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结(大全).pdf

    • 资源ID:4749561       资源大小:79.2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结(大全).pdf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 经济常识 1. 商品和商品经济 (1) 商品: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价值量 (2) 货币: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的产生和发展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3) 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作用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 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 原则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基本特征 3. 企业和经营者 (1)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及其作用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兼并与破产 (2) 企业的经营者: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企业经营者的素质 4. 产业和劳动者 (1) 三大产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2)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劳动合同制度我 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5. 财政税收和纳税人 (1) 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国民收入的分配财政收入和支出财政的巨大作用 (2) 税收与纳税人:税收及其基本特征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6. 银行和储蓄者 (1) 我国的银行:银行的产生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银行的业务和作用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2) 公民的储蓄:存款储蓄及其作用债券与商业保险 7. 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 (1) 商品服务市场:商品服务市场的内容和特点市场交易原则 (2) 家庭消费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家庭消费的内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8. 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 (1) 当代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经济全球化外汇与汇率我国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 (2) 对外贸易: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和主要内容关税我国对外贸易的方式与作用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 原则 政治常识: (1)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职能,是由我国的 国家性质决定的并反映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的国家职能有对内职能(依法打击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的 破坏活动;组织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维护社会的稳定;组织领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科文卫事业;搞好社会公共服务-维护安定团 结和社会治安、建立健全社会福利制度和保障制度、兴办公共设施和保护生态环境)和对外职能(防御 外敌入侵和颠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2)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 国家权力机关, 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地方一切重大事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委 会行使国家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由人民民主选 举产生,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向人民负责,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宪法赋予他们特有的权利 (发言表决免责权、提案权、 质询权等) 并且必须自觉履行义务(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机密、 密切联系群众、接受选民或原选举单位的监督等)。 (3)我国的国家机构: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对人民负责、依法治国(是党 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 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其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实行依法治国的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 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当家作主的地位。 (4)我国的公民与国家: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坚持公民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公民 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认真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5)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是由我国的社会 主义国家性质和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 队)决定的,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保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创 造稳定的社会环境、调动各方面的各级因素);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 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方式)。 (6)我国铲除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根源,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 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政治、经济、文化权利)、民族团结(是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 之一,是民族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各民族共同繁荣(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都得到 发展和不断进步)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逐步消除东西部差距,是增进 民族团结, 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首先民族地区要发扬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时需要国家、发达地区的帮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 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7)我国的宗教政策:在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 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活动,国家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8)当代国际社会:国际关系是变化发展的,决定国际关系的因素主要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维护 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度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 与发展。 (9)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障碍;当 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经济是基础, 科技是龙头, 各国能否在科 技发展上取得优势,增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最终决定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10)我国的对外政策: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外交政策的基 本点(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首要目标,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关系的基本准则、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 与合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支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哲学常识 1. 唯物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自然界、 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 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 (2) 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 着不同的反作用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3)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了解国情,立足国 情 (4)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辩证法 (1) 联系的普遍性: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 杂性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2) 运动和发展: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和发展的普遍性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学会创造性思维 (3) 规律:规律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认识和利用规律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4) 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坚持两分法, 防止片面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 提 (5)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6) 内因和外因:内因和外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7) 量变和质变:量变、质变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办事情坚持适度原则 (8) 事物发展的趋势: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 性的统一 (9)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 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定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 3. 认识论 (1) 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 的制约 (2) 透过现象看本质:现象与本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 识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分析与综合相 结合创造性思维、合理想像在认识中的作用 (3) 实践: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4. 人生观和价值观 (1)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2)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和社会: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 求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保护个人正 当利益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应提倡诚信 (4) 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实现人生价 值的条件和途径走出人生价值观的误区,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 (5) 理想与现实:树立崇高理想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6) 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在 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第三部分政治常识 1. 