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 .结束三国鼎立局面,实现全国短暂统一的政权是()A.魏B.蜀C.吴D.西晋2 .西晋的建立者是()A.司马懿B.司马昭C.司马炎D.司马睿3 .西晋能够统一全国的主要原因是()A.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吴、蜀两国衰落C司马炎个人才能突出D.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4 .西晋初年,晋武帝为巩固统治,大封同姓诸王。此后,宗室诸王势力日益强大,最终导致了()A.黄巾起义B.七国之乱C.八王之乱D.李自成起义5 .“八王之乱”发生在下列哪一时期()A.东汉B.西晋C.东晋D.三国6 .西晋迅速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统治集团奢侈腐化B
2、八王之乱消耗了西晋的国力C.内迁少数民族的反抗D.晋武帝实行分封制7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其中,迁到辽宁、陕西及河套地区的是()A,匈奴族B,鲜卑族C,羯族D,氐族8 .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这一时期,北方地区()A.实现了短暂统一B.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C.经济迅速发展D,文化繁荣昌盛9 .4世纪后期,统一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政权是()A.前秦B.后秦C.西秦D.南秦10 .前秦皇帝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下列改革措施中,不属于王猛推行的是()A
3、整顿吏治,厉行法治B.招抚流民,发展生产C.提倡儒学,兴办学校D.统一度量衡11 .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了北方的民族交融B.导致了北方社会的动荡不安C.加快了北方经济的发展D.使北方的人口数量迅速增加12 .我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出现在()A.东汉末年B.三国时期C西晋末年D.东晋时期13 .人口南迁对江南地区的开发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为江南地区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B.促进了江南地区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C使江南地区的自然条件得到了改善D.促进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1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4、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D.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社会变化15 .以下关于西晋的说法,正确的是()A.西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朝代B,西晋的建立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的结束C.西晋存在的时间很短,是一个短命王朝D.西晋时期,北方地区实现了长期的和平与稳定16 .西晋时期,石崇与王恺斗富,反映了当时()A.社会经济的繁荣B,统治阶层的奢侈腐化C.人民生活的富足D.商业活动的活跃17 .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和西北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下列民族中,不属于“五胡”的是()A,匈奴族B.鲜卑族C.羯族D,朝鲜族18 .下列关于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内迁的时间主要是
5、在东汉、魏、晋时期B.内迁的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C.内迁的少数民族在北方地区建立了许多政权D.内迁的少数民族与汉族逐渐汇聚,民族界限完全消失19 .西晋统一全国后,出现了“太康之治”的短暂繁荣局面。但好景不长,很快就爆发了“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对西晋的影响是()A.使西晋的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B.使西晋的统治得到了巩固C.使西晋从此走向衰落D.使西晋实现了南北统一20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不包括()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B.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C.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D.江南地区的人民比北方地区的人民更勤劳21 .西晋末年,出现了我国古代第一次大规
6、模的人口迁徙高潮。这一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方向是()A,从北方迁往南方B.从南方迁往北方C,从东方迁往西方D,从西方迁往东方22 .前秦是由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A,匈奴族B,鲜卑族C.氐族D,羌族23 .下列历史事件中,与西晋的灭亡直接相关的是()A.赤壁之战B.八王之乱C.泗水之战D.官渡之战24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A匈奴、鲜卑、羯、氐、羌B.蒙古、鲜卑、羯、氐、羌C.匈奴、突厥、羯、氐、羌D.南诏、鲜卑、羯、氐、羌25 .西晋的建立者司马炎,他的父亲是()A.司马懿B.司马昭C.司马睿D.司马师26 .西晋统一全国的时间是()A.2
7、63年B.266年C.280年D.316年27 .八王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西晋统治者的腐朽B.西晋统治集团内部争夺中央政权C.少数民族的反抗D.阶级矛盾的激化28 .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后,在中原地区建立了许多政权。其中,曾经统一黄河流域的政权有()前秦北魏东晋西晋A.B.C.D.29 .下列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趋势的表述,正确的是()A.由统一走向分裂B.由分裂走向统一C.民族矛盾不断加剧D.经济重心逐渐北移30 .西晋时期,为了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管理,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A.对少数民族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B,允许少数民族内迁C.设立校尉、中郎将等官职管理少
