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秦兵马俑博物馆讲解词修订分析.pdf

    • 资源ID:4745776       资源大小:305.23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秦兵马俑博物馆讲解词修订分析.pdf

    青年志愿者协会义务导游服务总队 奉献,青春的乐章 秦兵马俑博物馆讲解词 (修订版) 青年志愿者协会义务导游服务总队 奉献,青春的乐章 第1页 秦兵马俑博物馆讲解词(修订版) 【秦始皇】 在古城西安以东35 公里的骊山脚下,埋葬着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封建皇帝 秦始皇。 他生于公元前259 年,死于公元前210 年。 13 岁时继承王位,公元前238 年, 22 岁的秦王 在都城咸阳举行了加冕礼,开始亲自掌握国家大权。从公元前 236 年到前 221 年的十五年间, 先后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个诸侯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 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 秦帝国。 从统一的第二年起,秦始皇开始大规模的巡游天下。公元 前 210 年 7 月,在第五次巡游途中,突然暴病死于河北沙丘,终年50 岁,同年九月,他的 尸体被葬入骊山陵墓中。秦始皇陵园的面积约56.25 平方公里,根据古人“事死如事生”的 观念,他的陵园应该是按照两千多年前秦朝宫城格局建造。秦始皇陵南邻骊山,北邻渭水, 其中高高突起的部分就是秦陵封土堆,原高 115 米,经过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现在已远没 有原先那么高大。目前,在它周围已发现大型地面建筑遗址十多处,陪葬坑,陪葬墓等各类 遗址 600 多座,出土文物数万余件。距其东1.5 公里处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兵马俑博物馆, 按其先后的发现顺序,我们分别叫其为1,2, 3 号坑。 【一号坑】 下面我们即将要参观的是兵马俑一号坑,它是 1974 年 3 月 29 日当地农民在打井时偶然发现 的。1976 年在一号坑遗址上开始建设占地1.6 万平方米的遗址保护大厅,它呈东西向的长方 形,东西长230 米,南北宽62 米,总面积为14260 平方米,面积相当于两个足球场大小, 是三个俑坑中面积最大的一处。军阵: 根据已修复好的陶俑、陶马密度推算,一号坑全部 发掘估计可出土兵马俑6000 余件,战车50 余乘,是一个战车步兵混合编组的长方形军阵。 秦俑坑的发现真实的再现了两千多年前的军阵排列。一号坑是一种“ 常阵 ” 的布防,由前锋, 后卫, 侧翼和主体构成。 俑坑的东端有一长廊,站立着三排武士,大都身穿战袍, 手持弓弩, 是军阵中冲锋陷阵的前锋武士;俑坑的南北两侧和西端,各有一排面外而立的武士,是军阵 的两翼和后卫, 其作用是为了防止敌人从左右两侧和后边袭击;俑坑的中间是战车和步兵组 成的 38 路纵队,全部面东而立,构成军阵的主体。【孙膑兵法曾讲到古代军阵布阵的一 个重要原则,就是“前锋必锐” 、 “阵体必鸿”。他曾用剑比喻军阵,如果一个军阵没有精锐 的前锋,就像无锋的剑;只有锋而无强大的后续部队,犹如有剑而无柄,失去了杀伤力,只 有“有锋” 、 “有后”才能“相信不动”, “敌人必走”。】地下坑道式的土木结构:我们现在所 看到的陶俑陶马,原来都埋于5 米深的地下。 