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最新]【3年高考】高考历史 专题六 第16讲 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加强.doc

    • 资源ID:4342210       资源大小:133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最新]【3年高考】高考历史 专题六 第16讲 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加强.doc

    2019学年度2020年编精选历史备考资料2019学年度第16讲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加强A组 1.(2014北京文综,23,4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逐渐走向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面对抗。苏联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协调和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此举主要针对的是()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C.北约组织 D.德意志联邦共和国2.(2013广东文综,23,4分)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A.联合国 B.欧洲共同体C.华沙条约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3.(2013福建文综,21,4分)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中国战士高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入朝参战。入朝部队的称呼是()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B.东北野战军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4.(2013四川文综,10,4分)1960年,联合国正式通过反殖民主义宣言。尽管没有国家投票反对,但英国、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国投了弃权票。这些国家弃权的主要原因在于()不愿意放弃过去的殖民利益已感受到非殖民化趋势希望建立新的国际政治体制更专注于同苏联的冷战A. B. C. D.5.(2012大纲全国,23,4分)冷战期间,美苏两大阵营不断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6年后,华沙条约组织于1955年宣告成立。促使华约成立的直接原因是()A.第一次柏林危机 B.两个德国分立C.联邦德国加入北约 D.共产党情报局成立6.(2012广东文综,23,4分)1962年法国某报纸说,戴高乐总统应该时刻准备亮出持有的大量美元这张外交王牌,通过向美国购买黄金而对其施压。美国政府对此颇为重视,认为“法国持有的美元所表现的既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这反映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挑战法国抵制马歇尔计划A. B. C. D.7.(2012江苏单科,19,3分)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1991年4月借“海湾危机”,战后首次向海外派兵;同年12月提出“争取在5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日本开始主导日美同盟B.日本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C.日本急于开拓海外市场D.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占上风B组 1.(2014福建文综,23,4分)如果要给右图设置一个主题,准确的是()A.北约与华约的对峙B.从欧共体到欧盟C.马歇尔计划与二战后欧洲格局D.布雷顿森林体系蓝图的构建2.(2014山东文综,23,4分)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政府公开宣告其政策是把日本“扶植为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其目的是()A.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B.确立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C.实现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D.适应世界多极化发展的需要3.(2014重庆文综,12,4分)1998年,日本向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机构的捐款和出资占其政府开发援助(ODA)总额的比例高达19.8%。2001年,日本首相向联合国秘书长表示:日本担负了联合国会费的两成,但日本所希望的安理会改革却迟迟不能实现,对此,在国民中间有不满情绪。材料表明,日本()A.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B.获得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C.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D.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4.(2013课标,32,4分)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建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A.屡遭战争重创 B.社会制度相同C.发展水平相近 D.历史上关系紧密5.(2013福建文综,24,4分)冷战期间,美国政府的一份秘密报告认为,(美国)实力上的优势,正处于最严重的危险之中冷战事实上是一场维系着世界的生死存亡的真正战争。该报告认为()A.全面“热战”不可避免 B.要用“热战”代替冷战C.冷战实际上是一场“热战” D.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6.(2013海南单科,20,2分)1948年,苏联针对美、英等国分裂德国的措施,切断西柏林与其他美英法占领区的水陆交通,美、英则向西柏林大规模空运物资。这一局面持续近一年之久。这次危机反映出冷战的基本特征是()A.苏联在对峙中处于攻势地位B.美国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政策C.两德为美苏争夺的前哨阵地D.双方既对抗又避免直接军事冲突7.(2013海南单科,21,2分)一般认为,1952年法国学者在分析当时世界格局时,提出“第三世界”一词。这里的“第三世界”是指()A.不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国家B.两个超级大国及其他发达国家之外的国家C.既不属于“北约”也不属于“华约”的国家D.尚未获得独立的亚非拉地区国家8.(2013浙江文综,22,4分)越是高度的概括,越容易引起争议。对20世纪历史的概括,下列说法中争议最少的可能是()A.帝国主义战争,社会主义革命、第三世界崛起,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B.帝国主义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冷战和走向多极化,和平、改革与发展C.两次大战、两种制度、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革命与改革,和平与发展D.一战和二战、冷战及局部战争,殖民体系瓦解,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9.(2012上海单科,27,2分)“这条线以西的欧陆各国,一直根据自己的民族传统来解决战争所带来的诸多难题,没有受到英美等国的压力或胁迫,而这条线以东的欧洲国家的发展,则被打上了外国势力的明显印记。”上述内容出自()A.开罗宣言 B.大西洋宪章C.联合国宪章 D.马歇尔计划10.