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分层练习一、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印欧人能够进行大规模迁徙并对众多地区产生影响的重要凭借是()A.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B.马和马拉战车等武力优势C.发达的商业贸易网络D.完善的文字和宗教体系2 .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的建立者是源于印欧人迁徙的()A.赫梯人B.希腊人C.波斯人D.雅利安人3 .公元前2000年左右,进入巴尔干地区并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古代希腊人的是()A.日耳曼人B.阿拉伯人C.斯拉夫人D.印欧人4.公元前600年左右,南亚地区进入列国时代,这一时期古代印度社会的重要符号是()A.种姓制度与佛教B.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C.法老
2、专制与金字塔D.幕府统治与武士道5.公元前2世纪一公元2世纪,在亚欧大陆上,中国北方匈奴势力强大不断扩张,同时在欧洲发生的人口迁徙相关事件是()A.日耳曼人在与罗马帝国接触中不断南迁B.阿拉伯人开始向外扩张C.斯拉夫人向东欧平原扩散D.突厥人西迁进入小亚细亚6.导致西罗马帝国灭亡的主要因素之一是()A.匈奴人的大规模西征B.阿拉伯人的军事进攻C.日耳曼人的迁徙与入侵D.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崛起7.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大帝国的是()A.罗马帝国B.拜占庭帝国C.阿拉伯帝国D.奥斯曼帝国(二)填空题1 .印欧人可能起源于他们是游牧民,驯养了马匹。从公元前2千纪初起,陆续进入西起欧洲、东
3、到印度的广大地区。2 .公元前17世纪,赫梯人在建立赫梯帝国,利用强力的战车和先进的冶铁技术,建立地区霸权。3 .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崛起于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4 .公元前2000年左右进入巴尔干地区的印欧人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古代的他们在哲学、科学、文学等多个领域取得成就,其文明成为西方文明的重要源头。5 .约在1世纪,匈奴人开始迁徙,其迁徙浪潮对西方的影响是促进了欧洲的衰落,为日耳曼诸国的建立提供了机会。6 .贵霜帝国是由人西迁建立的,其势力一度到达印度北部,为佛教的东传创造了有利条件。7 .4世纪中后期,人进入罗马帝国境内,并于410年攻占罗马城,沉重打击了罗马
4、帝国。二、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有学者指出:“古印欧人的大迁徙所带来的文明冲击,使整个欧亚大陆在真正意义上走出了蒙昧时代,为以后人类文明向多元化发展打下了基础。”这说明古印欧人的迁徙()A.是欧亚大陆文明的解放者B.推动了文明的交流与融合C.是文明发展的最根本原因D.没有古印欧人就没有现代文明2.匈奴人西迁引发了欧洲民族大迁徙的浪潮,这一浪潮对欧洲产生的影响是()A.成为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B.促成了日耳曼诸国的建立C.加快了封建制度瓦解的进程D.使赫梯人掌握了马拉战车技术3.赫梯帝国虽然最终瓦解,但其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下列关于赫梯帝国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中国汉朝时期的重要对手
5、B.其文明成就主要体现在金字塔建筑上C.冶铁技术高超,其瓦解后冶铁工匠散布各地,促进了冶铁技术传播D.主要活动区域在非洲北部4.波斯人在印欧人的早期迁徙中崛起,关于波斯人的说法正确的是()A.他们建立了地跨欧、亚、非洲的大帝国B.其东征最远到达日本C.属于海上民族的一支D.与匈奴人起源地相同5.有学者研究指出,东汉到南北朝时期处于中国古代气候的寒冷阶段,这一时期居住在北方的游牧民族生存受到严峻挑战,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几十万人逐渐内迁并走向定居。该学者意在强调()A.气候因素是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唯一原因B.当时政权混乱是游牧民族内迁的主要原因C.气候因素是少数民族内迁的一个重要因素D.游
6、牧民族内迁对中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6 .罗马帝国从整个帝国各个种族集团中招募士兵,并利用他们将罗马文化带到行省。士兵学会了拉丁语,了解并服从罗马法律,采用罗马的宗教。这说明()A.罗马帝国政治统治出现危机B.罗马文化征服中各种族士兵充当了重要载体C.罗马帝国境内各民族文化逐渐趋同D.罗马文化具有很强的排他性7 .学者蓝琪认为,印欧人离开草原向外迁徙,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公元前18世纪到公元前15世纪为印欧人的第一次大迁徙,从公元前13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为第二次大迁徙,从公元前7世纪至5世纪为第三次大迁徙。在这几次迁徙中,与日耳曼人征服西罗马帝国相关的是()A.第一次大迁徙8 .第二次大迁徙
7、C.第三次大迁徙D.三次大迁徙均无关(二)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印欧人由于没有掌握如印度河文明、古埃及文明等那样的农业种植技术,只能靠捕猎为生,寻找食物成为古印欧人的第一生存目标。食物的匮乏和来源的不固定使得他们几乎无法在一个地方长久定居,游牧和迁徙成为古印欧人最显著的特征。在拥有了轮式车和马作为交通工具后,一场影响了整个后世历史的大迁徙古印欧人大迁徙开始了。摘编自杨大路播撒文明的坚强足迹:人类大迁徙材料二:在大约公元前1200年,印欧种海上民族灭亡赫梯帝国后,锻铁技术逐渐传播开来。新的铁制农具使人们开辟了更多农业居住区,进而使文明核心区的范围也相应地扩大。由于马镜和马掌
