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六单元生物的变异与进化第20讲生物的进化课件.pdf

    • 资源ID:4773331       资源大小:2.93MB        全文页数:9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8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六单元生物的变异与进化第20讲生物的进化课件.pdf

    第20讲 生物的进化 第六单元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 考试标准必考加试考试标准必考加试 1.生物多样性和统一 性的实例 aa 5.基因频率、基因型频 率的计算 bb 2.进化论对多样性和 统一性的解释 bb 6.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 因素 a 3.选择是进化的动力bb 7.自然选择与生物适应 的关系及实例 b 4.种群的基因库、基 因频率、基因型频率 的概念 bb 8.异地的和同地的物种 形成的过程及实例 a 考点一 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和进化 考点三 自然选择导致适应与物种形成(加试) 考点二 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模拟演练 课时训练 内容索引 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和进化 考点一 1.物种和生殖隔离物种和生殖隔离 (1)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同种个体之间能 并产生有 的后代。 (2)生殖隔离:不同种的个体之间不能 ,或者在交配后不能产 生有 的后代。 知识梳理 互相交配 生育能力 互相交配 生育能力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生殖隔离的常见类型 2.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 (1)生物界在 上具有巨大的多样性。 (2)整个生物界包括植物、动物、真菌、原生生物、 生物等几大类。 生殖隔离 类型 原核 3.生物的统一性生物的统一性 (1)在 上具有高度的统一性。 (2)实例 人猿超科存在着特有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模式 脊椎动物有同源器官,胚胎发育相似,说明存在着统一性 真核生物统一的 模式将动物、植物、真菌和众多的原生 生物联系在一起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之间在 层次上存在着高度统一性(如 DNA、RNA、蛋白质、 的高度统一性 模式 细胞 分子 遗传密码 4.进化论对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解释进化论对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解释 (1)对生物多样性的解释:由于 等因素的作用,生活在不同环境 中的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可以发展出 。 (2)对生物统一性的解释:整个生物界有 ,说明生物界在不 同层次上存在着高度的统一性。 5.进化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进化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 (1)进化的前提条件 进化性变化得以发生的前提条件是 。 自然选择 多个物种 一个共同由来 可遗传的变异 选择对象家养动物中普遍存在的_ 选择标准人们自己的需要 选择手段 挑选合乎要求的 ,淘汰其他变异个体;_ 的选择 选择结果 人类所需要的变异被保存下来,微小变异积累成为显著变 异,从而培育出_ (2)选择是进化的动力 选择的类型 a.人工选择 变异个体 变异个体连续数代 新品种 选择的作用:自然条件下, 是进化的一个重要动力和机制。 (3)种群的变异性:种群中普遍存在 ,是自然选择的前提, 也是生物进化的前提。 b.自然选择 变 异 个 体 自然选择 保留适应环境的个体 世代选择 形成显著变异, 新的类型、新 的 由此产生 淘汰不适应环境的个体 物种 自然选择 可遗传的变异 思考讨论思考讨论 1.如图所示为人和有关动物器官的比较,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生物在分类学上都属于 动物, 其中人、蝙蝠和海豚均属于 类。 (2)人的手臂、海豚的鳍肢、鸟的翅膀和蝙 蝠的翼手,它们的外形和功能 (填“相 同”或“不同”),却有相似的 , 在胚胎阶段都是由相同的 发育而来的。 (3)以上事实说明,脊椎动物之间存在着 。 脊椎 哺乳 不同 结构模式 组织 统一性 2.变异是在环境影响下产生的吗? 提示 提示 提示 不是,变异在环境变化之前已经产生,环境只是起选择作用,不 是影响变异的因素,通过环境的选择将生物个体中产生的不定向的有利 变异选择出来,不利变异遭到淘汰,如喷洒杀虫剂只是将抗药性强的个 体选择出来,使整个种群抗药性增强,而不是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异。 3.物种与种群有怎样的联系?物种形成与两种隔离存在怎样的关系? 物种的形成一定要经过环境隔离(地理隔离)吗? 提示 提示 提示 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一个种群必须是同一物种;同一物 种的多个种群间存在地理隔离,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生殖隔离,但不一 定要经过地理隔离;仅有地理隔离不能产生新的物种,生殖隔离才是物 种形成的标志;不一定,通常情况下,物种的形成需经过环境隔离,最 后产生生殖隔离,但同地的物种形成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也能产生生 殖隔离。 题型一 生物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实例题型一 生物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实例 1.(2016·浙江4月选考)鸟的翅膀和人的手臂在骨骼结构上非常相似。这 说明它们之间存在 A.稀有性 B.适应性 C.统一性 D.竞争性 解题探究 答案解析 解析 解析 生物界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体现在生物体、细胞 或生物大分子等层次上。鸟的翅膀和人的手臂在骨骼结构上非常相似, 这是生物体层次上的统一性,选C。 2.下列对于生物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认识,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体现在类型上,而统一性体现在模式上 B.研究的结构层次越基础,越能发现生物的统一性 C.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都可以体现在个体水平上 D.只有到了生物大分子的层次上,才能发现生物界的统一性 答案解析 解析 解析 生物多样性和统一性有不同的体现,一是体现在类型上,二是体 现在模式上。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都有几个层次的体现,而且在不同 的层次上,体现的差别和一致性是不同的,越是最基本的结构层次,越 能体现作为生命的高度一致性。 