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随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标志着中国共产党()A.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B.完全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C.确立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D.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初步设想2.中共八大对国内主要矛盾作出科学论断,其依据是()A.新中国刚刚成立,经济基础薄弱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C.国际形势紧张,需要集中力量发展军事工业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暴露了诸多问题3.1958年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特点是()A.强调经济建设要稳步前进B.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片面追求高速度C,突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重
2、要性D.注重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4.下列关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A.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成功探索B.使我国提前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C.违背了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规律D.为后来的经济调整积累了宝贵经验5.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进行国民经济调整,主要调整的是()A,生产关系B.产业结构C.经济体制D.生产规模6.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其中“两弹一星”指的是()A,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B.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C.氢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D原子弹、导弹、通信卫星7.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主要原因是(
3、A.中美关系的正常化8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C.亚非拉国家的大力支持D.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帮助8.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中美正式建交中日邦交正常化尼克松访华A.B.C.D.9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许多模范人物,其中被誉为“铁人”的是()A.王进喜B.焦裕禄C.雷锋D.钱学森10 .以下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表述,错误的是()A.这一时期我国经历了曲折发展B,为改革开放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C.始终坚持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D.培养了大批社会主义建设人才11.1956-1966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
4、特征是()A.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C.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12.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其中“调整”的含义是()A.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间失衡的比例关系B.调整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C.调整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D.调整“大跃进”给人民带来的经济困难13.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这意味着()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B.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C,中美两国的矛盾彻底消除D.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4.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社会
5、主义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其根本原因是()A,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B.党中央的正确领导C,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D.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15.从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历程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经验教训不包括()A.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B.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C.要以阶级斗争为纲D.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二、材料解析题(共25分)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1956年,中共八大指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
6、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材料二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1)根据材料一,中共八大对国内主要矛盾作出的论断的依据是什么?(4分)(2)材料二中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存在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总路线在实践中带来的影响。(8分)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和成就。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同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7、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和成就的原因。(6分)(2)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成就的取得有何重要意义?(7分)三、论述题(共30分)1 .结合史实,论述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历程,并谈谈从中得到的启示。(30分)答案-S单项选择题1A2,B3.B4.C5.B6.B7.B8.B9.A10.C11.A12.A13.B14.C15.C二、材料解析题16. (1)依据: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4分)(2)问题: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片面追求高速度。(4分)影响
8、导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使“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4分)17. (1)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亚非拉国家的支持;国际形势的变化,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需要改善与中国的关系。(6分,任答三点即可)(2)意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孤立和封锁,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推动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后来中国外交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7分,言之有理即可)三、论述题1 .历程:(1) 19
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是良好开JllJLi乂而O(2) 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倾错误泛滥,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3) 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4)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如两弹一星外交上也打开新局面,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等。但这一时期也受到“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干扰,社会主义建设遭受重大挫折。(15分,史实准确,论述清晰即可)启示(1)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2)要正确处理好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断调整和完善经济体制。(4)要重视科技和教育,培养人才,推动科技创新。(5)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国家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15分,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