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学习重点、难点及练习-S学习重点(一)意象的理解与分析1 .宏大意象的特点:诗中出现了“无数的白云”“北冰洋”“太平洋”“滚滚洪涛”等意象。“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无数突出数量之多,“怒涌”赋予白云动态与强大的气势,展现出雄伟壮阔的画面。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太平洋在此被赋予强大的力量,形象宏伟阔大。这些意象突破了常规的自然景象描绘,带有强烈的夸张与想象色彩。2意象的象征意义:“白云”象征着积极、进步且汇聚起来具有强大力量的群体或力量,其洁白的特质暗示着纯洁与正义。“洪涛”象征着如五四时期般冲击旧世界的时代精神,那滚滚而来、不可阻挡的态势,正是对旧制度
2、旧文化、旧传统发起冲击的力量的体现。而“力”这一核心意象,既代表大自然本身蕴含的伟力,像白云怒涌之力、太平洋的力量等,也象征着诗人渴望摧毁旧世界、创建新世界的强大精神力量,与五四时期追求变革、打破束缚的时代需求相呼应。(二)诗歌语言特色1感叹词与标点的运用:诗中频繁使用“啊啊!”这样的感叹词,以及大量的感叹号。如“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等。感叹词的运用,直接而强烈地抒发了诗人内心澎湃的激情,增强了情感的表达效果;感叹号的密集使用,如同激昂的鼓点,使诗歌的节奏紧凑有力,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诗人那如火山喷发般难以抑制的情感。2 .句式特点:诗歌采用了长短句
3、结合的句式。长句如“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详细地描述了太平洋强大的动作与力量,使表达具有丰富性和层次感;短句如“力哟!力哟!”简洁明快,短促有力,像一声声激昂的号角,突出强调了“力”这一核心意象,强化了诗歌的节奏感和力量感,使诗歌在情感抒发上更加自由奔放,符合诗人激情洋溢的表达需求。(三)诗人情感把握1.对自然伟力的惊叹与歌颂:诗人通过对白云怒涌、太平洋强大力量、滚滚洪涛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出对大自然神奇伟力的深深惊叹。他以宏大的视角和夸张的笔触,将自然的力量放大到极致,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这种伟力的赞美与讴歌,表达出对大自然磅礴气势的折服与敬畏。2追求个性解放与时代变革
4、的激情:在五四时期的时代背景下,诗人借诗歌抒发了否定旧的社会现实、摆脱旧思想束缚的强烈愿望。诗中“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体现出诗人渴望打破旧秩序,创建一个全新世界的追求。这种情感与当时提倡科学、民主和自由的时代精神相契合,诗人以自己的激情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参与到时代变革的洪流中,展现出五四青年张扬个性、追求解放的精神风貌。二、学习难点(一)深入理解诗歌与五四时代精神的紧密联系1 .时代背景的复杂性:五四时期,中国社会面临着深刻的变革,政治上受到封建势力和列强压迫,文化上传统旧文化与新文化激烈碰撞,社会思潮涌动,“劳工神圣”等观念兴起。要理解诗歌与这一复杂时代背景的联系,需要学生
5、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有较为全面的了解,这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例如,学生需要明白为何在这个时期会产生对旧世界强烈的破坏欲望以及对科学、民主、自由的急切追求,而这些背景知识较为繁杂,需要梳理整合。2 .诗歌意象与时代精神的深层对应:诗中的意象如“白云”“洪涛”“力”等与五四时代精神的对应并非直观呈现。学生需要深入思考“白云怒涌”所象征的进步力量是如何在当时的社会中体现的,“滚滚洪涛”冲击旧世界与五四时期对封建礼教、旧制度的冲击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要理解这些深层对应关系,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联想能力,从诗歌的文字表面深入挖掘其背后隐藏的时代内涵。(二)体会诗歌中“我”的形象及其意
6、义1 .“我”的形象的多义性:诗中的“我”既是诗人自我形象的体现,又不仅仅局限于此。“我立在地球边上,俯瞰着宇宙间宏大的景象,发出激情的呼喊。这个“我”可以看作是诗人个体对世界的独特观察与感受的主体,同时又具有群体性象征意义,代表着被五四时代怒潮唤醒的革命知识青年群体。学生较难准确把握“我”这一形象所涵盖的多层意义,容易单纯地将“我”理解为诗人个人,而忽略其背后所代表的时代青年群体特征。2 .“我”与诗歌主旨的关联:“我”在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和行为(如放号)与诗歌主旨紧密相连。“我”对自然伟力的歌颂、对旧世界的破坏和新世界的创造的呼喊,是诗歌主旨的具体承载。学生需要理解“我”如何通过对各种意象的
7、感知和描述,将个人情感与时代精神相融合,从而传达出诗歌追求个性解放、推动时代变革的主旨,这需要学生对诗歌的整体结构和情感脉络有清晰的梳理与把握。三、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对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意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白云”在这里象征着消极、保守的力量,暗示旧势力的顽固。B.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太平洋被赋予强大力量,象征着冲击旧世界的巨大力量。C. “滚滚洪涛”象征着如五四时期般冲击旧世界的时代精神,展现出不可阻挡的气势。D. “力”是全诗的核心意象,既指大自然的伟力,也指诗人渴望破坏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精神力量。2 .