从建筑结构上讲,首先,挖出一个5 米左右的 方坑,用平夯将地基夯实,然后根据建筑的要求,用十条土隔墙将俑坑分为11 条过洞,过 洞底用青砖墁铺,土隔墙底有桴木,桴木上有立柱,立柱上有东西向的枋木,在枋木和土隔 墙上,密排着棚木,棚木上铺席,席上盖土,从而形成了坑顶。此外,俑坑的四周各有五个 斜坡门道, 当陶俑陶马由门道放进坑内,门道即被封死, 从而形成了一个半地下坑道式的土 木结构。 把平面布局和立体处理巧妙的结合起来,使俑坑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俑坑上的墓 葬:这些墓葬证明在1974 年当地农民发现兵马俑之前就已经有人看到过它的真颜。此外, 也证明远在西汉时期,俑坑的上部就已经荒芜,地下埋藏情况不为人知。到了清末明初以至 近代,这里已经是当地村民的墓地。【因而,当地村民世代传说,他们的祖辈在挖墓时就看 青年志愿者协会义务导游服务总队 奉献,青春的乐章 第2页 到过这叫不出名的怪物,给它起名“瓦瓦爷” 。还有一位和万春老人曾讲过这样一件事:在 他十多岁时,父亲在此处挖井,在井壁上见到一个跟人一样高大的怪物,本来井底已见水, 水势很旺,不几天井水枯竭。父亲以为是怪物兴妖作怪,于是把陶俑吊上来,放在太阳地里 晒,结果还不见有水,竟将陶俑吊在树上用棍棒抽打,最后打碎。由此也说明,历史虽然有 其偶然因素,但兵马俑的考古发现,更多是时代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人们认知变化的结果。】 砖作为建筑材料之一,最早出现于周代。人常说“秦砖汉瓦” ,砖在秦时的应用已相当普遍。 秦兵马俑坑中的秦砖,不仅数量多,而且形制多样。俑坑地面全部采用青砖墁铺,铺地的方 法为平铺,不错缝,整齐排列。据统计,仅三个俑坑的用砖量就有25 万多块。砖色多为青 灰色,个别为橘红色,质地细密,制作规整。在秦代,砖的使用多用于铺地。然而在一号坑 东南角有一段高1.65 米的砖墙,采用一砖接一砖的原始叠砌方法,不错缝,砖与砖之间用 细泥作粘合剂。 虽然砌法较简单原始,但却是我国目前最早的砖砌墙。这段砖墙的形成,可 能是修建俑坑时,边墙局部倒塌,临时用砖修补而成。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砖砌墙逐渐代 替了夯土墙,尤其是在高等级的建筑中,它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席纹: 俑坑修建时,在 棚木上覆盖了席子。虽然时代久远席子腐朽,但席子的印痕却清晰的保留了下来。考古人员 在覆土与棚木之间的硬土层面上发现的席子印痕,有粗有细, 经纬纹路呈人字形,几乎与现 在关中地区民间常用的编制方法一样。遗迹检测应该是苇席或竹席的残留。我国席子的编制 历史悠久, 据考证早在六千年前的半坡先民就已在使用。先秦时期, 在地下墓葬中常用席子 覆盖棺椁葬具, 承接墓葬填土。 秦俑坑建筑延续了席子的防漏功能,为了防止顶部的覆土漏 至俑坑, 使得地下建筑的空间更加密闭,在棚木上也覆盖了席子。而在地面建筑的屋顶覆盖 席子,在近代一些居民中仍屡见不鲜。土隔墙: 这些土隔墙最初的高度均为3.2 米,完全超 过过洞中间陶俑的身高,现在的土隔墙竟然没有陶俑高,通过考古迹象可以看出,一号俑坑 隔墙的坍塌土覆盖在俑坑底部的淤泥层上,这表明淤泥层的形成时间最早,也就是说: 兵马 俑坑在被焚塌之前,俑坑内曾大量进水,把土隔墙的下部泡软,由于土隔墙上面的棚木和土 层的重压,隔墙局部坍塌,再加之后来的火焚,使得坑顶塌陷,随后两千多年的泥土重压, 把兵马俑坑完全夷为平地。于是,当我们今天发掘兵马俑坑,将陶俑修复站立摆放后,就出 现了土隔墙低于陶俑身高的现象。火烧痕迹 :在兵马俑一、 二号坑中,可见多处灰黑色的焚 烧痕迹。考古发掘证实,一号坑曾被全部焚毁,二号坑局部被焚,三号坑未遭焚烧。目前专 家学者们对焚烧时间认识统一。从出土的遗迹、 遗物和有关文献来看,俑坑被焚毁的时间是 在秦汉之际,最低下限时间为东汉初年。【对于焚烧人和焚烧原因,目前学术界仍有几种不 同的意见,具体有三种。