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2020届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整合练习:专题18 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含答案.pdf

    • 资源ID:4767924       资源大小:358.64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0届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整合练习:专题18 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含答案.pdf

    专题十八整合训练专题十八整合训练 1、材料1、材料 据吴问记载,晋国赵简子将周制的“步百为亩”变为“二百四十步”为亩, 从而提高了属民的生产积极性;赵氏实行国税与户税制度,往昔籍而不税的籍田制显然已被 废除;战时作为应急措施出台的各级军功赏,扩大了军功奖赏的范围,有利于调动全军上下的 战斗积极性。赵裹子辅政时期,晋国新型的君臣关系逐渐确立,君主的绝对权威得到强化,文 武分职的官僚体制也在初创之中。赵氏主观上为实现自身权力所做出的各项变革,客观上促 进了晋国社会性质的转变。 摘编自白国红世族的崛起与春秋政治格局的演变一以晋国赵氏为个案 1.根据材料,概括春秋时期晋国赵氏变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晋国赵氏变革的意义。 2、对于秦国的强国之道,古今论者见仁见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一 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 赏。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则民用矣强国之民,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 曰“不得(敌首),无返!” 史记·商君书 材料二材料二 秦之胜在于官僚制度的建立,政治行政中心所体现出来的秩序和强权。一个巨大官 僚机器的高度精密可靠的运转,本身就被视为最高目的。 在这种秩序崇拜的权力哲学之中, 吏 员不过是官僚机器的齿轮与螺钉,民众不过是人格化的力役和赋税。他们仅仅在数量和功能 上具有意义。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 材料三材料三 有虎狼之民,牛马之士,国虽治,政虽理,其民不人。世之有民也,固先于国,且建国 以为人乎? 章太炎国故论衡·原道下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采取了哪些弱民强国的措施,并指出其目的。 2.材料二认为秦的强国之道是什么?指出材料二与材料三对秦强国措施弊端的共同认识。 3.概括三则材料作者对强国之道各自认识的立足点。 3、 材料3、 材料 三国以降,州一郡一县三级政区成为正式制度。 南北朝时期,州郡增置日多,全国 一度出现 275 州统领 663 郡、1500 县的局面。北齐文宣帝一举裁减一半以上的郡县,开精简 之先河。隋初,“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寮(僚) 以众,资费日多”。隋文帝接受大臣建议,“ 存要去闲,并小为大”,“ 罢天下诸郡”,以州统县, 将行之三百年的州一郡一县三级制改为州一县二级制。隋文帝还 “悉废汉以来州郡辟署佐僚 之制”,罢废州县乡官,“ 大小之官,悉由吏部”,吏部在选用地方官佐时全都使用外地人。 刺 史、 县令皆每年考核政绩,三年一迁,佐官四年一迁,不得重复任用,这为日后推行的选举(官) 制度奠定了基础。 据岑仲勉隋唐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代地方制度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代地方制度改革的影响。 4、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各族文化相互交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材料 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 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 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 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 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 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 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概括指出“胡乐、胡舞”等 所反映的现象。 2.据材料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一 自祖宗承五代之乱而又田制不立,田亩转移、 丁口隐瞒、 兼并伪冒者未尝考按, 故赋入之利视古为簿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 方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则。 摘自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田赋考 材料二 材料二 应将王安石变法置入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 北宋处在中古田制瓦解,契约租 佃经济确立的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观念和文化理念等都有所改变 改革的成败得失,绝非改革者的执拗性格使然,也不能单从集团斗争上去寻找原因,必须深入 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 摘自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 1.材料一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哪项法令?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法实施的目的。 2.材料二中的 “社会转型” 在经济上有何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安石改革成败得失必须 “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 6、【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6、【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材料 元朝初年,元世祖忽必烈鉴于金朝末年纸币滥发的教训,对政府的纸币发行进行了一 系列的规范。