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一党课专题讲稿一传承红色基因践行时代使命同志们: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104年前,在嘉兴南湖的红船上,一群心怀救国理想的年轻人点燃了革命的火种,从此,中华民族的命运与一个伟大的政党紧密相连。岁月流转,从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到波澜壮阔的建设时期,从改革开放的春潮涌动到新时代的砥砺前行,我们党始终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使命,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历史伟业。今天的党课,我们将从党的历史传承、理论创新、时代使命三个维度,共同回顾党的奋斗历程,感悟思想伟力,明确新时代党员的责任与担当。让我们以历史为镜、以理论为旗、以实践为帆,在新的征程上续写
2、属于共产党人的荣光。一、回望百年征程:从红船初心到复兴伟业,党的历史是最生动的教科书(一)苦难辉煌: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践行初心使命的史诗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诞生,彼时的中国,军阀割据、列强环伺,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党的一大确立的纲领虽只有短短15条,却明确了“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目标,这颗初心如同暗夜中的灯塔,照亮了中国革命的方向。土地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的呐喊让农民第一次成为土地的主人;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救亡图存的最前线,用“小米加步枪”的坚韧抵御外侮;解放战争的胜利,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宣言响彻寰宇。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3、从“一穷二白”到建立完整工业体系,从“两弹一星”的壮举到改革开放的破冰,党的每一步前行都镌刻着“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疫情防控中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最大规模的疫情防控奇迹。这些成就,正是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生动体现。(二)精神传承:从红船精神到脱贫攻坚精神,党的精神谱系是激励前行的力量源泉在百年奋斗中,党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不怕
4、牺牲、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自力更生、埋头苦干的延安精神,以及新时代的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这些精神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星空。“半条被子”的故事,讲述了红军战士与群众的血肉联系;“铁人”王进喜“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誓言,彰显了建设时期的奋斗激情;“扶贫之花”黄文秀将生命定格在脱贫攻坚一线,诠释了新时代党员的担当。这些精神与故事,不是书本上的抽象概念,而是一代代共产党人用热血与汗水书写的信仰答卷,是我们在新时代应对挑战、开拓进取的精神密码。二、感悟思想伟力: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理论是指引方向的灯塔(一)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
5、化的三次飞跃与时代价值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百年沧桑依然风华正茂,关键在于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理论创新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毛泽东思想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怎么走”的根本问题,指引中国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则立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提出了“十个明确”“十四个
6、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形成了系统完备、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思想不是纸上谈兵的理论推演,而是在脱贫攻坚、科技创新、生态保护、国家安全等实践中淬炼出的真理之光。比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中国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在全球治理中彰显了中国智慧;“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让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二)知行合一: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作为党员,我们既要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更要将其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如何在复杂形势中把握
7、机遇?如何在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基层治理等一线工作中破解难题?答案就藏在党的理论里。比如,在基层治理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主动走进群众家中,倾听民生诉求,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实到修路、养老、教育等具体事务中;在科技创新领域,牢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就要勇于突破“卡脖子”技术,以“十年磨一剑”的毅力攻克难关;在乡村振兴一线,理解“共同富裕”的深刻内涵,就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让农民的钱包鼓起来,让乡村的面貌美起来。三、担当时代使命:从历史接力到新征程奋进,新时代党员的责任与行动路径(一)对标“三个务必”:在新征程上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党同志务必不
8、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三个务必”,是对“两个务必”的传承与发展,更是新时代党员的行为准则。“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求我们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无论身处什么岗位,都要问一问自己:是否真正为群众解决了难题?是否在岗位上践行了入党誓词?“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提醒我们戒骄戒躁,面对成绩不骄傲,面对困难不退缩,像老一辈革命家一样,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则要求我们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坚决同各种风险挑战作斗争。(二)立足岗位建功:在平凡中铸就不凡,
9、以行动诠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新时代的伟大成就,不是靠空谈得来的,而是靠每一个党员在岗位上真抓实干拼出来的。无论是实验室里攻关的科研工作者,还是田间地头奔波的驻村干部;无论是守护平安的公安民警,还是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只要立足本职、精益求精,就能在平凡中创造价值。比如,在科技创新领域,党员要带头突破核心技术,争当“拓荒者”;在乡村振兴一线,党员要带头发展产业、带动群众,争当“领路人”;在基层治理中,党员要带头化解矛盾、服务群众,争当“贴心人”。正如“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所说:“党员就应该走到哪里,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样子。”这种“样子”,就是危急时刻冲锋在前的身影,是困难面前永不退缩的坚守,是平凡
10、岗位上日复一日的奉献。(三)严守纪律规矩:以自我革命精神筑牢思想防线,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作为党员,必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保持对权力的敬畏之心。从近年来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例看,许多党员干部的堕落,往往始于思想上的松懈、纪律上的松弛。因此,我们要常修从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把“严”字贯穿工作生活始终。同时,要积极参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结语
11、以初心赴使命,用实干写华章同志们,从1921年到2025年,104年的风雨兼程,我们党用初心和使命书写了中华民族的壮丽史诗;新的征程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号角已经吹响,民族复兴的蓝图正在我们手中徐徐展开。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既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未来的创造者。让我们以此次党课为契机,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刻在心上,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使命扛在肩上,在各自岗位上拼搏奉献,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最后,祝愿我们的党永葆生机与活力,祝愿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祝愿每一位同志在新的征程上初心如磐、使命必达!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