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学习重点+难点+练习.docx

    • 资源ID:468591       资源大小:15.8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学习重点+难点+练习.docx

    1、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学习重点+难点+练习一、学习重点(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L帝国主义阶段的到来: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它们竞相奉行殖民扩张、建立庞大帝国的帝国主义政策,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亚洲诸国很快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被瓜分殆尽。2.欧洲列强矛盾尖锐: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它们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英德矛盾: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德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后起而强大的德国把英国视为“日益衰落的国家”,开始寻求在欧洲乃至世界的领导地位,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最主要的

    2、矛盾,实质是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法德矛盾:普法战争后,因阿尔萨斯一洛林等领土争端积怨已久,且对北非殖民地的争夺也十分激烈,其矛盾实质是争夺欧洲大陆霸权和北非殖民地,是欧洲大陆的主要矛盾。德俄矛盾:因不断的贸易摩擦而关系恶化。俄奥矛盾:矛盾集中在巴尔干半岛,实质是争夺巴尔干地区。L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20世纪初,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同盟国”,英国、法国、俄国组成“协约国”。它们竞相扩军备战,制定战争计划,制造政治危机和局部军事冲突,国际局势日益紧张。2.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枪杀,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

    3、火线。(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1 .三条战线:英法军队与德军对阵西线,德奥联军与俄军在东线厮杀,奥军与俄军及塞尔维亚军队在南线争斗。西线是决定性战场。2 .主要战役马恩河战役:1914年9月,双方以150多万兵力在马恩河激战,德军战败,标志其“速决战”破产。凡尔登战役:1916年2-12月,此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是一战中时间最长的战役,双方军队死亡超过25万人,50多万人受伤。索姆河战役:1916年6-11月,被称为“索姆河地狱”,是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双方伤亡共计130万人。日德兰海战:1916年,英德在日德兰海域进行海战,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1.战争的转折与结束:191

    4、7年美国和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于1918年退出了战争。1918年11月11日,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三)一战后的国际秩序一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1 .巴黎和会:1919年初,战胜国对战败国媾和的会议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美、英、法的政府首脑操纵了和会,德国等战败国和苏俄被排斥在会议之外。会议签订了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条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2 .华盛顿会议:1921-1922年,为了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特别是美日矛盾,召开了华盛顿会议。会议签订了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胜国在东

    5、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国际新秩序。3 .国际联盟:1920年,国际联盟成立,其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但由于美国没有加入,国联实际上被英法操纵,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作用有限。二、学习难点(一)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这种不平衡一方面体现在经济实力上,如美国、德国后来居上,超过老牌的英、法等国家;政治上,美、英、法民主化程度较高,德国、俄国民主化程度较低,在殖民地的占有上也不平衡。经济实力对比的变化,使得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按实力重新瓜分世界,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又不愿意放弃既得利益,必然导致矛盾升级。另一方面,这种不平衡还表

    6、现在某一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例如德国,其经济快速发展但政治上的扩张需求与现有国际秩序产生尖锐冲突,成为一战爆发的重要推动因素。(二)全面认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L进步性: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为20世纪20年代世界的相对和平与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它通过一系列条约和国际组织,建立了新的国际秩序,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各国的行为。2局限性分赃不均: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和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对德国等战败国的处置过于苛刻,埋下了复仇的种子,如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巨额赔款、限制军备等规定,弓I发了德国民众的不满,为二战的爆发埋下隐患。矛盾重重:该体系

    7、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如战胜国之间的利益分配不均,美日在东亚地区的矛盾依然尖锐;同时,它也没有解决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民族解放运动不断兴起。缺乏有效保障:国际联盟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作用有限,无法有效制止侵略行为和战争的爆发。(三)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秩序的影响L欧洲地位下降:一战给欧洲带来了巨大的破坏,经济遭受重创,政治格局发生变化,四大帝国(德意志、奥匈、沙皇俄国、奥斯曼)瓦解,欧洲的全球霸权地位开始逐渐丧失。2 .美日崛起:美国在一战中大发横财,经济实力迅速增强,逐渐成为世界经济中心;日本乘机扩张,在远东地区的势力得到增强。3 .民族解放运动兴

    8、起:一战使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深受战争之苦,同时也让他们看到了帝国主义国家的虚弱,激发了民族意识的觉醒,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4 .社会主义运动发展: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启了20世纪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抗冲突与并存竞争。5 .新秩序的建立: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建立了战后新的国际秩序,但这一秩序并不稳定,充满了矛盾和危机。三、练习题(一)选择题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不包括()A.垄断组织的产生B.资本输出具有突出意义C.国际托拉斯开始瓜分世界D.各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加快2.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国家

    9、之间的主要矛盾是()A.法德矛盾B.俄奥矛盾C.英德矛盾D.德俄矛盾3.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A.马恩河战役B.凡尔登战役C.索姆河战役D.日德兰海战4.1917年,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的意图是()A.展示中国的军事实力B.战后收回日本攫取的山东主权C.获得经济援助D,参与瓜分世界5.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A.彻底消除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B.确立了美国在世界的霸权地位C.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非洲和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国际新秩序D.维护了世界的持久和平(二)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走上了政

    10、治民主化的道路,但毕竟政治民主化的发展程度不一致,有两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类是以英、法、美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较为健全;第二类是以俄、德、曰为代表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色彩较为浓厚。材料二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枪杀,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交战双方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虽然塞尔维亚顺应战前普遍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维护民族独立,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股带有正义性的力量,但并不能改变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的性质。(1)根据材料一,分析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11、在政治方面的表现。(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萨拉热窝事件为什么会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3)根据材料三,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并分析为什么说其性质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简答题1 .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2 .简述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主要内容及评价。四、答案(一)选择题1D2.C3.B4.B5.C(二)材料分析题(1)政治民主化发展程度不一致,英、法、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较为健全,俄、德、日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较为浓厚。(2)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向塞尔维亚宣战,随后德、俄、法、英相继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它成为了两大军事集团发动战争的借

    12、口,弓I发了国际局势的迅速恶化。(3)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原因:从战争的交战双方看,是协约国集团和同盟国集团的厮杀,它们都是主要的帝国主义国家;从战争的起因看,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发动的,是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从战争的进程看,帝国主义各国为了实现自己的战争目的进行了长期残酷的争夺,显示出侵略性质;从战争的结果看,战争给欧洲和世界带来了动荡不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虽然塞尔维亚维护民族独立具有正义性,但不能改变整体战争的非正义性质。(三)简答题1原因: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这是根本原因。经济上美国、德国后来居上,英、法相对衰退;政治上,美、英、法

    13、民主化程度较高,德国、俄国民主化程度较低;殖民地占有不平衡,后起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与老牌国家矛盾升级。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即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和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它们竞相扩军备战,使国际局势日益紧张。崇尚战争和强权的军国主义思想盛行。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1.主要内容:凡尔赛体系:1919年巴黎和会签订了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条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华盛顿体系: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国际新秩序。国际联盟:1920年成立,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评价:进步性: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为20世纪20年代世界的相对和平与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通过条约和国际组织建立了新的国际秩序,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各国行为。局限性: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和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对德国等战败国处置苛刻,埋下复仇种子;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以及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国际联盟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作用有限,无法有效制止侵略和战争爆发。


    注意事项

    本文(《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学习重点+难点+练习.docx)为本站会员(极速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