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讲 河流地貌的发育.docx

    • 资源ID:427427       资源大小:12.31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讲 河流地貌的发育.docx

    1、第3讲河流地貌的发育测控导航考点题号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1、2、3、4、IK 12、1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5、 6、 7、 8、 9、 10、 14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9 浙江嘉兴模拟)“牛朝湖”是“河迹湖”的一种,是由河 流某处演变成的湖泊,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牛钝湖形成的地质过程,叙述正确的是()A.甲处常发生河岸崩塌现象B.乙处可见大量鹅卵石C.到可能发生于某次洪水过程D.丙处可能发生了一次滑坡2 .内蒙古高原多见牛辗湖的原因是()A.地势较高B.地势平坦C.降

    2、水较少D.风沙较大解析:1.C 2.B第1题,牛钝湖的形成是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过 程。甲位于凸岸,乙位于凹岸,甲处发生堆积,不会出现崩塌现象,乙处 发生侵蚀,不会出现大量鹅卵石;洪水时期,凹岸侵蚀加强,有可能发 生到的过程;丙处泥沙不断淤积,原先河段形成牛钝湖,因地势较 低,不会发生滑坡,C正确。第2题,牛钝湖多在地势较平坦的地区形 成,B正确。(2019山东潍坊期中)如图为我国长江某支流的一段河道示意 图,图中两点为河流水文固定监测点。据此回答34题:3 .在自然状态下,多年之后,两处河水流速与往年同期相比 ()A.变快,变慢 B.变慢,变快C.都变快D.都变慢4 . 一艘采砂船在处附近水

    3、域作业时,发现从不同深度采上来的沉积 物大小不同,不仅有大量细沙,还有较多的砂砾甚至鹅卵石。此处沙、 砾共存的原因可能是()A.该河流域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搬运能力强B.该河段地势起伏较大,水流急,侵蚀力强C.该河段河道弯曲,流速缓慢,沙、砾一起沉积D.该河流域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流速变化大解析:3.A 4. D第3题,在自然状态下,多年之后,为凹岸,以侵蚀 作用为主,水深流速变快,为凸岸,以沉积作用为主,河流变浅,水流 速度变慢。第4题,该河为长江某支流一段,河流位于季风区,降水季 节变化大,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流量大时,水流急,沉积大的颗粒物 质,流量小时,沉积细沙,选择Do下图为某河段

    4、示意图,该河段水对两岸侵蚀作用明显,箭头表示 河流流向。读图,回答56题:5.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处适于港口建设B.处适于村落的建设C.该河段最有可能位于河流上游D.四处中处流水侵蚀作用最强烈6.如图所示为该河流入海口处。某村落五十年前位于海岸边,但现今 远离海岸线,加速海岸线产生此种变化的人为因素最可能是() A.在河流上游兴建水库B.在河流沿岸设置砂石场采砂C.砍伐森林,减少山坡的植被D.超抽地下水,造成地面下陷解析:5.D 6. C第5题,处堆积,处侵蚀,所以处适于村落建 设,处适于港口建设。该河段河水对两岸的侵蚀作用较强,最有可能 位于河流中下游。第6题,村落渐渐远离海岸线

    5、可能是河流泥沙淤积 的结果,泥沙大量淤积的主要人为原因是山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所致。(2019江苏徐州模拟)浙西南山区有许多保存着传统风貌的古 村落。下图为该区域松阴溪流域古村落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 7.松阴溪流域的古村落多分布在()A.鞍部 B.盆地C.溪谷 D.山脊8 .北宋状元沈晦曾在松阴溪畔吟唱出这样一首诗,“西归道路塞,南去 交流(亲)疏。唯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根据诗句判断,该流域古村落多保存完好的主要原因是()A.交通比较闭塞B.自然景观优美C.旅游开发落后D.开发历史悠久解析:7.C 8. A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松阴溪流域的古村落多分 布在溪谷中,主要是因为溪谷

    6、地势相对平坦,水源充足,有利于聚落的 发展。第8题,从诗句中可知,该地交通比较闭塞,人口较少,人为破坏 较小,使古村落保存完好。(2019 河南洛阳四校联考)下图为我国某史前文明遗址的原始 村落分布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回答910题:9 .先民选择居住地时,考虑聚落布局最主要的因素是()A.地形 B.气候C. 土壤 D.生物10.古代的居民点多分布于河流两岸或交汇处的高亢之地,是因为 ()地势较高,可避免洪水之患 雨热同期,气候优越 土地肥沃, 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利于农耕 便于搬迁和居住A. B. C. D.解析:9.A 10. B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史前居民点布局在地势较 为平