观点一,自燃说。认为是俑坑内产生沼气引起自燃。但在发掘过程 中,没有发现坑内堆积大量腐殖质遗物,坑内虽有泥沙,但土质纯净,不具备产生沼气的条 件,所以这一说法证据不足。观点二,葬仪说。认为俑坑是秦人自己点火焚烧的,是当时的 一种丧葬仪式。持此观点者结合民俗学和古代丧葬礼仪制度, 认为应是天子归天的一种方式, 火烧埋葬时的祭品或许类似今天民间的火葬。观点三,秦末项羽军队焚毁说。史记。项羽 本纪中说:“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 而东。 ”从对秦始皇陵的考古发掘情况看,陵园内众多的地面建筑的确曾被火烧毁。秦兵马 俑坑是秦始皇陵园的一部分, 既然项羽挖掘过秦始皇陵, 放火烧毁陵园建筑, 那么洗劫并焚 毁兵马俑坑就在情理之中。因此,这也是较多学者所持观点。总之,可以肯定的是兵马俑坑 在秦末汉初曾遭大规模洗劫, 且并非少数人所为。 由于规模庞大的兵马俑在史书中未见只言 片语的描述,关于秦始皇陵的记载也较为笼统,秦末汉初时局纷乱,史书所言又值得商榷, 所以对于何人、何原因焚烧,还有待专家学者进一步研究、探讨。】踏板 :我们看到每个陶 俑脚下踩的是一个方形或长方形踏板,厚约 4 厘米。 足踏板有的与足履同时制作,有的分别 制作, 然后粘合在一起。俑坑中陶俑位置的复原是以足踏板的出土位置作参考。为什么秦代 制作陶俑时要做足踏板呢?陶俑体量大,最轻的 100 多公斤, 重者将近300 公斤, 如果仅靠 青年志愿者协会义务导游服务总队 奉献,青春的乐章 第3页 双脚接触地面, 必定有限。 因此,在陶俑脚下放置一个足踏板,增加接触面积, 就站得较稳。 同时陶俑、 陶马制作时, 躯干部分做成空心,带有护腿看起来较粗的腿做成空心,其余大多 较细的腿是实心的,这样重心落在下端,就站的比较稳,符合重心原理。发掘现场: 2009 年 6 月 13 日,在中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秦俑博物馆对一号坑进行了第三次考古发掘。 这是博物馆取得独立发掘资格后的第一次发掘,发掘的区域位于一号坑中间北部,面积为 200 平方米。未来将有目的的逐渐完成俑坑北侧约2000 平方米的发掘,最终将俑坑北部从 东向西完全贯通起来。以便于我们看到一号坑军阵北侧的完整侧翼和部分后卫,进而大致勾 画出一号坑军阵的整体形态。【考古发掘是一个科学严谨的过程,我们看到的这一个个大的 方形区域,考古的专业术语叫做“探方” 。 “探方”是考古人员根据钻探出来的遗址面积,确 定一个基点,然后利用坐标系把整个遗址划分成若干个相同大小的区域,这些区域就是探方, 一般为正方形。同时,我们看到的很多条未发掘的道路,就是隔梁。每个探方在发掘时保留 两个隔梁,是为了通过隔梁的剖面来观察地质土层土色的变化,保证发掘工作的科学性和有 效性。出土遗物经过必要的修复与保护处理,最终与我们见面。】修复区: 在一号坑没有完 全发掘的情况下, 将文物的修复区置于此处,可以让我们看到修复进展到不同程度的兵马俑。 我们看到俑坑中的完整兵马俑都是由几十块甚至几百块破碎陶片粘接起来的。在修复时, 先 要仔细的除去粘在陶片及茬口上的泥土,再根据陶片出土时的编号进行拼对。残片拼对结束, 就开始把陶片顺其茬口由下向上逐步粘接。粘接时要把俑体分成若干部分进行加固,以防胶 体脱落。待胶干后,修补俑体表面的的裂缝,最后做旧还原本来面目。透过这些正在复原的 陶俑, 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兵马俑在制作时体内空腔的情况。每件陶俑在修复保护完成后,都 会根据它的出土位置放回原处。从陶俑、 陶马的形体和数量来看,烧制这些兵马俑的地方不 可能距离秦俑坑很远,有可能就在它的周围,目前,我们还没有发现确切的窑址。秦俑的造 型: 所谓陶俑,是用泥土烧制而成,这些体量如真人般大小的陶俑,轻者不到110 公斤,重 者将近 300 公斤。 