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党课:扛牢机关党建主体责任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林业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必须牵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全市林业系统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紧扣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切实扛起机关党建主体责任,持续在讲政治、抓重点、促融合、建机制上下功夫,以高质量机关党建为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林业系统抓好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一)这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政治保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林业部门必须通过强化党的建设确保正确政治方向
2、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能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转化为干部职工的行动自觉,在国土绿化、资源保护等工作中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当前我国生态建设进入攻坚期,唯有以党建为统领,才能统筹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克服地方保护主义等体制机制障碍。(二)这是提升林业治理效能的动力源泉。通过创新“党建+林长制”党员示范林等载体,把组织优势转化为业务优势。在松材线虫病防治、森林防火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尤为关键。统计显示,党建考核优秀的林业单位,其造林成活率普遍高出平均值15%以上。这种深度融合破解了党建业务两张皮问题,使党的政策在基层末梢得到有效执行。(三)这是强化林业队伍建
3、设的重要载体。林业工作常面临野外作业艰苦、待遇偏低等现实困难,需要通过理想信念教育筑牢精神支柱。开展老林业人讲传统青年党员先锋岗等活动,能培育塞罕坝精神式的职业情怀。某省林业厅实施双培养工程后,技术骨干中党员比例提升至78%,充分证明党建对专业人才成长的催化作用。(四)这是更好履行生态安全政治责任的必然要求。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承诺,林业系统必须通过党的建设强化使命担当。在跨境生态廊道建设、碳汇交易等新领域,党员干部的开拓精神成为破局关键。实践证明,凡是党建工作扎实的林业单位,在落实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等重大改革中均表现出更强的执行力和创新性。二、扛牢主体责任,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
4、障林业高质量发展(一)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在知责明责中扛起机关党建政治责任。始终牢牢把握机关政治属性,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认真落实旗帜鲜明讲政治要求,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贯穿机关党建全过程各方面。一要强化政治机关意识。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通过党组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等形式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实际行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自觉践行“两个维护”。二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局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过好双重组织生活,建立党建联系点,党员领导干部从严落实讲党课制度
5、三会一课”突出政治学习和党性锻炼,使党的组织生活更加严肃认真。不断完善重温入党誓词、党员过“政治生日”等内容,做到讲原则、讲规矩、有党味。三要不断提升政治能力。始终把政治能力作为党员干部的第一能力,在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部署中体现政治担当。(二)要凝心聚魂强根基,在守责担责中抓实机关党建重点任务。不断深化对机关党建的规律性认识,在思想上强化高质量意识、在内容上聚焦高质量举措、在方法上落实高质量要求,以务实有力举措推动机关党建提质增效。一要聚力抓学习强党性。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善“第一议题”制度,充分发挥理论学习中心组和领导干部领学促学作用,实
6、施青年理论学习提升工程,健全基层党组织常态化学习交流机制。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入行。二要聚力抓组织强基础。聚焦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提质增效、整体提升。深入开展“四强”党支部创建,落实党支部建设“网格化+清单式”管理模式,建强党员教育阵地,深化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规范工作流程,夯实基层基础。三要聚力抓作风严纪律。大兴求真务实、调查研究之风,养成“真抓实干、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作风。驰而不息纠治“四风”顽疾,一体推进“当下改”与“长久立”,健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三)要守正创新促发展,在
7、履责尽责中推进党建和业务融合。坚持抓机关带系统,发挥机关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在绿美生态建设全过程、各方面。一要擦亮党建品牌,激发工作动力。开展绿美林业先锋”党建品牌创建,引导党员争当“扩绿”、“兴绿”、“护绿”先锋,同时推进“一支部一品牌”建设,激发党建工作新动力。二要实施“书记项目”,发挥“头雁”效应。结合年度林业重点工作,研究申报“书记项目”,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统筹推进“书记项目”实施并取得实效,示范带动党员干部破难题、促发展。三要发挥党员作用,强化责任担当。成立党员突击队,结合春分清明等重要时节,组织党员干部下沉重点防火区域、林
8、区开展森林防火巡查。运用“党支部+项目部”工作方法,实施省市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完善森林防灭火基础设施,加强火源管理和隐患排查。(四)要纠建并举抓落实,在考责督责中压实机关党建工作责任。紧紧牵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压实机关党建责任链条,着力构建明责清晰、履责到位、督责有力、考责精准的责任体系。一要构建责任体系。建立健全机关党建责任体系,实化细化责任清单,推动责任层层传递、压力层层传导、任务层层落实。党组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对机关党建重点工作、重要事项做到严格把关;党组其他成员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加强对分管部门和单位党建工作督促检查;机关党委落实专门责任,推动从严管理监督向直属
9、单位党组织延伸;机关纪委履行监督责任,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推动机关党建工作落实落地,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齐抓共管的党建责任落实新格局。二要完善制度机制。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将专兼职党务工作经历纳入干部履历,严格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不断健全科学完备、有效管用的机关党建工作制度。三要严格责任考评。强化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采取自查报告、书记述职、民主测评、个别访谈、领导考评、综合评价等方式进行多维度、立体式考核评价,既看“做没做”更看“好不好”,把定性和定量结合起来,既防止量化评分的机械失真,又防止主观评价的标准模糊,切实发挥考核指
