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走出考试焦虑及纠偏的策略摘要:考试焦虑是一种因考试产生的焦虑状态,以担忧、害怕、紧张为基本特 征,通常合并躯体化症状,如心悸、头痛、头晕、消化不良、腹泻、尿急、出汗、 震颤等现象。考试是一项具有竞争性和选拔性的淘汰机制,只要你是带着一定的目 标和理想去参加考试,参加选拔,考试时都会有一定的压力,而这种压力在一定的 情境下就会产生一定的焦虑(如果没有很好的调节)。本文试图从焦虑的学生类型 (只重分数,“不近人情、自卑感特强的学生、高不成低不就)、考试焦虑的 原因(内因:对考试的认知不够、性格决定命运、自身能力因素和外因:内卷”的 学校因素、期望值较高的家庭因素、关心过渡”的社会因素)、缓解考
2、试焦虑的策略 (从父母角度来谈一一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从学校和社会角度来谈一一营造一 个“友好”的社会环境、要学会自我调节)三个角度谈起。关键词:焦虑、考试焦虑、学生引言:最近当了几年班主任,发现了一个非常频繁而又突出的现象那就是学生 考试焦虑,表现为不敢参加考试,逃避考试;考试前请假,在家复习,不敢面对老 师和同学;考试中不考完,只考几科,而留下几科不考;考试中身体不舒服,一场 考试不能坚持到底,中途退场;考试只做选择题,问答题不做,考试后跑到老师面 前或者家长面前哭泣,害怕结果不理想等现象。这种现象已经深深的影响了当事人 的学习成绩,这种现象的同学大多数成绩都不是太理想,而且也已经影响
3、了班级其 它同学们的学习情绪。所以,我想就本班一些同学焦虑的症状进行归纳总结,归纳 其中的原因,以期发现一些共同的现象,得出一些共同的结论,以便能引导更多同 学走出这个阴影,能够在未来的过程中健康的、快乐的生活和学习。焦虑就是焦愁忧虑的意思,焦虑症就是以持续性紧张或发作性惊恐为主要表现 的一类精神心理障碍;而考试焦虑是一种因考试产生的焦虑状态,以担忧、害怕、 紧张为基本特征,通常合并躯体化症状,如心悸、头痛、头晕、消化不良、腹泻、 尿急、出汗、震颤等现象。也可以理解为考生在应试情境刺激下,受个体认知评价 能力,人格倾向以及其它相关身心因素的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 为行为的一种行为
4、方式,通过程度不同的情绪表出来的心理、生理状态。考试是一 项具有竞争性和选拔性的淘汰机制,只要你是带着一定的目标和理想去参加考试, 参加选拔,考试时都会有一定的压力,而这种压力在一定的情境下就会产生一定的 焦虑(如果没有很好的调节)。考试焦虑的有两面性,它既可以产生积极的作用也 会产生消极的作用。适度的考试焦虑,对调动起大脑皮层的兴奋度,集中注意力, 思考的谨慎度和答题的快速度方面是有积极作用的,但过度的考试焦虑则会导致考 生注意力分散,不能集中思考问题,甚至怀疑自己做出的正确答案对选项犹豫不决, 对自己缺乏必要的信心,不利于学习和考试的正常发挥,并对身心健康也造成严重 的威胁。一、焦虑的学生
5、类型1、只重分数,不近人情”作为学生,把成绩放在首位,这无可厚非。但有些同学只顾自己的学习,与同 学交流较少,对集体关心不够,不能够积极的参与到班级活动中,这导致的结果就 是同学关系不够融洽,自己封闭了自己。这种“成绩唯一”的功利心理,其心理承受 能力极差,由于内心太渴求成绩的优异往往会导致成绩的上下波动,经受不住挫折。 另一方面他又对同学关系很敏感,经常会纠缠于一些与学习无关的琐事,心胸越来 越窄,性格可能越来越不能被同学所接受,但他又很敏感,经不起同学们异样的眼 光。他们甚至有一种想用成绩优异的优越感来弥补在人际关系上的不足,所以一旦 试题有点儿难度,感觉自己可能考不好时,马上就会变得焦躁
6、起来,因为这是他满 脑子都是考不好后的结果,这样他就失去了整个考试,成绩不理想是必然的了。2、自卑感特强的学生这类学生学习成绩未必差,但是因为自卑而造成考试焦虑,他们太渴望成功, 他渴望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他们要证明自己,所以他们对于考试的结果过于 重视,他们怕自己考不好,怕老师和同学们都看不起他,这样在考试过程中就会越 来越纠结,心态放不开,如遇到偏难一点儿的题目,他们的结果就是在哪儿两眼发 呆,自怨自艾,满脸的泪水。陈祉妍(2002)通过一次中学生取样调查也发现,学 生的考试焦虑程度与其负面评价是成正比的。这类学生的表现有:他们不仅考前惦 记着考试,常会感觉到自己好像什么都没学,头脑一