根据对其出土残片的观察和研究,陶俑的制作是以泥土为原料,采用模塑 结合、以塑为主的方法,并辅之以堆、捏、贴、刻、画等多种技法制作而成。具体地说:陶 俑的脚、腿用堆塑的方法做成粗胎,表面经刮削而成;躯干部分用泥条盘筑成型,再用贴、 捏、刻等方法做出衣服和铠甲的不同质感。总之,每件陶俑的塑造,都是多种技法综合运用 的结果。造型完成后入窑烤制,出窑后再精心彩绘。事实上,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陶俑、陶马 已经比原来暗淡了许多,正是因为陶俑在建成后不久,遭受过大火的焚烧,加之埋葬地下两 千多年的水土侵蚀,使得他们身上原有的色彩脱落殆尽,今天我们只能凭借残存的颜色去想 象当年的盛况了。陶俑的制作: 陶俑、陶马的烧制也绝非易事。根据对陶俑、陶马陶片的检 测,烧制时窑内温度在950-1050 之间。通过残缺的兵马俑我们可以看到,陶俑、陶马 的体腔都是空心的,就一个陶俑来说,最薄的地方不足1 厘米, 最后的部位却达10 余厘米。 在烧制过程中, 如果火候不足, 就会出现陶质疏松、色泽不一的现象;反之,如果火候过高, 又会出现裂纹、变形,甚至爆裂。而俑坑中的绝大多数陶俑、陶马都色泽纯、密度大,可谓 炉火纯青。 说明秦代在焙烧大件陶器时,不仅火候把握适度,而且对由泥坯到干胎、干胎到 烧结这两个环节的收缩比都掌握得比较准确。即使我们今天进行模拟烧制试验,也是很难的, 这就不能不令人叹服古代高超娴熟的陶塑工艺和烧制技巧。文物保护: 保存环境是引起文物 材质劣化的一项重要外界因素。一号坑修建较早,窗户大而多,没有温湿度控制设备,保温 防寒性差, 含紫外光的阳光穿透量大,加之观众参观数量多,空气质量下降等,这些都是对 文物、 遗迹造成影响的不利因素。针对这些问题, 博物馆一方面不定期在遗迹覆土上洒水保 湿,在窗户上安装反光板,玻璃上涂抹紫外线吸收剂等减少光照对文物的伤害;另一方面对 遗址区实行环境监测,运用环境监测仪器及时、准确的采集包括温湿度、光照、有害气体、 大气颗粒物等环境因素,为科学的开展文物保护实施工作提供环境基础数据。 【二号坑】 青年志愿者协会义务导游服务总队 奉献,青春的乐章 第4页 二号兵马俑坑是1976 年 4 月 23 日发现发, 位于一号坑的东段北侧,两坑相距20 米,面 积仅有一号坑的一半,约6000 平方米,根据出土和发掘情况,估计可出土陶俑1300 余件, 木质战车89 辆,是一个用战车,步兵,骑兵,弩兵混合编组的军阵。军阵: 与一号坑相比 具有兵种多,车辆多,造型种类多,建筑结构复杂的特点。二号坑于1994 年 3 月 1 日开始 发掘,同年10 月 14 日以“边发掘、边展示”的形式对外开放。该坑平面呈曲尺型,坑的东 西北三面均有斜坡门道。如图所示,俑坑的内部结构是依据兵种不同而精心设计的,分为 战车方阵、骑兵阵、弩兵阵和车、步、骑混合方阵四种。俑坑最东端是弩兵阵,由172 件身 着战袍的轻装立射俑和160 件身穿铠甲的重装跪射俑组成。立射俑位于弩兵阵外围的长廊 内,跪射俑位于中间的四条过洞内。【这样编列与弩兵的作战特点有关,因为弩兵射击时, 要求前无立兵;另外弩张缓慢,临敌不过三发,就是说拉弓射箭最多射出三发,敌人就会冲 上来,所以为了保证“矢如雨注” , “百发不暇止”,必须进行轮番射击,起伏交替,使敌人 无可乘之机。配备有射程最远的兵器弩兵立于二号坑方阵的最前方,同时是一个可以灵活移 动的方阵,这其中蕴含的军事思想与我们今天也有共通之处。】战车方阵是二号坑四个方阵 中最大的一个,位于俑坑的南北部,64 乘战车列于8 条过洞内。俑坑的中部,是由19 辆战 车、 264 件步兵和 8 骑骑兵组成的混合军阵。此军阵车步结合,战车在前,步兵在后,阵尾 为骑兵。骑兵轻捷,放在阵尾做机动兵力,或者通信联络,或配合战车突袭敌军,以弥补车 阵臃肿、行动不便的缺点。