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聚焦情感指向表达以那个星期天为例谈谈如何上好习作单元的阅读课摘要:统编教材中出现了一个全新的单元一一习作单元。纵观这个单元,均以单 元导语、精读课文、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习作五部分组成。然而,很 多一线教师在教学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时产生诸多疑惑和不解:习作单元的阅 读课有何不同?能和普通单元的阅读课一样教吗?针对此种现象,笔者以六年级下 册第三单元第9课那个星期天为例,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关键词:习作单元,阅读课,表达统编教材中,从三年级上册到六年级下册,每册教材中均设置了一个习作单元。 相对于以往的读写结合,统编本教材中出现的“习作单元”无论在理念和实践上都 有了更大
2、的超越和突破,它为传统的读写结合打开了另一窗。这个单元以培养习作 能力为核心,通过一系列相互联结的阅读和习作活动,让学生的习作表达能力拾级 而上。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的教师用书中的编写说明中指出:习作单元中精读课文的定 位与其他单元不同,直接指向表达,强调从阅读中学表达。可见,习作单元的阅读 教学不同于普通单元的阅读教学,要以落实习作训练要素为任务,引导学生在“精读 课文,中,学习习作时所需的具体思路和表达方法。下面,就以本人执教的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那个星期天一课为例,谈谈 “习作单元的阅读课该怎么上。一、依据学情找起点那个星期天是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的语文 要素是体会文
3、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关于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这一阅读训 练要素,统编版教材在前面已有循序渐进的学习安排:通过梳理可以看出,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由浅入深地掌握了体会情感册 序单元阅读训练要素二上第七单元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二下第二单元读句子,想象画面。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上第一单元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上第六单元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四下第一单元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四下第三单元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感情。五上第一单元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五上第六单元注意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
4、五下第一单元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六下第三单元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的多种方法策略。从低段的“朗读”与“想象”,到中段的抓“人物描写”和 “关键语句,再到高段五年级的借物抒情和抓场景、细节。可见,在进入本课学习 前,学生并非一张白纸。教师要找准教学起点,在此基础上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 学内容。二、聚焦教材定目标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学目标就是教什么的问题。教学习作单 元的阅读课时,我们就要明确:习作单元的的阅读课不再以识字写字、品词析句、 积累语言为主要教学目标,而重在引导学生观察文本的言语形式,体悟并学习作者 的写作方法,集中指向习作能力的习得。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
5、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基于此,教学 的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学习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结合本单元的所选文本 的课后习题、“交流平台”以及“初试身手”几部分综合来看,“体会文/章是怎样 表达情感的这一语文要素主要落实在:1 .匆匆一课中的直接抒情;2 .那个星期天一课中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而 然地流露情感。明确这一点后,本人根据教材的特点、年段的目标要求,并结合学 生的实际情况,将那个星期天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 .会写“耽、偎”等13个字,会写明媚、拨弄”等18个词语。2 .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我心情变化的过程。3 .体会作者如何通过具体的人、事表达情感的
6、当然,根据教材的特点,这是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重难点还应放在:体会作 者如何通过具体的人、事表达情感的。三、课堂教学施策略确定好教学目标后,解决了 “教什么”的问题,接下来要思考的就是“怎么教To针对习作单元的阅读课这类课文,需要为其量身定制指向表达的教学策略。那个星期天第一课时承担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体会作者通过具体的 人、事表达情感的方法。为了达成这个教学目标,本人主要通过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1 .选点切入,体会写法(聚焦第4段)(1)读一读,想一想:这段文字是围绕哪句话写的?2)我在这段时光都做了些什么?(出示环形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找句概括,试 着填写。)(3)学生汇报,师明确,
7、如图示。(4)(出示课文插图)观察图中“我的神情,想一想我在做这四件事时,心 里会想些什么?同桌讨论。(5)师描述语境,引导学生想象练说。(6)链接生活体验:你在生活中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你会做哪些事来打发时 光?(7)师配乐读第四段,生练读、展示读。(8)小结:作者将我焦急的心情融在这些事例的叙述中,通过这四件事表达 出了情感。(贴板书:具体的事)ftl报 这段时光不好挨( 看云彩拨弄蚁穴这样设计,以读切入,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找到具体的四件事,让学生初 步感受“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事中”这种表达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插图,通过想象、 联系生活,把文字读出画面。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感受和情感并
8、表达和抒发出 来。做到基于文本语境、明确表达指向。2.迁移学法,深化表达(1)出示自学要求,用做批注”的方法自主学习第6段。(2)师根据学情适时示范,引导如何做批注,生继续做批注。(3)展示学生做的批注。(4)出示三次“一声不吭相关语句,让学生体会我感情的变化。第一次: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 耽搁。”/哪一个字最能体现我此时的心情?我在盼什么?是怎么写出盼”的心情 的?小组讨论。师范读,生抓住重点词练读、展示读。第二次:“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 不吭。”小男孩心
9、中在想什么?试着为他加上一段内心独白。指名朗读。第三次: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 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 了。此时的我又是什么心情?读中体会情感。(5)小结:作者将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中,通过神态描写、内心独白表现出了 小男孩心情的变化。(贴板书:具体的人)读是根本,读有策略。这里我引导学生运用“批注阅读”迁移学法、自主学习 第6段。抓住三次“一声不吭”深入体会。设身处地理解,这三次“一声不吭”表面上 都是在写是小男孩的神态,但是神态背后所融入的情感不一样。最后在朗读中深化 体验。3.勾连旧知,拓展延伸。(1)
10、播放微课,学习伙伴带领学生结合所学课文,回顾通过具体的人、事表 达情感的方法”。(2)拓展实践:结合阅读学习单穷人片段,说说作者是怎么表达情感的? 本人认为,程序性知识对学生更有价值。通过微课勾连旧知,唤起学生的记忆,在 文本片段中回顾两种表达情感方法,让阅读学习连成线,串成网,更加系统。以上教学片断围绕表达方法这一核心,巧妙运用了思维导图、圈画批注、示范 朗读、情境想象、联系生活、微课点拨等策略,层层深入,抽丝剥笋,达成预期的 教学目标,巧妙突破教学难点。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说过:学习的本质,不在于记住哪些知识,而 在于他触发了你的思考。”如何上好习作单元的阅读课文?这一问题需要更多的同 行者共同努力、共同探索参考文献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12月第1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下册;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 教学用书语文六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