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环境检测实验室气瓶间安全技术规范》.docx

    • 资源ID:468213       资源大小:36.43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环境检测实验室气瓶间安全技术规范》.docx

    1、ICS13.300DB4403深圳市地方标准DB4403/T6512025环境检测实验室气瓶间安全技术规范Safety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gascyIinderroomsinenvironmentaltestingIaboratories2025-06-27发布2025-07-01实施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一般规定24.1气瓶间布局和建筑结构24.2气瓶间外观24.3气瓶标志与标识24.4储存要求25 气瓶间安全措施35.1通风要求35.2监测和预警措施35.3电气系统要求35.4应急管理及处置措施36

    2、安全管理要求46.1实验室气瓶间管理制度46.2出入库管理46.3管理与操作人员要求47安全操作47.1劳动防护要求47.2气瓶搬运、装卸安全要求4附录A(资料性)实验室气瓶间公示牌6附录B(资料性)实验室气瓶间外观示意简图7附录C(资料性)实验室气瓶间门牌8附录D(资料性)不能混存的常用气体种类9参考文献10-X-刖本文件按照GB/T1.l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市生态环境监测站、深圳市世和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唐力、叶丽斯、廖琳琳、阳奇、林翰华、寇丁元、简涛、周兵、李先仰、

    3、葛虹、袁培、卢蔚、余泽群、张妮娜、肖静娴、陈晔、刘伟龙、贾晓栋。环境检测实验室气瓶间安全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环境检测实验室气瓶间一般规定、气瓶间安全措施、安全管理、安全操作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深圳市环境检测实验室气瓶间新建、改建、扩建及日常使用的管理,科研机构及学校等检测实验室单位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T7144气瓶颜色标志GB/T13005气瓶术语GB/T164

    4、83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GB/T16804气瓶警示标签GB17914易燃易爆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GB17915腐蚀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GB17916毒害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GB/T29639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34525气瓶搬运、装卸、储存和使用安全规定GB39800.1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第1部分:总则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8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T50493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GB55001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37建筑防火通用规范3术语和定义GB/T1

    5、3005界定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气瓶gascyIinder公称容积不大于3000L,用于盛装气体的移动式压力容器。来源:GB/T130052011,2.253.2气瓶间gascyIinderroom为满足实验室检测需要,统一存放气瓶(3.1)的集中场所。3.3易燃气体combustibIegas在20C和标准大气压101.3kPa下,与空气混合的爆炸下限不大于13%的气体或爆炸极限(燃烧范围)不小于12%的气体。3.4可燃气体fIammabIegas在大气压和20下,于空气中可以点燃的气体。4一般规定4.1气瓶间布局和建筑结构4.1.1气瓶间的建筑设计应符合GB55001、G

    6、B50016GB55037中建筑结构荷载、布局、通风和防爆泄压等相关规定。4.1.2气瓶间不宜设在主建筑物内,宜远离实验楼设置,不应设在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内,不应设在主通道两侧;气瓶间如果设置在建筑内,宜选择人员较少、靠近建筑外墙的位置。4.1.3储存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气体的气瓶间宜布置在独立建筑物内,当条件不满足时,可与主体建筑相邻布置,并应采用防爆墙与其他主体建筑隔开,且满足泄压要求。4.1.4氮气、氤气、氯气等惰性气体可设在不低于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的靠外墙处,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L5Oh的墙和乙级防火门与建筑物的其他部分隔开。4.1.5气瓶间与其他房间之间穿过管线时,管线与墙体的孔隙应

    7、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4.1.6气瓶间排风装置应单独直接排向远离人群和建筑物外空气动力阴影区和正压区之外。4.1.7设置在主体建筑外的气瓶间,应安装防雷装置,防雷装置应符合GB50057的规定。4.2气瓶间外观4.2.1应在气瓶间入口处设置公示牌,内容包括气瓶间所存放气体类别、最大储存量、危险象形图、应急措施等。实验室气瓶间公示牌的相关示例见附录Ao4.2.2气瓶间应按GB2894的规定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4.2.3 气瓶间外观宜与相邻建筑整体外观协调统一,实验室气瓶间外观示意简图见附录B。4.2.4 气瓶间外墙、门应保持干净整洁。4.2.5 气瓶间门牌设置在门正面或上方时使用横牌,设置在

