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最新新课标新高考历史教案:必修2 第14讲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doc

    • 资源ID:4346961       资源大小:73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最新新课标新高考历史教案:必修2 第14讲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doc

    最新历史备考资料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P86】课时高考考点第14讲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近代以来物质生活、习俗和人们社交礼仪的变迁;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第15讲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交通工具的发展、通讯工具的变迁及影响第16讲大众传媒的变迁我国近代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互联网的利用和普及;大众传媒的发展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P86】清末:淞沪铁路、唐胥铁路、京张铁路、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冯如制成中国的第一架飞机、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在台湾架设、上海招商局开通第一部电话;最早在中国办报的是在华传教士,19世纪70年代中国人开始自己办报纸;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民国以来:“断发易服”、西装传入、旗袍和中山装流行;西餐的传入;中西合璧和完全西化建筑的出现;改变陈规陋习,推广文明习俗;汽车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民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电影渔光曲。 新中国5070年代:列宁装、绿军装;生活必需品凭票证计划供应;宝成铁路、兰新铁路;武汉长江大桥;乘飞机有种种限制,民航发展有限;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国电视业诞生。 改革开放后:服装颜色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政府倡导“菜篮子工程”,政府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九五”末期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中国成为世界民航大国;中国拥有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居世界第一位;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2008年,中国网民人数居世界第一。第14讲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夯 实 基 础【P86】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基础梳理】(1)原因:外因:西方文化渗透和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内因:政治运动影响与国民政府的推动。(2)表现:衣:鸦片战争以后,“洋布”“洋装”逐渐流行;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设计的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土的欢迎。食:鸦片战争后,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出现了西餐馆、面包房等。住:一些中国官员和商人开始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社会习俗戊戌变法时期:“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辛亥革命后:“断发易服”具有反清的革命色彩;民国政府发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婚丧仪式简约文明。(3)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城市变化大,农村变化小。【重难突破】西方近代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双重影响:一方面,西方的一切是伴随着大炮和殖民主义野蛮侵略强行进入中国人的生活的,它破坏了中国长期安定、宁静的社会环境,也迫使中国人不得不放弃原有的生活方式去选择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并承受了这种变化所带来的阵痛。另一方面,西方传入中国的新器具、新事物和新的生活方式又有一定的先进性,代表了新的生产力的发展方向;而且这些东西一旦进入中国,就对传统的落后的生产力和生活方式起了强大的破坏作用,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结构的转型,引发了中国社会迈向近代化的新变革。【真题演练】【例1】1921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流行的男式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对此解读正确的是(C)A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B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C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传统习俗D处罚措施体现民国法治精神【解析】材料中新潮女性剪发齐眉梳男式发型,而被成都警察厅通令禁止,说明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了传统习俗,C项符合题意。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在不同地区发展不平衡,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社会习俗的变化,不能说明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排除B项;警察厅这一强制性做法有违民国法治精神,排除D项。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基础梳理】(1)改革开放前(20世纪5070年代)原因: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农民分得土地,城市解决劳动就业问题。表现: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人们衣着朴素,食物简单,住房拥挤,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较低。(2)改革开放后(1978年至今)原因: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表现:衣:从灰蓝色调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食:1987年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政府还倡导“菜篮子工程”。住: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社会风尚: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注重环保、注重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重难突破】新中国成立后,推动社会生活变化的主要因素(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2)国家开展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3)党和政府切实解决人民的困难,在改革开放后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4)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真题演练】【例2】自女子放足后,适合三寸金莲的弓鞋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代之以布鞋、胶鞋、皮鞋,其中洋式皮鞋尤为京津女子所喜爱。女鞋需求的增多催生了专门卖女鞋的鞋店,1930年以后逐渐与男鞋合卖,“只以鞋履论,到此男女始真平等”。这体现了当时(A)A妇女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B民众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C辛亥革命的影响较为深远D男女平等成为社会新风尚【解析】根据材料“只以鞋履论,到此男女始真平等”表明妇女一定程度上得到解放,故A正确;材料论述男女平等问题,而非生活水平的问题,故B错误;辛亥革命1911年爆发,与材料1930年以后不符,故C错误;根据材料“只以鞋履论,到此男女始真平等”表明,其他方面男女尚未真正平等,故D错误。【考点延伸】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特征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经历了由闭关自守到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一统天下向近代化、现代化的演进。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在鸦片战争后直至民国成立,由于西方思想、生活方式的传入呈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建国后,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又重新趋于中化、独立化,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与世界联系的加强,逐渐又跟上了国际潮流。【真题演练】【例3】1906年,赏奇画报的征订广告上面印着一位身穿西装、带着西式小帽的先生;当时的伟人牌香烟盒上也印着一位扎领带、穿西服的先生。这反映出(C)A洋装流行促成中国服饰改良B辛亥革命倡导移风易俗C工业文明推动社会生活变化D社会风尚倾向全盘西化【解析】依据材料“1906年”“征订广告上画着一位身穿西装、带着西式小帽的先生”“伟人牌香烟盒上也印着一位扎领带、穿西服的先生”可知洋装出现,但是不能体现中国服饰改良,故A项错误。1906年辛亥革命还没有发生,故B项错误。领带、西服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故C项正确。不能从局部洋装的出现说明中国社会风尚全盘西化,不能以偏概全,故D项错误。【他山之石】岳麓版的不同说法:(1)政府的推动是近代服饰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民间服饰变革之风对官定服饰制度形成了巨大冲击,迫于时势,清政府不得不实行改革,陆续拟定了陆军、海军、巡警等新式服制;民国期间,政府仿效西方各国,颁布了男女礼服的形制,随着法令的推行,新服饰迅速走向社会中下层民众。(2)“断发”和不缠足运动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1910年,清政府颁布准许自由剪发的法令,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发出剪辫通令,结辫陋习至此革除。不缠足运动先于“断发”,但完成时间较晚,在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下,维新人士倡导发起女权运动。(3)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是指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生活模式由农村型转向城市型的过程,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改革开放前,城市化进程十分缓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目前出现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城市群等。政府提出实施积极的城市化战略,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市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改善人居环境,建设节约资源型、生态型城市成为实施城市化战略的主要任务之一。缺水与水污染是城市面临的重要问题。

    注意事项

    本文(最新新课标新高考历史教案:必修2 第14讲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doc)为本站会员(流浪地球)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