    7、坦的河流沿岸,故A项正确。第10题,居民点分布于河流两岸或 交汇处的高亢之地,不易遭受洪水的威胁;同时河流沿岸地区的地形、 土壤和水源条件有利于农业的发展。(2019江西南昌模拟)内河航运船舶航道的区位选择要根据水 流的速度、泥沙沉积的实际情况而定,应尽可能实现节省能源、降低 运费成本、运转安全等效益最大化。下图为长江航运图。读图,回答 11 - 12 题:.从上海港起航逆流运往武汉港的货轮选择泥沙淤积较少的河道左 侧行驶。该侧泥沙淤积较少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少B.地基物质坚硬,地质条件优越C.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流水的侵蚀作用较强D.落差较大,输沙清淤能力强12.

    8、货船从武汉港装载50万吨钢材返回上海港时,航线多选择河心附 近主要是因为()A.航道宽阔,水深流急B.船体受沿岸污水的腐蚀小C.通信、导航设施完善D.水流平稳,航运安全解析:11.C 12. A第11题,平直河道,地转偏向力是影响泥沙淤积 的重要因素。长江自西向东流,长江南岸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以流水 侵蚀作用为主,泥沙淤积少,河道深,利于航行。第12题,河心附近水 流急,流速快,河道深,在河心附近航行,既可节省能源,又可缩短航行 时间。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 (2019 安徽皖南模拟)下图是新疆和田区位略图。和田是著名的“玉石之都”。和田玉为变质岩,其矿体分布在海拔4 OOO米以上的

    9、 昆仑山高山地区,乙处河滩玉石富集,是拾玉的重要地段,秋季又是在 此拾玉的最佳季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6分)结合地形条件,说明甲处狭长区域没有冰川分布的原因。(8分) 说明乙处河滩玉石富集的外力作用过程。(12分)分析秋季成为乙处最佳拾玉季节的自然原因。(6分)解析:第题,冰川是由终年积雪形成的,故冰川形成条件是有降水 (降雪)、气温低;结合甲地等高线分布,从地形入手分析该地气温高、 降水少的原因。第题,玉石为变质岩,出露地表必然经过岩体的破 坏(风化、侵蚀)过程;源自4 000米以上的昆仑山的玉石,到达乙所在 河滩,必然经历了河流的搬运与沉积过程。第题,新疆地区夏季河 流流量大,搬运能

    10、力强,玉石沉积的时间相对集中在夏季。秋季河流水 位下降,玉石出露,是拾玉的最佳季节。答案:(1)地势低,气温偏高;地形封闭,水汽不足。(8分)(2)(含有玉石的)岩体经过风化(侵蚀或外力破坏),经过河流搬运(向 下游运动),到达地形平缓处(乙处),(玉石)发生沉积。(12分)夏季河流(流量大)搬运能力强,玉石沉积的时间相对集中在夏季;秋季河流水位下降,玉石出露。(6分)14. (2019 天津模拟)下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 2019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6分)(1)图中A、B两处河谷有何区别?原因是什么?(8分)判断C处典型的流水地貌类型并分析其成因

    11、6分)分析图示地区2019年与1949年农业用地的明显变化及对地貌带来的影响。(6分)(4)从图示聚落分布看,该地区聚落的分布特点是,并分 析其原因。(6分)解析:第题,A处位于支流上游,河谷呈“V”型,B处位于河流下游, 河谷呈槽型。第题,C处位于河谷谷口,典型地貌为冲积扇。第(3) 题,据两图可知耕地面积变大,林地面积减少,这种变化会导致水土流 失加剧,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第题,本区聚落形成沿河聚落带、 沿海聚落带,与地形、水源、交通等有关。答案:(I)A处位于支流上游,河流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河谷深而窄, 呈“V”型。B处位于河流下游,河流侧蚀作用加强,河谷展宽,河床横 剖面呈槽型。(8分)冲积扇。河水流出谷口,地势趋于平缓,水道变宽,水流速度放慢, 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形成。(6分)变化:林地减少,耕地增加。影响: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口三角 洲面积扩大。(6分)沿河、沿海岸分布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 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的发展(6分)


    注意事项

    本文(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讲 河流地貌的发育.docx)为本站会员(peixunshi0)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