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2020年高三语文 咏物诗鉴赏总复习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对咏物诗的解读赏析,让学生初步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2让学生初步明确欣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方法:欣赏作者对于所咏之物特点的把握和刻画即意象分析,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学习比较中进行鉴赏。过程与方法 朗诵、 互动、合作、探究、赏析与练习相结合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感情,体会“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生活感悟, 培养学生对我国古典诗歌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和欣赏水平。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2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方法。教学设想 本堂课主要谈谈在鉴赏古典
2、诗词中咏物诗时常用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关于咏物诗的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咏物诗包括借物抒情诗、托物言志诗和哲理诗;狭义的咏物诗就是指托物言志诗。为了便于掌握,本堂课主要谈狭义的咏物诗的鉴赏。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咏物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内容丰富、特点鲜明,在xx年的高考中共考查了13首咏物诗,它是我们高考备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咏物诗的鉴赏。请同学们拿出高中语文备考工程,翻开第199页。二、阅读积累同学们已经预习了第一层次“阅读积累”,并动笔将诗歌大意、思想感情、艺术特点的要点划了出来,在这13首诗中,你最喜欢哪一首,或简单说说喜欢的理由,或把你喜欢的
3、诗读给大家听一听。这些都是咏物诗,请同学们根据这13首诗和过去接触过的咏物诗试着归纳咏物诗常通过哪些意象来寄托作者的情感。了解咏物诗常见的意象对提高同学们解读咏物诗的能力很有帮助,请同学们一起读。(咏物诗中常见的意象 预备读)植物:岁寒三友:松、竹、梅(高洁)菊花(隐逸、高洁、脱俗)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高洁)兰花(高洁、君子之德)杨柳(离情别恨;摇摆不定;春天的美好)动物:雁(思乡怀亲、羁旅伤感)蝉(悲凉;高洁)杜鹃(哀怨、凄恻、思归)其它风(自由、奉献)莎衣(脱俗、高洁)老师要补充一点:世间万“物”都有多面性,诗人的处境、性格、思想也各不相同,诗人在咏物时往往只抓住其中的一个特点来加以发挥,
4、因此即便同咏一“物”,也常常情各有别。现在同题诗的比较在考试中时有出现,同学们要抓住物的具体特征来具体分析。一首好的咏物诗,背后总是寄托着丰富的情感,请同学们根据第一层次的积累试着归纳咏物诗常见的思想感情,同桌交流一下。同学们说得很好,老师的归纳供大家参考,请一个同学读一下。建功立业、远大抱负;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思念故乡、凄苦孤寂;不慕权贵、高洁正直;寄情山水、归隐田园。老师归纳的并不全面,还请同学们课后不断的积累补充。通过具体的物寄托诗人特定的感情,这是什么艺术手法?(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是咏物诗最常见的艺术特点,那么咏物诗还有什么常见的艺术特点呢,请同学们补充说一说。老师的归纳请同学们看
5、一看,咏物诗常见的艺术特点一定要熟记在心。咏物诗常见的艺术特点托物言志、咏物抒怀、以物喻人 修辞(比喻、比拟、象征、对比、双关等 ) 衬托、渲染等 。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第一层次阅读积累的学习,大家对咏物诗常见的意象、思想感情、艺术特色以及规范的鉴赏语言有了较多的直观的印象,那么咏物诗的考核真正在高考中是怎样呈现的呢,请同学们看第二层次高考真题。请一二组读第一首,三四组读第二首,同学们齐读后面的示例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6分)咏白海棠薛宝钗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
6、婷日又昏。咏白海棠林黛玉半掩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以上两首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绘形写神各有不同。“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清玉洁之魂。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诗人含蓄地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_。第一题我们四人一组,合作
7、完成。大家先讨论,每组推荐一个人执笔,写出你们组的答案,写完后我们读一读,评一评,看哪一组做得最好。我们先请两个组的代表读一读你们的答案,请大家注意听,请同学们比较这两组哪一个说得好,各有什么优点和不足,老师补充一点:同学们要注意答题规范1 思路条理要清晰规范, 这道题有示例,示范性十分明确,我们先将示例分层,分几层?(三层)怎么分,各侧重哪个方面?(大意 艺术特点 思想感情) 我们答题也要按这三层来回答。2语言表达要准确规范 林黛玉的这句诗要回答这三层应该分别抓哪些关键词?大意(梨蕊白,梅花魂)艺术特点(偷,借) 思想感情(梨蕊白,梅花魂)同学们还是四人一组,根据刚才的讨论,再修改你们组的答
