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兴业)1、经济总量“无亮点”、政策“不温 不火”,市场缺乏8、利好新兴a当经济总量“无亮点”、经济弱复苏下,政策往往“不温不火”,维持相对宽 松但并非大力刺激,市场缺乏整体性B行情,与经济增长相关度更高的周 期、金融地 产等板块空间有限,利好受益于经济转型、政策支持、产业驱动的 新兴行业机会。2013年至2015年国内经济增速接连“下台阶”、总量“无亮点”,是TMT牛市诞生重要的宏观背景。从2010年开始,随着“四 万亿”刺激效果逐渐消退,经济增速 开始快速放缓。2013年-2015年,经济 持续“L”形探底难见起色,2013年经济短 暂企稳后,2014年经济下行压力 凸显,GDP陆续跌破8
2、 7.5%和7%的阈值。2013年国内货币政策维持较强定力,全年无降准降息。6月“钱荒”后有所放 松,流动性温和充裕,至2014年起才逐步转向宽松、年底转向全面宽松。但 海外流动性逐渐收紧。2012Q3美联储开启QE3,但2013年5月22日时任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首次提到缩表;12月的FOMC会议上,美联储决定从2014 年1月开始将每月购入长期国债与MBS的总体规模由850亿美元削减至 750亿美元,并于2014年10月正式结束资产购买;2015年12月17日, 美联储正式宣布加息25bpo图表2、2013年底起,货币政JOoooooooooo 09876543211A当下,类似2013-
3、2014年上半年,经济亦呈现弱复苏态势。生产方面,2023 年1、2月工业增加值季调环比仅分别增长0. 26% 0. 12%o消费方面,场景 恢复带动服 务消费复苏,但商品消费有所分化、整体仍处于弱复苏。投资方 面,基建及制造 业维持高位,地产修复持续性仍待观察。出口方面,外需转弱 的趋势依然明显,结构性的出口韧性难以改变整体出口的下行。但当前海内外流动性环境好于2013年,国内政策仍处于温和宽松的环境,海 外临近转松的转折点。国内方面,货币政策稳健、重视精准有力,配合财政政 策发力,但进一步降准降息的可能性较小;同时,海外通胀压力缓解,海外流 动性迎来从 收紧到停止收紧甚至宽松的转折。因此,
4、若后续经济政策没有重大超预期,市场缺乏整体性B ,市场仍以。为 主,且当前流动性环境优于2013年,更有利于成长风格演绎。2、若经济政策超预期,可能引发风格 均衡甚至切换若经济及政策超预期,可能打破经济弱复苏-政策温和的组合,带来风格均衡甚 至切换的可能性。2014年开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政策逐步放松,TMT超 额收益收敛,市场风 格也逐渐向金融地产等大盘价值风格切换。2013年四季 度,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再次加大,尤其是地产高库存拖累投资走弱,经济陷入 通缩,政策开始逐步放松。2013年12月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经济运行存在 下行压力”、2014年4月定向降准并创设PSL工具、6月再度降准。经
5、济 向下与政策边际放松组合下,2014年2月至9月市场轮动加快,TMT超额 收益显著收敛,以地产、钢铁为代表的低估值板块跑赢。图表7、2014/2/19-2014/9/30, 一级行业涨跌幅分布(单,2014年底货币政策全面宽松,市场吹响风格切换至大金融的号角,TMT大幅跑 输。2014年9月,央行创设MLFo 2014年9月30日央行又发布关于进 一步做 好住房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放松限贷。2014年月21 日,央行超预期降息,标志着全面宽松开启。此后2015年央行又连续实施五 次降息、五次降准(含2次定向降准)。2014年年底大金融、地产、基建领 涨,TMT大幅跑输。当前仍处于经济弱
