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应当坚持正义分层练习基础夯实L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恫吓(dong)监禁(jin)无可非议(fei)B.恪守(ke)拳拳服膺(yTng)褒贬(ba)C.处置(Chu)糊涂(tu)兴味盎然(XTng)D.恫吓(he)荒谬(miu)义正词严(yan)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道理”在文中指的是经过研究见到无可非议的准则。B.“众人”在文中指的是普通的民众,代表着一种大众的意见。C“正义”是本文的核心概念,苏格拉底认为应当坚持正义,即使面临死亡。D.“契约”在文中指的是苏格拉底与城邦签订的具体书面合同。3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
2、正确的一项是()A.苏格拉底面对格黎东的劝说,始终坚持自己一贯遵守的原则,即听从道理。B.苏格拉底认为,我们不必尊重人们的一切意见,而应重视好的意见,即明白人的意见。C苏格拉底通过与格黎东的对话,探讨了在面对死亡威胁时,是否应该坚持正义的问题。D.苏格拉底认为,活着比活得好更重要,所以他选择了越狱,以保全自己的生命。4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凡是经过研究见到无可非议的道理我就拳拳服膺。(2)我不能由于遇到灾难就把自己所讲过的道理抛开,我认为那些道理还跟过去一样真实。能力提升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苏格拉底从来不远离生活,相反,总是兴味盎然地参与它,并从中挖掘出
3、许多看似朴素实则大有深意的道理。在与他人的对话中,他通过不断追问,引导对方思考,从而揭示出一些被人们忽视的真理。例如,在讨论“正义”的问题时,他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让对方自己去发现正义的本质。这种方法被称为“苏格拉底方法”,它强调了思考和自我探索的重要性。(1)文中“苏格拉底方法”的特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2)结合本文,谈谈“苏格拉底方法”对我们理解“人应当坚持正义”有什么帮助。(3)请你运用“苏格拉底方法”,设计一段对话,引导他人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勇敢”。2 .苏格拉底认为,守法即正义,遵守城邦的法律就是行正义。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法律可能存在不公正的地方。请结合课文和现
4、实,谈谈你对“在不公正的法律面前,我们是否应该遵守法律”这一问题的看法。拓展探究L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生“修身”,他主张并践行的做人要做君子、不做小人,成为儒家对后世的遗嘱。孔子完整的人生规划是学务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他一生都未能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目标,最后只能将精力集中在“修身上。材料二: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为了坚守心中的正义,慨然赴死。他认为追求正义乃哲学家的使命,逃走不仅会使其具有道德和法律上的不正当,更重要的是违背了他对于正义的追求。(1)孔子和苏格拉底在对待人生目标和正义的追求上有哪些相似之处?(2)结合当今社会,谈谈孔子的“修身
5、主张和苏格拉底的“坚守正义”对我们有什么启示。3 .苏格拉底之死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有人认为他的死是对正义的坚守,是伟大的;也有人认为他本可以不死,选择死亡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请你以“苏格拉底之死是否值得”为辩题,选择一方观点,写一篇辩论稿。答案基础夯实1 .D【解析】A项,“监禁”的“禁”应读“jin”;B项,“褒贬”的“褒”应读长i”;C项,“兴味盎然”的“兴”应读“xing”。2 .D【解析】“契约”在文中并非指具体书面合同,而是一种基于道德和社会规范的约定。3 .D【解析】苏格拉底认为最重要的是活得好,而不是活着比活得好更重要,他选择不越狱正是为了坚持正义,所以该项错误。4 .(1
6、)凡是经过研究见到无可非议的准则我就衷心信服。(2)我不能因为遇到灾难就把自己所讲过的准则抛开,我认为那些准则还跟过去一样真实。能力提升L(I)“苏格拉底方法”的特点是不直接给出答案,通过不断追问,弓I导对方思考,从而揭示出被忽视的真理,强调思考和自我探索的重要性。(2)“苏格拉底方法”帮助我们在思考“人应当坚持正义”时,不依赖他人给予现成的答案,而是自己通过深入思考,去探究正义的本质。就像苏格拉底在与格黎东的对话中,通过一步步追问,让格黎东以及读者自己去领悟坚持正义的重要性和意义,而不是简单地被告知要坚持正义。(3)示例:A:你觉得什么是真正的勇敢?B:勇敢就是不害怕,敢去做别人不敢做的事。
7、A:那如果一个人明知道一件事会伤害很多人,还大胆地去做,这算勇敢吗?B:好像不算,那应该是鲁莽。A:那你觉得勇敢和鲁莽的区别在哪里呢?B:勇敢应该是在做正确的事情时不畏惧困难和危险,而鲁莽是不顾后果地瞎干。A:那如果一个人面对强大的敌人,心里很害怕,但还是为了保护弱小而挺身而出,这是勇敢吗?B:嗯,我觉得这是勇敢,即使害怕也能战胜自己去做正义的事。2.在不公正的法律面前,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是否遵守法律。从苏格拉底的观点来看,他认为守法即正义,遵守城邦的法律是一种义务。在一定程度上,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对于社会秩序的稳定至关重要,如果人人都以法律不公正为由而不遵守,那么社会可能陷入混乱。然而,当法律
8、严重违背正义原则时,如历史上一些歧视性、压迫性的法律,完全遵守这样的法律会导致更大的不公正。我们应该像苏格拉底所强调的,听从真理本身,对于不公正的法律,我们可以通过合法、合理的途径去推动法律的改进和完善,在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的同时,积极追求正义,而不是盲目地屈从于不公正的法律。拓展探究1 .(1)相似之处:孔子和苏格拉底都将追求一种高尚的道德和正义作为人生重要目标。孔子致力于“修身”,希望通过自身修养达到君子的境界,进而实现“治国、平天下”,虽未达成“治国、平天下”目标,但始终坚守“修身、苏格拉底为了坚守心中的正义,不惜慨然赴死,把追求正义视为哲学家的使命,二者都不轻易放弃对正义和高尚道德的
9、追求。(2)启示:在当今社会,孔子的“修身”主张提醒我们要注重自身品德修养,提升个人道德素质,这有助于我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苏格拉底的“坚守正义”让我们明白,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和压力,都要坚持正义的原则,不随波逐流。当社会中出现不公正现象时,我们要有勇气站出来,为正义发声,就像苏格拉底为了正义面对死亡威胁也不退缩一样,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2 .示例(以“苏格拉底之死值得”为观点):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对方辩友:大家好!我方坚定地认为苏格拉底之死是值得的。苏格拉底一生都在追求真理与正义,他将此视为自己的使命。在面对死亡威胁时,他本有机会越狱逃生,但他没有这样做。因为他深知,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正义的基石,即使这部法律在当时可能存在一些瑕疵,但如果他为了求生而违背法律选择越狱,那么将会对法律的权威性造成巨大的冲击。法律一旦失去权威,社会秩序将荡然无存,正义也就无从谈起。苏格拉底以自己的死,向世人诠释了对法律的尊重和对正义的坚守,他的行为成为了一座精神丰碑,激励着后世无数人为追求正义而不懈努力。他用生命捍卫了自己的信仰,为真理和正义献身,这样的死是伟大而有价值的,它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正义的内涵和力量。所以,苏格拉底之死是值得的,他的精神将永远闪耀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