第四个小阵位于俑坑的北半部,是一个骑兵方阵,共有骑兵108 骑,四马一组, 骑士位于马的左前方,排成整齐的长方形,是我国目前考古史上发现的时代 最早的大批骑兵俑阵,真实展现了秦始皇时代的骑兵形象。二号坑四个小阵有机结合,构成 一个曲尺形大阵,形成“大阵套小阵,大营包小营,阵中有阵,营中有营”的布局,它可分 可合, 分则可以单独作战,合则浑然成为一体,发挥多兵种混合作战的威力。尤其是车、 步、 骑三个兵种混合编制,是自战国时期步兵、骑兵成为独立兵种后在军阵上的一个重要发展和 变化,反应了古代“易则多其车,险则多其骑,厄则多其弩”的战术思想。棚木遗迹: 二号 坑未受水冲,没有被大范围焚烧,棚木遗迹保存较好,由于俑坑时代久远并遭焚毁,所以木 种类的宏观构造以无法观察辨别树种情况。通过对俑坑中土木炭和腐朽木材的分析鉴别,秦 俑坑所用树种绝大多数为松科树材,并以松科冷杉属居多,也有少量杂木。 跪射俑: 跪射武士俑与秦俑坑中众多的陶俑相比形象独特,呈蹲跪状,高度在1.2 米左 右。它们头绾发髻,身穿战袍,外披铠甲,足蹬方口翘尖履,左腿蹲曲,右膝着地,上体微 向左侧转, 双目凝视左前方,双手在身体右侧一上一下作握弓状,表现出一个持弓弩的单兵 操练动作。 甲衣的编缀也符合实战要求,上旅的甲片上片压下片,下旅的甲片是下片压上片, 胸前的甲片由中间向两侧依次迭压,背甲则相反, 肩部甲片呈现下片压上片。这样一来,甲 衣便于弯腰,体转和举臂,方便士兵活动。再看后部,鞋底外露处,鞋底的针脚因磨擦的轻 重而疏密有致, 绳结痕迹清晰可见。再看底部,跪射俑臂部紧贴右足跟,身体的重量分布在 右膝、左足和右足尖上,三个着力点呈等腰三角形,比较稳定,因此跪射俑没有踏板。 中级军吏俑: 头戴长冠,身穿长襦,外披彩色花边前胸甲,无背甲,下穿长裤,脚蹬翘 尖履,左手作按剑状,右手半握,持物不明。俑坑中的级别主要是以帽饰来区分,戴有板状 帽饰的称之为中级军吏俑。 (秦军爵有二十级,现无法判定不同军爵的具体配饰、装束情况。) 高级军吏俑: 高级军吏俑俗称将军俑,是目前兵马俑坑中出土级别最高的陶俑,现已发 现 9 件。将军俑头戴双卷尾鹖冠,身穿双重长襦,所穿的铠甲形制别致,前胸护甲下端呈三 角形, 长度达到腹部; 后背甲较短, 下端平直, 长度只到腰部, 嵌缀的甲片为特制的鱼鳞甲, 并且塑有几多花结。将军俑有的双肩有披膊,有的双肩没有披膊。足蹬方口齐头翘尖履, 他们均配长剑,双手或下垂、或做按剑状。将军俑的形象,主要通过神态、衣着、魁梧的身 材来表现, 但又有个性的区别。如展出的这一件,额头上刻画出一道道皱纹,像是一位胸有 成竹、久经沙场的老将,而有的将军俑,则是一把长须,温文尔雅,富有儒将风度。在高级 青年志愿者协会义务导游服务总队 奉献,青春的乐章 第5页 军吏俑所乘坐的战车上,考古人员常发现有铜甬钟和鼓的遗迹,这些都是古代作战的指挥器 物,可见他们的职责是指挥作战。 骑兵鞍马俑: 骑兵鞍马俑出土于二号俑坑,他们的出土, 为研究秦国骑兵史提供了珍贵 的形象资料。我们先来看骑兵。骑兵立于马的左前方,共116 件,身高 1.8 米以上,一手牵 马缰一手持弓弩。骑兵的装束和步兵不同,他们头戴绘满梅花形散点式花纹的圆形小帽,帽 两侧的带扣紧系于颌下,以防骑马奔跑时被风吹掉;衣襟短小;铠甲只到腰带以上,双肩无 披膊;腰束革带;足登短靴。古代骑乘的军马和骑士的选择都有一定的标准:年龄在40 岁 以下,身高1.73 米以上,身体健壮、轻捷等。秦俑坑中的骑兵身高都在1.8 米以上,体型均 匀修长,神态机敏,完全符合当时的标准。其次是鞍马,鞍马身长约2 米,通高1.72 米, 体重约 200 公斤。从外形上看,它们马髻修剪,马尾辫节,马背上雕有鞍。鞍虽为泥土烧制 而成, 但仍给人以皮革的质感。它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皮革, 并点缀有鞍钉, 起到防滑、 耐磨的作用;下层为软垫,能减缓人与马之间的摩擦。鞍马没有塑造马镫,秦时还没有发明 马镫, 马镫是西晋时期才出现的,所以秦代的骑兵要飞身跃上马匹,这也决定了鞍马不能过 于高大。 