6、复苏、政策“不温不火”的组合中,但若经济政策出现超预 期 变化,市场风格也可能发生切换。一种情形,当前有效需求仍不足,3月 CPI同比降至1%以下,引发市场对于通缩的担忧,叠加出口、生产偏弱,若 后续经济超预期下行、可能带来政策进一步宽松,类似2014年,市场风格偏 向金融地产等;另一种情形,也有不少投资者认为当前经济仍处于修复通道、 下半年可能更好,我们也需要同时关注经济超预期上行的可能性,那么周期行 业表现占优。3、顺势而为,政策着力点有望成为 的来源新一届领导班子上台后,往往会有“大刀阔斧”的改革,政策着力点有望成为 市 场的Q来源。2012年底以来,随着经济结构的矛盾日益明显,经济转型
7、 “迫在眉睫”,新一届 领导班子上台后,政策重心开始加速聚焦中长期转型和 升级。2012年月,十 八大新一届党中央上台后便明确“全面深化改革” 目标,并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其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成为主攻方向。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定调“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根本途径是加快转 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深 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从2013年1月国务院通过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 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和关于深化科技 改革加快国家创新 体系建设的意见开始,科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类似,2022年10月以来,新一任领导班子上台后,政策重心
8、聚焦数字经济。 去年10月以来,在新的宏观经济形势下,数字经济产业相关支持政策正加速 出台。二十大报告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加了国家安全相关内容,强化 经济、重大 基础设施、金融、网络、数据等安全保障体系建设。10月28 日,国务院发布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要求到2023年底 前,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 据体系初步形成,到2025年趋于完备。12月的中 央经济会议中指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2023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 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3月7日,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其中提出重组科学技术部,组建国家数据 局,统筹引导数据要素加速落地。4
9、产业趋势是行情的根本驱动,当前 仍处于新一轮周期起点产业趋势是TMT行情的根本驱动,尤其是从产业趋势逐步明朗到爆发增长阶 段,超额收益极为显著,产业趋势结束前,不必担心行情结束。2013-2015 年TMT牛市行情的根本驱动是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新一轮科技革命。2009-2011 年,移动互联网开始萌芽,3G技术、IPhOne 4 “问世”和智能手机渗透 率的 提升标志着我国打开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新篇章。进入2012年以后,移动 互联网逐渐进入高速发展乃至成熟阶段。2012-2013年,我国4G进入“铺垫 期”,移动互联网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14年4G技术标志着移动互联时代 逐渐进入成熟期,