元世祖首先发行了“中统元宝钞”,以铜钱为本位,以足量白银作为准备金。同 时下令,收兑江南流通的南宋纸币,禁用铜钱,原来发行的各种纸币作废,统一了全国的货币。 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又发行“至元通行宝钞”,并颁布至元宝钞通行条例,其中对纸币 发行、准备金设置、旧币兑换、维持币值稳定、伪造处罚等各个方面做出详细的规定。元世 祖的货币改革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古代货币制度和货币理论走向成熟。 摘编自戴建兵、陈晓荣中国古代货币金融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世祖货币改革的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世祖货币改革的影响。 7、材料 7、材料 明初禁用金银交易,白银并不是合法货币。但市场经济萌发及发展带来 了不可逆转的白银货币化进程,日本和美洲银矿的开发满足了对金银的社会需求。 与此同时自明初后“百四十年,天下额田已减强半,非拨给与王府,则欺隐于 猾民”,政府财政收入减少。明中叶政府的赋役改革,以白银货币手段来调节社会 经济关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全国赋役不均的状况依然严重。 万历初(约 1581 年)张居正在全国范围内清丈土地和推广一条鞭法。总括一州 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賦役、力差、银差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故谓之 一条鞭。改革后“凡百用费,皆取于官银,民间有本 户粮差之外,别无徭役,自完 本户粮差之外,别无差使,吏胥无所用其苛求,而民相安于无忧矣”。也实现 “从 古代赋役国家到近代赋税国家的转变。” -摘编自万明传统国家近代转型的开端:张居正改革 新论 1.根据材料,概括张居正推广“一条鞭法”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居正“ 一条鞭法”改革的影响。 8、阅读下列材料: 维新志士们力图通过变法改革现状、挽救民族危亡,其政治实践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材料材料 康有为是一个思想家,而不是一个实践的政治家。他对现实政治没有太多的认识, 也没有运用过政治权势。他急于求成,毫不考虑变法对其他人的影响。他意识不到,激进的变 法实际上是对整个儒家统治的国家和社会的一场战争,包括危及满族八旗特权在内的改革,只 会激起来自多方面的强烈反对。除了皇帝外所有的改革者都是汉人的事实,在满族人中间引 起恐慌。越来越多的汉人感到,他们的前途在于彻底地推翻满人的王朝,只有来自下层的流血 革命才有可能实现。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简析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并结合百日维新的改革举措说明戊戌变法的“激进”。 2.据材料概括戊戌变法失败的深远影响,谈谈你对政治改革基本策略的认识。 9、材料9、材料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计划价格体制,农产品、矿产品、原材料等价格严重背离 价值,农民收入低下,企业亏损严重。1978 年 12 月,中共中央果断决策,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 拉开了价格改革的序幕。1979 年到 1984 年,政府多次提高粮食、油料等农副产品收购价格。 1985 年开始,除政府合同定购的少数品种外,其他农副产品价格随行就市,长达 30 余年的农 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宣告结束;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实行政府定价和市场调节价并存的“双轨 制”,允许企业对完成计划后的超产部分自主定价。1992 年中共十四大以后,生产资料价格 “双轨制”逐渐取消,实行政府指导价。1998 年起全国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 随后与之相配套的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禁止价格欺作行为规定等一些法规、 制度也陆续出台。 摘编自李林茂、李愈茂价格改革回顾与瞻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978 年以来价格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 1978 年以来价格改革的意义。 10、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石。 材料一 材料一 梭伦试图保护所有公民和他们的财产。他取消了公民的债务,废止了债务奴隶制, 他还通过继承法保护小户人家,使之避免破产的命运。 材料二 材料二 根据农业收入把公民分为 4 个等级,根据公民所属的等级决定其所要承担的义务。 梭伦还鼓励公民参加公民大会,参与公共事务的最后决策,新设立的民众法庭也对全体公民 开放。这种将公民划分等级,根据等级的高下,承担一定义务的做法,很好地确立了公民在城 邦中的地位:每个公民都是城邦中一个独立的个体,各人都有自己的利益,拥有一定的权利, 享 有尊严,承担相应的义务。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梭伦“废止债务奴隶制”的目的和手段。 2.据材料二,归纳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并分别简析其“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石”产生的 作用。 11、【历史-选修 1: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11、【历史-选修 1: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材料 20 世纪 60 年代后,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原有政府体制中出现的机构臃肿、 人浮于事的现象开始阻碍日本经济的发展。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日本国会于 1961 年批准成立 “第一次临时行政调查会“(简称“临调会“),作为行政改革的独立咨询机构,为政府行政改革 提供方案。 “临调会“经过三年的调查研究于 1964 年向政府提交了一份题为“关于行政改革的 意见“的报告。 该报告的内容充分反映了改革的效率取向,其中对政府职能的准确定位为保证 行政效率指明路径;分权思想在控制中央行政机构规模的同时又发挥了地方的高度积极性和 主动性;行政民主化的理念提出为日本民众参与并监督行政事务提供了可能;在制度上通过 实现行政管理的科学化和效率化,在人员机制上通过充分发挥公务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来 达到高效。事实证明,这次围绕效率而展开的改革,极大地促进了日本经济地继续高速增长, 并于 1968 年一跃而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创造了“日本奇迹“。 摘编自黄晓蓓二战后日本行政改革的文化视角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 60 年代行政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 60 年代行政改革的影响。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 第 36 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第 86 条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 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 “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二材料二 人们只有通过信仰,而不是其他任何手段,才能回报上帝。 马丁·路德 通过永恒的、不变的意图,上帝始终决定着谁可以被拯救,谁将被毁灭。 约翰·加尔文 1.根据材料一,说出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出发点。它的发表有何意义? 2.比较材料二中马丁·路德与加尔文主张的异同。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他们的共同主张在欧 洲历史上产生的积极作用。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 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 穆罕默德·阿里 材料二材料二 真正的独立需要一支能够抵抗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 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 穆罕默德·阿里 材料三材料三 穆罕默德·阿里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在取得埃及政权后,他表面上装着向素丹称 臣纳贡,内心里却想摆脱素丹的统治。 有一次,他接到素丹的一份诏谕,激动地说:“我作为一 个不知名的冒险家来到埃及,我一步步地向前迈进。 如今,我在这里已经站稳脚跟,不错,我已 经站稳脚跟。”接着,他狠狠敲打着这份诏谕说:“我从来就没有什么主人!”穆罕默德·阿 里的最终夙愿是以埃及为中心,建立一个庞大的阿拉伯帝国,以取代日益衰落的奥斯曼帝国。 杨灏城埃及近代史 1.材料一中,阿里是如何“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的? 2.根据材料二、三回答,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 1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61 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材料 材料 战争进一步加剧了俄国国内的阶级矛盾,爆发了席卷全国的农民运动,迫使沙皇政府 走上了“自上而下”的改革道路。1861 年改革虽然是在农奴主主持下进行的,但就其内容而 言,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了地主对农民的封建统治权力,使 2100 多万农民从农奴制 的枷锁下解放出来。为适应新的经济关系,又对政治上层建筑作了局部调整。这些变革毕竟 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农奴制的废除成为俄国社会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材料中的“战争”是什么?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战争给俄国带来的影响。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奴制废除后,俄国在“政治上层建筑”上进行了哪些调整?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 “农奴制的废除成为俄国社会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的理解。 15、武士阶级的变化是近代日本社会转型的一个缩影。 材料一材料一 实行统治的武士阶级在德川时代积累了经验,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官吏制 度,并且培养了一大批很有组织能力的人才武士在日本地位很高,责任重大,但是经济 却不是非常富裕, 这一点有利于培养武士的使命感和冒险精神许多下级武士登上政 治舞台,成为明治维新的新领袖。 -日吉田茂 激荡的百年史 材料二 材料二 在明治维新的改革中, 曾经亲手推翻幕府的中下级武士, 面临着未来国家发 展道路选择的时候, 首先革了自己的命无论是出于自觉还是无奈。 武士在明治维新后成为 新的“四民”中居皇族、华族之后的士族,并在近代社会变革中归于解体但武士阶级的 覆灭是社会的巨大进步,是日本近代化的起点。但他们并没有被社会彻底淘汰,其中的成员 有相当一部分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运用原有的特长、知识与教养服务于新社会。 -李卓明治时代日本武士的最后结 局 材料三 材料三 在日本的近代化中,武士曾经起过独特的作用。他们既是倒幕的领导者、明治 维新后近代化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又因近代化的推行而逐步衰落。 然而武士道精神却并 未随之消亡,而是在日本社会中长期延续下来,影响到日本近代化道路的选择。 -摘编自吴乃华论武士与日本的近代 化 1.据材料一,概括武士阶级能够成为“明治维新的新领袖”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 “首先革了自己的命” 的具体表现。 并对 “武士阶级的覆灭是日本近 代化的起点” 这一结论予以证明。 3.材料三中武士道精神“延续”体现出明治维新具有怎样的局限性?指出这些局限性在“日 本近代化道路的选择”中的具体表现。 