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于一次数学磨课的感悟的论文.docx

    • 资源ID:43517       资源大小:14.43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关于一次数学磨课的感悟的论文.docx

    1、关于一次数学磨课的感悟的论文 一次数学磨课的感悟湖北省公安县藕池中学李益清好课多磨,文章从四个层面展示了数学课磨课的技巧,阐述了磨课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磨课;教材;教法;能力磨课,是指把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并集中组员智慧的课以及上公开课前的反复推敲试讲过程。现在结合3.1从算式到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磨课过程进行分析,谈谈磨课对教师业务成长的作用。一、磨教材的把握,让课堂有“深度”首先,进行第一次试教,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很多问题、疑问。教学片段:一辆客车和一辆卡车同时从A地出发沿同一公路同方向行驶,客车的行驶速度是70km/h,卡车的行驶速度是60km/h,客车比卡车早1小时经过B地,A,B两地间的

    2、路程是多少?提问:可以用小学列算式解决吗?这么一问,问题、疑问出现了:教材的原有例题一定要在授课中使用吗?如何设置更贴近生活的例题?例题的作用就是为了体现课程知识为本节课服务的,要突破。学生对于生硬、不感兴趣且难度大的问题,笔者却依旧按照自己的设计,想用几分钟解决。结果教师急了,学生懵了,浪费了大量时间。课堂的问题设计,教师提问的方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挑战的数学思考,学生反应不过来怎么办?还坚持么?小学没解决的问题,几分钟解决,可行性、课堂的调控都出了问题,学生参与只局限少数几个人,其他学生陷入沉默,有的已经开始小声议论。课后,学生们反应平平,怎样才能使学生大部分参与、实际生活实例设计,提问

    3、如何根据学生的学情灵活改变?在接下来几天,笔者苦思冥想,通过研读教材,理解教材,吃透教材,解决了上述问题。通过第一次试教,笔者发现必须磨教材,努力使自己站在整体联系的层次去审视教材,用理念去研读教材。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出活生生的、有“深度”的课来。教材是载体,上通目标,下达学生,磨好了教材才能让数学课堂有“深度”。正确研读教材、挖掘教材在磨课中、乃至平时的教学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磨学情的把握,让课堂有“温度”磨课的核心部分是磨“学情”,课堂是教师与学生的阵地,是教师前期准备的展示,更是为磨课的反思与修正提供了空间与素材。有了第一次试教的“切肤之痛”,笔者发现自己对

    4、学情把握不够,在同组教师和县教研室教研员的指导下,笔者对本节课进行了重新修改。通过分析教研员的点评,结合大家的建议,对教学设计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改:改变了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从原来方程建模的思想作为本节课的重点,次重点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改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为重点,二方程建模思想作为次重点。难点也从建模思想改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的理解。主题变了,如何引入方程的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接下来,笔者又进行了第二次课堂演练。评课时,同事的点评让笔者更加迷茫: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讲授有问题,学生知识储备不够,讲课时不能分类生成概念,上下知识衔接不畅,等等。事后,笔者反思:整节课既不是自己的节奏,

    5、学生也没有掌握,“亮点”变成“黑点”,()主要原因在于教学方法出了问题,课堂教学手段没有掌控好,没能根据教研员的指导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对课堂中出现的新问题是逃避,还是硬着头皮改?如何改?唯有研究学情再磨。经过一遍遍地磨,笔者一次次地走近了自己的学生,同时也改进了教学手段,越磨砺越光芒,才能促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学生是教师专业成长路上最好的教师,要提升自己对课堂的掌控能力,让课堂有温度,只有在具体教学中磨练,在自己的学生中反复磨课。三、磨理念的渗透,让课堂有“高度”关键时候,集体的力量和专家的智慧,犹如一盏明灯,给笔者指明了方向。同组的同事说:“应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教研员则从理论的高度分析

    6、了知识的生成“亮点”没有发光的原因: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够,首次接触方程,对较多的复杂方程,如何让学生用有限的、不完备的知识完成方程的分类,用分类的方法生成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引例、正文例题的解决:从生活实际出发,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同时也符合笔者的教学风格。此外,还把俗套的从小学到初中一直引用的儿歌设置成乘坐飞机从合肥到大连的路程问题,也为后面的例题做了铺垫,在介绍中不知不觉完成了本节课的第一个内容。在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教学中,更充分体现专家的智慧,教研员巧妙地引导让笔者体会到创造的重要。教学片段:原先引例: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25只青蛙_

    7、张嘴,_只眼睛_条腿;_只青蛙_张嘴,_只眼睛800条腿。修改过后引例:同学们,从合肥到大连大约1800km,飞机的速度是900km/h,飞机从合肥起飞后几小时能到达大连?原先正文例题:一辆客车和一辆卡车同时从A地出发沿同一公路同方向行驶,客车的行驶速度是70km/h,卡车的行驶速度是60km/h,客车比卡车早1小时经过B地,A,B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修改过后正文例题:一辆客车和一辆高铁同时从蚌埠出发,客车的行驶速度是90km/h,高铁的行驶速度是300km/h,高铁比客车早1.4小时到达合肥,蚌埠、合肥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修改过后一元一次方程定义设计:观察上面例题(略)列出的三个方程有什么共

    8、同特征?这样处理,既注入了类比,又让学生有方向性的思考,还完成了知识的生成,让这节数学课有了看得见的“高度”。再次试教,三磨理念,在同事、专家指导建议中,笔者认清了自己教学特点,坚定适合本节课的教学风格。四、磨细节的操练,让课堂有“效度”一直以来,笔者在教学中都是照搬教材或是别人的教学思路,在本次磨课中,很多都凝聚着创新的精神,下面从一个细节说明:板书设计,一直都是笔者所不注重的,有PPT还需要板书么?板书的内容,书上都有,最多也就用PPT展示出来,再板书就是多此一举。但磨砺过,才有体会。课堂实录:原先板书设计1.列方程的步骤:设未知数为x,并用x表示已知量;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2.三个概

    9、念:什么是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修改过后的板书设计:板书这个很不起眼的细节的打磨,让整节课陡然有了些许“亮色”,让学生一目了然,让同事确切地感受了一节数学课的“效度”。通过磨教学细节,笔者感受到: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关注细节,也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使教学达到一定境界后的品位和追求。精彩的教学细节不仅可以使教学过程具体、丰富而充实,而且可以有效促进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彰显灵活、诗意的课堂。总之,教师的教学艺术来源于钻研教材,研究学情,钻研教学手段。教师的成长与研磨、反思密不可分,一节课的磨砺虽然没有让笔者成长为大师,但有进步、有钻研、有成长,也只有这样,才能掌控教学,在不断地反思、改进、钻研中完善自己。参考文献:施仁智,江建国.在自然的思考过程中催生“新想法”“数学归纳法”第一课时赛课后的讨论及教学改进建议.中学教研(数学),2012,(3).(编辑:朱泽玲)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德育教育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催生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关于一次数学磨课的感悟的论文


    注意事项

    本文(关于一次数学磨课的感悟的论文.docx)为本站会员(飞猪)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