    8、门两侧时使用竖牌,具体内容见附录C。4.2.6 气瓶间门口通道至少Inl范围内设置警示色带,增强提示作用。储存有毒、易燃气体的气瓶间应使用红色警示色带,储存其他气体的气瓶间应使用黄色或橙色警示色带,色带宽度规格0.1m。4.3气瓶标志与标识1.1.1 1气瓶警示标签应符合GB/T16804的规定。1.1.2 气瓶颜色标志应符合GB/T7144的规定。1.1.3 气瓶应悬挂“满”“使用中”“空瓶”三种状态标识之一。4.4.1气瓶的入库应符合GB/T34525的规定。4.4.2气瓶间应设置有温度与湿度监控装置。4.4.3气瓶的储存应有专人负责管理,所有气瓶应有防倾倒及防震措施。4.4.4气瓶间的空

    9、瓶、实瓶应分开存放,并有明显的区域标识。4.4.5可燃气体与助燃气体应分室存放。4. 4.6应注意不能混存的常用气体种类,具体内容见附录D。4.4.7气瓶间气瓶存储数量宜符合GB50016等规定。5气瓶间安全措施5. 1通风要求5. 1.1气瓶间应设置通排风系统,环境温度超过40C时,应采取降温措施。5. 1.2存放可燃气体的气瓶间通排风系统,应设置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5. 1.3通风管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可燃气体通风管应采用金属材料或不易产生静电的材料制作。5. 1.4通风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墙等防火分隔物。如需穿过时,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5.2监测和预警措施5.2.1存有大量无毒窒息性压缩

    10、气体或液化气体(液氮、液氤)的较小密闭空间,为防止大量泄漏或蒸发导致缺氧,应安装氧含量监测报警装置。5.2.2存放可燃、有毒气体的气瓶间应按GB/T50493的规定配备相应的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存放氧气的气瓶间应配备氧气浓度检测报警装置。5.2.3设置的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应与事故通风装置联动,信号传至24h有人值守或监控的地方,并设声光报警装置。5.2.4气体检测、报警装置每年至少校准一次,确保完好有效。5. 3电气系统要求存放可燃气体的气瓶间,电力装置设计应符合GB50058的要求,内部应设置防静电接地装置,门口应设置人体静电释放装置。5.4 应急管理及处置措施5.5 .1使用单位应根据GB17

    11、914、GB17915和GB17916中规定的易燃气体、腐蚀性化学品和毒害性化学品的灭火方法,针对使用气瓶气体的危险性质,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位置定位设置以下应急器材:a)水、砂土;b)灭火器;c)灭火毯;d)消防砂及消防铲;e)呼吸面罩和防护手套;f)防汛板或防汛沙袋;g)其他必要应急器材。5. 4.2使用单位应具备抵御超强台风级别的安全防范措施。注:超强台风是指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251.0ms,底层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6级或16级以上的热带气旋。5.3.3 使用单位应编制符合GB/T29639要求的气瓶间现场处置方案及应急处置卡。5.3.4 使用单位制定相应专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2、并按安全监管部门的要求备案。5.3.5 使用单位应每半年至少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一次应急演练,并做好演练记录。6安全管理要求6. 1实验室气瓶间管理制度使用单位应制定实验室气瓶间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张贴在醒目位置。7. 2出入库管理6.2 .1建立并执行气瓶出入库制度,如实填写气瓶出入库登记表。6.2.2 气瓶入库前,应由专人负责,逐瓶进行检查。验收内容至少包括:a)外观涂层完好情况、定期检验有效期是否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的规定;b)气瓶附件是否齐全、有无损坏,是否超出设计使用年限或者检验有效期;c)气瓶是否出现变形、异常响声、明显外观损伤等情况;d)氧气或其他强氧化性气体的气瓶,

