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最新]大高考总复习历史(专题版):专题6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规范练) 含解析.doc

    • 资源ID:4342302       资源大小:1.30M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最新]大高考总复习历史(专题版):专题6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规范练) 含解析.doc

    2019学年度2020年编精选历史备考资料2019学年度测能·提速·规范练(六)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福州开埠后,茶叶出口大幅增长。据统计,1855年这一数字是15,793,700磅,1860年就达到了40,000,000磅。这一变化反映了()A福州成为东方经贸中心B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C中英贸易获得大幅增长D西方崇尚东方生活方式解析:材料中列举了福州茶叶的出口情形,无法体现“贸易中心”,故A项错误;对外茶叶贸易的发展反映了经济结构的变化,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型,故B项正确;福州茶叶的出口并没有只向英国,故C项错误;茶叶不能代表东方的生活方式,故D项错误。答案:B2(2017·湖南十校调研)读下图,据图中信息可知()18401920年我国粮食商品率变化示意图A传统自然经济的瓦解进程缓慢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迅速C近代农民的平均收入大幅提高D西方国家对中国经济侵略加剧解析:从统计表可知,从1840年到1920年这80年间,农产品商品率仅增长了10%,反过来说,小农经济瓦解的进程缓慢,故A项正确;表格只是提供了粮食商品率的进程,无法判断民族工业具体情况,故B项错误;粮食商品率的变化不能判断农民的收入,故C项错误;商品率发展缓慢说明了对外国强烈的抵制,故D项错误。答案:A3(2017·淮北模拟)“经过三十年和平发展的自救运动,到1900年庚子国变前夕,大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8%,先辈们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走完资本主义国家一百多年才走完的路,这是一个令世人感叹、世界瞩目的成就。”材料表明()A自然经济解体加快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C洋务运动成效明显D近代经济结构变动巨大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大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与自然经济的解体速度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速度无关,并且根据所学知识此时民族资本主义仅是初步发展,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三十年和平发展的自救运动”可知材料讲的是洋务运动,后面突出的是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突出经济结构有何变化,故D项错误。答案:C4李鸿章曾对人说:“处今日,喜谈洋务乃圣之时。人人怕谈、厌谈,事至非张皇即卤莽,甚少不误国。公可不喜谈,鄙人若亦不谈,天下赖何术以支持耶?”这表明其办洋务的基本出发点在于()A改变保守的官场风气B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C激发学习西方的热情D维护清廷的封建统治解析:A、B、C项与材料不符,故错误;材料“公可不喜谈,鄙人若亦不谈,天下赖何术以支持耶”,表明其办洋务的基本出发点在于维护清廷的封建统治,故D项正确。答案:D5(2017·乐山一模)读下图,可以推知18491903年的中国()A列强在华投资大幅增长B近代化经济成分增长明显C自然经济已经完全解体D政府已全面放弃重农抑商解析:材料柱状图反映了18491903年中国税收的组成部分和演变状况,农业税、其他税收的变化不大,随着工商业总税增长、税收总额不断增长,由于税收来源的多样性,不能得出列强在华投资的大幅增长,故A项错误;工商业总税的增加随着近代中国近代形式的出现,尤其是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故B项正确;当时中国自然经济正在解体,故C项错误;农业税仍然是清朝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政府并未全面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故D项错误。答案:B61894年,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批准侨商张弼士创办“张裕酿酒公司”,在直隶等地专利15年,免税3年。当时该企业发展的有利因素有()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洋务派提出“自强”的口号C清政府的政策支持D列强忙于一战放松对华侵略解析:A项自然经济在鸦片战争后就开始解体,不符合材料中时间,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在甲午战争后便宣告失败,因而洋务派提出“自强”的口号并不能对材料中企业形成推动作用,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史实可知甲午战(1894年)后清政府放松对民间办厂的限制,因而出现材料中“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批准侨商张弼士创办张裕酿酒公司,在直隶等地专利15年,免税3年”的现象,说明此时期清政府的政策支持大大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故C项正确;一战发生19141918年,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7(2017·大庆模拟)下图是18721900年官办和商办工矿企业变化情况。 出现上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洋务运动的破产B外商企业的刺激C自然经济开始瓦解D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化解析:根据材料1895年后商办企业增多,1895年甲午战争战败并非意味着洋务运动兴办企业全盘破产,故A项错误;外商企业的利润刺激是近代工业兴起的重要原因,而非商办企业增多的原因,故B项错误;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民间开设工厂”是商办企业增多的重要原因,故D项正确。答案:D8(2017·河南百校联盟)位于浙赣铁路上的钱塘江大桥,1935年开始兴建,1937年正式通车。这是我国自行设计和主持施工的一座大型的近代化桥梁。与此相关的背景是()A美苏倾力支持中国抗战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C日军集中侵略江浙地区D国民党在江西大力“剿共”解析:1935年1937年,全面抗战尚未爆发,且抗战初期美苏并未大力支持中国的抗战,故A项错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民国政府推出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工业发展到了顶峰,故B项正确;1935年日本策动华北五省自治运动,故C项错误;1934年1936年红军长征完成了战略转移任务,中心由江西转到了陕北,故D项错误。