7、片空白,面对考试一片迷茫, 缺乏信心,情绪焦躁;考试中间怯场甚至晕场,这样他的思维就会处于混沌僵滞状 态,回忆受阻,思路不畅;考后又忐忑不安,顾虑考试的得与失。如果考砸了,就 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甚至担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形成考试恐惧症,从而厌 恶考试、逃避考试,甚至厌学。3、高不成低不就班级里往往会有这样的一些中等生,他们的成绩一般还好,学习习惯也不错, 就是因为他们这种状况容易形成满足于现状的心理。但他们个人的基本素质又决定 了他们不会与学习特困户”相伴为伍,他们又有一定上进心,也想更进一步,但是由 于基础知识一般,能力一般,心里的底气不足,毅力不够,所以他们平时学习就有 一种带学带玩
8、表现出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其实这类学生很想得到老师的关爱和 同学们的尊重,想考好,但又不出类拔萃,能力有限,其实他们的心理是脆弱的。这类学生是家长对其管教失当和关爱不够导致的。也可以说他们的学习目标制 定的不够的明确。随着学习负担的增加,难度的加大,一些学生对学习慢慢的就没 有了信心,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关心和帮助,他们对待考试会更加的厌恶和焦虑。二、考试焦虑的原因1、内部因素(1)、对考试的认知不够新教材在教学目标上就强调知识与能力的问题,我们要学习知识,但我们更要 学会运用,运用到生活和实践中,这才是学习的目的。所以考试试题既有对知识的 再现又有对能力提升的体现,因此有的题目就比较活了。但
9、有的同学对考试认识有 误,认为考试的知识都是老师上过的,也是我们认真学过的、背过的,所以这些题 目不应该不会做,对自己要求过高。这话说得的没有问题,殊不知,试题是灵活的, 试题因命题人的命题意图、命题思路与学生的知识结构、熟练程度、解题能力和解 题思维惯式不会完全同步,这样有的题目就打破了我们常规的解题思路,因此试题 必定会有难度。这类孩子属于固执型的,在考场中一旦出现不同类型的题目没有冷 静的进行思考,反而责备自己学的不好,自怨自艾,就会产生焦躁的情绪。(2)、性格决定命运”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 不同的孩子具有不同的性格。心理健全者不易产生焦虑
10、即使有了焦虑,也会很快 克服的,积极面对,对行为的消极影响也很小;心理脆弱型的人,遇事就容易产生 焦虑,总是打不开那个结,对行为的消极影响较大。自信的人不易产生焦虑,遇到 难题能够从容应对,相信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而缺乏自信的人,总是害怕遇到难 题、偏题,一遇到难题就会极为紧张、也容易产生焦虑情绪,甚至晕场。这种人面 对考试时,非自主神经系统活动过于强烈,使他们的兴奋程度大于环境的要求,所 以容易产生睡不着、吃不好饭,考试前不断上厕所,尿急、尿频现象比较严重。(3)、自身能力因素俗话说“艺高人胆大。能力强的人,解决问题的把握性大,自信心足。他们对题 型、解题思路、答题要点、评分标准等问题心中
11、有数,有一定的考试经验和技能, 在考场上就会得心应手,处之泰然,即使发现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不足以应付考试 的要求时,也不会慌乱,能够分出轻重缓急,不慌不忙的回答问题。如果学生备战 仓促,知识的全面性、熟练度不够,取得良好的成绩较为困难时,他们一旦走进考 场时就会忐忑不安,焦躁万分。一旦遇到难题那种慌乱和焦虑的情景可想而知。有 的学生满足于平时的学习成绩,由于是没有经过太多的付出就已经在班级拥有较好 的名次的学生,认为自己已经能够应付各种考试了,对考试充满信心,自我期望值 太高,但现实的能力又不足,这样在考试时一旦遇到挫折心理就会有较大的波动, 也会影响自己真正水平的发挥。(二)、外部因素1、内
12、卷,的学校因素现在的教育已经不再是孩子、父母的事了,而是整个社会都参与进来了。现在 教育功利化越来越明显,孩子上学的唯一目的就是考上好大学,没有其它。为了能 上个好大学。学生争,家长争,尤其是学校之间的内卷越来越严重。为了自己学校 的发展,为了下一届能够招生好的生源,学校就会给老师和学生不断的施压,一周 一小考,一月一大考,考过之后班级排名、学校排名、召开家长会,成绩的对比, 名次的排比就像一把利剑不断的往孩子身上戳,搞的学生是遍体鳞伤。但事后想想 学校有错吗?没有。老师有错吗?没有。所有的结果谁来承担,我们的孩子!2、期望值较高的家庭因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每一个作为父母的正常想法,尤其
13、是现在十七八岁 的孩子们大多又是独生子女,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能够考试好大学,以后有好 的生活与工作,同时也不乏有为自己争光的想法。因而日常生活中就把这种期望变成了言语和行动,不时地给孩子们施加压力: “你是我们唯一的希望啦,要好好学哦,你舅舅家的表哥去年考的大学真不错,我 相信你也一定行的大胆考,考上了好大学,你要什么都给你买。而且在行动上给 与足够的重视,比如我们学校有很多家长为了孩子能够有足够多的时间来学习,减 少从家到学校来往路途的时间消耗,就在学校旁边租了一套房子,然后是母亲辞职 来陪读,来做饭给孩子吃,父亲就不得不天天两头跑。有的甚至爷爷、奶奶都过来 To这样要花费多大的经济和精
