目快速落地。按照“双随机、一公 开”原则,加强对规模养殖企业的日常执法检查,帮扶指导落实 污染防治责任。落实省畜禽养殖
14、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要求, 指导规模养殖场、养殖专业户和小规模养殖企业按要求开展畜禽 养殖污染防治工作。(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六)强化科技人才支撑。成立肉牛产业发展专家小组,邀 请有关高校专家、研究机构参加,提供全市肉牛产业技术决策咨 询培训等服务。深入开展“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推广“科技 特派员(团)+企业+基地+合作社”等服务模式,积极开展面向 高素质养殖技术人员、家庭农(牧)场经营者、肉牛产业合作社 带头人、繁殖员、防疫员、经纪人等群体组织的培训,促进科技 成果转化。依托新时代“满天星人才计划”,积极引进肉牛产业高 层次创新人才和科研团队,鼓励市内相关企业与有关高校开
15、展产 学研合作。举办市级家畜(肉牛)繁殖员、动物疫病防治员和动 物检疫检验员职业技能竞赛。创新畜牧兽医人员职称评价机制, 突出业绩水平和实际贡献,向服务基层一线人才倾斜。继续开展 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定向培养,充实畜牧兽医基层专业人才力量。(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科学技术局、市委组织部、市人 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市教育体育局)(七)营造良好氛围。大力宣传肉牛产业发展政策导向,充 分挖掘、及时总结和推广“秸秆变肉”和肉牛产业发展的典型做 法和成功经验,命名一批市级肉牛发展强镇、县级肉牛发展强村, 适时通报表扬一批发展肉牛产业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发挥典 型示范引领作用。(责任单位:市“
16、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工 作专班)附件:各县(市、区)2024-2027年肉牛产业年度发展目标(参考值)附件各县(市、区)2024-2027年肉牛产业年度发展目标(参考值)单位:万头地区2023年(完成数)2024 年2025 年2026 年2027 年饲养量其中:出栏饲养量其中:出栏饲养量其中:出栏饲养量其中:出栏饲养量其中:出栏11.36664.808412.315.7812.86.114.047.1715.178.190.3630.20360.4440.2540.4720.2760.5350.3260.580.362.02520.99482.2031.1272.2841.1522.49
17、51.3392.661.460.70720.26560.8110.3920.8660.4170.9520.5811.020.721.64930.44321.7890.6761.8580.7482.0240.8642.221.172.39061.03342.5051.1652.5871.2282.7921.4212.961.583.7111.74163.9151.9784.0632.0624.4882.3194.892.520.32540.08420.4010.1270.4280.1350.4850.1950.550.240.19470.0420.2320.0610.2420.0820.2690.1250.29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