10、催生了一轮新的科技周期,上游设备、中游运营、下游应用 全产业链受益。并且,2014年底开始,科技周期不再局限于移动互联网和TMT 内部,逐渐开始向互联网+、万物互联进化。图表11、3G、4G及智能手7中国移动3G用户渗透率中国智能手机渗透率,右轴70% r60%O50% 40% 30% 20%0%W二 Oz 二二 Oz90Z-OZ I0ZI0Z二 OZ Sl-S 010107 2010Z E600 Z2022年底以来,ChatGPT揭开AI时代序幕,叠加国内自主可控与数字中国浪 潮,当下正在迎来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且相比于13-15年在 移 动互联网产业周期所处的位置,当下仍处于
11、起步阶段。数字经济受到“自主 可控”和“全球周期”的共振催化,本轮数字经济已成燎原之势,覆盖全TMT 板块。一方 面,政策多次提到要“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解决外国卡脖 子问题”,操作系 统、基础软件、芯片、CPU等领域国产化进程有望进一步 提速,同时数据要素重 要性大幅提升。另一方面,以AI为代表的方向正迎来 颠覆性变革,全球新一轮科 技革命正持续演进。其中,随着微软、谷歌、百 度、英伟达等多家科技巨头纷纷 入局,全球AI产业化进程有望共振爆发,由 此推动上游AI算法、芯片、算力基 础设施至下游应用、“AI+”全产业链共 振。5、业绩支撑行情行稳致远,戴维斯双击时收益最显著尽管行情初期估值
12、扩张为主要贡献,但业绩兑现才能支撑行情行稳致远,并且 “拔 估值”到“戴维斯双击”阶段超额收益最为显著。回顾2013-2015年TMT的大牛市,尽管估值扩张为主要贡献,但景气和业绩的重要性同样不可小 觑。2013年初至2015年6月12日,估值和盈利对TMT涨幅的贡献分别 为341.7%、94. 2%,如果不考虑2015年上半年流动性泛滥时期,盈利对股价 的贡献更是达到了近四成。图表15、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盈利和估值对TMT通估值贡献盈利贡献0.4 -0.3 - 0. 1 -0.2 一03从“拔估值”到“戴维斯双击”时超额收益最为显著。2013年2月至3月, 在各 项扶持政策频出
13、的背景下,叠加估值处于低位,TMT板块开启第一轮“拔 估值”式 上涨。进入2013年二季度后,陆续披露的中观和财报数据验证了 TMT板块的高 景气,4月和7月披露的一季报和中报进一步显示传媒、计算 机、通信和电子行 业业绩增速和ROE上行趋势明朗,且相对全部A股的优势 显著。TMT板块迎来“戴维斯双击”,成为彼时市场的最强主线,也是2013- 2015年超额收益最为显著 的阶段。分行业来看,业绩越好的行业,涨幅也更高。我们将TMT板块内部16个二级 细 分行业2013年的涨跌幅和归母净利润增速排序后发现,二者之间呈现较为 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指向业绩是TMT板块B行情中的Q收益来源。例如, 数字
14、媒体、影 视院线等传媒细分行业在2013年领涨A股、乃至TMT内部的 核心因素源自其高增速。图表18、2013年,TMT细分行业的市场表现业绩增速正相关182013年业绩增速排名1614121086420 IT服务出版其他电子.软件开发计算机设篦J影视院线.电子化学消费电子游戏通信设备半导体广告营销数字媒体20131“拔估值”行情后,随着市场预期提升,若后续业绩不达预期、乃至下滑,那 么 前期上涨的概率大概率也将回落。例如2013年10月,当华策影视等传媒 公司业绩不达预期后,传媒领跌。止匕外,经历了 13年底至14年2月的又 一轮“拔估值”后,由于TMT板块整体的景气优势下滑后,其估值再次回
15、 落,拖累TMT板块相 对收益逐渐收敛。回到当下,TMT行业正在经历“拔估值”阶段,若后续业绩兑现,则有望迎来 更值得期待的“戴维斯双击”行情。去年11月以来,随着各类AI应用问 世,叠加政策端的支持,TMT经历了类似于2012年底至2013年3月的“拔估值”行情。后续重点关注二三季报业绩情况。根据Wind 一致预期, 2023年,TMT较万得全A的业绩增速差将明显回升,对应TMT板块大概率将 取得超额收益,后续有望迎 来“戴维斯双击”时刻。此外,关注增速更高的TMT细分行业。类比2013年TMT行情中涨幅最高的 传 媒,其“底气”源自“过硬”的业绩,当下,我们同样要关注数字经济板块 内部 业