14、力啊!父母很辛苦,很付出,孩子看在眼里,这些 言行就会成为有形和无形的压力,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尽管父母的初衷是 好的,可结果。却不一定是好的3、“关心过渡”的社会因素当前社会上的竞争日趋激烈,各种形式的考试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 高考更是话题中的话题。亲朋好友们见到孩子,经常会问“学习怎们样,期末考试 多少分啊?学校排名怎们样啊?今后想上什么样的大学啊?-殊不知这些看似关切的 话语,对孩子会成为一种心理上的压力。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人口的增长,今后 对就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要想在今后能够有一个好的归属,不学习科学文 化能知识行吗?另一方面,我们国家现在的职业教育还没有普及开
15、来,或者说还没 有得到更多家长和孩子的认可,认为读书就是为了上大学,上不了大学就是失败的, 高职高专绝对不去。这样千万人争过独木桥,其竞争程度可想而知,孩子们不得不 在现实的残酷竞争中拼搏。三、缓解考试焦虑的策略1、从父母角度来谈一一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作为父母,首先要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安全感的家庭氛围,尽量让孩 子有种家的依赖感,这样他们在外遇到挫折就会想到家的温暖,有种归属感;二是 父母要做孩子的朋友,要能够做到与孩子平等交流、共同面对一些复杂的问题;三 是父母要学会倾听,尤其是孩子在焦躁时,他向你们表达抱怨时,父母不要急于表 达自己的意见,此时用一种欣赏的眼光看着你的孩子,用心
16、倾听即可;四是父母不 要在孩子面前过多的谈论成绩,不要有过高的期望值,尤其是考试之后不要过多的 谈论班级或者年级名次,不管考好还是考差;五是放松心态,以一颗平常的心来看 待自己孩子的学习,特别是你的孩子已经非常用功了,成绩还不是很理想的时候, 要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六是考试前不要有特别的不同,一切正常,这样给孩子一个 平和的心态迎接考试。2、从学校和社会角度来谈一一营造一个“友好”的社会环境从学校来说,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在考试前要做到:一是不提前与同学 们设想某次考试成绩与名次;二是要做好考前的心理辅导工作,尤其是平时有焦躁 现象的同学,降低要求,无任何压力的参加考试;三是不断提出平时考试
17、与最终高 考考试之间的关系,功在平时,平时做到了,高考你也就成功了。四是成绩出来后 要多谈某某取得成功的经验,少谈失误的同学,这些同学可以私聊并给以安抚。从 社会来说,一是亲戚朋友们要懂得理解并尊重孩子们的隐私,当孩子不愿意与你谈 论成绩时,请避而不谈;二是国家现在也正在进行高考改革,比如采取3+1+2或者 3+3或者3+2+1等等不同的模式,目的就是想减少孩子科目的学习,减轻孩子的学 习压力;三是国家正在管理课外辅导机构,因为较多机构的存在,他们的相互竞争, 加剧了孩子及家长的攀比心和紧张感,其结果都会体现孩子的身上。3、要学会自我调节(1)端正对考试的认识,它只是一次小小的测验考试并非决定
18、一切,而只是对我们平时学习的一次例行检阅,是人生的一次考 验,即使是高考,它也不是命运大决战和人生的终极点。面对考试,考试前我们应 该积极准备,认真备考,不打无准备之仗;考试中要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和稳定的 情绪,认真读题、仔细思索,沉着应战,会做抓紧做,不会做的留下后面做,即使 不会做,你相信有更多人也不会做,这样你的心就坦然了。考试后,成绩出来了, 即使没考好,也不要自怨自艾,而要仔细分析自己作错的原因,总结归纳,争取下 次不会再错,迎接下一次考试。(2)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知识是关键考试是检测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手段之一,尽管考试题目千变万化, 但“万变不离其宗,因而打牢基础知识是
