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课后作业-S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19世纪前期,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的直接目的是()A.扭转对华贸易逆差B.打开中国市场C.破坏中国的自然经济D.毒害中国人民2 .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折中指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A.鸦片泛滥成灾B.西方传教士活动猖獗C.自然经济加速解体D.国家主权不断丧失3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的利益B.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C.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D.英国为了割占中国领土4.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
2、约是()A.南京条约B.虎门条约C.望厦条约D.黄埔条约5 .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不包括()A.广州B.厦门C.福州D.南京6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其表现为()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中国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D.中国的封建经济完全解体7 .英国通过虎门条约取得的特权不包括()A.领事裁判权8 .片面最惠国待遇C.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D.协定关税权8 .美国、法国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的时间是()A. 1842年B. 1843年C. 1844年D. 1845年9 .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A
3、要求清政府赔偿鸦片的损失B.要求清政府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D.要求清政府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10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火烧圆明园的侵略者是()A.英法联军B.美俄联军C.八国联军D.日本军队11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其中通过谖理条约割占的领土面积是()A. 60多万平方千米B. 40多万平方千米C. 44万多平方千米D. 7万多平方千米12.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都是西方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A.B.C.D.13
4、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其中规定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的是()A.中俄天津条约B.中美天津条约C.中英天津条约D.中法天津条约14.1860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下列不属于该条约内容的是()A.增开天津为商埠B.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C.赔款额大幅增加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15.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C.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D.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二、材料解析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中国
5、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到来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一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材料二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1)材料一中“激烈的禁烟运动”指的是什么事件?(3分)(2)材料一认为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什么?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6分)(3)根据材料二,概括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6分)2 .阅读下列材
6、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随后,清政府在与英、法、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又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材料二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并扬言要直捣皇宫。奕听被迫与英、法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并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在条约中,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以及清
7、政府被迫签订的条约。(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6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3分)三、论述题(20分)结合所学知识,论述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不少于300字。四、情境分析题(20分)假设你是19世纪中期的一位中国商人,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请以你的视角,描述两次鸦片战争给你的商业活动和生活带来的变化。要求:内容合理,符合史实,不少于200字。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A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的直接目的是扭转对华贸易逆差。2 .A林则徐的奏折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鸦片泛滥成灾的情况。3 .B鸦片战
8、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4 .A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5 .D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有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不包括南京。6 .A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7 .D协定关税权是南京条约的内容,不是虎门条约取得的特权。8 .C1844年,美国、法国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9C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0 .A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火烧圆明园的侵略者是英法联军。11 .A通过谖理条约沙俄割占中国东北6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12 .C两次鸦片战争都是西方列强为打开中国
9、市场而发动的,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13 .C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14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是马关条约的内容。15 .C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二、材料解析题(1)虎门销烟。(2)材料一认为鸦片战争的目的是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不同意。理由: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虎门销烟只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3)开放五处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双方协议。2.(1)时
10、间:1856年。条约: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2)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大幅增加。(3)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三、论述题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政治上,中国的主权遭到严重破坏。鸦片战争后,中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让领土,如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领事裁判权等特权的丧失,严重侵犯了中国的司法主权。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更多领土被沙俄割占,主权进一步丧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11、程度不断加深。经济上,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通过通商口岸,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传统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受到冲击,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同时,中国的商业结构也发生变化,一些新兴商业城市兴起,对外贸易格局改变。社会生活方面,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开始传入中国,对中国传统的生活习俗和社会风尚产生一定影响。两次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转变,开启了中国近代屈辱历史的篇章,也促使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思考中国的出路,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四、情境分析题作为19世纪中期的中国商人,两次鸦片战争给我的商业活动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变化。鸦片战争前,我的生意主要集中在国内传统贸易,依靠国内的市场和渠道,虽然利润不算丰厚,但生意还算稳定。然而,鸦片战争后,随着南京条约的签订,五口通商,大量外国商品涌入。这些外国商品质量好、价格低,严重冲击了我的传统商品销售。我原本经营的手工制品,销量急剧下降,很多同行都面临倒闭的困境。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更多的通商口岸开放,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这使得外国商品更加深入内地,我的生意更是雪上加霜。同时,战争导致社会动荡不安,运输成本增加,货物安全也难以保障。生活方面,物价不断上涨,生活成本提高,而且外国势力的侵入,让我们普通百姓的生活充满了不安和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