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区人社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上划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一)始终坚持“精心组织”,当好就业平稳的促进者。始终扛牢稳就业政治责任,锚定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新使命,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做好规模性裁员、失业预警,依法开展集体欠薪案件前端处置工作。积极开展岗位供需摸排,开展各类招聘活动共计87场,近1450家企业参会,推荐各类就业岗位9.8万余个,进场人数19.2万余人。积极开展劳务协作,赴陕西、贵州两地开展劳务协作,举办东西部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6场,累计提供岗位400个。创成“1+2+N”一站式服务模式的省级规范化零工市场,通过1个中心市场+2个分市场+N个零工驿
2、站模式,为辖区内灵活就业人员和用工主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公共就业服务。持续擦亮“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品牌,走访考察浦南、小东门桥等社区,推进“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的建设。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以点带面推动辖区企业发挥备案试点企业自主培养技能人才的主体作用。(二)始终坚持“精心服务”,当好人才成长的守护者。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启动2025年“校园X日”主题活动,通过人才政策宣讲、双创生态体验、校地座谈、校园招聘会等多元形式,全方位展示X聚才育才留才“金名片”。上半年,引进各类人才4300人,新引进国内外优秀博士人数13人,新增进站博士后人数2人。组织6家事业单位11个岗位参与2
3、025年X市事业单位统一公开招聘,协助教育局和卫健局等部门做好本系统工作人员的公开招聘工作。稳步推进博士后工作,加速高层次人才集聚。根据X市“人才地图”信息系统,筛选符合条件企业(近两年引进全职博士),组织2家企业进行市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申报,为申报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做好储备。精准兑现青年人才“双资助”,助力“青春留常”。(三)始终坚持“精心实施”,当好美好生活的奉献者。始终以全面落实养老保险各项改革任务为主线,加快建设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打造“数据筛查+精准服务+立体宣传社保扩面工作模式,实施“数据找人”扩面专项行动,借助“春风行动”、招聘会等活动,推动社保政策宣传精准覆盖。持续开
4、展“社保服务进万家”多方位宣传活动,引导法定参保人群依法依规参保。扎实开展2025年度重残、低保、特困等困难人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府代缴核查工作,确保惠民政策“不漏一户、不落一人”,进一步筑牢民生底线。深入落实“暖心居保”品牌工作方案,继续深化试点成果,挖掘雕庄街道、兰陵街道、红梅街道暖心居保工作创新点,做好暖心居保品牌创建工作,围绕服务提档、品牌增效、民生增温,构建覆盖街道、社区、网格的三级居保服务体系。不断加强社保基金监督管理,扎实开展养老社保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持续维护社保基金安全。(四)始终坚持“精准发力”,当好社会和谐的维护者。依法依规开展失信联合惩戒,加强欠薪行为的协同
5、监管,向公安机关移送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6件。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护航行动,逐步形成部门协同、区街协作、政企协调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体系。做好规模性裁员风险监测预警机制,依法开展集体欠薪案件前端处置工作。联合区人民法院发布“X区2024年度劳动人事争议裁审衔接十大典型案例”,积极发挥司法、仲裁裁判的规则引导和价值导向作用,不断增强劳资双方法律意识,营造和谐劳动关系氛围。(五)始终坚持“精细谋划”,当好园区提档的培育者。成功对接10个高成长性项目,服务人次突破4万人次,产业集聚度位列全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第一方阵。做优X人才会客厅”服务品牌,成功举办4期“X人才会客厅”系列访谈活动,累
6、计吸引超400名企业家、HR高管及行业专家参与,打造“政策解读+实战案例+高端对话”三位一体的全国领先行业交流平台。创新开展“智匠融合”标杆企业参访活动。组织园区重点人力资源机构、X区省级博士后工作站负责人及“X工匠”代表通过“实地观摩+技术研讨+供需对接”三维联动,促成人才、机构及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探索“人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新模式。二、下半年工作计划(一)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保持就业形势稳中向好。持续落实免申即享社保降费、稳岗返还等政策,更好推动服务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吸纳就业扩容。继续做好企业动态监测,提升就业失业风险预判和应对能力,做好企业用工服务保障。优化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持续,