19、关键。我们不可好高鹫远,整天只想着做一 些难题、偏题,以希望能取得某种“制胜分”的快感,那样做是得不偿失。现在高 考的难度逐年在降低,目的就是通过高考考察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全面性和广泛性及 运用能力,而不是较深较难的题目。因此我们正确的做法是,立足本人的基础,在 此基础上适当的加码,然后咬定青山不放松,努力学习。(3)考场上积极的心理调控很多考生都会有这么一种经历,这道题好熟悉,绝对在哪儿见过、背过或者做 过,但就是想不起来了。急的面红耳赤,满头大汗,咬牙切齿。要知道我们的情绪 越紧张,越想不起来,越想不起来,心理越急。这样的考试注定会是失败的。因此 我们要进行适当的心理调控,来缓解紧张的压力一
20、是进行心理暗示。如这道题太难 了,我不会做,其它人也一样不会做,不急,往后做,也许后面会有提示呢这道 题的分数值也不大,丢就丢了吧,我还要,赶路,呢”。积极的心理暗示能起到促进作用。 大考到来之际。我们要对自己说,“我已经复习的很充了,我一定行的我平时就很 聪明,这次我会实现自己的梦想的,这样每天在起床前和晚上临睡时默默的自我暗 示几遍,对降低即将来临的考试焦虑一定会有很大的作用。二是进行短暂停顿。当遇到这种情况时,与其思维混乱、手脚发颤,心理发虚, 还不如放下笔进行一分钟的按摩,把双手放在太阳穴上进行反复的搓揉,轻松自己 的眼睛,减轻自己的压力;也可以放下笔,抬头看看窗外的景物,分散自己的紧
21、张 感;或者喝两口水、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下、进行深呼吸,或者立即举手请求上厕所, 若被老师允许,可以到室外清醒一下头脑或者洗一把凉水脸,一定不错的。(4)健康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现在的孩子学习任务重,作业多,每天除了在学习上课就是在家里做作业,运 动好像只是在学校的体育课里发生过,而且体育课经常被“主科”占用,所以孩子们 很少有运动的时间。要知道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改善一个人大脑的供氧状况,使人精 神放松,能够大大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也是缓解考试焦虑的一剂良方。我们一定 要记得“磨刀不误砍柴工,不要吝惜每天花在运动上的时间,它是我们学习的“良师 益友”,它能使我们的精神倍增,做事充满精力,充满信心。我
22、们班有一位女生,成 绩是班级第一,但身体很差,每周5天至少要请假1天,去年期末考试正在考数学 由于身体不好,突然出现了胃痛,不能坚持考下去,她非常的痛苦,她不想放弃, 但又有什么办法呢?(5)多找“良师益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遇到问题多向老师、同学或者家长请教”是我们获得知 识或者缓解压力最好的方法之一。沟通是人类进步的桥梁,沟通的方式可以进行言 语交流,也可以写在纸上,大声念出来给自己听,也是一种很好的释放压力的方法。 有些同学不喜欢交流,有事总是憋在心里,久而久之会影响到心理的正常发展,同 时也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有时通过自我减压手段走不通,通过与老师、父母沟 通效果也不够明显时,这时
23、你可以请求专业的心理辅导人员来帮助。心理咨询和心 理治疗有时对缓解紧张是很有帮助的,通过科学的手段、采取一定的措施对缓解压 力是有帮助的。(6)学会听音乐,陶冶自己的情操音乐是智慧的象征,世界上很多伟人喜欢听音乐,他们能从音乐中找到智慧、 找打快乐、找到力量。音乐是从人类的喜怒哀乐而来,表达了人们的各种情绪,婷 音乐能从中寻找感情的宣泄。听音乐也是缓解考试焦虑的非常好的一种手段。它不 仅使肌肉松弛、也使精神放松、心情愉悦。放点儿音乐,缓解一下情绪,放松一下 心情,你就会有一些灵感。听音乐的时间最好安排在上学的路上、放学后,晚上睡觉前或者身心疲惫、情 绪焦躁时听一听轻音乐能够使自己紧张的情绪松弛下来,这样人能够在一种快乐的 时光中度过,你会发现生活原来是那么的美好!总之,学生考试焦虑现象越来越多,其中的原因也是千差万别。这种现象可以说是社会的综合征的一个表现,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就 是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克服的,只要我们端正心态,积极面对,/采取正确的方法,我 们的孩子是能够走出焦躁的阴影的。孩子们,加油吧!参考文献:1陈祉妍。中学生负面评价恐惧与考试焦虑的相关性【J】。中国心理卫生 杂志,2002, (12) : 855-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