答案以及解析答案以及解析 1 答案及解析:答案及解析: 答案:1.措施:扩大亩制:实行税制改革;奖励军功;强化君主权威,初创官僚体制。 2.意义:有利于实现富国强兵;推动了封建制度在晋国的兴起;为后世军功爵赏制及官僚政治的 形成奠基。 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时期晋国赵氏变革。 (1)措施,根据材料中“将周制的步百为亩”变为“二百四十步为亩”得出扩大亩制; 根 据材料中“赵氏已实行田税与户税制度”得出改革税制;根据材料中“扩大了军 功奖赏的范围”得出奖励军功;根据材料中“君主的绝对权威得到强化,文武分职 的官僚体制也在初创之中”得出加强君主权威,进行官僚体制创新。 (2)意义,结合第一小问中的措施及所学知识,从政治、军事和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 分析。 2 答案及解析:答案及解析: 答案 : 1.措施: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严禁私斗;建立严密的户籍制 度,制定连坐法;强制推行小家庭政策。目的:富国强兵(驱使人民为兼并战争和增强国力服 务)。 2.强国之道:官僚机器高效运转形成秩序和强权。 认识:剥削压迫人民(或造成 “其民不人” )。 3.立足点:法家;制度;民 解析 : 1.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农业、军事、户籍管理、家庭政策等方面概括,第 二小问,根据“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总结即可。 2.根据 “秦之胜在于官僚制度的建立,政治行政中心所体现出来的秩序和强权” 归纳;第二小 问,根据“吏员不过是官僚机器的齿轮与螺钉,民众不过是人格化的力役和賦税”和“国虽治, 政虽理,其民不人”概括。 3.分别根据“商君书”“秦之胜在于官僚制度的建立” “世之有人也,固先于国,且建 国以为人乎”进行分析。 3 答案及解析:答案及解析: 答案:1.前代地方治理混乱,弊端日益显现;国家政权初步统一,需要加强中央集权;统治者 善于采纳大臣建议,励精图治。 2.结束了士族豪强垄断地方政权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减轻了政府和民众的负担,提高 了行政效率;为科举制的推行奠定了基础;影响了后世的行政区划及基层社会的治理。 解析:本题考查隋代地方制度改革。 1.根据材料“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寮(僚) 以众, 资费日多” 可得出前代地方治理混乱,弊端日益显现 ; 由 “存要去闲, 并小为大, 罢 天下诸郡,以州统县”可得出国家政权初步统一,需要加强中央集权 ; 由“隋文帝接受大 臣建议”可得出统治者善于采纳大臣建议,励精图治。 2.根据材料“吏部在选用地方官佐时全都使用外地人”“刺史、县令皆每年考核政绩,三年 一迁,佐官四年一迁,不得重复任用。这为日后推行的选举(官)制度奠定了基础”等分析 作答。 4 答案及解析:答案及解析: 答案 : 1.内容:迁都洛阳;变制度(改官制);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通婚姻;改籍贯)。 现 象: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 2.特点:汉化为主;相互学习;方式多样。 3.作用: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 为隋唐时期重新统一奠定基础。 解析:1.第一小问,概括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第二小问,“胡乐、胡舞“等的 出现是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的结果,据此可直接作答。 2.依据材料中“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可得出“汉化为主”,依据材料中“从方式上看, 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 中的附带同化”可得出“相互学习”和“方式多样”。 3.可以从有利干经济发展、政治统一、民族融合等方面作答。 5 答案及解析:答案及解析: 答案:1.法令:方田均税法。目的:均摊赋税;增加财政收入;抑制土地兼并。 2.表现:旧田制瓦解,租佃经济确立。 简析:长期以来遗留的弊端延续到北宋中期,各种社会矛盾交织;王安石试图扭转积贫积弱的 局面,契合时代要求;应将王安石变法成败得失置于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 解析 : 1.根据材料一“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方量 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则”,结合王安石变法内容可知是方田均税法。第 二小问根据材料“而又田制不立,田亩转易、丁口隐漏、兼并伪冒者未尝考按,故赋入之利视 古为薄”,结合所学,从增加财政收入、抑制土地兼并、均摊赋税等角度回答。 2.根据材料二“北宋处在中古田制瓦解,契约租佃经济确立的社会转型时期”归纳为旧田制 瓦解,租佃经济确立。第二小问从王安石变法背景,即积贫积弱和社会矛盾等角度来回答。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和内容。 6 答案及解析:答案及解析: 答案:1.背景:国家家统一,多种货币并行,币制混乱,吸取金朝纸币滥发的教训。 特点:为纸币发行设置准备金;用法律的形式规范纸币发行;纸币改革的措施详细明确;货币改 革具有延续性。(任答两点); 2.影响:实现了全国货币的统一;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古代货币制度和货币理论 的成熟。 解析:1.背景:根据“元朝初年,元世祖忽必烈鉴于金朝末年纸币滥发的教训”“原来发行的各种 纸币作废,统一了全国的货币”,联系元朝国家统一的背景概括;特点:根据 “以足量白银作为准备 金”“颁布 至元通行宝钞条例”“各个方面做出详细的规定”“元朝初年,元世祖忽必烈鉴于金 朝末年纸币滥发的教训, 对政府的纸币发行进行了一系列的规范” “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又 发行至元通行宝钞,并颁布至元通行宝钞条例”概括归纳。 2.根据“统一了全国的货币”“元世祖的货币改革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古代货币制度和货币理论 走向成熟”以及对元朝社会经济的作用分析得出。 7 答案及解析:答案及解析: 答案 : 1.背景:商品经济的发展,白银货币化进程的加快;中外经济联系的加强,金属货币大量 涌入;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政府财政危机;明中叶赋役改革的奠基作用。 2.