8、关于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语言特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诗中多次使用“啊啊!”这样的感叹词,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B.大量感叹号的运用,使诗歌情感表达更加强烈,如同激昂的呼喊。C.诗歌采用长短句结合的句式,长句丰富了表达的层次,短句增强了力量感。D.语言风格豪放、奔放,充满激情,与诗歌所表达的追求变革的主题相契合。3.下列对诗歌中“我”的形象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 “我”就是诗人自己,仅仅表达了诗人个人对自然景象的独特感受。B. “我,代表着所有热爱大自然的人,抒发了对自然伟力的赞美之情。C. “我”是被五四时代怒潮唤醒的革命知识青年的代表,体现了追求个性解放、渴望时代变革的精神。
9、D. “我”是一个虚构的形象,没有实际意义,只是为了增加诗歌的奇幻色彩。(二)简答题1 .请简要分析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五四时代精神的联系。2 .诗歌中运用了哪些意象来营造宏大壮阔的意境?这些意象对表达诗人情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三)赏析题请从意象、语言、情感等角度,赏析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四、答案(一)选择题1 A解析:诗中“白云”象征着积极、进步的力量,并非消极、保守的力量,A选项错误。2 A解析:诗中多次使用“啊啊!这样的感叹词,主要是为了直接而强烈地抒发诗人内心澎湃的激情,增强情感的表达效果,而非增强诗歌的节奏
10、感和韵律美,A选项错误。3 .C解析:诗中的“我”不仅仅是诗人自己,更代表着被五四时代怒潮唤醒的革命知识青年群体,体现了追求个性解放、渴望时代变革的精神,C选项正确。(二)简答题1 .答案要点: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旧世界的否定和对新世界的渴望。五四时代,中国社会面临着从政治制度到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变革需求。“不断的毁坏”对应着五四时期对封建旧制度、旧礼教、旧文化等的猛烈批判与冲击,力图打破束缚社会进步的旧秩序;“不断的创造”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科学、民主、自由等新思想、新文化的追求与构建,渴望创造一个全新的社会环境;“不断的努力哟”则展现出五四青年积极进取、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为实现社会变革而不懈努
11、力。整句话与五四时期追求变革、破旧立新的时代精神高度契合,表达了诗人对这一时代精神的呼应与倡导。2 .答案要点:诗歌运用了“无数的白云”“北冰洋”“太平洋”“滚滚洪涛”等意象营造宏大壮阔的意境。“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通过“无数”和“怒涌”展现出白云数量之多、气势之猛,营造出宏大的氛围;“北冰洋“太平洋”本身就是广阔无垠的存在,诗人将其纳入诗中,使意境更为辽阔;“滚滚洪涛”以其汹涌澎湃、绵延不绝的特点,进一步强化了壮阔的感觉。这些意象对表达诗人情感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们是诗人情感的载体,诗人对自然伟力的惊叹、对旧世界的破坏欲望以及对新世界的创造激情,都通过对这些宏大壮阔意象的描绘得以抒发。诗
12、人借助这些意象,将个人情感与时代精神相融合,使情感表达更加深沉、有力,引发读者对时代变革的思考与共鸣。(三)赏析题1.答案要点:意象角度:诗中选取了众多宏大意象,如“无数的白云”“北冰洋”“太平洋”“滚滚洪涛”“力”等。“白云”虽轻柔,但“无数且“怒涌”,赋予其强大的气势,象征着积极进步力量的汇聚北冰洋”和“太平洋”广阔无垠,展现出宏大的空间感,其中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被赋予了强大的破坏与革新力量;“滚滚洪涛”以其汹涌的态势,象征着冲击旧世界的时代精神。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营造出雄浑壮阔的意境,为诗人情感的抒发提供了广阔的背景,使诗人对自然伟力的赞美以及对时代变革的渴望得
13、以依托。语言角度:语言豪放、奔放,充满激情。频繁使用“啊啊!”这样的感叹词,直接而强烈地宣泄出诗人内心的澎湃情感,增强了情感的感染力;大量感叹号的运用,如同激昂的鼓点,使诗歌节奏紧凑有力,强化了情感的表达。句式上长短句结合,长句如“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详细描绘出太平洋强大的力量与动作,丰富了表达层次;短句如“力哟!力哟!”简洁明快,突出强调了“力”这一核心意象,使诗歌在情感抒发上更加自由奔放,淋漓尽致地展现出诗人的激情。情感角度:诗歌抒发了诗人多层面的情感。一方面,诗人对自然伟力表现出深深的惊叹与歌颂,通过对白云怒涌、太平洋力量等的描绘,展现出对大自然磅礴气势的折服。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诗人借自然景象抒发了对五四时代精神的呼应。在那个渴望变革的时代,诗人渴望摆脱旧的社会现实和思想束缚,通过“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等诗句,表达出对旧世界的否定和对新世界的创造激情,体现出张扬个性、追求解放的强烈愿望,与五四时期提倡科学、民主和自由的时代精神高度契合,弓I发读者对时代变革和个人价值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