我国的国家制度 (1) 我国的国体:国家的性质和职能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国家职能 (2)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 和义务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一国两制 ” 的含义、内容和意义 (3) 我国的国家机构: 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体系我国国家机构的设置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依 法治国 (4) 我国公民与国家: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公民在法 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 2. 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 (1) 政党与政权: 政党的特征政党和国家政权的关系当代政党制度的类型和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方 式 (3) 加强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 “ 三个代表 ” 重要 思想 3.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 (1)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的基本特征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 (2) 我国的宗教政策:宗教的本质和社会作用我国的宗教政策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反对封建迷信 4. 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1) 当代国际社会: 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主权国家及其权利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国际法的概念和 作用 (2) 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3) 我国的对外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对外 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唯物)辩证法 1联系的观点:含义、特点(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多样性) (1)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 整个世界就 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事物的联系又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不能否 认和割断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也不能主观臆造联系。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 根据事物的 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改变条件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运用: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括政 治、经济、文化、生态四个目标 (2)因果联系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辨证法认为, 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就是因果联系,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 联系之中,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善于总结、 善于反思 找原因,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3)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1)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2)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 分。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当各部分以合理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会大于 部分之和。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3)整体和部分二 者不可分割,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部 分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 (1)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2)搞好局部, 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运用:地方与中央的关系;反对地方保护主义;西部大开发;经济结构调整;国企改革中 抓大放小 2、发展的观点 (1)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原理内容】: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 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 过程。 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 (2)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 运动与物质密切联系,不可分割。首先,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 在方式。其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离开物质谈运动,或者离开运动 谈物质都是错误的。我们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也要反对离开运动谈 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3、矛盾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即对立统一。 矛盾存在于一切 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方法论】: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 敢于承认矛盾、 揭露矛盾;善于全面分析矛盾, 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片面性、一点论 4、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 表现在,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 点,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 【方法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 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二者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在这个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 到另一场合则变为特殊性。在这个场合为特殊性的东西,到另一场合则变为普遍性。 【方法论】:有助于我们掌握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有助于我们 掌握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 解剖麻雀 ” ,“ 抓好典型 ” 等科学方法。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 践相结合的原则,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6、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 处于支配地位, 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 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 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善于抓住重点, 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学会统筹兼顾, 恰当地处理次要 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7、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 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 要方面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 定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二者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时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弄清事物的性质 8、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 唯物辩证法关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理论,是两点 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理论依据。 (2)所谓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过程中, 既要看到主要矛盾, 也要看到次要矛盾; 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 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 也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所谓重点论, 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 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3)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紧密相联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 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离开两 点谈重点,和离开重点谈两点,都是错误的。我们应该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看问 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9、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论 【原理内容】:事物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 的根据;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时,要重视内因的作用,也不能忽视 外因的作用,即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 10、量变和质变相互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事 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方法论】: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坚持适度原则, 控制量变的限度 在量变 达到一定程度时,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要重视量的积累,为质变创造条件。 角度一: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没有一定程度量的积累,就不会有事 物性质的变化 (也不会有飞跃和发展) ,即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这要求我们要重 视量的积累。 角度二: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因此,当我 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就要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即坚持适度原则。 角度三:事物的发展最终要通过质变来实现,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所以,在量变已经达 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原有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是,就要不失时机的促成飞跃。 角度四:不仅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会引起质变,而且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只是由于构 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这就要求我们要 “ 学会优化 结构” ,研究事物的结构 11、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和方法论 【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 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 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方法论】:既要坚定信心, 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要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 到的困难。和人生道路上的曲折。 1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辩证法的根本 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 认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二者最根本的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 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 反对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说明坚持唯物辩证法,就可以使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 避免或减少失误,少走弯路,在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出更多的贡献。 