8、案。我请一个同学说说你们修改的答案,你在哪些地方作了修改,为什么这样改很有进步,但老师觉得有一个地方的理解还不够,我们一起把林黛玉的咏白海棠再读一遍,预备读 颔联这一句再来一遍偷来梨蕊三分白预备读梅花魂指什么? 分析咏物诗的思想感情,要有物人一体的观念,就像在第一层次的踏莎行里,荷花、美人、词人三者合为一体,这里的海棠、梅花、林黛玉也合为一体了。他们有什么共性? 高洁孤傲陆游(南宋)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请同学们齐读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前句以梨花之白,形容海棠的“白
9、较之“洗出”句,更侧重了表现“白”的鲜艳洁净;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白海棠孤傲于世的精神。“偷来”、“借得”,巧用拟人手法,而“偷来”一词,可谓神来之笔,贬词褒用。想像新颖,妙趣横生。和自己的答案对照我们再看第二题,这是两首清诗,请大家推荐一个同学读第一首,老师读第二首。阅读下面的两首清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新雷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在新雷中,造物“有情”体现在哪些地方?为什么要说“只待新雷第一声”?(2分) (2)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
10、想感情有何不同?(4分) 第一题我们是合作完成的,积累了经验,第二题我们单兵作战,独立完成,我请两个同学到黑板上来做,谁来(1)请刚才做这道题的同学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请大家试着给这他打分哪里是得分点,有什么不足?思路:第一问造物指的是什么?:指天。古人认为天是创造万物的。有情,看到这个词有没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在第一层次阅读积累的十三首诗中出现过么?请看咏风(“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请看咏风的艺术特点,你来读一下。再来这个题怎么做,有启发么?有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那么有情的体现只需找出诗中拟人化、人格化的字词就可以了。有哪些?“觉春生”、“安排著”、“只待”。 第二问“千红万紫安排
11、著,只待新雷第一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造物”早已安排好了万紫千红,只等春雷一响,百花就将竞相开放。 (2)请刚才做这道题的同学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谁来试着给他打分哪里是得分点,有什么不足?分析用白海棠的时候我们强调了,鉴赏咏物诗的思想感情特别要注意什么?(一定要分析所咏之“物”的比喻或象征意义,要有物人一体的观念)哪些词有比喻或象征意义 万紫千红、春雷这是清代的诗,就结合时代背景来推测诗人的情感?(万紫千红常象征着新生活、新气象,春雷象征着石破天惊的社会变革)再看己亥杂诗鉴赏咏物诗的思想感情要分析所咏之“物”的比喻或象征意义,要有物人一体的观点。有比喻或象征意义的词“落花” “花”表面
12、上写“落花”,花虽落但仍然依恋故枝,心系故枝,并且要化成泥土滋养新的花朵,实际上是借以表露诗人的情怀。托物言志。诗人虽然像一朵落花辞别故枝一样地离别了京师,但他并不是无情的,他依然要把自己的一切献给新生的花,也就是新的希望。龚自珍生活在清政府的衰落时期,辞官时间在道光时期,大约是鸦片战争前两年,诗人一生爱国爱民,心忧国家人民。现在人们常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来赞扬老一辈在事业上鞠躬尽瘁的精神,以及他们对培养和爱护青年人耗尽心血的高尚情怀。请同学们看参考答案,和自己的答案比较一下,也给自己打个分。答案:(1)“觉春生”、“安排著”、“只待”。因为只有新雷响后才会有“春生”和“千红万
13、紫”。(2)前者寄托了对新生活、新气象的渴望与期盼;后者寄托了对新生事物的无私关爱。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觉得鉴赏咏物诗要注意一些什么呢?你有哪些新的收获?老师的小结和大家分享,请同学们一起读1大量阅读积累,强化感性认识2 抓住所咏之“物”的特征 3分析所咏之“物”的比喻或象征意义,要有物人一体的观念4熟知咏物诗常见的艺术特点5 规范答题的语言其中一和五是所有题材的诗歌鉴赏都要注意的,二三四是咏物诗特别要注意的。请同学们从一二层次中选择一两首你喜欢的咏物诗,把它背下来四 今天我们找到了鉴赏咏物诗的一把钥匙,但要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并非易事。同学们还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会更自如的运用这把钥匙,请同学们完成练习实战演练。白云泉 唐 白居易天平山上白云泉, 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 更添波浪向人间。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随遇而安、出世归隐的思想,请说说诗中连用两个“自”字的作用。 “云自无心水自闲”。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流,自由奔泻,从容自得。诗人连用两个“自”字,特别强调云水的自由自在,逍遥惬意。白云坦荡淡泊的胸怀和泉水闲静雅致的神态恰好是诗人思想感情的自我写照,集中反映了诗人随遇而安、出世归隐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