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学生的“精重促”行动交通领域“内畅外联”工程三年行动方案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重要讲 话指示精神,助推长三角一体化、中部崛起、大别山革命 老区振兴发展、合六同城化等国家和省级战略顺利实施, 大力实施绿色振兴赶超发展,根据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市域大交通规划 市“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等要求和市委、市政 府决策部署,聚焦高质量发展和一体化发展两大主题,围 绕“精重促”行动交通领域“内畅外联”工程,结合我市 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一、总体要求践行“投资为纲、项目为王”理念,着力构建“内畅外 联”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推动我市交通基础设施由“总量 领先”向
2、质量优先”转变、由“独自发展”向“融合发 展”转变,建设交通强市,巩固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地 位;增加对外联系通道,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国省干线、 航空、铁路、水运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融入长三角、合 肥都市圈;畅通对内循环通道,提升市域、县域通畅水平。 按照市县共建、统分结合、分级负责的原则,以重大项目 谋划储备库、年度前期工作库、年度投资建设库“三库联 动”为抓手,大力实施“精重促”行动交通领域“内畅外 联”工程,推动我市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二 目标任务坚持以思路突破引导行动突围,进一步加速“内畅外联” 工程建设,围绕“一网两圈三路四环”计划推进项目68个, 其中,铁路计划开工项目3个、23
3、4公里;高速公路计划建 成项目2个、209.5公里,开工项目2个、100公里,推进 前期工作项目2个、66公里;国省干线公路计划建成项目 16个、163公里;机场计划建成项目1个,推进前期工作项 目4个;农村公路计划建成项目1610公里;水运计划建成 项目1个,开工项目1个,推进前期工作项目2个;美丽公 路计划建成项目6个、253公里;交旅融合发展计划开工项 目3个。(一)当好“先行官”,建设综合立体交通“一张网”。推 进区域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城市建设,争创国家公交都市建 设示范城市,实现多种交通无缝对接和“零换乘”。到2025 年,建成通用机场1个,推进前期工作机场项目4个。推进 集疏运体系建
4、设,谋划主城区通江达海通道,打造水陆空 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将城区至高速公路出入口、市到县 (县城至重要乡镇)、城区过境道路按快速路规划建设。推进国家、省级重点铁路项目建设,推进“县县通铁路”和市 域(郊)铁路建设。(二)打通“大通道”,打造出行、快货物流“两个交通 圈”。打通大别山对外联通通道,提升资源要素流通中转和 聚集辐射功能,交通为经济社会发展当好先行官。到2025 年,“123出行交通圈”(市区到所辖县、合肥市1小时通勤, 到长三角城市群、邻省省会2小时通达,90%以上全国主要 城市3小时覆盖)和“123快货物流圈”(长三角1天送达, 国内主要地区2天送达,周边国家3天送达)初步形成。
5、三)聚焦“高质量”,推动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 农村公路“三路提升”。高速公路提速。到2025年,市域内 高速公路里程达到612公里、密度达到4.07公里/百平方公 里,较2021年底分别增长69%、68.9%,建成“两横两纵四 联”高速公路网。国省干线公路提升。打造“九横九纵多联” 国省干线公路网,加快构建省市县三级联通的一级公路主 干网,全面实现市到下辖所有县区一级公路联通,实现每 个县区通两条以上一级公路。全面推进普通国省道低等级 路段升级改造和规划待贯通路段建设,实现普通国道二级 及以上公路比例达到96%,普通省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 达到60%的目标。农村公路提档。推进县乡道低等级
6、路段 升级改造、建制村通双车道、联网路建设,至IJ“十四五”末实 现乡镇通二级以上公路比例达85%,建制村通双车道比例 达 65%。(四)畅通“内循环”,打通市域公路快速通达“四条环 线”。以“内畅成环”为思路,分别打造等级公路、高速公路 环线,打通“断头路”形成闭环,推动路网结构更加优化。环 城区一级公路组成1号公路环线。由S325、S244、S329、 G237构成绕城公路环线。“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G237金 舒大道二三四期,推进S244分路口至合六南通道段项目前 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环城区高速公路组成2号公路环线。 由G40沪陕高速、G35济广高速、S48合六南部高速、 G0321德
