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课我们小点儿声学习重点、难点及练习一、学习重点(一)认识在公共场所控制音量的重要性1 .理解对他人的影响:要让学生明白,在教室、图书馆、医院、电影院等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会干扰他人学习、工作和休息。比如在教室大声吵闹,其他同学就难以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课;在图书馆大声说话,会打扰正在安静阅读的人。2 .体会对公共秩序的作用:安静和谐的公共环境有助于维持良好的秩序。举例说明,在公交车上大家都小点儿声,司机能更专注地开车,减少交通事故风险,也能让乘客们有更舒适的乘车体验。(二)掌握在不同场合控制音量的方法1 .教室场景:课堂发言时,声音要洪亮清晰,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课间休息时,与同学交流应轻
2、声细语,走路轻手轻脚,避免桌椅挪动发出刺耳声音。2 .图书馆场景:保持绝对安静,拿放书籍动作要轻。如果需要交流,可采用写纸条或者用极其微小的声音沟通。3 .公共场所场景:在电影院观影时,不讨论剧情,如需与同伴交流,应捂住嘴巴,尽量减小音量;在医院,要时刻保持安静,以免影响病人休息和医生工作。二、学习难点(一)将小点声意识转化为持续行动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天性使然,很难长时间自觉控制音量。需要教师和家长不断提醒、引导,并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如班级开展“安静小天使”评选活动,每周评选出在校园里能始终做到小点儿声的同学,给予奖励和表扬,强化学生小点声的行为习惯,逐渐让其成为自觉行为。(二)灵活根据场
3、合调控音量学生可能难以快速准确判断不同场合适宜的音量大小。教师可通过多种场景模拟,如模拟商场、公园、博物馆等不同场所,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学习。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和他人行为,学会根据环境氛围调整自己的音量。三、练习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当你在图书馆看书时,旁边的人在大声说话,你应该()A.也跟着大声说话B.告诉他们图书馆要安静C.捂住耳朵继续看书2 .课间在教室里,以下哪种行为是正确的()A.大声喊叫和同学玩耍B.轻声和同学交流问题C.用力推桌椅3 .去医院看望病人时,我们要()A.大声和病人聊天B.保持安静,小声说话C.在病房里跑来跑去4.乘坐公交车时,你想听音乐,
4、应该()A把声音外放很大B.戴上耳机,调小音量C.跟着音乐大声唱歌5.在电影院看电影,后面的小朋友一直大声说话,你会()A转身和他一起大声说话B.请他小点声,不要影响他人C.不管他,自己继续看电影(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15分)1 .在教室里,只有上课的时候才需要安静,下课就可以大声喧哗。()2 .在公园里玩耍,因为是户外,所以可以大声喊叫。()3 .我们在任何地方都要小点儿声,不能发出一点声音。()4 .图书馆里设置“安静”标志,是为了提醒大家保持安静。()5 .在餐厅吃饭时,为了让服务员听到,我们要大声说话。()(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列举三个需要小点儿声的公共场所,
5、并说一说在这些场所大声喧哗会有什么影响。2 .说一说在教室里,我们怎样做才能做到小点儿声?(至少写出三点)(四)情景模拟题(10分)假如你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商场购物,商场里人很多,比较嘈杂。这时你看到一个小朋友在商场的休息区大声哭闹,他的妈妈怎么哄都哄不好,周围的人都投来了异样的目光。请你想一想,你可以怎么做来帮助这位妈妈和小朋友,同时又能让周围保持相对安静的环境?(请用一段话描述你的做法)四、答案(一)选择题1.B2,B3.B4.B5,B(二)判断题r2.3.4.5.()简答题1 .示例:图书馆,大声喧哗会打扰其他人安静阅读;医院,会影响病人休息和医生工作;电影院,会破坏他人观影体验。2 .示例:课间交流时轻声细语;走路时轻轻的,不奔跑打闹;挪动桌椅时轻抬轻放。(四)情景模拟题示例:我会先走到小朋友身边,蹲下来,温柔地对他说:“小朋友,不要哭啦,商场里有很多好玩的东西哦,我们一起去找找看好不好呀。”然后,我会试着拿出自己口袋里的小零食或者小玩具,吸弓I他的注意力。同时,我会小声地对他的妈妈说:“阿姨,别着急,我们一起哄哄他。”在小朋友情绪稍微稳定一些后,我会和妈妈一起,带着小朋友到商场里相对安静的角落,比如儿童游乐区,让小朋友在那里玩一会儿,这样既不会影响到其他人,也能让小朋友开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