答案:B9晚清人士恽毓鼎的日记写道:“此辫与我相守五十年,一旦截之,不无恋恋。唯上流社会人俱已濯濯,余既不能杜门自守,不免驰骤于酹酢场中,日受刺激,只可降心从众矣。”由此可见他剪辫()A被迫顺应时局的无奈之举B出自于反清革命的需要C为了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D表示彻底与旧风俗决裂解析:材料中“一旦截之,不无恋恋”“只可降心从众矣”表明是无奈之举,故A项正确;反清革命的需要是有关积极的,与材料中“一旦截之,不无恋恋”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故C项错误;彻底与旧风俗决裂与材料中“一旦截之,不无恋恋”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A10下图是摄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老照片,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当时中国服饰的典型特征是()A坚持传统B崇洋媚外C中西合璧D洋为中用解析:图片中男子有穿西装打领带,不能说明坚持传统,故A项错误;图片中的女子穿着中国传统的服饰,不能说明崇洋媚外,故B项错误;男子有穿西装打领带,有穿长袍马褂,女子穿着中国传统的服饰,说明近代服饰的特点中西合璧,故C项正确;材料中体现近代中国服饰的变化,不能体现出洋为中用,故D项错误。答案:C11上海洋场竹枝词写道: “往来如织密如麻,满眼汽车与电车”“欲保安全维秩序,认明红绿两边灯。”材料反映了()A中国交通设施发展迅速B工业革命促进交通发展C交通发展引发观念转变D近代交通的半殖民地色彩解析:根据题干中上海洋场竹枝词这一信息可知,题干中只体现出了上海这一地区交通设施的变化,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工业革命,故B项错误;题干中“欲保安全维秩序,认明红绿两边灯。”说明交通发展引发观念转变,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体现半殖民地色彩,故D项错误。答案:C12(2017·盐城模拟)民国初年,参议院公布的男女礼服分为中西两类,中式即长袍马褂。民间衣着更为自由,上海申报称:“帝制取消后,人士趋改洋服洋帽,其为数不知凡几”。由此可知民国初年()A服饰文化颠覆了传统B崇洋媚外之风开始盛行C民众普遍接受西式服饰D服饰变革带有时代色彩解析:“参议院公布的男女礼服分为中西两类,中式即长袍马褂”表明服饰文化并未颠覆传统,故A项错误;崇洋媚外之风开始盛行是随着外国的侵华战争,故B项错误;“人士趋改洋服洋帽,其为数不知凡几”发生在上海,广大农村依然是传统的服饰,故C项错误;“民国初年,参议院公布的男女礼服分为中西两类,中式即长袍马褂。民间衣着更为自由”表明服饰的变化受时代的影响,故D项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7·茂名五校调研)(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鸦片战争后,英国与清政府制定第一个协定税则,主要进口货的税率比以前粤海关的实征税率降低了一半以上。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法提出值百抽五的原则,再次降低税率。但实征从未达到5%。1902年修订协议后,进口货平均实征在3.2%左右,成为举世罕见的最低税率。近代中国的对外贸易一开始就由外国在华的洋行垄断,不但进口全部由洋行经营,即使出口,也是中国将商品卖给口岸的洋行,而非运销国外。洋行雇用华人做买办,建立买办制度,并通过买办建立了通商口岸到内地城镇的商业网,为洋行推销洋货和汲取出口物资。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除鸦片外,并未能很快在中国打开销路。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取得内地航运通商和免纳厘金等特权后,市场才逐步扩大。1895年甲午战争时,进出口总值达3.1亿余海关两(一海关两合1.558银元),而入超达2 840万海关两。进入20世纪,资本主义国家已先后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它们的对华贸易也急速膨胀。材料二在中华民国时期,经过1924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和群众性的关税自主运动,国民党政府与列强协商,于19291934年四次修订税则,进口货的平均实征税率才逐渐提高到27%左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华商国际贸易业日兴,分享部分利益,但未能改变洋行垄断的局面。1936年,国民党政府应外国政府要求,管制锑、钨等战备物资作为偿还外债之用。抗日战争时期,随着易货偿债范围扩大,国民党政府管制了所有重要出口物资,出口贸易遂大部转入官僚资本之手。旋因东北市场被日本占领,以及3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贸易额锐减,到1936年仅有10.5亿余海关两。均摘编自陈晋文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对外贸易的特征及其原因。(13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民国时期的对外贸易。(12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特征:由“实征税率降低了一半以上”“再次降低税率”“成为举世罕见的最低税率”“由外国在华的洋行垄断”“而入超达2 840万海关两”综合材料信息得出答案。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时代背景,从中国和西方答出政治、经济的原因即可。 第(2)问应从正反两个角度论述,积极:据“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和群众性的关税自主运动”“逐渐提高到27%左右”“华商”、“进口”、“关税”“旋因东北市场被日本占领”可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即可;局限性:“出口贸易遂大部转入官僚资本之手”总结得出。答案:(1)特征:关税主权丧失且税率不断降低;对外贸易由外国洋行垄断;中国逐渐出现入超;半殖民地色彩严重。(任答三点7分)原因:列强侵华;清政府腐败无能;中国民族工业不发达;自然经济逐渐瓦解。(6分,任答三点即可)(2)评述:由于人民群众长期斗争的推动和国民政府的努力,关税基本实现自主,提高了进口税率,增加了关税收入;华商和中国政府参与对外贸易,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世界形势的变化和列强之间的矛盾,使日本侵华加剧,在与中国贸易中,日本份额加大。(8分)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在外贸方面的措施和成果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国际形象的改善;但加速了官僚资本主义的膨胀,也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4分)14(2017·德阳模拟)(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近代中国出现的商标据左旭初中国商标史话等整理上述材料,从其中任选两则或以上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实运用准确,论证逻辑严谨。)