16、绩增速更强的细分行业,其市场表现大概率更占优。全年来看,根据 Wind 一致 预期,上游(半导体设计、网络安全、操作系统、基础及通用软 件、网络安全)、中游(运营商、AICG,网络优化与运维、虚拟现实)、下游 (在线教育、数字营销、游戏、数字政府、智慧城市)等细分行业23年业绩 绝对增速靠前且改善幅度较大。6、成交占比新高不必担心,广义拥挤 度更重要成交占比新高并不是行情的终点,尤其是当行业所处的产业趋势、生命周期、 政 策环境、基本面逻辑等出现重大变化时,则可能突破交易拥挤的桎梏,而形 成新的趋势性行情,因而在这样的行业中,广义拥挤度(以持仓为核心)比短 期拥挤 度(以量价为核心)更重要。尽
17、管2013年8月TMT板块成交占比也达到高点,但广义拥挤度仍处于低位 上行 趋势,推动行情持续向上。2013年初以来,TMT板块成交额占全部A股 的比重 由不足10%攀升至8月的27%以上,创下新高。但由于产业趋势的驱 动和机构仓 位的系统性提升(2013Q3公募对TMT板块超配比例单季度提升 6. 1%),景气优势和增量资金使TMT板块突破了短期情绪指标的桎梏,一直 到10月中下旬以前,传媒、计算机、通信和电子依然是市场的最强主线。图表21、TMT板块成交占比(MA20)较高并未制约股价TMT成交占比 TMT指数,右轴站在当下,数字经济广义拥挤度仍处于底部区域,大概率通过震荡方式消化短 期拥
18、挤度。虽然量价指标指向数字经济已出现局部过热,但数字经济广义拥挤 度尚处于底部区域,且正在进入抬升趋势,将更多通过震荡的方式消化短期拥 挤度。7、再大的牛市,行情也不是一帆风顺再大的牛市,行情也不是一帆风顺,参考13-15年TMT牛市来看每轮回撤幅 度约为10%-15%上下。行情终点更多是由于产业趋势回落、估值泡沫化、仓位 过高 等导致。复盘来看,纵使是2013-2015年这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 也并非完全是“一帆风顺”。这轮TMT牛市在演绎过程中一共经历了 4段较 为明显的回撤休整,分别是2013年6月市场遭遇“钱荒”冲击、2013年10-12月多重因素引发的TMT板块获利了结、2014
19、年Q2前后TMT景气相对优势逐渐收敛以及2014年底大盘 风格“极致演绎”带来的“吸血效应”。由 于这四轮回调主因市场整体遭遇冲击、资金兑现情绪、景气优势收敛等,但由 于产业大趋势并未改变、行业估值并未泡 沫化,TMT板块在阶段性震荡整固之 后均能再创新高。图表25、即使上涨的空间和时间惊人,1315年的TMrl顺”中信TMT指数从时间和空间上看,四轮回撤平均持续51. 5天左右,最大同撤幅度平均为 14. 51%o其中持续时间最长、回撤幅度最大的一轮是2014年2月至5月, 由于TMT业绩优势收敛等因素引发的回撤,期间最大回撤幅度达到16.75%。 整体来看,短期“钱 荒”扰动、其他板块吸血
20、等引发的回撤从空间、时间上看 较为有限(如第一、第四轮),而基本面因素导致的回撤从时间和空间上看都 更加明显(如第二、第三轮)。同样地,本轮TMT行情自去年10月启动以来同样由于外部扰动、交易过热等 几 经波折,但产业趋势并未改变、估值仍处于合理区间、持仓仍处于中等偏低 水平,中期趋势并未结束。D 去年11月中旬开始,地产融资利好频现,防 疫优化实质 性落地,经济修复信心显著增强,资金阶段性转为聚焦泛地产链和 大消费两大“困境反转”方向,TMT方向震荡回调;2)今年2月中旬至3 月初,随着美联储紧 缩预期再升温,IOY美债再度上冲破“4”,同时市场对 于后续经济复苏政策力度的分歧加剧,市场轮动
21、加速、分母端承压致使TMT 板块震荡整固;3)今年4月10日,随着“数字经济”内部近期出现局部“过热”迹象,短期资金由于畏高心 理叠加季报期,开始有意识得流向拥挤度 低或涨幅落后的板块,单日TMT板块大 幅回撤3.6%,引发市场对于行情结束 的担忧。由于这几次波折同样是由于外部扰动、交易过热等因素导致,产业趋 势并未改变、估值仍处于合理区间、持仓仍处于中等偏低水平,行情震荡整固 后有望继续上行。8、估值的位置同样重要尽管成长股估值相对产业趋势、业绩增速的重要性相对较低,但估值的位置也 很 重要,当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时,投资者对“拔估值”行情的容忍度更高,且 后续 收益空间更大;反之,当成长股的估