10、挥棒作用。赠篇:【写材批用典】得众人之理即无不胜也【例文】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子,曾多次强调集体力量的重要性:“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千人之众无绝粮,万人之群无废功。”他还说:“得众人之力者即无不胜也,用众人之力者乌获不足恃也。”历史和实践一再证明,能够把众人的力量和智慧集结起来,就可以无往而不胜。(中国纪检监察报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典故】出自春秋战国时期文子通玄真书,得众人之力者即无不胜也,用众人之力者乌获不足恃也。【释义】意思是,得到众人的力量就能无往而不胜,使用众人的力量就连大力士乌获也不需要依靠了。比喻要重视并善于运用群体力量。【赏析】古人讲,“积力
11、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中华民族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延绵不绝,历久弥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保持着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始终是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北史吐谷浑传中有这样一则故事:阿豺有子二十人,谓曰:“汝等各奉吾一只箭,折之地下。”俄而命母弟慕利延曰:“汝取一只箭折之。慕利延折之,又曰:“汝取十九只箭折之。”延不能折。阿豺曰:“汝曹知否?单者易折,众则难摧,黝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正所谓“一箭易断,十箭难折”,只要齐心协力,就能坚不可摧。积力和众智,饱含朴素的民本思想。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秉持和践行这种思想,始
12、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取得了改天换地的巨大成就。淮海战役中,人民军队打到哪里,人民群众就支援到哪里。解放区先后有543万人民群众奋勇支前,平均一名解放军战士身后就有9名普通百姓支援战斗。男女老少齐上阵,给解放军送军粮、送衣被、送武器、运伤员,仅小推车就有88万多辆。陈毅元帅曾经深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事实证明,只要军民同心、军政团结,风雨同舟、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形势越是严峻,任务越是繁重,越需要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把各方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
13、用法】主要适用于动员部署类、作风建设类讲话,侧重强调团结干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要增强一盘棋意识,同行同向、同心同德凝聚干事创业合力。【写材料用典】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贝【例文】古人云:“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面对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党员干部要在“牢骚话”中找到老百姓关注的焦点,了解工作的得失,帮助群众疏通心中的“郁结”,解开思想上的“疙瘩”。同时,扑下身子调查研究,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不断增强抓基层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把群众的“批评声”变成“掌声”,最终让群众有更多“欢声笑语”。(中国纪检监察报善听群众“逆耳言”)【典故】出自论语子罕篇,法语之言,能无从
14、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释义】意思是,符合礼法原则的话,能够不听从吗?但只有按它来改正错误才是可贵的。恭顺赞许的话,听了能够不高兴吗?但只有分析鉴别以后才是可贵的。【赏析】古人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孟子公孙丑上中记载:“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别人对子路提出的批评意见、指出的缺点错误,子路持高兴和欢迎的态度。宋代陆九渊也曾讲,“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意在劝诫人们,听到别人说自己有过错时应当高兴,知道自己的过失时应当不隐讳,改正自己的错误时应当毫不害怕。“不闻其过,最患之大者。”听不到、看不到自己的过失和问题,就是最大的隐患。共产党人坚
15、持和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毛泽东曾讲:“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陈毅一向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批评,他在六十三岁生日述怀一诗中写道:“一喜有错误,痛改便光明。一喜得帮助,周围是友情。难得是铮友,当面敢批评。”这种豁达的胸怀,树立起了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涵养“闻过则喜”的胸怀格局,善于听真话、察实情,不断在改正错误、校正方向中干事创业。【用法】主要适用于作风建设类、党课报告类讲话,侧重强调批评与自我批评,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对待缺点不足。【写材社用典】过空优逸,恐不堪事【例文】当前,国
16、家面临的安全形势错综复杂,军队肩负的使命任务艰巨繁重。我们只有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常以“过尔优逸,恐不堪事”自警自励,把打仗当事业干、把打赢当专业钻,不怕辛苦劳累、无惧风霜雨雪,在流血流汗、掉皮掉肉中,把“手中活”练成“必杀技”,才能在哨位、战位、岗位上书写优异的强军答卷。(解放军报多些“过尔优逸,恐不堪事”的清醒)【典故】出自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晋纪,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故自劳耳。【释义】意思是,过于安逸,恐怕无法胜任大事。【赏析】古人讲,“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纵观人类文明史,“常怀远虑、居安思危”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智慧,是生存发展的成功经验。谁不保
17、持惶惶之忧,谁就可能在放松懈怠、忘乎所以中灭亡。后唐庄宗李存勖在危难之时打败对手,建立后唐,却在成功之时宠信伶官,身死兵火之中。欧阳修有感于此,写下史论名篇伶官传序,其目的就是警示后人以史为鉴,不要再犯庄宗之类的错误。其文写道:“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李存勖的一生告诫我们:“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中国共产党是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的政党,对面临的考验和危险总是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在党的七大上,“十七条困难”郑重提醒全党“准备吃亏”、“准备困难”,“要在最坏的可能性上建立我们的政策”。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举,百业待兴,毛泽东同志慨叹我们“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深刻指出,“我们应当以有可能挨打为出发点来部署我们的工作,力求在一个不太长久的时间内改变我国社会经济、技术方面的落后状态,否则我们就要犯错误。”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作为履职尽责的工作底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用法】主要适用于防范化解风险类、作风建设类讲话,侧重强调忧患意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坚持底线思维,坚定斗争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