7、上高速构成绕城高速环线。“十四五”期间推进S48 合六南部高速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环都市圈高速公 路组成3号公路环线。由S20长丰至固始高速、G35济广高 速-S65霍邱至金寨高速-G42沪蓉高速、G4222和襄高速、 S19淮南至桐城高速-G3611合霍阜高速构成都市圈高速环 线。“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S20长丰至固始高速,推进S65 霍邱至金寨高速、S19淮南至桐城高速前期工作。“旅游+美 丽公路”组成4号公路环线,由G328、G105-S245-G529- S515、G346-S333-S332-G105-S454-S237 S351-G237-S325- S428-S244构成美丽
8、公路环线,“十四五”期间推进G328霍 邱城关至大店岗公路项目和美丽公路建设。三、行动举措(一)加快“融长”步伐。坚持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战略统领交通运输,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全 面融入长三角、等高对接沪苏浙,推进大别山革命老区对 外联通通道建设。提升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主通道通行能 力,开工建设沿江高铁合肥至武汉段、六庆铁路;重点推 进G3611合霍阜高速霍邱段2024年8月建成、G4222和县 至襄阳高速段2025年12月建成,加快推进S20长丰至固始 高速前期工作,2024年开工建设。(二)加速“入圈”发展。围绕合六交通同城化、“链上 合肥”18根梁柱推进交通项目建设,
9、协调合肥市2025年建 成G312合六路快速化改造合肥段,推进SIO3、S330杭埠 段建设,建成S245合霍阜高速连接线,推进S48合六南部 高速、合六市域(郊)铁路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开 展合肥-舒城(万佛湖)市域(郊)铁路规划方案研究,加 快链上合肥,承接产业转移。(三)力口强“促振兴”支撑。充分挖掘中部地区崛起、大 别山革命老区振兴、淮河生态经济带、皖北承接产业转移 集聚区等战略叠加政策优势,构筑贯通大别山革命老区、 连接中部地区、密切与武汉都市圈和中原城市群联系的发 展重要通道。加强河南方向对接,积极与固始县沟通,推 进南阳一信阳合肥铁路前期工作,推进G632史河大桥 及接线开工
10、建设。加强湖北方向对接,建设和襄高速天堂 寨支线,加快G346皖鄂霍山至英山绿色公路、G529陡沙 河至包家段公路前期工作,尽早开工。密切霍邱城关与马 店钢城联系,开展沿淮铁路规划方案研究,推进G328霍邱 城关至大店岗段开工建设。(四)推进主干联通。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加快 构建省市县三级联通的一级公路主干网,提升骨架路网服 务水平。推进G105众兴至洪集、G105叶集段“市到县”一 级路项目,至2025年,全面实现市到下辖所有县区一级公 路联通。(五)推动升级达标。全面推进普通国省道低等级路段 升级改造和规划待贯通路段建设,补齐国省干线公路发展 短板。推进G105马店至周集、G346舒
11、茶至庐江东汤池段、 G529金岳线叶集段等一级公路项目建设,实现我市普通国 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到96%的目标;建成S245四方塘 至金寨界、S447古碑至大湾段公路新改建工程、S251古碑 至黄集段公路新改建工程等项目,实现普通省道二级及以 上公路比例达到60%的目标。(六)推深高快衔接。统筹城市过境与对外出行的需要, 加快干线公路城镇化段优化提升,推进城镇过境段、出入 口路段快速化改造。推进G312合六路快速化改造和G237 金舒大道“一横一纵”两条快速通道项目,G312合六路连接 德上高速和济广高速,G237金舒大道连接沪陕高速、合六 南部高速、和襄高速,实现从“通达”到“快达”的飞跃
12、七)推行交旅融合。推动“交通+旅游”融合发展,推 进G346燕子河至天堂寨段、X464汤池一德上高速连接线项 目建设,实现天堂寨、万佛湖2个5A级景区15分钟上高速。 按照4A级景区通二级路、3A级景区通三级路目标,谋划龙 津溪地、九公寨2个景区道路升级改造。推进一批通往农业 产业园、乡村旅游景区、休闲度假区、民宿的旅游路、资源 路、产业路,围绕公路配套设施建设和旅游功能提升,推进 中国红岭公路综合提升工程、环万佛湖公路提升工程等。(A)建设美丽公路。充分发挥特色与优势,将旅游景 区、特色小镇、历史文化名村、农家乐、民宿经济等串珠 成线,形成“畅、安、舒、美”的“景观路、致富路、幸福路、
13、产业路”,实现公路路网体系进一步完善,路况质量进一步 提升,路域环境进一步优化,安全运行环境全面改善,农 村客运服务全面覆盖,20232025年计划实施美丽公路项 目253公里,完成交通部皖南交旅融合试点FA (国家级) 线路建设任务。国省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新改建路段采用 沥青混凝土“黑色化”路面建设。(九)助力乡村振兴。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抓手, 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服务水平,构建覆盖广泛的农村 公路网。2023至2025年实施提质改造工程1610公里:按 照不低于三级公路标准实施县乡道升级改造工程200公里; 有序推进建制村通双车道项目50公里;推进联网路1360公 里。(十)升级