解析 解析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知,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A正确; 由于物种之间存在种间关系,所以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其 他物种的进化,B正确;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正确。 题型二 进化论对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解释题型二 进化论对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解释 3.(2017·杭州月考)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B.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 C.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答案解析 4.(2017·惠州模拟)以下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生素可以诱发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 B.某种群中若显隐性个体数量保持不变,则该种群肯定没有发生进化 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必将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D.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表现型 答案解析 解析 解析 抗生素不会诱发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抗生素对细菌起了 选择作用,A错误; 种群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某种群中若显隐性个体数量 保持不变,则该种群也有可能由于基因突变等导致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而发生进化,B错误;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必将导致生物进化,但不一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C错误; 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D正确。 题型三 选择是进化的动力题型三 选择是进化的动力 5.(2016·台州1月期末测试)科研人员用连年选种的方法(每代选种200 300株)培育出含油量高的玉米,其含油量随选择世代数的变化如下图 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选育过程中直接被选择的是基因型 B.选育过程使微小变异积累成显著变异 C.选育过程提高了控制产油量的相关基 因的基因频率 D.连续多代的选育提高了玉米的含油量,说明人工选择是定向的 答案解析 解析 解析 选育过程中直接被选择的是表现型,A错误; 在人工选择中,通过多代的选择,种群中相关的有利变异(含油量较高) 被保存下来,并不断得到积累,从而使微小变异累积成显著变异,B 正确; 在此过程中,控制产油量的相关基因的基因频率会增大,这一过程是 定向的,C、D正确。 6.(2017·台州模拟)下列有关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自然选择定向选择了生物的表现型 C.只要个体存在变异就会发生自然选择 D.基因频率是指某一个等位基因占该种群基因库的比例 解析 解析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A错误; 自然选择定向选择了生物的表现型,B正确; 只有变异的性状影响了个体的存活和繁殖,自然选择才可能发生作用, C错误; 基因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例, D错误。 答案解析 解析 解析 菜青虫先发生抗药性变异,农药只是起选择作用,A项错误; 菜青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农药选择的结果,B项错误; 通过选择导致菜青虫抗药性不断积累,C项正确; 连续多年对菜青虫使用农药是造成菜青虫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动力,D项 错误。 7.(2017·浙江4月选考)经调查发现,某地区菜青虫种群的抗药性不断增强, 其原因是连续多年对菜青虫使用农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农药导致菜青虫发生抗药性变异 B.菜青虫抗药性的增强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C.通过选择导致菜青虫抗药性不断积累 D.环境是造成菜青虫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动力 答案解析 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考点二 知识梳理 1.相关概念相关概念 (1)一个特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称为 。 (2)基因库:一个生物种群的 的总和。 (3)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中,某一个等位基因的数目占这个基因可能 出现的所有 总数的比例。 (4)基因型频率:每种基因型个体数占 的比例。 基因座位 全部等位基因 等位基因 种群总个体数 2.遗传平衡定律:遗传平衡定律: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的种群里,基因频率和基因型 频率在没有 的情况下,世代相传不发生变化,也称 为哈迪温伯格定律。 3.使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使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加试加试) 、基因迁移、 、非随机交配和自然选择等。 迁移、突变和选择 遗传漂变突变 思考讨论思考讨论 1.比较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项目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 公式 某基因频率该基因的数目/该基 因与其等位基因的总数×100% 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 的个体数/总个体数×100% 外延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 的 改变 基因型频率改变,基因频 率 改变 种群基因频率 不一定 2.遗传平衡定律(哈迪一温伯格定律) (1)成立前提 种群非常 ;所有雌雄个体之间 ;没有迁入和迁出; 没有 ;没有 。 (2)计算公式 当等位基因只有两个时(A、a),设p表示A的基因频率,q表示a的基因 频率,则:基因型AA的频率 ,基因型Aa的频率 ,基因型aa 的频率 。 (3)如果一个种群达到遗传平衡,其基因频率应保持不变。 大自由交配 自然选择基因突变 p22pq q2 题型一 常染色体上基因频率的计算题型一 常染色体上基因频率的计算 1.已知人的褐眼(A)对蓝眼(a)是显性。在一个有30 000人的群体中,蓝 眼的有3 600人,褐眼的有26 400人(其中纯合子12 000人)。