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6春季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张春红.doc

    • 资源ID:4311       资源大小:43.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6春季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张春红.doc

    1、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舞钢市第二小学 六年级(4)班:张春红 2016年2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一、学情分析本班有53人,上学期期末考试学生平均分88.4分,及格率95%,优秀率53%.从上学期考试成绩分析,大部分学生基础很差,连基本的知识、概念、定义、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等知识薄弱,再加上他们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所以造成学习数学兴趣不浓厚,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个别学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

    2、以提高成绩。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我对学生的性格特征以及各方面情况有较深的了解。多数学生思维较为活跃,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上课听课认真,学习态度端正,能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女生都比较乖巧,上课认真听讲。但是,部分学生的自制能力还不够强,需要加强培养他们的自制能力。这个班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少,大多数上进心差,对自己没有正确的学习目标,因此学习上缺乏上进心,这学期要注意方法引导,要有层次、有耐心地进行引导,课堂上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给学生们学习的方法,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使每个学生都能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还有部分学生在课堂只停留在认

    3、真、专心听,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但也有部分学生基础比较差,上课听到的知识,课后又不会运用,作业的正确率低。二、教情分析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针对以上情况,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思考,不怕错误,具有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快乐学数学的心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学期的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要加强后进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等;优等生的指导方面,力求使他们乐学,愿学,整体学习成绩有一个新的提高。争取这个学期采取有效手段提高学生成绩,希望在本期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能有所进步。三、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内容:扇形统计图、圆柱和圆锥

    4、解决问题的策略、比例、确定位置、正比例和反比例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总复习。本册教材的这些内容是在前几册的基础上按照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任务安排的,着重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掌握它们的体积等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形成统计的观念,掌握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整理结果的方法,提高依据统计数据的分析、预测、判断能力;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加深认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然后把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加以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新的教学内容与系统的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发

    5、展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四、教学重点:本册教材中的圆柱和圆锥、比例都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首先,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一些计算,既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打好基础,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也可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逐步增强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最后学习好比例的知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用数学方法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函数观念,为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作初步的准备。因此,让学生认识这些内容的概念,学会应用概念、方法和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教学的重点。五、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

    6、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六、教学要求(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2)认识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3)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认识比例尺,会看比例尺,会进行比例尺的有关计算;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理解用比例关系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4)使学生通过系统

    7、的复习,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进一步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释简单实际问题的水平,进一步用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二)、数学思考方面(1)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发展抽象思维,增强数感。(2)发展统计观念,发展思维的整体性、灵活性和深刻性。(三)、解决问题方面(1)进一步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2)进一步积累和丰富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3)进一步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释简单实际问题的

    8、水平,进一步用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四)、情感态度方面(1)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确定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2)进一步培养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培养发现错误及时订正的良好习惯。(3)进一步感受数学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七、教学措施1、走进新课程,决胜新课程。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找课堂要质量。2、教学相长,多阅读与教学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多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3、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4、放下架子,与

    9、学生交流,尊重学生民主权力,做到师生互动,教学做到因材施教。5、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习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学困生。6、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教学。7、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8、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9、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10、改进教学评价方法。11、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逐步提高。教改的主攻方向关注特殊群体学生的成长,以情意教育为主,让每个孩子都能打到不同水平的发展。七、教学内容进度表教学内容进度表周次教 学

    10、 内 容课时1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区别;练习一。52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练习二、圆柱的体积、练习三。53练习三、圆锥的认识、练习四、整理与练习、第一次月考54解决问题的策略55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56认识比例尺、比例尺的应用面积的变化57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58认识成正比例的量、认识正比例图像、认识成反比例的量59大树有多高,第二次月考510复习“数的认识”、,复习“常见的量”511复习“数的运算” ,复习“式与方程”512复习“正比例和反比例”513复习“空间与图形”的平面图形,复习“立体图形”514复习“统计与可能性”515整理与复习516期末考试5 2016.2.6 / 6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注意事项

    本文(2016春季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张春红.doc)为本站会员(极速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