7、推进“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设,年末建成3家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帮扶重点群体就业,持续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统筹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创业引领、基层成长、就业启航等计划。举办第九届“X杯”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支持企业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二)聚力人才引育并举,人才引聚支撑更加有力。扩大校地合作“朋友圈”,搭载“校园X日”系列活动,融合“政策宣讲解读+校地/校企座谈”模式,确保政策触达准、岗位匹配精、合作落地实。提升引才留才“吸引力”,继续非申即享兑现“双资助”政策,提升人才与企业获得感。增强城市人才“磁吸力”,升级高校学子X行”活动,在暑期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组织在常高校学子来区,通
8、过“产业行”(参访专精特新企业)、“园区行”(参观重点产业园区)、“乐居行”(体验优质人才公寓)等沉浸式主题线路,持续扩大X在青年人才群体中的影响力与美誉度。(三)创优社保经办服务,社会保障效能不断提升。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做好“数据找人”社保扩面专项行动相关工作,进一步规范用人单位参保登记行为。从服务场所、经办规范、经办队伍、品牌建设等方面对经办服务进行全面提升,结合“银发添彩”“暖心居保”、“家门口办”“就近办”服务等系列社保服务品牌,进一步整合经办服务资源,聚力实现服务前移、灵活便捷的社保基层服务体系。创优“党建+退管”工作,在全区各街道、乡镇建成一批“红色书吧”、“银发议事厅”、“初心讲
9、堂”等各类“党建+退管”服务阵地。广泛吸纳“五老”志愿者等退休人员,成立“银龄先锋”退管服务队,建立党员先锋岗、志愿者服务队与退管业务全流程融合机制,提升服务响应效率。依托社会化管理系统、社区网格员、志愿者等力量,动态更新服务清单,推行“点单式”精准服务,开展组织“银发议事会”、“庭院恳谈会”等特色活动。(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根基持续巩固。深入推进在建工程领域“月结月清”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结合夏季攻坚专项行动,走访摸排建筑工地、承包单位等开展专项,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项目提前预警,积极挖掘并打造“月结月清”项目。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通过创新新就业形态劳
10、动者权益保护“四个一工程”(健构一套联动工作机制、建成一个权益保护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一张基层服务网络、建成一套全新服务模式)相关举措,逐步形成部门协同、区街协作、政企协调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体系。组织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劳务派遣用工、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等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净化和规范人力资源市场,依法保障职工合法权益。赠篇:【写材料用典】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例文】古人云:“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娇纵家人、家风败坏,往往是党员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有的领导干部不仅在前台大搞权钱交易,还纵容
11、家属在幕后收钱敛财,子女等也利用父母影响经商谋利、大发不义之财。有的将自己工作多年积累的“人脉”和“面子”用在为子女非法牟利上,其危害不可低估。(中国纪检监察报勿使家人有居官之乐)【典故】出自礼记大学,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释义】意思是,若要把国家治理好,必须首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不能管教好自己的家里人,却能去教育别人、教化百姓,这种事是不存在的。【赏析】家风是文化传承和社会道德要求的体现。从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到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从岳母刺字激励精忠报国,到朱子家
12、训“恒念物力维艰”,一个个家训故事、一句句家风箴言,承载着祖辈对后代的希望与嘱托,也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与美德。在我们党的百年征程中,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修身正、教子正、持家正、立业正,形成了以先进性为引领、以传统家庭美德为底蕴、以革命家庭为载体的红色家风。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曾建议全党读触龙说赵太后,感受“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深意,并始终恪守“三原则”:恋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私。朱德引导子女“接班不要接官”,彭德怀教育侄子“近水楼台不得月。红色家风是我们党红色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