兵器: 【秦兵马俑坑中的武士们当年都配备有实战兵器,这些兵器是秦代兵器的集大成 者,种类多,数量大。三个坑目前已出土近4万件青铜兵器,当时使用的各种兵器这里都应 有尽有,其中以青铜镞居多。出土的青铜兵器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短兵器,有剑、金 钩(吴钩) ;第二类是长兵器,有矛、戈、戢、钺、殳、铍等;第三类是远射程兵器,有弓、 弩。这些兵器都是铸造成型,但在形制上有很大创新,表现了青铜武器的高度发展。有的兵 器上还带有刻辞,为研究秦代的兵器史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我国是世界上较早进入青铜 时代的古国之一, 在青铜冶炼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创造了精湛的技艺, 接下来大家一一 欣赏这些兵器。】 金钩 也叫吴钩,因为是吴国最早发明的一种兵器而得此名。唐代诗人李贺 南 园诗中有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句子。 金钩仅在兵马俑一号坑出土两件。 矛 是刺兵器。 俑坑中出土的铜矛和战国矛基本相同,由矛头,矛柄和镦组成, 形状宽而扁,比较锋利。 铜镞 就是铜箭头, 目前三座坑内出土4 万件,其中小铜镞数量最多,这类铜 镞放入箭槽,便于瞄准,镞呈流线型,阻力小,飞行中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方向性,是秦代 作战的主要兵器之一。 剑 秦俑坑中现已出土24 把青铜剑,埋在潮湿的俑坑中已长达两千多年,但 是锋利如新。经科学鉴定,秦剑的合金配比非常科学,并且表明经过了络盐氧化处理,所以 具备了刃薄,坚硬,锋利的特点。这种技艺在德国是1937 年,美国是1950 年才发明并先后 列为专利的,而我国远在两千多年前的秦始皇时代已创造出类似的工艺。秦剑的长度在 81 94.4 厘米之间。【这些青铜剑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铜剑相比,剑身变窄,变薄,剑体加 长,形状为柳叶形。秦代通用长剑,这可以从我们熟知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中得到印证。公 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去刺杀秦王,图穷匕首见,秦王大惊,慌乱之中,长长的宝 剑怎么也拔不出来, 只听有人喊: “王负剑!”秦王恍然大悟,从背后抽出宝剑, 刺死了荆轲。 另外,秦俑坑中的青铜剑上还有一个不引人注目的特点,在离剑锋6厘米的地方出现了收缩 稍窄的现象,这个现象,专业术语上把它叫“束腰”。束腰和现在刺刀上血槽的作用是相同 的。这一点是秦代兵器研制的一大进步。】剑从用途上可分为佩剑和兵剑,佩剑既作礼仪, 也是身份的标志;兵剑的主要作用是战争和防卫。 弓和弩 弓和弩都属于远射程兵器,均是用来射箭的。 但弓和弩并不是同一物。 弓没有机关,弩是有机关的。【弓、弩臂、弩机的复合体称弩。弓箭大约出现在距今一万年 前的新石器时代。 弩出现于春秋末期。 但人们从没有见过秦弩的实物资料。秦俑坑中大批弩 青年志愿者协会义务导游服务总队 奉献,青春的乐章 第6页 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使我们对当时弩的具体形象有了认识。】 钺 俑坑中出土的青铜兵器达四万件,目前仅在二号坑内发现一件青铜钺,中 间留有夹木柄的痕迹,形状像斧子一样,钺就是由原始社会的石斧发展而来。钺是神圣军权 的象征, 文献中多有记载将军领兵作战之前,必须由天子在太庙举行隆重的授钺仪式,等于 国君将军权交给将军,这时军中一切“皆由将出”。