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随堂练习.docx

    • 资源ID:468597       资源大小:15.93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随堂练习.docx

    1、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随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有学者指出:“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在俄国条件下的一次实践,它的胜利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道路。”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不包括()A.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社会矛盾尖锐B.一战加剧了俄国的社会危机C.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稳定了国内局势2.1917年4月,列宁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这一口号()A.明确了武装起义的方针B.适应了当时俄国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C.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D,推动了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3 .有

    2、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以彼得格勒的起义为起点,迅速扩展到全国的一场革命。”彼得格勒起义胜利的标志性事件是()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B,成立工兵代表苏维埃C.攻占冬宫D.颁布土地法令4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其中,和平法令的主要内容是()A.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B.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C.实行粮食税,允许商品交换D.组建红军,保卫新生政权5.列宁指出:“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这里的“错误”指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运动D.苏联模式6.1

    3、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特点是()A.实行余粮收集制B.取消自由贸易C.大力发展商品经济D.实现农业集体化7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这一政策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是()A.要坚持计划经济体制8 .要重视商品货币关系,尊重经济规律C.要优先发展重工业D.要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8.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苏联成立初期,面临的主要任务是()A.巩固新生政权,恢复国民经济B.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C.实施五年计划,实现工业化D.进行政治体制改革9 .斯大林时期,苏联通过实施五年计划,实现了工业化。苏联工

    4、业化的特点是()A.优先发展轻工业B.优先发展农业C.优先发展重工业D.轻重工业均衡发展10.农业集体化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举措。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苏联采取的主要方式是()A.农民自愿加入集体农庄B.强制农民加入集体农庄C.鼓励个体农民发展生产D.允许农民经营自留地11 .苏联模式在历史上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严重弊端。下列属于苏联模式弊端的是()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促进了苏联经济的快速发展A.B.C.D.12 .有学者评价苏联模式:“它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5、也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其弊端日益成为苏联社会发展的障碍。”苏联模式形成的标志是()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苏联的成立C.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D.农业集体化的完成13 .十月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不包括()A.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B.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C.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D.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14 .苏俄(联)在不同时期实行了不同的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的调整反映了()A.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B.社会主义道路不适合苏联国情C.苏联经济发展缺乏连续性D.苏联政治体制不断发生变化1

    6、5.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再到苏联模式,苏俄(联)的经济政策调整给我们的启示是()A,经济政策的制定要以领导人的意志为转移B.经济政策的调整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C.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D.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需要借鉴资本主义的经验二、材料解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目前俄国的特点是由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列宁四月提纲材料二推翻沙皇君主制以后,俄国工农最明确最坚决地要求的和约,就是立即缔结没有兼并没有赔款的和约。和平法令材

    7、料三1918年,苏俄政府实行余粮收集制。农民必须按国家规定的价格和数量交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并禁止私人自由贸易。(1)材料一中“革命的第一阶段”和“革命的第二阶段”各指哪次革命?两次革命的性质有何不同?(6分)(2)材料二反映了人民的什么愿望?和平法令的颁布有何意义?(5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苏俄实行的经济政策,并分析这一政策实施的背景和目的。(4分)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1年,苏俄政府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实行自由贸易;允许商品生产,恢复商品货币关系。材料二斯大林说:“我们所以采取新经济政策,就

    8、是因为它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时候,我们就让它见鬼去。”材料三苏联在1928-1937年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经济政策的特点。(4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斯大林为什么说“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时候,我们就让它见鬼去”?(5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实施五年计划的影响。(6分)三、论述题(25分)1.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请以“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

    9、实践”为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论述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新经济政策是十月革命后,为解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弓I发的经济和政治危机而实施的,不是十月革命爆发的条件。2B四月提纲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适应了当时俄国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为布尔什维克党指明了前进方向。3 .C攻占冬宫标志着彼得格勒起义的胜利,推翻了临时政府。4 .B和平法令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满足了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5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试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超越了当时苏俄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错误”所在。6 .C新经济政策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恢

    10、复和发展经济。7 .B新经济政策重视商品货币关系,尊重经济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有重要启示。8 .A苏联成立初期,首要任务是巩固新生政权,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9 .C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10.B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苏联采取强制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方式。11 .A是苏联模式的积极作用,是其弊端。12 .C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13 .D世界现代史开端说法不一,十月革命不是世界现代史开端的唯一标志。14 .A苏俄(联)经济政策调整反映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15 .B经济政策调整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不能随意以领导人意志为转移。二、材料解析题(1

    11、) “革命的第一阶段”指二月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第二阶段”指十月革命,性质是社会主义革命。(6分)(2)反映了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和平法令的颁布,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满足了人民对和平的需求,巩固了新生政权。(5分)(3)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背景:十月革命后,国内外敌对势力相互勾结,企图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粉碎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巩固新生政权。(4分)(1)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和发展经济;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4分)(2)斯大林认为新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资本主义经济成分,随着苏联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

    12、设的推进,新经济政策不再适应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苏联要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所以要抛弃新经济政策。(5分)(3)积极影响:苏联实现了工业化,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消极影响: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僵化,成为苏联社会发展的障碍。(6分)三、论述题1.示例: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道路

    13、十月革命的胜利,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生命力,为国际无产阶级运动树立了榜样。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进行了诸多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特定历史时期,集中全国力量保卫了新生政权,但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弓I发危机。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促进了经济恢复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斯大林时期,通过实施五年计划实现工业化,推行农业集体化,形成苏联模式。苏联模式在初期推动苏联快速实现工业化,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基础,但长期来看,其高度集中的体制弊端日益显现,导致经济结构失衡,人民生活改善缓慢,成为苏联后来发展的阻碍。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经验教训。我们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注重民生,不能盲目照搬模式。同时,要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


    注意事项

    本文(《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随堂练习.docx)为本站会员(极速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