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随堂练习一、选择题L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是()A.走向紧张B.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但仍存在诸多矛盾冲突C.战争不断D.保持两极格局2.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进行轰炸,这一事件表明()A.北约维护世界和平B.联合国失去作用C,美国推行霸权主义D.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3.2001年发生的“911”事件,对美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事件反映出()A.地区冲突不断B.民族矛盾尖锐C.恐怖主义威胁世界安全D.宗教纷争加剧4 .冷战结束后,美国企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但世界格局却朝着多极化方向发
2、展。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重要力量不包括()A.欧盟B.日本C,中国D.印度5 .下列关于欧盟的说法,正确的是()A.欧盟是一个军事组织B.欧盟成立于冷战期间C欧盟的成立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D.欧盟的成员国只有欧洲发达国家6.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同时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不包括()A.美国的扶持B.重视科技和教育C.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D.发动对外战争掠夺财富7 .中国在世界多极化趋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能体现中国积极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的举措有()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积极参与维和行动坚持走和平发展道
3、路A.8 .C.D.8.不结盟运动兴起的目的是()A.反对美苏霸权主义8 .维护国家独立,摆脱美苏控制C.建立国际新秩序D.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9 .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一超,指的是美国,“多强”主要包括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A.军事力量B.政治影响力C.经济实力D.文化软实力10.冷战结束后,中国为建立国际新秩序提出了一系列主张。下列属于中国主张的是()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A.B.C.D.二、材料分析题阅读下
4、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冷战结束后,美国认为自己“最有能力领导这个世界”,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材料二: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或联盟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恐怖活动抬头,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安全。(1)根据材料一,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的目的是什么?为达到这一目的,美国在冷战结束后采取了哪些行动?(请举两例)(2)根据材料二,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原因是什么?它们的发展对世界格局产
5、生了怎样的影响?(3)结合材料三,说说威胁当今世界安全的因素有哪些?面对这些威胁,世界各国应该如何应对?三、简答题1 .简述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原因。2 .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背景、时间、目的、政策和意义分别是什么?四、论述题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冷战后世界格局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答案一、选择题1B2C3.C4D5C6D7D8B9 .C10 .D二、材料分析题(1)目的:维护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按照自己的意愿主导世界事务。行动: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南联盟;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2)原因:这些国家或联盟具备较强的综合实力,经济发展迅速,在国际经济、
6、政治等领域有着重要影响力。影响:它们的发展对美国的霸权主义形成了一定的制约,推动了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了国际关系的民主化。(3)威胁因素: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恐怖活动、霸权主义等。应对措施:世界各国应加强合作,通过对话、协商等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等威胁世界安全的行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加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的作用等。三、简答题L原因: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其他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也在不断增强,世界政治格局失去了原有的平衡,为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欧盟
7、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或联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的发展壮大有力地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世界经济结构的多极化是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根本原因。经济实力的变化必然导致政治格局的调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从而推动了政治格局的多极化。2.背景:二战后,确立了以美国和苏联为主导的国际秩序,形成了两大集团对峙的冷战局面;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独立,摆脱美国和苏联的控制,实行和平、不结盟的对外政策。时间:1961年。目的:维护国家独立,摆脱美国和苏联的控制。政策:实行和平、不结盟的对
8、外政策。意义: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四、论述题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出多极化趋势。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然而,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从经济方面看,世界经济结构的多极化是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根本原因。欧盟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规模庞大;日本经济高度发达,在科技等领域优势明显;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俄罗斯
9、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经济也在逐步恢复和发展。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得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多极化态势,进而影响世界政治格局。在政治方面,多极化趋势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受到越来越多的制约,其他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例如,中国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建设性作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欧盟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也努力维护自身利益,表达自己的声音。从安全角度看,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和恐怖活动等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依然存在,但多极化格局下,各国相互制约,减少了大规模战争爆发的可能性。例如,在解决地区冲突时,国际社会往往通过多边协商的方式,而不是由某一个大国单方面决定。总之,冷战后的世界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国应顺应这一趋势,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