14、铁路建设。力争2023年底开工沿江高铁合 肥至武汉段、至安庆铁路,积极推进合六市域(郊)铁路 前期工作并力争“十四五”尽早开工建设,推进南阳一信阳一 合肥铁路前期工作,开展合肥至舒城至万佛湖市域(郊) 铁路、沿淮铁路规划方案研究。(十一)破题水运建设。保障临淮岗复线船闸项目如期 建成,启动济淮航道前期工作,争取省引江济淮集团支持, 尽早实现主城区水运通江达海。持续巩固物流降本增效综 合改革成效,加快周集港进港道路等项目建设,推进多式 联运示范工程创建,打造“铁矿石和钢材成品、半成品双向 互动的能源示范通道,打造“大宗货物流通港口集疏运平台 和通江达海通道”,打造“木材特色产业联通长三角、辐射全
15、 球的水水中转、公水联运通道”。(十二)发展通用航空。推进金寨民用运输机场前期工 作,力争“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围绕短途运输、低空旅游、 应急救援、警务航空等需求,“十四五”期间建成金安通用机 场;推进霍邱通用机场、霍山通用机场、舒城通用机场前 期工作。加快培育发展航空物流等新兴业态,以建设现代 化民用航空产业链为导向,结合本地实际,做好配套产业设计,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打造航空产业园,助推地方 经济发展。(十三)布局综合枢纽。构建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客 运枢纽体系,打造城市现代化、立体式的综合客运枢纽, 推进沿江高铁北站、金寨东站综合枢纽,六庆铁路霍山站 综合枢纽建设。持续完善县、乡、村三
16、级物流体系,推进 霍山县寄递公共配送中心、裕安区丁集物流云仓、叶集双渡 物流园、舒城五显镇公交客运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优化乡 村物流服务网点布局,不断提升配送效率。四、投资计划20232025年计划投资570.28亿元,其中,铁路计划投 资164.28亿元,高速公路计划投资258.12亿元,国省干线 公路计划投资98.05亿元,机场计划投资2.1亿元,农村公 路计划投资31.65亿元,水运计划投资7.7亿元,美丽公路 计划投资6.07亿元,交旅融合发展计划投资2.31亿元。发展路域经济,推动交通+旅游、交通+产业、交通+农 业、交通+文化、交通+电商物流等深度融合发展。通过国 有资本投融资和资
17、本运营,参与高速公路项目投资建设经 营服务区、加油站、汽车维修及检测、汽车租赁等实现营 收和现金流,多渠道筹措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协调。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导小组 (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统筹推进行动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 负责日常工作,落实领导小组确定的任务。领导小组办公室 根据需要适时召开专题会议,对重大建设项目以及各项工作 主责单位提请需要领导小组协调推进的问题进行调度。(二)落实清单管理。各县区、市直有关单位要落实主 体责任,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分项工作的实施方案和项目计 划,建立工作台账,明确各项工作或项目的序时目标、进度 要求,形成推进时间表、路线图,按月对
18、节点推进情况进行 盘点,按照任务、责任、措施、时限“四清单”方式,进行清 单化、闭环式管理。(三)高效前期审批。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符合 条件立即办、材料不全帮着办、重大事项联合办、跟踪服务 主动办”的要求,采取项目帮办的服务方式,督促项目单位快 报、中介机构快评、职能部门快审,为项目审批提供更加优 质、便捷、高效的服务。对本级审批、核准、备案的项目, 尽量做到应批尽批;对需报上级审批的重大项目,要主动做 好跟踪服务,争取做到能批快批。(四)强化项目储备。按照“抓交通必须抓项目、抓项 目必须抓投资、抓投资必须抓前期”的工作思路,形成“建成 一批、在建一批、储备一批”的梯次格局,把联网、补网、 强链作为建设的重点,推深做实“精重促”行动交通领域“内 畅外联”工程项目库,实现“三库”联动。在国家、省级规划 中期评估时,争取纳入上位规划。(五)强化督查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项目清单 和工作事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办,督促各县区、责任单位 按计划节点完成任务,对于未能按节点完成任务的,印发“交 办单”“督办单”“警示单”等,并将落实情况纳入市政府目标管 理绩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