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钱穆《中国文学史》讲稿尘封60年首面世全书32篇.pdf

    • 资源ID:4720323       资源大小:236.54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2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钱穆《中国文学史》讲稿尘封60年首面世全书32篇.pdf

    钱穆中国文学史讲稿尘封60 年首面世全书 32 篇 1959 年 7 月,钱穆向叶龙颁发硕士学位文凭。( 受访者供图 ) 1956 年,钱穆先生出席新亚书院九龙农圃道校舍奠基典礼时在台上致词。 “直至今日, 我国还未有一册理想的中国文学史 出现,一切尚待吾人之寻求与创造。” 1955 年 9 月初的一天,国学大师钱穆在香港新亚书院简陋破旧的教室里,开讲一门新课程 中国文学史,这是钱先生开篇第一句话。 这位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少见的通儒,一生著述80 余部, 1700 万言,却没有留下一部关 于中国文学史的系统专著。后人只能在他散落的演讲文章,以及那篇著名的长文中国文学 史概观中,去寻找他对中国古代文学吉光片羽式的精彩论述。 在新亚书院,钱穆开过两次中国文学史课程,每次一讲就是一学年。从中国文学的 起源一直讲到清末章回小说,自成一套完整体系。可惜时局飘摇, 奔波辗转间,钱穆始终未 能将讲稿整理成书。 近 60 年后,师从钱穆多年的弟子、87 岁的香港能仁书院前院长叶龙,从箱底捧出当年 的听课笔记,开始逐字逐句誊录、校订、注释,钱穆先生留下的学术遗产终于重见天日。 全书 32 篇:从尧舜禹讲到清末 中国经济史出版后,深圳商报记者曾赴香港青衣岛,独家探访叶龙老先生,并于4 月 28 日至 4 月 30 日,连续三天推出系列报道“钱穆新知三章”,以10 篇稿、 7 个版的规 模还原钱穆先生旅居香港、迁居台湾的人生横断面,引起广泛关注。 这组报道给叶龙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时他正在整理钱穆先生的中国文学史 讲稿, 遂主动提出,将文稿的报刊首发权交给深圳商报。 经过两个多月的誊录、校订、注释,这部由钱穆先生60 年前讲授、从未公开发表过的 中国文学史讲义,终于初见雏形。 “所谓中国文学史,其实是中国古代文学史。”叶龙先生告诉记者,整部中国文 学史共32 篇,第一篇是“中国文学的起源”,最末一篇是“清代章回小说”,上至尧舜 禹,下至清朝末年,体例上仍以时间为序。但针对具体朝代和文学流变,钱穆先生提出了许 多新创见,对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些重大分歧也给出了他的考证和解释。 目前文稿已接近完成,叶龙先生正在做最后的搜遗补漏和注释工作。他预计, 整部文稿 完成后,总字数约为20 万字。 新见解:文学史断代独一无二 “钱师用一生的精力,把经、史、子、集都读通了,所以他讲任何一门课,都有其精彩 独特的见解。”叶龙对记者说,讲稿的意义在于即兴,它与严肃撰写的著作不同,史家不再 刻意压抑自己表达对史料的看法,不惮讲出一般性规律,鉴往知今,微言大义。如今中国 文学史讲稿做了忠实的重现,这一价值已经足够。 因为即兴,钱穆先生许多犹如神来之笔的绝妙论断,都留了下来。 