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4单元第14课.docx

    • 资源ID:427323       资源大小:16.22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4单元第14课.docx

    1、第14课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奠基人列宁课程标准1 .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2 .认识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重点难点L列宁缔造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重点)2.对列宁的政治遗嘱的认识。(难点)从大学生到革命家L家庭出身1870年,列宁出生于俄罗斯辛比尔斯克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家庭。2.投身革命(1)1887年,列宁考入喀山大学,不久因反对沙皇被流放。(2)1888年后,列宁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并于1889年建立萨马拉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小 组。布尔什维克党的缔造者1 .准备(1)1893年,移居彼得堡并成立了一个中心领导小组,组织工人阶级同专制制度进

    2、行斗 争。(2)1895年秋,创立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与俄国工人运 动开始结合。(3)创办火星报,为在俄国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思想上和组织上做准备。2 .创立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1)任务:建立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2)内容:通过了国际共运史上第一个以争取无产阶级专政为基本任务的党纲。(3)结果:因在建党组织原则上的分歧,党内形成了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派和以马 尔托夫为首的孟什维克派。3 .发展一同孟什维克的斗争斗争对孟什维克的错误思想进行了批判。1912年,列宁主持召开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决定将孟什维克驱逐出党。(2)结果:布尔什

    3、维克成为一个独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列宁在十月1 .背景俄国参加一战,经济陷入全面崩溃,人民生活极度艰难。2 .过程(1)二月革命:1917年3月,俄国二月革命爆发,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3 2)四月纲领:列宁提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纲领。(3)十月革命:1917年11月67日,攻占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4 4)意义: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新经济政策1 .背景(1)1921年春天,苏维埃国家遭受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2)列宁多次听取农民和工人代表的意见,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2 .内容(1)农业:用实物税取代余粮征集制。(2)工业:实行租让制、租赁制,并恢复私人小企业

    4、同时进行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3)商业:允许自由贸易和商品交换,多种经济成分共存。3 .性质是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的长期政策。4 .结果(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得国家经济明显好转。(2)到1925年,苏俄各项经济指标基本上都达到了战前的水平。列宁的政治遗嘱1 .主要著作撰写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国家与革命等大量著作,创造性地丰富 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2 .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思想(1)从理论上分析十月革命:认为俄国革命有一定的特殊性。(2)经济文化建设方面通过建立金隹社来吸引小农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应当增强教育工作的力度,同时在农民中进行文化普及。(3)国家党政机关的改革方面

    5、指出要克服官僚主义,认真选拔党政干部,改造国家机关,加强党中央的团结,防止分裂。(4)民族问题方面:提倡各民族平等,反对民族沙文主义。3. 1924年1月,列宁逝世。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问题1问题2问题3问题4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及对列宁的评价1 .贡献(1)革命方面:列宁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创建了俄国无产阶级政党一布尔什维克 党,制定了革命路线;领导了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 会主义国家;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巩固了新生政权。(2)建设方面:十月革命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政权及时调整政策, 把工

    6、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探索出一条向 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进一步巩固了苏俄社会主义政权。2 .评价(1)伟大的思想家: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恩格斯“多国胜利论”的基础 上,结合俄国实际,提出了 “一国胜利论”,创立列宁主义。(2)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历史 新纪元;巩固政权,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为世界人民指明新方向。1 .列宁说:“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 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的手段取得达到这个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 的基础

    7、上赶上别国人民呢? ”这段话说明列宁主张()A.实现工业化以赶超西方国家B.发动革命以推翻沙皇政权C.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在俄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解析】列宁主张“首先用革命的手段取得达到这个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 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意思是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社会主义 制度,然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文化等。【答案】D比较列宁在不同阶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项目理论阐述理论指导历史作用启不时间的实践第一次世界 大战期间“一国胜利”理论二月革命十月革命的 理论指导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二月革命期间一切政权归苏维埃七月事件为夺权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十月

    8、革命期间国家与革命十月革命十月革命胜利,建 立第一个社会主义 国家向社会主义 过渡时期和平过渡论实施新经 济政策巩固了政权,为向 社会主义过渡打下 了良好的基础2 .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表现之一是()A.探索出了一条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B.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C.指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推动作用D.提出了完整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C两项是马克 思和恩格斯的贡献,应排除;而列宁对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仅仅是提出了一些建议,并不完 整,故排除D项;列宁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多国胜利论”的基础上提出

