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落实建设美丽中国决策部署用四个关键词来推进新图景、新格局、新起点、新担当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举旗定向、统揽全局,意义重大而深远。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美丽中国建设的决策部署一以贯之、不断深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彰显了强大的战略定力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学习贯彻意见的过程中,体会比较深的,可以用四个关键词来概括,即“新图景、新格局、新起点、新担当”。一是总体描绘了“新图景从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到愿景、蓝图,再到部署,形成现在的路线图、施工图、任务书和责任状,不仅真真切切地“看得见
2、而且实实在在地“抓得住”“落得下”,这非常提振信心。意见作出三个阶段的战略安排,到2027年,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展望本世纪中叶,美丽中国全面建成。这是面向强国目标、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具体到生态环境领域,我们聚焦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结合我国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特点,生态环境治理路径也要经历三个阶段,即“十四五”深入攻坚,实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十五五”巩固拓展,实现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十六五”整体提升,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这是一步一个台阶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实现从量变到质变,久久为功实现美丽中国的路
3、线图。二是要构建“新格局”。意见明确,要加快形成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为导向的美丽中国建设新格局。新时代新征程建设美丽中国,我理解重在“全面”,展开体现为“四个全”。第一个“全”是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加快推进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农业等全领域转型;第二个“全”是以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为牵引,分阶段、分批次推进美丽蓝天、美丽河湖、美丽海湾、美丽山川、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等全方位提升;第三个“全”是因地制宜、梯次推进西部、东北、中部、东部等美丽中国建设全地域覆盖;第四个“全”是全社会行动,鼓励园区、企业、社区、学校等基层单位开展绿色、清洁、零碳引领行动,把建设美丽中国转
4、化为社会行为自觉。这就要求我们的工作与时俱进,做到看得更广、谋得更深、想得更透、落得更实。三是明确标定了“新起点”。这些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持续加强对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研究美丽中国建设指标体系,立足部门职责出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举措和文件,在区域培育、典型推广、地方实践、社会行动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新时代新征程开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新篇章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在区域层面积极作为,联合有关部门聚焦区域重大战略制定实施生态环保专项规划,并持续抓好落实。突出“美”的核心导向,先后两批推出56个美丽河湖优秀案例、20个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命名572个
5、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240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有效路径。支持创造性开展地方实践,指导浙江等省份和杭州等城市因地制宜开展美丽中国建设实践创新,探索形成集顶层设计、法治保障、科学规划、考核激励、制度创新、工程推进、行动突破、社会共治于一体的示范推进模式,激发动力活力。坚持共建共享,持续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系列活动,连续举办4届“美丽中国百人论坛”,六五环境日活动影响更加广泛,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不断丰富,美丽中国建设全民行动体系日益完善。四是要着力彰显“新担当”。这也是我们下一步工作打算。建设美丽中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和系统工程,需要分阶段、有计划地系统推进。我们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力推进意见贯彻落实,发挥好职能作用,把统筹协调责任担起来,把推进实施机制建起来,把重大部署任务落下去,在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进程中唱主角、挑大梁。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建立美丽中国建设实施体系和推进落实机制,加强工作调度推进和跟踪评估;研究制定美丽中国建设成效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确保“十五五”实现与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工作平稳过渡、有序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