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随堂练习一、选择题L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新式学堂中,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的是()A.福州船政学堂B.京师同文馆C.北洋西学堂D.南洋公学2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在天津创办的高等学府是()A.同文馆B,京师大学堂C.北洋西学堂D.南洋公学3 .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创办的重要学府是()A.京师同文馆B.福州船政学堂C,京师大学堂D.北洋西学堂4 .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的考试制度是()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八股取士5 .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A.大公报B.申报C,新闻报D.解放日报6 .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不包括()A.东方杂志
2、B,新青年C,生活周刊D.时务报7 .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A.京师同文馆B,商务印书馆C,中华书局D.开明书店8 .以下作品中,属于鲁迅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是()A.狂人日记B.孔乙己C,阿Q正传D.祝福9.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创作了大量振奋民族精神的救亡歌曲,其中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是()A.聂耳B,冼星海C,田汉D,光未然10 .冼星海创作的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独立、坚强,体现了中国人民勇敢、顽强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的作品是()A.义勇军进行曲B,毕业歌C,黄河大合唱D.松花江上11 .以下关于近代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说法,错误的是()A.新式学堂的创
3、办促进了西方先进文化知识的传播B,科举制度的废除标志着中国近代新式教育体制的完全建立C.报刊成为人们了解中国和世界的重要窗口以及针硬时政的喉舌D.进步的文学艺术家以文艺作品反映时代主题,推动社会进步12.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制,但未实行,这个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A“壬子学制”D.“壬戌学制”13 .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A.歌女红牡丹B.定军山C.渔光曲D.风云儿女14 .以下文艺作品中,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旨在鼓舞人民抗日斗志的是()A.骆驼祥子B.雷雨C.黄河大合唱D.女神15 .以下人物中,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刊物新青年
4、密切相关的是()A.邹韬奋B.陈独秀C.梁启超D.康有为二、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洋务运动期间文化教育大事记时间事件咸丰十一年(1861年)恭亲王和文祥设立同文馆于北京,是为中国新学的开始同治二年(1863年)李鸿章设外国语文学校于上海同治四年曾国藩、李鸿章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附设译书局同治十一年李鸿章挑选学生赴美国留学光绪二年(1876年)李鸿章派军官赴德国学陆军,船政学生赴英、法学习造船和驾船材料二:清末的教育宗旨是传统的“忠君”、“尊孔”。民国元年所公布的教育宗旨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并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民国元年所公布“民主学制”即“
5、壬子学制此外,在教育立法机构的建立、义务教育立法等方面也有重大的变革。材料三:1912年5月4日,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校园里有座雕像,主体是两个螺旋状的大写字母D(民主)和S(科学)。1918年至1922年间,李大钊任主任的北大图书馆订购了40余种有关马克思主义及俄国十月革命的书籍,并经常在北京大学日刊上进行宣传和介绍。1920年,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他们都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主要活动地点,其中许多人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1)依据材料一,概括洋务运动期间文化教育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指出民国初年教育宗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3
6、)根据材料三,说明20世纪初北京大学在思想文化方面发挥了怎样的重要作用?(4)综上所述,请你分析促进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因素有哪些?三、简答题1 .请简述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历程。2 .列举民国时期著名的报纸和影响较大的刊物各两个。3 .简要说明鲁迅、聂耳、冼星海在近代文学艺术领域的主要成就。答案一、选择题1.B2.C3.C4.C5.B6.D7.B8.C9.A10.C11.B12.A13.B14.C15.B二、材料分析题(1)特点: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文化。(2)变化:从传统的“忠君”“尊孔”到注重道德教育,强调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和美感教育。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
7、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和影响。(3)作用: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传播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培养了一批早期共产主义者。(4)因素: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加深;先进中国人的探索;政治变革的推动;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等。三、简答题1 .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兴办了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校;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创办京师大学堂。1905年,清政府停止科举考试,废除了存在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2 .著名报纸:申报大公报(或新闻报解放日报)。影响较大的刊物:东方杂志新青年(或生活周刊)。3 .鲁迅:创作了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成为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阿Q正传是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聂耳: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等名曲,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独立、坚强,体现了中国人民勇敢、顽强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