22、值分位数达到较高水平,过高的溢价 水平使 市场更加“吹毛求疵”,“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导致回调。参考 2013-2015年,70%-80%的滚动三年分位数是2013-2014年TMT牛市中的 关 键阈值。若不考虑2015年上半年的“杠杆牛”,2013-2014年的TMT行情 中,其超额收益最显著的时候估值分位数大部分时候都低于80%,而当滚动三 年估值 分位数突破80%,乃至达到100%后,估值“挤泡沫”则会导致TMT显 著回调。J表28、传媒估值分位数及传媒估值分在传媒相对万W去年11月以来,数字经济板块估值迎来修复,但截至2023/4/19,数字经济 板块中的大部分细分方向近三年估值分位数仍
23、低于80%的阈值。其中,上游一 基础硬 件一网络通信(PCB、通信系统设备、卫星通信、射频原件、光纤光缆 和基站)、上游一基础硬件一芯片及存储(半导体材料、设备制造、设计和分 离器)和下游 应用(智能汽车、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电网)等行业估值 性价比较高。9、增量资金有限时,存量调仓亦能推动行情即使市场增量资金整体有限,存量调仓亦能推动大级别结构性行情。资金面上 看,2013年至2014年上半年A股市场整体增量资金有限,机构存量调 仓成 为TMT板块走强的重要支撑。对比主动偏股基金在金融地产、TMT和消费 板 块的重仓持股比例来看,2013年至2015年期间,基金持续加仓TMT板块, 同时
24、对于消费、金融地产的仓位整体回落。尤其是在2013年至2014年上半 年偏向“存量博弈”的A股环境中,基金持续加仓TMT成为行情持续的重要 推动因素。2012Q4末至2014Q2末,基金对于TMT、消费和金融地产板块的 重仓比例分别变 动+17. 29%、-23.20%、-3. 25%o图表33、20132015年公募基金加仓TMT、减仓消费、金融:二 I9z S9IS I9Z 二1二S 5JlOZ sl 二 OZ I 工IOe sFIOe 4e 一二 IOZ IOZ S二 OZ I 工Ioe SIZSZ SZI0Z 二z roIION le 二0z ColOE Solo-OZ回到当下,增量资
25、金入市边际改善、且叠加机构仓位自低位加仓,有望继续支 撑后续行情。2022年市场距离波动、市场资金面呈现减量趋势,今年以来, 外资回流、公募发行回暖、险资加仓、私募仓位仍处于低位,增量资金较去年 明显改善、但大概率维持温和回暖。因而不少投资者担心后续行情缺乏增量资 金支撑。22Q4基金对TMT板块持仓仍处于历史低位,根据基金净值偏离度测 算,23Q1机构加 仓TMT但并未达到历史高位。因此参考2013-2014年,即 使增量有限的环境下,基金存量调仓也能成为行情重要的驱动。10、对比13-15年的行情级别,当前 数字经济仍有较大的时间与空间对比来看,相较于2013-2015年的TMT牛市,本轮
26、TMT行情无论从空间还是 时间上都远未到位。2013-2015年的TMT行情兼具涨幅大、持续时间长的特 点,近20%个股为“十倍股”。行情从2012年12月初开始,至2015年6 月中旬结束,期间TMT最大 涨幅达到519.6%、上涨时长超30个月。若不考 虑2014年Q2开始由流动性逐步 转向“全面宽松”、杠杆资金加速入市等因 素催化的全面牛市阶段,该轮TMT牛市最大涨幅仍达到119.6%、持续超过 14个月。从个股涨跌幅来看,2013-2015年 的TMT牛市中,38. 4%的个股最 大涨幅达到5-10倍,有19. 2%的个股最大涨幅甚 至达到10-20倍;2013年 -2014年2月期间,58. 2%的个股的最大涨幅达到1-3倍,同时有26. 1%的 个股涨幅达到50%-100%o对比来看,本轮TMT行情无论从空间还是时间上看都远远没有到位。截至4 月20日,去年10月至今的本轮TMT行情仅仅持续6个月左右、且最大涨 幅仅仅达 到48. 6%o从个股角度,多数个股涨幅集中在50%-Io0%和30%-50% 两个区间,占比分别达到43. 2% 22. 3%,不如13-14年2月、远不如13- 15年。精选 o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