解析:第一小问观点,据材料“西方海盗”“我国首开注册记录”“仙女驾驶飞机抛掷布匹”得出观点1:西方的侵略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双重影响;据材料“西方海盗”“抗战士兵”得出观点2: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为救亡图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据材料“仕女”“交际花对社交活动的热衷”得出观点3: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逐渐由传统向现代转变;据材料“我国首开注册记录”“仙女驾驶飞机抛掷布匹”“交际花对社交活动的热衷”得出观点4:中西文明的融合是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重要特征。第二小问论述,结合所学分析即可,注意观点1从该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几个角度回答即可;观点2从该时期的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等几个角度回答;观点3从该时期的生活日用、习俗风尚、交通通讯和文化生活等几个角度回答;观点4从该时期的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以及广大民众等几个角度回答;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答案:示例1:观点:西方的侵略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双重影响。(2分)论述:一方面,西方的侵略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消极影响。如政治上,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上,破坏了中国的经济主权,使中国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文化上,毁坏了中华文明遗产。另一方面,西方的侵略也在客观上对近代中国产生了积极影响,如政治上,催生了总理衙门等机构的建立,促进了中国的外交近代化;经济上,加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推动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文化上,传播了西方启蒙思想,解放了人们的思想。(8分)总结:综上,西方的侵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对近代中国既产生了破坏性的消极影响,又产生了建设性的积极影响。(2分)示例2: 观点: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为救亡图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2分)论述: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侵略和工业文明冲击的刺激下,先进的中国人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谋求近代化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农民阶级先后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打击和粉碎了外国侵略者使中国殖民地化的企图;地主阶级抵抗派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并由洋务派的洋务运动在器物层面展开了初步实践,拉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和激进派分别领导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企图通过将向西方学习深入到制度乃至思想文化层面的途径实现挽救民族危亡;无产阶级的探索经历了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的转变,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8分)总结:综上,近代以来,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为救亡图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2分)示例3:观点: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逐渐由传统向现代转变。(2分)论述:近代以来,西方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替等因素,使中国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日用上,西装、西餐以及火柴、电灯、自来水等的传入,改变着近代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习俗风尚上,男子“剪辫”、女子“放足”、婚恋自主等的提倡,体现了近代中国人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交通通讯上,汽车、火车、轮船以及电话、电报等的出现,使近代中国人的出行、交流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文化生活上,报纸、广播、电影等近代大众传媒,成为近代中国人喜爱的新型娱乐消遣方式。(8分)总结:总之,上述生活日用、习俗风尚、交通通讯和文化生活等领域的变化,集中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2分)示例4:观点:中西文明的融合是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重要特征。(2分)论述: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文明的东渐,中西方文明在相互碰撞中逐渐走向融合。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了“中体西用”的观念,试图将西方器物文明嫁接在中国儒家文明之上,是近代中国人融合中西文明的初步尝试;资产阶级维新派如康有为采取了“托古改制”的手段,把西方资本主义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是近代中国中西文明融合的典型事例;资产阶级革命派如孙中山提出的“五权宪法”思想,在西方的行政、立法、司法三权的基础上加上了源自中国的教育权、监察权,是融合中西方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近代上海南京路、厦门中山路等建筑,中山装与改良旗袍等,都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文明的优点,深受近代中国人的欢迎。(8分)总结:综上,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以及广大民众都曾尝试融合中西文明,使中西合璧成为了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重要特征。(2分)

    注意事项

    本文([最新]大高考总复习历史(专题版):专题6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规范练) 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流浪地球)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