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最新山西省中考历史总复习第2篇专题聚焦专题二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试题(01).doc

    • 资源ID:4347040       资源大小:69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最新山西省中考历史总复习第2篇专题聚焦专题二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试题(01).doc

    最新历史备考资料专题二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时事1十九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开发开放结合起来,加强新亚欧大陆桥、陆海口岸支点建设。(链接考点:中国历史上的对外交往)2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于11月8日至10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领导人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与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链接考点:中美关系、新中国的外交)专题解读线索一中国历代民族关系的发展(一)中国历代民族关系的主要史实时期主要史实秦汉时期(1)南方的开发和融合:秦朝统一全国,修筑灵渠,开发岭南,促进了当地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2)西部的贸易和交流:西汉时,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密切了汉与西域的友好往来;东汉时,班超经营西域(3)北方边境战争:秦统一后,修筑长城,北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击败匈奴,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南下的少数民族与汉族在北方杂居相处,民族融合成为历史趋势。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民族融合隋唐时期中央政权与边境民族的联系进一步加强(1)唐太宗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尊称为“天可汗”(2)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唐穆宗时,唐蕃会盟,唐蕃“和同为一家”(3)唐玄宗封回鹘首领为怀仁可汗;册封粟末首领为渤海郡王;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宋元时期(1)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是“和”“战”并存,“和”是主流。北宋真宗时,辽(契丹族)与北宋在“澶渊之盟”后,保持了长久的和平。11世纪时,西夏(党项族)与北宋议和,边境贸易兴旺。1127年,金(女真族)灭北宋;南宋的抗金名将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兵;1141年,南宋与金议和,形成南北对峙局面(2)元朝时期:民族融合出现新高潮,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明清时期为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明清政府采取了镇压叛乱、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在边境地区设置行政机构等方式,使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二)中国历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地区概况新疆(1)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务(2)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军政机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3)清朝乾隆帝时,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1884年清政府根据左宗棠的建议在新疆设立行省台湾(1)元朝时设立澎湖巡检司(2)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3)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4)1885年,清政府改台湾府为台湾省西藏(1)元朝政府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管理西藏地区的行政事务,以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2)清朝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届达赖和班禅都须经中央册封。1727年(雍正帝时)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乾隆帝时设立“金瓶掣签”制度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1)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2)1999年,国家提出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三)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民族融合的三次高潮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开始与周边各族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兼并战争,逐步融合,共同形成了后来的汉族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北方地区战乱频繁,大量内迁的少数民族与汉族在北方杂居相处,彼此交往,民族融合成为一种历史趋势(2)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胡汉融合”五代、辽、宋、西夏、金、元时期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中原汉族政权的军事力量处于相对衰弱的时期,在处理同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上采用“议和”等方式,民族融合出现新的高潮。各少数民族接受中原封建文化,加快了本民族的封建化进程。元朝的统一,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融合特点(1)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大家庭(2)和平交往是主流,交往扩大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和汉族文化的影响(3)中华民族以儒家“大一统”思想作为民族的精神支柱(4)民族融合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动力之一(5)落后民族被先进民族征服后,被先进民族的文明同化(6)各民族的特点、优点,为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注入新的血液线索二中国的对外交往(一)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时期史实特点汉代(1)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成了丝绸之路的开辟(2)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3)造纸术的外传,促进了文化交流和教育的普及隋唐(1)遣唐使回国后日本仿效隋唐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2)唐太宗时期,玄奘西游天竺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3)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为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两宋(1)海上贸易活跃,著名的海港有广州、泉州等,政府设置市舶司进行管理,加强了中国同海外的经济文化交流(2)指南针传入欧洲,为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起到了重要作用元代(1)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华,著有马可·波罗行纪,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和憧憬,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2)陆上和海上丝路并进明代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对开发南洋作出了贡献清朝(1)郑成功收复台湾(2)康熙帝组织雅克萨反击战,与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3)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由开放走向封闭;路线由以陆路为主转向以海路为主;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二)近代的对外交往时期史实清政府时期国势衰弱,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历次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北洋政府时期(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胜国参加巴黎和会,列强不顾中国的抗议将原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特权和胶州湾租借地让给日本(2)1921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九国公约,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1942年,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中国加入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为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2)1945年,雅尔塔会议上在没有中国政府参加的情况下,美苏要求中国承认外蒙自治,苏联以租借旅顺港等为条件换取出兵对日作战(3)1945年9月,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三)新中国的对外交往时期史实新中国成立到50年代的外交(1)1953年底,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2)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70年代的外交(1)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登上国际政治舞台(2)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3)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新时期的外交成就(1)香港、澳门回归(2)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3)2001年,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4)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5)2001年,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线索三世界文明之间的交往(一)古代的交往1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传播阿拉伯数字、中国的四大发明,将西方的天文、医学传入中国。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2希波战争:公元前5世纪,波斯帝国入侵希腊。是东西方文明的一次重要冲突,打破了东西方几乎完全隔绝的局面。3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公元前4世纪后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将希腊文明传向东方,也促进了东西方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4罗马征服地中海:公元前2世纪下半期,罗马经过扩张,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国。通过征服战争,使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客观上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二)近现代的交往1新航路的开辟:15世纪,欧洲人探寻前往东方的航路。哥伦布所率的船队从西班牙起程,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三角贸易:16世纪初至19世纪中期,欧洲殖民者从欧洲到非洲再到美洲,进行血腥的三角贸易。3经济全球化: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工业革命导致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整个世界的和平、合作与发展。拓展设问1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实现方式有哪些?有何意义?(1)民族融合的实现方式主要有:民族迁徙,杂居相处。经济文化的友好交流。联合斗争,即在反抗各族统治者剥削压迫的斗争中,各族人民加强了联系和友谊。某些少数民族统治者进行的改革也起到了加速民族融合的作用。民族之间的战争在客观上也有助于民族融合。(2)意义:民族融合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有利于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2维护民族团结有什么重要意义?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维护民族团结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繁荣,也有利于各民族共同进步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有利于巩固国防,保持边疆的稳定;维护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3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有哪些条件?对于古代对外交往应该如何认识?(1)条件:国家强盛,先进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是发展对外关系的重要社会基础。发达的交通(海陆)、先进的工具(造船、航海技术)是其客观条件。政府的政策(封建统治者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是主观条件。(2)认识: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开放国兴,闭关国衰。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取长补短、不甘落后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应发扬光大。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国人民对外交往的主流,说明我国古代人民爱好和平、崇尚友好。4新中国与近代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我们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启示?(1)区别:旧中国政府施行屈辱的外交政策,新中国政府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启示: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国家必须发展强大,才能在外交上取得丰硕成果。强盛的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必须走和平崛起的道路,坚持和平与发展,坚持改革开放。

    注意事项

    本文(最新山西省中考历史总复习第2篇专题聚焦专题二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试题(01).doc)为本站会员(流浪地球)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