影响: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 芽产生;有利于国家赋税制度的重大转型。 解析 : 1.根据材料信息,从经济、 中外贸易状况、 社会矛盾、 财政状况、 賦役改革等方面概括。 2.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对财政收入、 农民负担、 经济发展、 賦税制度的影响等 方面分析。 8 答案及解析:答案及解析: 答案:1.主要原因:维新派缺乏政治经验;改革者心态急于求成;变法策略过于激进。 说明:精简机构,裁减冗员;废除八股取士;取消旗人特权。 2.影响:满汉分裂扩大;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认识:政治改革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策略;政治改革要保持社会稳定,减少阻力。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从政治经验、心理、策略等方面分析;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 识,找出“激进”也就是遭到顽固派强烈反对的措施即可。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从对满汉关系、革命进程的影响等方面归纳;第二小问,从循序渐 进、保持稳定等方面阐述。 9 答案及解析:答案及解析: 答案:1.特点:以农产品价格改革为开端;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坚持市场化的取向;建立 了较完整的价格法律体系。 2.意义:改变了不合理的计划价格体制,促进了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提高了劳动者的积 极性,增加了农民收入和企业效益;推动了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 1978 年以来价格改革。 1.根据材料归纳即可。 2.从农业、农民和农村发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归纳。 10 答案及解析:答案及解析: 答案:1.目的:保护公民及其财产;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统治秩序。 手段:立法。 2.措施:实行财产等级制;恢复公民大会;建立民众法庭。 作用:明确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提升了公民的参政意识;培养了公民的法律(司法)观念。 解析: 11 答案及解析:答案及解析: 答案:(1)特点:政府重视,专门设立咨询机构;注重效率;吸收西方启蒙思想;改革成 显著。 (2)影响:政治上,推动日本民主化进程;调动日本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政府行政 效率;经济上,促进了日本经济的继续高速增长;世界上,给其他国家改革提供借鉴。 解析: 12 答案及解析:答案及解析: 答案:1.出发点:反对教皇出售赎罪券。意义:否定了教皇和教会的权威,揭开了欧洲宗教改 革的序幕 2. 共同主张:信仰得救。 不同主张:加尔文还提出了 “先定论”。 积极作用:否定了教皇和教 会的作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解析:本题考查宗教改革的相关知识。 第1问出发点在材料中有明确表述:反对赎罪券;意义主要从对教会势力的打击及对欧洲宗教 改革的影响角度分析。 第 2 问改革主张的异同点较为简单,同:信仰得救,异:加尔文提出“先定论”;作用主要从解 放思想等角度分析。 13 答案及解析:答案及解析: 答案:1.创办近代工业;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仿效欧洲国家改革行政制度;学习西方改革军事 2.改革的核心是军事改革。采取的措施:创办了埃及军官学校,从国外聘请教官,培养军官。 招募士兵,加强训练。不断扩建军营,加紧征兵。使军队数量迅速增加。大力发展海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 第 1 问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第 2 问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4 答案及解析:答案及解析: 答案 : 1.战争:克里米亚战争;影响:加剧俄国国内矛盾,引发农民运动,迫使政府改革;使 俄国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动摇了其在欧洲霸权地位。 2.调整:建立地方自治机构;改革司法制度;进行军事改革;教育改革。 3.理解:1861 年改革推动了俄国由封建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转变; 推动俄国近代化进程。 解析 : 1.第一小问,根据时间信息判断;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对改革、国际地位的影响 等方面分析。 2.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地方管理、司法制度、军事、教育等方面归纳。 3.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和社会转型的角度阐释。 15 答案及解析:答案及解析: 答案:1.原因:有政治经验;有组织能力;有使命感;有冒险精神。 2.表现:废除等级制(四民平等);取消武士特权。 证明:成功领导明治维新;跟上时代的发展步 伐,服务新社会,推动日本近代化发展。 3.局限性: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带有军国主义色彩。 表现:保留天皇制度;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 路。 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从政治经验、组织能力、使命感、冒险精神等方面概括。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从等级制度、 武士特权的角度归纳;第二小问,从武士阶级的作用 和日本社会转型的角度分析。 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封建性和军国主义等方面总结;第二小问从政 体和对外政策的角度阐述。

    注意事项

    本文(2020届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整合练习:专题18 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含答案.pdf)为本站会员(白大夫)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