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版本修订记录修订者修订日期分发单位人事部生产部品质部研发部采购部业务部财务部PMO分发份数11111111制定单位核准审核制定LO目的1.1为确保公司永续经营,规划中、长期发展计划,以增加客户长期合作信心。2.0范围2.1适用于对本公司的经营前景进行计划的管理。3. 0职责1. 1文控中心:是本程序归口管理部门。3. 2最高管理层:负责公司经营计划的制订。4. 3各部门经理:负责经营计划的贯彻落实。4. 0程序4. 1流程图:4. 2公司制定经营计划应考虑中、长期的目标,并将两者互相结合,引导全公司资源的投入与公司经营目标一致,确保公司策略能有效执行。5. 3中、长期(23年)计划:5.3.
2、1最高管理层于每年依下列流程展开中、长期计划;1 .3.2最高管理层根据市场动向,主要客户的发展动向及公司的经营状况,分析现阶段计划执行状况拟定次年的中、长期计划。4 .3.3最高管理层于每年年初,应召集各部门经理检讨过去一年计划执行状况及新拟定的中、长期计划落实。4.4年度计划制订:4.4.1最高管理层依公司中长期计划于每年底颁布下年度经营方针和目标。4.4.2每年12月由最高管理层召集各部门主管、经理制定与审核年度执行计划。4.4.3经营计划所包含的项目,适用时可选择,但不限于如下内容:4.4.3.1市场问题4.4.3.2财务策划及成本4.4.3.3增长预测4.4.3.4工厂/设施计划4.
3、4.3.5目标成本4.4.3.6人力资源开发4.4.3.7研发计划、预算及已有经费的项目4.4.3.8销售计划4.4.3.9客户满意度策划4.4.3.10内部品质和作业绩效度量方法4. 4.3.11健康安全及环境问题1. 5最高管理层召集各部门经理,对年度计划进行研讨;研讨各部门所提出的年度计划的可行性及是否配合公司中长期计划和目标与各部门间协调性加以检讨。4. 6各部门年度计划修改完成后送最高管理层,最高管理层负责将各部门的年度计划汇总,审核后公布实施。同时最高管理层负责每月、年中、年底对各部门的计划落实情况进行跟踪。5. 7公司制定年度计划和中、长期经营计划时,将对竞争产品的分析,公司级数
4、据与资料等研究内容为基础,同时结合来自市场反馈的客户要求/期望等因素综合确定。在制定和修订经营计划之前,相关部门采用客观的方式收集和整理来自内外部的信息和资料,且每年至少一次,对于市场信息和未来客户的期望,适用时可选择,但不限于如下方式进行收集,并于讨论经营计划时呈报。4.7.1市场会议。4.7.2客户满意度调查。4.7.3互联网搜寻。4.7.4参与相关行业的展览会。4.7.5其它。4.8每年年中、年终定期召开经营计划与执行结果检讨会议。由各部门报告计划执行情况及针对计划差异项目提出说明和改善方案。对于重大差异项目,各经营计划负责人应适时提报,负责人应说明原因及修正事项并报告给最高管理层。经核
5、准后,修改原经营计划内容,并将修改重新之内容通知各部门。5.0经营计划的评审5.1 评审频次:短期经营计划每季度评审一次,长期经营计划每年评审一次。5.2 评审形式:长期计划评审在年度战略会议上进行。短期计划采用经营计划月度报告的形势。即每预算月的第一个星期,在每月的第一次经理例会上,各部门经理向总经理面呈上月经营计划完成情况报告,并与总经理讨论报告的内容,并制定经营计划的本月度工作计划,并在下月的第一个星期提交完成情况报告。5.3 对经营计划的评审结果,必须形成纪要,填写“经营计划评审记录”,拟定解决问题的纠正措施和改进计划,必要时对经营计划进行修订。5.4 经营计划的修订责任部门根据评审情
6、况并结合顾客的期望修订相应的经营计划,修订经营计划按5.5规定执行。同时修订相关的预算和项目计划。5.5 经营计划是受控文件,经营计划和业务调查分析报告均为公司机密文件,未经总经理批准的不得调阅和分发。5.6 风险和机遇管理策划为全面识别和应对各部门在生产和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和机遇,各过程所有者应建立识别和应对的方法,确认本过程活动存在的风险,并将评估的结果记录在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及控制措施记录表。在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和应对过程中,责任部门应对可能存在风险的车间、过程活动和人员存在的风险进行逐一的筛选识别,风险识别过程中应识别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的风险:a.对产品适用的法律法规、客户要求的变更
7、造成的风险;b.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风险;c.设备、工装冶具、刀具对产品质量造成的风险;d.产品售后的风险;e.设计开发阶段的设计失效风险;f.过程失效的风险;g.外部提供产品、过程和服务管理的风险等。具体依照风险和机遇的识别、评价、控制措施程序执行。5.7 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控制:当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策划、企业宗旨变化、战略变化、内外部环境变化、组织及其背景、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变化时候,应确定与本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实现质量/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具体依照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控制程序执行。6. O参考文件:管理评审程序数据分析与持续改进控制程序顾客满意度控制程序内部审核程序人力资源控制程序文件控制程序风险和机遇的识别、评价、控制措施程序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控制程序7. 0记录及表单:(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