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战国时期,各国货币不一,齐、燕行刀币,赵、魏行布币,楚国行蚁鼻钱,秦国行圜钱。这反映了当时()A.政治分裂影响货币形态B.经济发展推动货币改革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阻碍D.各国经济发展自成体系2.秦朝统一后,秦始皇下令统一货币,以半两钱为标准货币通行全国。这一举措()A.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C.实现了国家的长治久安D.导致了货币种类的减少3 .汉武帝时期,将地方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B.增加财政收入C.抑制富商大贾势力D.稳定货币制度4 .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
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交子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B.金属货币携带不便C.政府的大力推广D.造纸技术的进步5.元朝时期,政府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来发行。这一做法()A.促进了商业的繁荣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C.导致了通货膨胀D.方便了人们的交易6.明朝中期,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B.海外贸易的扩大C.政府的政策调整D.白银产量的增加7.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规定由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并禁止流通银元,将白银收为国有。这一改革的主要目的是()A.稳定货币金融秩序B.增加政府财政
3、收入C.促进对外贸易发展D.打击官僚资本势力8.1948年,国民政府发行金圆券。金圆券发行后,物价飞涨,经济陷入混乱。这一现象反映T()A.国民政府的统治即将崩溃B.通货膨胀严重C.货币制度的失败D.以上都是9.1816年,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此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先后采用,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这一制度的形成()A.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B.加强了英国的经济实力C.稳定了世界货币体系D.以上都是10.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大危机,美国政府不得不宣布停止兑换黄金,全面禁止黄金出口,导致金本位制崩溃。这一事件的影响是()A.资本主义世界货
4、币失去统一的标准和基础B.英国、法国和美国构建了以英镑、法郎和美元为中心的货币集团,各自为政C.世界经济陷入混乱D.以上都是11.1944年7月,美国、英国等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讨论战后国际货币问题。会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一体系的特点是()A.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B.美元与黄金脱钩,各国货币与美元脱钩C.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黄金挂钩D.美元与黄金脱钩,各国货币与黄金挂钩12.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政府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这一事件的原因是()A.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B.欧洲和日本经济的
5、崛起C.国际收支逆差扩大D.以上都是13.进入21世纪,美元仍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篮子中占据较大权重,是国际贸易结算和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但欧元、日元和人民币等的影响也在上升。这一现象反映了()A.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趋势B.美元的国际地位受到挑战C.国际货币体系的多元化趋势D.以上都是14.唐朝时,长安的商业活动非常繁荣,出现了许多邸店、柜坊和飞钱。其中,柜坊的主要功能是()A.存放货物B.提供住宿C.兑换货币D.借贷资金15.两宋时期,商业活动空前繁荣,货币流通量也大大增加。为了解决金属货币携带不便的问题,政府发行了纸币。纸币的发行()A.促进了商业的进一步发展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
6、收入C.导致了通货膨胀D.方便了人们的交易16.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在这一过程中,中国输出的主要商品是()A.丝绸、瓷器、茶叶B.香料、珠宝、药材C.棉花、棉布、铁器D.书籍、字画、工艺品17.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A.新航路的开辟B.工业革命的推动C.殖民扩张与掠夺D.交通运输业的发展18.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为了应对危机,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其中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包括()A.整顿金融体系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C.调整农业政策D.以上都是19.第二次
7、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下列属于这一时期建立的国际经济组织的是()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银行C.关贸总协定D.以上都是20.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货币体系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一些国家提出了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建议。下列属于这些建议的是()A.增加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份额B.推动国际货币多元化C.加强国际金融监管D.以上都是二、非选择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统一后,废除六国旧币,法定货币仅限于两种,以黄金为上币,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铜钱由国家统一铸造,严禁私人盗铸。圆形方孔从此成为中国古代铜钱的固定形制。 张
8、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二北宋铸币量很大,最多时高出盛唐十余倍,但仍不能满足商业发展需要,因此民间开始出现纸币交子。后来,官府在益州设立交子务,主持交子发行。南宋纸币使用更加普遍,在商业活动中的重要性超出了铜钱。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三明朝中期,朝廷被迫弛用银之禁,而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中国的白银恰好弥补了国内银矿不足的缺陷。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时,规定赋税折银征收,这说明民间使用白银已比较普遍。清代历朝都铸造铜钱,并在云南等地大力开采铜矿,但仍不能完全解决币材问题,同时用银之势也已不可遏止,因此在流通领域仍然是“用银为本,用钱为末”。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统一货币的措施。(
9、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宋货币发展的特点。(3)根据材料三,分析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的原因。(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趋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随着英国经济实力的增强,英镑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1816年,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此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先后采用,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摘编自世界经济史材料二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大危机,美国政府不得不宣布停止兑换黄金,全面禁止黄金出口,导致金本位制崩溃。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统一的标准和基础,英国、法国
10、和美国构建了以英镑、法郎和美元为中心的货币集团,各自为政。摘编自世界经济史材料三1944年7月,美国、英国等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讨论战后国际货币问题。会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该体系确定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值,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摘编自世界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分析金本位制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金本位制崩溃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世界货币体系演变的认识。答案一、选择题1 .A2.A3.A4.A5.D6.A7.A8.D9.D10.D11.A12.D13.D14
11、C15.D16.A17. B18.D19.D20,D二、非选择题(1)废除六国旧币;法定货币为黄金和圆形方孔铜钱;国家统一铸造铜钱,严禁私人盗铸。(2)铸币量很大;出现纸币交子;官府主持交子发行;南宋纸币使用更加普遍,重要性超出铜钱。(3)朝廷弛用银之禁;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中国的白银弥补了国内银矿不足;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赋税折银征收;民间使用白银已比较普遍;清代用银之势不可遏止。(4)由多种货币到统一货币;由金属货币到纸币;白银逐渐成为主要货币;货币形制逐渐固定。22.(1)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经济实力增强;英镑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2)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统一的标准和基础;英国、法国和美国构建了以英镑、法郎和美元为中心的货币集团,各自为政;世界经济陷入混乱。(3)以美元为中心;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确定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值。(4)世界货币体系的演变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世界货币体系的演变反映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其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