从此,将军就有了指挥权和生杀大权。 在国语中记载: “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所以,它既是军权的象征又是军中刑具之 一。 戟 是由戈,矛结合而成的一种复合式兵器,既可以前刺,也可以回勾。史 记中就有“持戟百万”的记载,说明当时步兵基本以戟为装备的特点。西晋以后,戟才逐 渐退出战争舞台。 铍 从考古资料看,铍出现于西周、流行于春秋时期,汉代以后逐渐消失。铍 头上均有铭文,字体小篆,记录铸造年代、工匠、编号。 殳 又称为无刃兵器,是为仪仗队配备的兵器。 战争有两大要素:一是军队,二是兵器。秦人能够灭掉东方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 一帝国,这些锐利、精良的青铜兵器的出土也说明它曾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号坑】 三号坑位于一号坑的西段北侧,两坑相距25 米,是三个兵马俑坑中发现最晚的一个,发 现于 1976 年 5 月, 1989 年正式对外开放。三号坑面积最小,只有520 平方米,三号坑没有 被焚烧,是自然坍塌,但是坍塌前曾遭人为的严重破坏,陶马、陶俑残破严重。破坏的原因 目前还是一个谜。从发掘情况来看,三号坑可出土陶俑68 件,陶马 4 匹,木质战车1 乘, 兵器 34 件,此坑经专家分析,应当是统帅一、二号坑的指挥部,展示了最高指挥机关的形 象。三号坑作为指挥部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从位置来看, 三号坑位于一号坑、二号坑后部, 位置相对隐蔽、安全。其次,三号坑的形制与一、二号坑不同。一号坑、二号坑都是按照军 队阵列构筑,三号坑则是从平面布局上分为北厢房、南厢房、车马房三个单元。我们所看到 的北厢房是发掘原状。出土有22 件武士俑,当时应是面对面站立。另外发现残鹿角1 件, 动物朽骨一堆,古代作战前要在军幕内占卜、祭祀、祈求神灵保佑能打胜仗,古名祷战。鹿 角、兽骨应是祭祀的遗物,因此此厅很可能是战前占卜、祈祷活动的场所。被称为祷占厅; 南厢房内的陶俑大都环壁而立,这种面对面的站姿在史书中有过记载,一些重要场合的卫兵 要围绕墙壁“相向而立”,因此推测南厢房是当时的议事厅。目前仍未在三号坑内发现最高 指挥官,对于这一问题,大多数专家认为,秦始皇应该是俑坑的最高指挥官。秦代的军事制 度规定,平时军队中不设专门的统帅,作战时,临时命将,虎符是调兵遣将的信物,分左右 两半,右半留中央,左半授予统帅,调兵时由使臣持虎符验核,方能生效,作战完毕,大将 便将兵权交还。 彩绘:秦俑原是通体施彩的,它与彩陶不同, 是在陶俑烧制好后在精心涂色。 但由俑坑曾被焚烧加上自然的破坏,出土时颜色基本已经脱落。从部分残存下来的颜色看, 有朱红、粉红、粉绿、紫、蓝、黄、黑、白、褐等颜色,不同颜色还有深浅、浓淡的变化, 形成不同的色阶。 经化验多数颜色为天然的矿物质颜料。施彩的方法: 是先涂一层生漆作底, 然后根据所需颜色,用一种或几种颜料,按不同的比例用动物或植物胶水调配混合,用平涂 的方法施彩。大部分是涂一层色,只在手、脸、脚等部位涂两到三层色来表现皮肤的色泽和 质感。从秦俑彩绘中,我们发现了一种罕见的紫色颜料 硅酸铜钡, 20 世纪 80 年代德国 在研究超导材料时发现的,是当今利用最新科学技术才能合成的一种物质,可我们的祖先在 两千多年前就在使用这种物质,的确让人不可思议! 【秦陵铜车马】 青年志愿者协会义务导游服务总队 奉献,青春的乐章 第7页 1980 年 11-12 月,在秦陵西20 米处, 试掘了一个大型陪葬坑,此坑深 7.8 米,东西长 7 米,南北宽 2.1 米。坑内一前一后放置着两辆铜车马。铜车马原来放置在一个大型木椁之中, 因年代久远,木椁腐朽,上面填土塌陷,因而造成铜车马在出土时被砸成3000 多个碎片。 