他说,春秋看起来像现在的电报,其实它最能体现“句斟字酌”,既有文学意味, 亦有法律性;白居易最好的两首诗长恨歌和琵琶行,相当于小说;中国文学“无史 诗,无神话,无悲剧”,红楼梦也不算真正的悲剧,只是解脱而已;中国文学要能唱, 楚辞、唐诗都要唱,故文学家多数带有浪漫与落拓的习性;史记是一种浪漫派的写 法,但其中无一假话 , 在他看来,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文学作品,屈原是中国第一位真正的文学家,古诗 十九首第一个开创了中国纯文学的先河。建安文学是中国文学独立、觉醒的转折点, 唐代 是整个中国文学史的中心。而中国只有两位大文学家:一位是屈原, 他解答了文学与道德的 问题;一位是司马迁,他解答了文学与历史能否合流的问题。 对文学史的断代,钱穆也有别于前人。他认为,“自孔子以下之诸子百家到汉初是散文 时期,魏晋后则是韵文的世界。期间屈原的离骚只是偶然产生而已。” 新考证:对文学史公案“发言” 对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些公案、重大分歧, 以及前人讲错的地方,钱穆先生一一作出了修 正与补充。例如,章太炎的一位再传弟子说:“苏李河梁赠别诗和古诗十九首是西 汉时所作。 ”这是文学上的大问题,长久以来争议不断。钱穆认为其说甚谬,非搞清楚不可。 而近代梁启超则认为上述五言诗均系东汉末年所出,钱穆赞成梁说, 还提供了自己考据得来 的有力论证。 尚书的真伪也是文学史上一桩公案,钱穆有自己的思考。他认为尚书中最可信 的作品是商代的盘庚,而虞书( 尧典 ) 、夏书 ( 禹贡 ) 、殷书 ( 盘庚 ),均有可 疑之处。 最有趣的是,钱穆指出司马迁讲到离骚时,因不识历史地理,以为古人把地名写错 了,还把原文对的反而改错,导致屈原自杀的地点从“湘流”变成“常流”。“近日我重读 中国文学史 , 觉得钱师对历史地理也滚瓜烂熟,他应该可以开 中国历史地理 这门课。” 叶龙笑言。 新创识:建安文学至今仍被低估 翻看中国文学史讲稿,就能发现,钱穆虽然按照时间顺序一路讲下来,但某些章节 的“厚此薄彼”,明显透露出他的倾向性。 最典型的是对建安文学不吝笔墨。钱穆不仅将它从魏晋南北朝文学中单拎出来,自成一 章,而且对它的评价与前人,甚至今人都有很大不同。 “钱师认为,建安文学的价值被大大低估。它是中国文学的重要转折点,是文学觉醒之 时代, 自此文学才得以独立,与政治脱离了关系。曹操父子三人是建安文学的带头人,有重 大贡献。 而曹操在文学上的成就与特殊地位,也是钱师在近代最早提出并发现的。”叶龙说, 对建安文学的重新评价,是钱穆先生研究中国文学史的独特创见。 钱穆非常推崇曹操的述志令,将之比作罗斯福的炉边夜话,他说:“落花水面 皆文章,拈来皆是的文学境界,要到曹操以后才有,故建安文学亲切而有味。”他对曹操极 为喜爱,讲到他时妙语连连:“后来诸葛亮羽扇纶巾,指挥三军,他的出师表亦如与朋 友话家常, 学的是曹操。 曹操倜傥风流, 其下属羊祜累官升至尚书左仆射,当其都督荆州时, 轻裘缓带,身不披甲,学的亦是曹操。曾用火攻败操于赤壁的周瑜,当作战时,背后却在听 戏,学的也还是曹操。” 前人重曹植而不重曹丕,钱穆却持相反意见。他认为, 曹丕是在中国文学史上讲文学之 价值与技巧的第一人。他的典论· 论文 提出 “文以气为主” 这一主张, 对后世影响深远。 而兄弟二人, “曹丕有学者头脑,亦尊重学术。 从文学立场来看,曹植不如曹丕所言甚远。” 精点评:字字珠玑活灵活现 中国文学史讲稿不是钱穆亲笔所著,是基于授课记录而成,但大师的意义就是言必 有中,往往一两句话就令人有拨云见日的感觉。 