认识论部分 1、实践和认识(理论)的辨证关系: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是认 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 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认识则把实践引歧途。 方法论意义:既要重视实践,又要掌握科学理论,达到理论(认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2、现象和本质的辨证关系: 区别: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多变易失,凭感觉器官可以直接感知;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具 有相对稳定性,只能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联系: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现象离不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表现;本质离不开现象,本质总要表 现为现象。 方法论:认识事物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 区别:含义、阶段、可靠程度不同。 联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方法论:实现认识的根本任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认识是无限发展的原理: 整个世界是无限发展的,认识应当在实践基础上随着客观事物的进程向前推移,逐步深化, 不断扩 展。一切把认识凝固化、僵化的观点都是不科学的。方法论意义: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培养创新 精神。 5、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原理:二者密不可分,分析是综合的基础,在综合的指导下深入的分析。 方法论: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坚持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五、价值观、人生观部分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 映;另一方面,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巨大的 促进作用,非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重大的阻碍作用。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的含义、本质、作用,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哲理内容: 价值观是对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 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不同的价值观, 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对人们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必须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集体主义价值观,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等) 3、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辨证关系原理:二者是辨证统一的,两者互为前提而存在,相互促进而 发展。方法论要求: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发生矛盾时,以全局利益、根本利益为最高利益,个人利益服 从集体利益。 4、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原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 影响;社会发展制约个人活动。要求: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有利条件,推动社会发展。 5、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内容及方法论要求) 哲理内容:人生价值的含义(贡献和索取),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这是因为:个人 对社会的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障;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是人生价值的可靠标志。这一原 理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在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6、理想与现实的辨证关系: (内容及方法论要求) 哲理内容:理想与现实是辨证统一的,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这一原理 要求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奋斗中实现理想。(把握艰苦奋斗的精神实质) 7、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 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意义 :要树立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 相信群众、 依靠群众, 为人民利益二奋斗; 坚持群众观 点、群众路线,坚持走与人民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2009 年全国高考政治真题集锦 2009 年全国高考卷文综政治 24 某小企业 2008 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8元,产量为 10 万件,甲种商品的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价值6元。如果该企业 2009 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 ,其他条件不变,那么, 该企业 2009 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与2008 年相比: A增加 8万元B增加 6万元C减少 14 万元D不变 25 某餐馆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5.小明和爸爸去该餐馆吃饭共消费200 元,在结账索要发票时 被告知,如果不要发票,可以获得一瓶价值4元的饮料,小明和爸爸表示接受,上述做法: 使餐馆少缴纳6元税款使餐馆多获得6元收益 不利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不利于刺激消费需求 ABCD 26 当下,我国很多地方摊贩经营非常活跃,但存在经营不规范现象。有的地方以建立固定经营 场所的方式给小贩提供经营空间,加强市场管理, 规范摊贩的经营行为。促进这类个体经济的发展有利 于: 实现按劳分配的收入分配原则扩大政府调控范围 解决低收入群体的就业方便群众的日常生活 ABCD 27. 某鸭梨产区建立恒温库储存鸭梨,为反击销售提供了条件,也为梨弄增收提供了保障,据测算, 没储存 1千克鸭梨可增加收入0.5 元,这一做法表明: A.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B.延长农产品储存时间可提高农民收入 C.商品销售环节可创造更大的价值D. 商品的储存成本提高了商品价值 28 “ 面对金融危机这一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需要加强政策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在些关 键时刻,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 这一论述表时,信心作为对前景的良好预期: 能够改变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可以推动经济主体对经济活动的积极参与 能够摆脱物质条件制约,促进经济复苏可以促进经济形势向好的方向转化 A B CD 29. 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 灾害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 步为补偿的 ” 。从灾难到进步,其中体现的深刻哲理是: “ 灾难 ” 和“ 进步 ” 作为矛盾双方, 包含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灾难 ” 向 “ 进步 ” 转化是无条件的, 体现了矛盾双方的互相贯通“ 灾难 ”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 进步 ” 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 灾 难 ” 促进 “ 进步 ”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某些外因的决定作用 ABCD 1978 年安徽小岗村 18 家农户决定分田到户,揭开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在经济 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小岗村不断探索致富之路。2006 年1月,该村决定重新走上合作经济的道路,规 划了 “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红色旅游、着力办好工业园” 的发展战略,迈进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回答 30 31 题。 30. 多年来,小岗村在致富路上苦苦探索,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脱贫致富之路。这说明: 奔向富裕的道路尽管曲折但总是有规律可循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不断创造财富经验和规律 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升人们对致富规律的认识致富道路因时因地而变,没有必然的规律可循 A. B. C. D. 31. 小岗村农户做出分田到户和重新走上合作经济道路的两次重大决策都促进了当代经济发展。这 说明正确的决策: 有利于创造条件促进社会发展符合客观条件发展变化的要求 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创造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规律 A. B. C. D. 32. 2009年初,在G 市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上,一位人大代表提出:现在市金融危机期间,打工 者有份工作就不错了,政府应废除最低工资标准,工资由时常决定。 该代表的观点引发了社会广泛议论。 在下列有关该问题的议论种,正确的观点是: 作为人大代表不能只站在企业经营者的立场发表意见该代表在人大会上具有自由发言而不受 追究的权利该代表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写成议案向市人代会提交该代表的言论过于偏激,应撤销其 人大代表的资格 A. B. C. D. 33.2008年12 月27 日,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已由中华人 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08 年12 月27 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 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公布,自2009 年5月1日起施行。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 全国人大工作程序需要得到国家主席的认可国家法律只有经过国家主席签署才具有法律效力 国家主席作为国家机构具有审查法律的权力国家主席作为国家机构具有颁布法律的权力 A B C D 34.2008年,民主党派成员有40 多人在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担任省部级领导职务。民主党派成员 担任政府领导职务: 表明民主党派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参与执政坚持了我国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的基本政治制度 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政治协商的重要形式是保障我国民主党派实现参政议政的基本条件 A B C D 35.1990年以来, 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 左右。 2007 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 额为 2025.5亿美元,提前三年实现了2000 亿美元的目标。这表明: 中国与东盟的友好合作关系得到迅速发展中国与东盟的共同利益明显增加 东盟上升为中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东盟发展为世界政治力量的重要一极 A B C D 38 (32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北方有大面积的缺水地区,干旱灾害时常威胁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2008 年冬到 2009 年春,我国北方冬小麦主产区的8个省市遭遇 50 年来的特大旱灾,受面积达1.57 亩。在中央统一 部署下,遭遇旱灾地区的各级政府迅速启动抗旱救灾应急预案,紧急调拔资金、物资,组织干部群众和 解放军官兵,全力抗旱救灾,取得显著成果。 材料二2009 年3 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按照条例 ,在紧急抗旱时 期,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当组织动员本行政区内各有关单位和个人投入抗旱工作,所 有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指挥,承担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分配的抗旱工作任务。 材料三以往,有些干旱地区每逢大旱即靠抽取地下水和引河水浸灌抗旱,加剧了地下水的枯竭 和河水的断流;有些干旱地区却发展诸如高尔夫球场、造纸厂等高耗水型产业,造成雪上加霜;有些地 区采取人工增雨作业,但受雨云条件限制难以及时解决干旱问题;有些地方因资金困难,农田水利设施 来得缺位,只能靠天吃饭。 (1)结合材料分析应如何运用经济手段推动抗旱工作。( 6分) 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建设农田水利设施; 加大技术推广力度,改革灌溉方式; 运用价格杠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使人们节约用水。 (2)运用相关经济知识,说明如何协调水资源利用与三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6分)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结(大全).pdf)为本站会员(tbuqq)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