庆幸的是, 铜车马坑但未被盗掘,马车的碎片仍保持原来的位置,车的原始结构,系驾关系 基本清楚, 经过近八年的修复,终于恢复了原貌。铜车马是秦始皇的陪葬品,是把秦始皇生 前使用的车辆按比例缩小了一半,用青铜铸造而成,并配有大量的金银饰件,施以彩绘,是 目前考古史上发现的结构最复杂,形体最大,系驾关系最完整的陪葬马车,被誉为“ 青铜之 冠” 。下面我们要参观的就是两乘铜车马修复后的实物。高车: 两乘铜车马中前车的驾车人 站立驾车,后车驾车人坐姿驾车,根据古代“立式为高,坐式为安”的原则,我们把前车称 为“高车”,后车称为“安车” 。 在注意御官俑的造型,这两尊俑分站立,坐姿两种,希 腊雕刻家指出: 人身长和头的比例是7:1,而我国古代画家根据自己的实战经验,总结出“立 七坐五盘三半” 的歌诀。 安车御手身体的高度恰恰是“三个半” 头,高车御手也符合 “立七” 的比例。 高车御官俑严肃中透露出一丝轻松,安车御官俑恭敬中带着几分微笑。两人装束一 致,均头戴鹖冠,脑后梳扁髻,身穿右衽交襟长襦,腰间系带,带上佩一支青铜剑神情专注 地驾车,从身上一系列的装扮可以看出,他绝非一般的御手。两车均为单辕,双轮,四马 系驾。 它同我们今天看到的马车不同,最大区别是单辕而不是双辕。中间的两匹马用来驾辕 叫服马,旁边两匹马用来拉车叫骖马,服马因为驾辕距离比较稳定,骖马却比较自由,为了 保证四马各处其位齐心协力的拉车,在两服马的外侧,各有一个胁驱,如果骖马过分内靠, 胁驱就会刺痛它使它远离;但也不能信马由缰, 需要用缰绳来控制,一端套在骖马的脖颈上, 另一端系结在服马的轭首和衡上,这样四匹马就可以并驾齐驱。另外, 像马的笼头是由一节 金一节银,采用子母扣连接而成,历经两千多年,仍弯曲自如,柔软灵活;马尾束缚成结, 用一根带子系到前面肚带环上或衡上,这样马走起来常处于一种夹尾巴的状态,不至于使马 尾和缰绳绞在一起,进而达到平稳、安全的目的;车轴的末端都系结一类似箭尾形的小旛, 称之为飞軨。它的作用一为装饰,二为缇油(吸收车轴余油);还有等级的标志。安车: 车 厢分前后两室,前室面积较小供御手乘坐,后室面积较大,供主人乘坐;有三窗一门,三个 车窗上均刻有细小的镂空菱形花纹,具有通风保温的的作用。门窗开之则凉闭之则温,公元 前 210 年,秦始皇在第五次出巡途中病死于河北沙丘,就是用这种车运回咸阳的。铜车马是 帝王的车,在车马装饰上也极其豪华,据统计,两乘车上的金银饰件达14 公斤之多,使整 个铜车马显得雍容华贵,同时,又大量使用彩绘装饰,更是光彩夺目锦上添花。不仅这样, 铜车马的冶金铸造技术也令人惊叹,它根据各部位的不同性能,采用了不同的青铜配料比例; 车轮直到现在仍转动自如,左右两侧的车窗板仍可自由启闭,车门关闭灵活自然。更为精湛 的是,面积为2.3 平方米的椭圆形车篷盖,长178 厘米,宽 129 厘米,在复原过程中发现并 无锻打,焊接的任何痕迹,显然是一次铸造而成,并且最薄处只有一毫米,最厚处也只有四 毫米,这种工艺,即使现代科学技术也难以令人想象,可以说是古代冶金铸造史上的奇迹。 铜车马展厅的后半部分,陈列的是几件随车文物。策和缀: 的作用类似今日的鞭子,古 人所说的“扬鞭策马”在此得到实物的印证。策与錣均成竹节状,通体绘流云纹。策,上细 下粗,两端平齐,手持处有一铜钉作为挡手,以便握持。策应为御马的竹杖。錣,下端粗, 往上逐渐变细,顶端有一尖锥,用以刺马。铜镝: 由六节组成,中间的四节呈椭圆球形,上 面多布满短小的细刺。镝是放置在马口中控马的鞁具。铜折巾 :古名纷帨,通体涂白色,无 纹样,形似帛巾。 古时用以擦拭物体或盥洗后擦手用。铜方壶: 这两件铜壶外形很像今天的 水壶, 与古书中记载的盛酒器物也较为相似,因此有人认为是装酒或饮品的盛器,也有人认 为是装机械用的“润滑油”器。

    注意事项

    本文(秦兵马俑博物馆讲解词修订分析.pdf)为本站会员(tbuqq)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