13、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新时代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传承红色家风,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崇德治家、廉洁齐家,始终保持公仆本色,始终牢记党员身份,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严格要求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坚持把红色家风发扬光大、代代相传。【用法】主要适用于作风建设类、廉政教育类讲话,侧重强调家风建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持严于律己、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写材料用典】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例文】“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物欲没有穷尽,如果不加节制、不懂取舍,就会掉入欲望的陷阱,沦为器物的奴隶,结果使得自己“人为物累,心为形役”。过多的物质追求,只会给自身带来束缚与负担,让人深陷欲望的漩涡,
14、甚至会搭上自己一生的自由与幸福。(中国纪检监察报不役于物)【典故】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岑彭传,敕彭书曰:“两城若下,便可将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须为白。”彭遂壅谷水灌西城,城未没丈余,嚣将行巡、周宗将蜀救兵到,嚣得出还冀。【释义】意思是,人苦于不知道满足,既取得了陇,又希望攻蜀。后概括为成语“得陇望蜀”,形容得寸进尺,贪心永不满足。【赏析】古人讲,“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宋代名臣范仲淹两岁丧父,儿时生活十分艰难。但他从小好学,终于考取进士,做了高官。有次他给皇帝上书说,自己虽然是个小官,一年的俸禄也近三十万,
15、与普通老百姓比起来已经非常多了,如果在其位不谋其政,则无异于国家的害虫,无功受禄,寝食难安。他教育子孙“居官临满,直径小心廉洁。稍有污点,则晚年饥寒可忧也”。儿子范纯仁也是一代名相且清廉自守,“自布衣至宰相,廉俭如一”。任职西京留职御史台时,司马光也在洛阳谪居著述,两人“皆好客而家贫,相约为真率会,脱粟一坂,酒数行,洛中以为胜事”。范仲淹认为,如果一个官吏能做到“忍穷”,可免一人一家之祸;如果所有官吏都能“忍穷”,则可以免除政权颠覆之祸。实践证明,对待遇的认识和态度,反映出的是一个人的价值观利益观,最能体现党员干部的党性。刘亚楼上将曾说:“我最厌恶那种房子越住越宽敞,汽车越坐越讲究,家具越换越
16、漂亮,心思不用在工作上,而是专门在享受待遇上打转的庸俗作风。”新时代党员干部应自觉回望初心、叩问初心,认真思考如何做人、为何入党、为谁用权等问题,淡化名利思想,崇尚简单生活,把知足扎根于内心、落实到行动,一辈子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用法】主要适用于作风建设类、廉政建设类讲话,侧重强调知足知止,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要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工作向高标准看齐,生活向低标准看齐。【写材社用典】人情得足,苦于里纵【例文】“人情得足,苦于放纵,快须臾之欲,忘慎罚之义。”要特别警惕那些以“感情”为幌子的异常关心,以“朋友”为名义的违规吃喝,以“情谊”为外衣的送钱送物,绝不拿原则做交易,绝不用党性换人情,始终做到堂堂
17、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干事、清清爽爽交往。(解放军报怎么正确对待人情往来)【典故】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上,人情得足,苦于放纵,快须臾之欲,忘慎罚之义。【释义】意思是,人的欲望一旦在某方面得到满足,就会变本加厉,肆意骄纵,只顾贪图一时的快乐,而对国家的刑罚无所顾忌。【赏析】中华民族作为一个礼仪之邦,礼尚往来是文化传统,是表达或增进感情的重要方式。礼记曲礼上曰:“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在传统习惯中,人情往来的“介质”,可以是单纯的感情,比如相互间走访;也可以是钱物,比如在节庆或对方办婚丧喜庆等“大事”时,赠予礼品、礼金。在重人情、“重文轻商”传
18、统观念影响下,人们对于赤裸裸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权钱“交易”,在心理上多会难以坦然接受。而“礼尚往来”的钱礼,往往没有直接诉求目的,不是即时的一对一的请托交换,从表面上看,只是为了表达“情义”,因而具有了道德上的“赦免符”。正是在这种“自我道德化表演”中,一些“想伸手”的党员干部找到了“合情合理”的借口和心理安慰,忘掉或躲避开森严的纪律,在“心安理得”中逐渐破纪、违法。对手握公权力的党员领导干部来说,管住人情往来,是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的应有之义。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交往之中有原则、人情之中有要求,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坚决防范被人情往来拉下水,保持清清爽爽的人际交往。【用法】主要适用于作风建设类、廉政教育类讲话,侧重强调贯彻落实作风建设规定,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净化社会交往,坚守纪律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