    9、社会主义有可能 在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首先取得胜利,即“一国胜利论”,故选A项。【答案】A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17年4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时,针对当时俄国的形势,发表著名的四 月提纲,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第一阶段向革命第二阶段过渡”材料二 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后,俄国工农最明确、最坚决地要求的和约,就是立即缔结 没有兼并 没有赔款的和约。和平法令材料三立即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土地法令材料四列宁宣告苏维埃政权的成立。请回答:(1)1917年4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时,俄国的政治形势有何突出特点?材料一中“革 命第一阶段”和“革命第二阶段”各是什么性质的革命?各自的

    10、主要任务是什么?(2)材料二、三反映了俄国人民当时的什么要求?(3)根据材料四,我们能够得到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思路分析】考查角度列宁在十月革命中的贡献材料解读材料一:列宁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材料二、三分别指和平法令 和土地法令;材料四是列宁宣告苏维埃政权成立的图片。解答思路第(1)问把握时间信息点“1917年4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革命 第一阶段”和“革命第二阶段”是“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结合这 两次革命的性质和任务回答。第(2)问的信息点是材料的出处,即:和平法 令和土地法令。第(3)问结合文字“列宁宣告苏维埃政权成立”和图片 内容回答,本题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答案不唯一。

    11、尝试解答】特点:性质、任务:(2)要求:(3)信息:【答案】(1)特点:二月革命后形成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 权并存的局面。性质、任务:第一阶段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是推翻沙皇专制制度;第二阶段是无 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2)要求:对和平和土地的要求。(3)信息: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列宁是苏维埃的领袖等。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列宁的说法,正确的是()出生于进步的知识分子家庭哥哥因谋刺沙皇被处死1887年在莫斯科大学学 习法律1888年开始阅读马克思、恩格斯著作A.B.C.D.【解析】1887年列宁在喀山大学学习法律,故排除含的选项。【答

    12、案】B2 . 1917年11月6日,某次起义爆发。次日晨,除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等个别据点外, 几乎整个首都都落入了起义者手中。这次起义是指()A.里昂工人起义B.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C.巴黎公社革命D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解析】 从材料信息”1917年11月6日” “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等判断是俄国十 月革命,即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答案】D3 . 1921年,列宁承认农民对目前建立的关系是不满意的,并且“这种不满意是合理 的”,他说:(这)首先而且主要是一个政治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工人阶级如何 对待农民。”列宁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A.建立工兵农代表苏维埃B.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

    13、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D.推广社会主义集体农庄【解析】 建立工兵农代表苏维埃是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A 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列宁解决这一问题的背景,而非办法,故B项错误;1921年 3月,俄共(布)十大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的决议,规定农民在交纳粮食 税后,剩下的粮食由自己支配,故C项正确;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了农业逐步集体 化的方针,此后,一场大规模、群众性的集体化运动开始了,故D项错误。【答案】C4 .作为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列宁在国家党政机关的改革方面留下了哪些政治 遗嘱()克服官僚主义改造国家机关加强党的团结反对民族沙文主义A.B.C.D.【解

    14、析】反对民族沙文主义是列宁留下的关于民族问题方面的政治遗嘱。其他三项均 符合题意。【答案】A二、非选择题5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为了克服日益恶化的粮荒,苏维埃政府在国家粮食垄断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 了强制征集余粮的非常措施。1919年1月11日,颁布了名为“关于在各产粮省份收集余粮 和饲料交国家支配”的法令。为了满足国家的紧急需要,法令规定农民除口粮、种子粮和饲 料粮(其数量由政府确定)以外,全部余粮按国家固定价格交售给国家粮食征购的价格很 低所以农民几乎是无偿将粮食贷给国家。王斯德世界现代史材料二在一个小农生产者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通过特殊的 过渡办法列宁关于以实物税

    15、代替余粮征集制的报告材料三 粮食税,是从极度贫困、经济破坏和战争迫使我们所实行的特殊的“战时共产 主义”向正常的社会主义的产品交换过渡的一种形式。列宁论粮食税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三,分析苏俄实行余粮征集制的原因。(2)材料二中提到“特殊的过渡方法”是指什么?(3)根据材料二、三,分析苏俄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依据最基本的国情是什么?有 何作用?【解析】 本题通过三段材料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第(1)问从材 料中可以直接得出答案。第(2)问新经济政策向社会主义过渡,即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的关 系来扩大生产,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第(3)问,苏俄国情从材料三可以直接得出答案,作 用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答案】(1)十月革命后苏俄面临内忧外患的情况,为了巩固政权,集中所有的人力、 物力、财力。(2)放弃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而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向社会主 义过渡。(3)国情:小农占优势,生产力水平低下。作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进一步巩固了政权。


    注意事项

    本文(第4单元第14课.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