(2012四川文综,23,4分)二战后,国际组织的发展进入新阶段,除建立几乎包括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普遍性一般国际组织联合国外,区域性的国际组织也大量涌现。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A.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B.大国强权政治主导着国际关系C.民族主义政治诉求不断高涨D.联合国政府调节机制效力不足11.(2012海南单科,23,2分)1970年,联邦德国和波兰签订条约,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签约当天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为表示诚意,在华沙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下跪献花。这些外交活动()A.推动了欧洲共同体的扩大B.首次确认了德国为战败国C.加速了华沙条约组织解体D.有利于缓和欧洲紧张局势A组 1.B本题考查美苏冷战。杜鲁门主义和北约组织是美国在政治、军事领域对抗苏联的具体措施,显然不符合题意,A、C两项错误。苏联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主要针对的是美国实施的马歇尔计划,故B项正确。D项明显错误。2.D由材料中的“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可知该措施属于军事措施,故排除A、B两项;华沙条约组织是由苏联发起的,故排除C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由美国发起并组织的,故选D项。3.DA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的名称,B、C是产生于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的名称。4.B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由投弃权票的国家可知,它们都曾是殖民强国,必然不愿意放弃过去的殖民利益。由“没有国家投票反对”可知它们已感受到非殖民化的趋势,故选B。5.C本题考查美苏冷战,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从“直接原因”的角度分析,把握选项中史实发生的时间即可。第一次柏林危机发生于1948年,两个德国分立出现于1949年10月,共产党情报局成立于1947年9月,故A、B、D三项均可排除。1955年,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使东欧与苏联面临巨大压力,为抗衡北约,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和民主德国于1955年5月签订了华沙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故选C项。6.B本题考查二战后国际政治经济的变化,考查学生解读历史信息、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法国可以其持有的大量美元向美国施压,引起美国高度重视,表明了法国力量的壮大对美国的威胁和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挑战,故正确,B项符合题意。不结盟运动与法国无关,错误;1962年马歇尔计划已停止实施,错误。7.B本题考查对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理解,主要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题干中的“日本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表明了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要求,这是日本经济力量增强的结果,故B项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史实;C、D两项与题干无关。B组 1.C“让西欧重新强壮起来”和图中的美元符号、苏联标志,体现的是美国通过经济手段推动欧洲复兴、对抗苏联的政策,这是马歇尔计划和二战后欧洲格局的准确再现,故C项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并未体现北约、华约的对峙,A项错误;欧共体成立时美国已停止对欧洲的经济援助,B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不仅仅覆盖欧洲,D项错误。2.A20世纪40年代末,由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场上节节胜利,国民党政权败局已定,美国为了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改变了对日政策,由压制日本改为扶植日本。据此分析,A项符合题意。3.C本题考查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主要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题干中“日本所希望的安理会改革”指日本希望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表明日本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C项正确。A项与题干主旨不符;B项中“获得了”的表述与题干中“安理会改革却迟迟不能实现”的描述不符;D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本题选C项。4.A西欧六国的联合首先实现了对煤、钢等重要战略物资的联合管控,明确表达了避免战争的愿望,故A项符合题意。D项属于历史原因;B、C两项提供了联合的可能性。5.D题干强调的是“冷战”,并指出了冷战是维系世界生死存亡的真正战争,故与“热战”无关。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美苏争霸中双方实力的消长,使美国所处的形势发生变化。6.D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A、C两项不是冷战的基本特征。题干未涉及美国采取缓和政策的信息,故B项错误。题干反映了双方既对抗又避免了直接军事冲突,符合冷战的特征,故D项正确。7.A1952年两大阵营已经形成。两大阵营的对峙和斗争成为当时世界政治格局的主要内容,故“第三世界”指两大阵营之外的国家,A项正确。B项是毛泽东对“第三世界”的定义,故B项错误。“华约”形成于1955年,与题干时间“1952年”不符,故C项错误。联系当时美苏对峙、两大阵营斗争的背景,“第三世界”不应是尚未独立的亚非拉地区国家,故D项错误。8.CA、B两项中帝国主义战争忽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的正义性,易引起争议。D项忽视和平与发展这一当今世界的主题,易引起争议。仅C项比较能概括20世纪的历史,且不易引起争议。9.D材料中的“外国势力”指的是苏联。此材料站在西方的立场上,抨击苏联对东欧的影响,说明美苏冷战已经形成,故选D项。马歇尔计划的实施表明美国在经济上援助、控制西欧,对抗东欧的企图。10.D本题考查二战后的国际关系,旨在考查合理论证历史现象的能力。难度较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联合国与区域性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出现是二战后国际经济政治综合发展的结果,与联合国政府调节机制效力是否足够没有必然联系,故D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都是区域性国际组织出现的原因。11.D题干中的外交活动并没有推动欧共体的扩大,A错误。德国在1970年之前已经确认为战败国,B错误。联邦德国和波兰关系正常化,并没有加速华约解体,C错误。当时美苏对峙,东欧、西欧关系紧张,两国关系正常化有利于缓和欧洲紧张局势,故D正确。

    注意事项

    本文([最新]【3年高考】高考历史 专题六 第16讲 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加强.doc)为本站会员(流浪地球)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