8、数民族D.与少数民族进行贸易往来二、填空题1.266年,()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为都,史称西晋。他就是晋武帝。280年,西晋灭(),统一了全国。2 .晋惠帝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在洛阳一带展开长达16年的相互混战,史称“()”,西晋从此衰落。幸存的中原人口纷纷逃往南方,形成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高潮。3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原来生活在西北的()和(),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和(),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而()迁到辽宁、陕西及河套地区。4 .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
9、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5 .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皇帝苻坚任用汉人()为丞相,锐意改革,加强集权,招抚流民,兴办学校,提倡儒学,缓和了前秦境内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三、材料分析题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晋)永宁元年(公元301年),齐王冏、成都王颖、河间王颛等起兵讨伐专权的赵王伦。战乱从洛阳迅速蔓延到黄河流域,持续了16年之久。史称“八王之乱”。材料二:“八王之乱”中,各王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不仅利用少数民族的贵族,而且还把少数民族的人民编入军队。这样,在混战中,各少数民族的贵族也乘机
10、发展自己的势力。材料三:“八王之乱”使西晋的统治力量受到了极大的削弱,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其中逃往南方的数以万计。(1)材料一中的“八王之舌L”发生在哪位皇帝在位时期?这场战乱持续了多长时间?(2)根据材料二,分析“八王之乱”对少数民族产生了什么影响?(3)根据材料三,概括“八王之乱”对西晋社会造成的危害。(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八王之乱”与西晋的灭亡有什么关系?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不断内迁,与汉族长期杂居相处。他们在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相互影响,逐渐融合。材料二:西晋灭亡后,北方地
11、区陷入了长期的战乱之中。为了躲避战乱,大量的北方人口南迁。他们给南方地区带来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材料三: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1)材料一中提到的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开始于什么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哪些?(2)根据材料二,分析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是什么?北方人口南迁对江南地区的开发产生了哪些影响?(3)材料三反映了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什么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还有哪些?(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怎样的特点?这种民族关系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
12、影响?四、简答题1 .简述西晋统一全国的背景和过程。2 .分析西晋迅速走向衰落的原因。3 .说说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主要情况及其影响。4 .概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要特征。答案一、选择题1 D2,C3.A4.C5.B6.D7.B8.B9.A10.D11.A12.C13.C14.A15.C16.B17.D18.D19.C20.D21.A22.C23.B24.A25.B26.C27.B28.A29.B30.A二、填空题2 .司马炎;洛阳;吴3 .八王之乱;迁徙4 .氐族;羌族;匈奴族;羯族;鲜卑族5 .十六国6 .前秦;王猛三、材料分析题1. (1)晋惠帝。16年。(2)各少数民族的贵
13、族乘机发展自己的势力。(3)使西晋的统治力量受到极大削弱,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4) “八王之乱”严重削弱了西晋的统治力量,加速了西晋的灭亡。2. (1)东汉末年。匈奴族、鲜卑族、羯族、氐族、羌族。(2)原因:北方地区陷入长期战乱。影响:给南方地区带来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3)状况:江南地区经济繁荣。原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等。(4)特点:民族大融合。影响: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隋唐时期
14、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四、简答题1 .背景:三国后期,魏国实力增强,吴、蜀两国日益衰落。过程:263年,魏灭蜀;266年,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2 .原因:西晋统治集团奢侈腐化,政治腐败,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导致宗室诸王势力日益强大,弓I发“八王之乱”,消耗了西晋的国力;内迁少数民族受到西晋统治者的压迫,民族矛盾激化,他们不断反抗西晋的统治。3 .主要情况: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匈奴族、鲜卑族、羯族、氐族、羌族等少数民族,或由西向东,或由北向南,迁入中原地区。影响:促进了北方的民族交融;少数民族与汉族相互学习,在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相互影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北方社会的动荡不安。4 .主要特征: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这一时期,多个政权并立,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同时,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与汉族长期杂居相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不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