    13、其瓶体、瓶阀不应沾染油脂或其他可燃物。6.2.3 供应商应提供气体安全技术说明书。安全技术说明书或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应张贴或悬挂在气瓶间醒目位置,气体安全技术说明书载明的内容应符合GB/T16483的要求。6.3 管理与操作人员要求6.3. 1不应在气瓶间内进行分装、放空等操作。6.3.2存放可燃气体的气瓶间内应使用不易产生火花的铜制、合金制或其他工具。6.3.3气瓶间管理与操作人员应具备气瓶安全使用知识和气瓶事故应急处置能力。6.3.4气瓶间管理与操作人员应接受理论和实操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实验室应保留培训和考核记录。6.3.5对连续3个月以上离岗的操作人员,应根据6.3.4的

    14、要求进行管理。7安全操作7.1 劳动防护要求接触低温、腐蚀、有毒、易燃等气体的作业人员应按GB39800.1的要求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单位根据作业环境为员工配备以下劳动防护用品:a)涉及易燃气体的作业应配备防静电鞋、防静电工作服等劳动防护用品;b)涉及腐蚀性气体的作业应配备工作帽、防腐蚀护目镜、防酸碱手套、防酸碱鞋、防酸(碱)服等劳动防护用品;c)涉及有毒气体的作业应配备空气呼吸器、防毒面具、化学品防护服等劳动防护用品。7.2 气瓶搬运、装卸安全要求7. 2.1气瓶的搬运应符合GB/T34525的有关规定。7.2.2 搬运、装卸易燃气体气瓶时,应使用不产生火花的铜制、合金制或其他工具。7

    15、2.3 气瓶搬运应使用专用推车并用铁链等妥善加以固定,不应用肩扛、背驮、怀抱、臂挟、托举、翻滚或二人抬运的方式搬运。7.2.4 搬运有毒或腐蚀性气体时,应采取佩戴防毒面罩、防护手套等防护措施。7.2.5 在搬运途中发现气瓶漏气、燃烧等险情时,搬运人员应针对险情原因,进行紧急有效地处理。7. 2.6搬运、装卸气瓶时不应摔、碰、撞、击、拖拉、倾倒和滚动。附录A(资料性)实验室气瓶间公示牌A.1公示牌宜选用坚固耐用的材料制作,张贴在实验室气瓶间外侧显眼位置。尺寸大小:0.8mX0.6mA.2表A.1给出了实验室气瓶间公示牌示例。表A.1实验室气瓶间公示牌示例储存气瓶名称氧气、氤气最大储存量氧气L、

    16、氮气L危险象形图A应急措施迅速将泄漏区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置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少量泄漏:切断火源,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打开机械通风设施进行强制通风,尽快切断泄漏源。大量泄漏: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是否可以用水、泡沫等灭火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火势。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

    17、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安全警示瓜当心火灾IAI当心爆炸1气瓶间负责人*联系电话0755-*/1*附录B(资料性)实验室气瓶间外观示意简图图B.1给出了实验室气瓶间外观示意简图。图B.1实验室气瓶间外观示意简图附录C(资料性)实验室气瓶间门牌C.1门牌宜选用不锈钢材料蚀刻红字,尺寸大小:0.6mX0.12m。C.2图C.1给出了门牌横排示例,图C.2给出了门牌竖排示例。气瓶间图C1门牌横排图C.2门牌竖排附录D(资料性)不能混存的常用气体种类表D.1给出了不能混存的常用气体种类。表D.1不能混存的常用气体种类气体名称可燃气体,助燃气体b惰性气体-腐蚀性气体”有毒气体-可燃气体OXOX助

    18、燃气体OOX惰性气体OOOOO腐蚀性气体XOO有毒气体XOO。:表示可以混存。:表示不可以混存。a常见可燃气体:氨气、氢气、乙快、甲烷及其混合气等。b常见助燃气体:氧气及其混合气等。,常见惰性气体:氧气、氢气、氮气等。d常见的腐蚀性气体:氨气、氯化氢、二氧化硫等。e常见有毒气体:氨气、氯气、硫化氢等。参考文献1 GB69442012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2 GB/T192012006热带气旋等级3 GB308712022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4 GB550162021建筑环境通用规范5 GB550362022消防设施通用规范6 DB4403/T792020危险化学品储存柜安全技术要求及管理规范7 DB4403T802020危险化学品中间仓库安全管理规范


    注意事项

    本文(《环境检测实验室气瓶间安全技术规范》.docx)为本站会员(极速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