记者阅读书稿,并不觉得在读学术著作,倒像读散文。钱穆口才极好,他讲中国文学 史行云流水,评名家,说经典,字字珠玑;又绝不仅仅就文学说文学,引史料,看全球, 上下五千年信手拈来,把一部文学史讲得像波澜壮阔的史诗。 他评价先秦诸子,说孔子如钟,“大扣大鸣,小扣小鸣,不扣不鸣”,孔子之伟大,正 如一间百货公司, 货真而价实。 庄子则是玩世不恭,并非板起面孔教训人,但他所讲的寓言, 其实相当有道理。老子又有所不同,他认为不配与人讲,你们愈不懂,我的地位就愈高,所 以说:“知我者稀,斯我贵矣。”墨子则是一定要讲到你明白为止,因为他是社会活动家, 是宗教家。 他点评历代文人,说陶渊明性格如虎,其诗更为可爱。王维是居士,杜甫是严正的读书 人,李白则是喜欢讲神仙、武侠的江湖术士,属于下层社会。柳宗元最伟大的是写游记,因 唐人见到好风景只是赋诗而已。 叶龙告诉记者,钱穆把“知人论世”作为评价中国文学史的重要标准,认为作者为人的 价值比作品更重要。因此,“李、杜”齐名,钱穆以杜甫为高,他说“李白是仙风道骨,老 庄风度;杜甫则布帛粟菽,有儒家精神”,杜甫的全部人格精神与时代打成一片,与历史发 生了大关系。 钱穆的中国文学史首先是人的历史。以此标准衡量,他认为,谢灵运不如陶潜,宋 玉不如屈原,吴敬梓、曹雪芹绝不能与蒋心馀相比,阮大铖更不能与孔东塘比。 大视野:从史学角度讲文学 “知人论世”正是钱穆这部中国文学史的理论基点,也是它不同于其他文学史的独 特之处。叶龙告诉记者,出于历史的视野,钱穆先生的文学史观是以史论文,他更重文学的 历史作用与社会功能,把中国文学的流变看做大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这种文学理论,散见于钱穆的讲述中,却是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在中国文学史绪 论中,他开宗明义:“讲文学史应先明白历史。”他认为史记解决了西方文学关于“文 学和道德”、“文学和历史”关系的难题,称最高的文学就是最高的历史。 他认为“文运必与世运相通”,伟大的文学,多在太平盛世时产生。魏晋南北朝时期之 文学,只能说是文学之觉醒,到唐代才是神完气足。与此同时,那些生于忧患的新文体,五 言古诗起于晚汉, 词起于晚唐, 白话语录起于晚宋,剧曲起于金元之际, 白话小说 水浒传 、 三国演义起于元末明初,也值得大书特书。 以“史”的标准来衡量,钱穆认为明中叶的作家,远不如初明,因人人心中已无大传统 存在。因此对“明代四大奇书”水浒传、三国演义与西游记、金瓶梅,钱 穆肯定前两书, 对后两书则颇有微词。他说施耐庵 “身在元, 心在宋, 身遁草泽, 心存邦国” , “水浒传 虽是一部社会下层文学,而实带有中国传统政治上层文学之真心情与真精神”。 而西游记和金瓶梅“只具游戏性、娱乐性,只有写作技巧,何曾有写作精神?” 至于红楼梦,钱穆的评价是“有感慨,无寄托”,同样是以史衡量,“清代中叶以 后,渐渐死于安乐,如儒林外史、红楼梦,皆安乐中垂死之象。” 当然,钱穆述文学史的标尺远非上述两点。在“史”和“人”的标准之外,他强调生命 观,强调纯真与自然。他说文学是生命,如司马迁将自己的生命寄托于理论中。文学又是时 代的,如孔雀东南飞小生命在大时代的陨落。但最高的文学是“不求人解的”,如屈原 写离骚,他怨得纯真而自然,但屈原并非要讲给人听。

    注意事项

    本文(钱穆《中国文学史》讲稿尘封60年首面世全书32篇.pdf)为本站会员(tbuqq)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