8、的发明,人已经可以直接骑在马上奔驰,于是产生了骑兵,人类的行动速度随之加快,活动范围也迅速扩大,地区性帝国出现了,这些帝国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疆域,彼此邻接起来,横贯欧亚大陆。印欧人的一支腓尼基人于公元前13世纪将原有文字发展成由23个辅音音符所组成的字母系统,后来希腊人将其发展成为希腊字母,后来希腊字母又演化成拉丁字母,并最终成为西方各国的字母。字母文字的出现,打开了智力交流的世界,有利于全球性的交流。在腓尼基人和希腊人独步地中海之时,印度人控制了东南亚沿海地区。亚欧大陆之间互相交往,又彼此渗透,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打破了闭塞,促进了不同民族和文明的汇合。摘编自蓝琪印欧种人的第二次迁徙对世界历史的
9、影响(1)根据材料一,归纳古代印欧人进行大迁徙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印欧人大迁徙产生的影响。三、拓展创新(一)论述题1 .古代人类的迁徙对不同区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请以印欧人的迁徙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为例,论述人口迁徙与区域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虽然在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的交往中,游牧民族天生占有巨大的武力优势,但是不可否认,每一次的游牧民族入侵,最终都被同化到当地的农耕文化中去了,这也是农耕文化的一种特征。游牧民族在农耕文明面前,保持了强大的机动性和战斗力,固然农耕文明在整体上先进于游牧文明,却不得不吸收借鉴,创立起
10、融合两个文明的成果。唐王朝的建立和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就是两个世界不断交流碰撞产生的硕果。整个的人类文明,最早便是这两种文化的交流,从东亚到西欧,人类最早的文化经济交流,促进了这两个世界的共同发展。世界正日益融为一个整体,农耕世界的先进文化促使游牧世界不断的发展,游牧世界的新鲜血液刺激了农耕社会,双方的促进,让人类文明能够向多元化发展。一个民族的文化或者整个世界的文化,就是应该在不断的碰撞,在与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民族文化交流中不断融合发展的。摘编自相关资料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碰撞。(二)探究题1 .查找资料,探究古代印欧人的不同分支在迁徙过程中,是如何与当地原有居民
11、互动并逐渐形成新的文化特色的?选取其中一支(如赫梯人、希腊人、雅利安人等)进行深入分析。2 .对比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北方游牧民族南迁(如魏晋南北朝时期)与欧洲日耳曼人南迁,分析两者在原因、过程和影响上的异同点。答案一、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B2.C3.D4.A5.A6.C7.C(二)填空题1.东欧平原2小亚细亚3 .伊朗高原4 .希腊人5 .西罗马帝国6 .大月氏7 .西哥特二、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B2.B3.C4.A5.C6.B7,C(二)材料分析题(1)主要原因:没有掌握先进农业种植技术,靠捕猎为生,食物匮乏且来源不固定,难以长久定居;拥有轮式车和马作为交通工具,具备了迁徙的条件。(2
12、)影响:传播了锻铁技术,促进了农业发展和文明核心区范围扩大;推动了骑兵的产生,加快了人类行动速度和扩大了活动范围,促使地区性帝国出现并扩大疆域;腓尼基人发展的字母系统经希腊人、拉丁人演化,成为西方各国字母,有利于全球性交流;促进了亚欧大陆不同民族和文明的交往、渗透与汇合。三、拓展创新(一)论述题1.印欧人的迁徙对区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凭借武力优势,从东欧平原向四周迁徙,形成了赫梯人、波斯人、希腊人和雅利安人等。赫梯人在小亚细亚建立帝国,其先进的冶铁技术和军事力量影响了西亚地区文化。波斯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统一了西亚和北非文明区,促进了西亚文明与希腊文明的交流。希腊人创造了
13、辉煌的文明,在哲学、科学、文学等多领域的成就成为西方文明的重要源头。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带来了马和铁,推动印度进入列国时代,种姓制度和佛教成为古代印度社会重要符号并影响周边。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同样改变了区域文化格局。匈奴人西迁引发欧洲民族大迁徙浪潮,日耳曼人进入罗马帝国并建立国家,灭亡西罗马帝国,在其废墟上诞生了融合日耳曼因素、罗马因素和基督教的欧洲新文化。在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如鲜卑、氐、羌等与中原民族交融,丰富了中原文化。总之,古代人类的迁徙促进了不同区域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发展,使文化呈现多元化,对世界文化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2.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碰撞具有多方面影响。一方面,
14、游牧文明凭借武力优势入侵农耕文明区域,但最终被农耕文化同化,这体现了农耕文化强大的包容性和先进性。另一方面,碰撞中双方相互吸收借鉴。农耕文明吸收了游牧民族的机动性和战斗力等元素,游牧文明则学习农耕文明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等。例如唐王朝就是两种文明交流碰撞的成果,其在文化、政治等方面融合了多种元素。从人类文明发展角度看,两者的交流促进了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农耕文明推动游牧文明进步,游牧文明为农耕社会注入活力,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向多元化发展。这种碰撞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内涵,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使人类文明更加丰富多彩。(二)探究题(略,此类题需学生自主查找资料进行深入探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图书馆书籍、学术数据库、历史纪录片等多种渠道获取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