那么,在这 个人群中A、a的基因频率各是 A.64%和36% B.36%和64% C.50%和50% D.82%和18% 解题探究 答案解析 解析解析 因等位基因成对存在,30 000人中共有基因30 000×260 000(个), 蓝眼3 600人中含a基因7 200个,褐眼26 400人,纯合子12 000人含A基 因24 000个,杂合子14 400人含28 800个基因,其中A基因14 400个,a 基因14 400个。则A的基因频率(24 00014 400)/60 000×100% 64%,a的基因频率(7 20014 400)/60 000×100%36%。 2.蜗牛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 条纹(AA)个体占55%,无条纹个体占15%,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 到F1,则A基因的频率和F1中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不考虑基因突变) A.30%,21% B.30%,42% C.70%,21% D.70%,42% 解析 解析 亲本中AA占55%,aa占15%,所以Aa占30%,则A基因的频率为 55%30%×(1/2)70%,a基因的频率170%30%。蜗牛间进行 自由交配,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可利用遗传平衡定律计算, 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2×70%×30%42%。 答案解析 方法技巧方法技巧 1.已知各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求基因频率。此类题型可用定义公式计 算,即某基因的频率(该基因纯合子个体数×2杂合子个体 数)÷(总个体数×2)×100%。 2.已知基因型频率,求基因频率。此类题型可以将百分号去掉,按定 义公式计算或直接用“某基因的基因频率该基因纯合子的百分比 杂合子百分比的1/2”来代替。如基因A的频率AA的频率1/2Aa的 频率,基因a的频率1基因A的频率。 解析 解析 解本题的关键是求得红绿色盲基因的总数以及红绿色盲基因及 其等位基因的个数。因为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男性为XY, 红绿色盲基因(用b表示)及其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基因b 共有36(即15×15×211×1)个,因此,红绿色盲基因的频率 ×100%6%。 题型二 位于性染色体上基因频率的计算题型二 位于性染色体上基因频率的计算 3.在一次红绿色盲的调查中共调查男女各200名,调查发现,女性红绿 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那么这个群体 中红绿色盲基因的频率是 A.4.5% B.6%C.9% D.7.8% 答案解析 4.某社区全部人口刚好男女各400人,居委会进行红绿色盲普查,发现 女性中有10人患色盲,12名未生育女性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18名色 觉正常妇女的儿子患色盲,男性中共有22人不能区分红色和绿色。那么, 这个群体中红绿色盲的基因频率为 A.7.5% B.6%C.5.6% D.8.1% 解析 解析 由于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Y染色体上没有红绿色 盲基因的位点,所以红绿色盲相关的基因总数是400×24001 200, Xb10×212×118×122×172(18名色觉正常妇女的儿子患色 盲,这18名正常妇女的基因型是XBXb,22个男性是红绿色盲,其基因型 是XbY),所以红绿色盲的基因频率(Xb)72/1 2006%。 答案解析 方法技巧方法技巧 伴伴X染色体遗传病的基因频率的计算染色体遗传病的基因频率的计算 (p为XA的频率,q为Xa的频率)。 题型三 利用遗传平衡公式计算基因频率题型三 利用遗传平衡公式计算基因频率 5.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 频率是0.36,则 A.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基因型频率是0.32 B.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大于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 C.若该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就一定会形成新物种 D.若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0.4,A所控制性状的个体在种群中占40% 答案解析 解析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该种群遵循遗传平衡定律,隐性个体aa的基因 型频率为0.64,则a的基因频率为0.8,A的基因频率为0.2,故显性基因 的基因频率小于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B错误; 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基因型频率是2×0.2×0.80.32,A正确; 种群的基因频率变化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但不一定会形成新物种,C 错误; 若A的基因频率为0.4,则a的基因频率为0.6,A所控制性状的个体(AA、 Aa)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为0.422×0.4×0.60.64,即64%,D错误。 解析 解析 由题意可知,基因型aa的频率为1/10 000,计算得基因a的频率为 1%,所以基因A的频率11%99%,基因型Aa的频率为 2×99%×1%1.98%。 6.已知苯丙酮尿症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据调查,该病的发 病率为1/10 000。请问,在人群中苯丙酮尿症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和携 带此隐性基因的杂合基因型频率各是_。 答案解析 1%、1.98% 题型四 自由交配与自交条件下的基因频率计算题型四 自由交配与自交条件下的基因频率计算 7.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 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 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 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 答案解析 解析 解析 种群中,A基因频率16%1/2×(116%36%)40%,a基 因频率为60%。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知,随机交配后,基因频率及基因 型频率不变。自交产生的后代中,16%AA 16%AA;48%Aa 48%(1/4AA 1/2Aa 1/4aa),即12%AA 24%Aa 12%aa;因此自交产 生的后代中AA频率16%12%28%,A基因频率28%1/2×24% 40%。 8.玉米的高秆(H)对矮秆(h)为显性。现有若干H基因频率不同的玉米群体, 在群体足够大且没有其他因素干扰时,每个群体内随机交配一代后获得 F1。各F1中基因型频率与H基因频率(p)的关系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0p1时,亲代群体都可能只含有纯合子 B.只有pb时,亲代群体才可能只含有杂合子 C.pa时,显性纯合子在F1中所占的比例为 D.pc时,F1自交一代,子代中纯合子比例为 答案解析 解析 解析 根据题意,该群体的基因频率符合遗传平衡定律。当亲代只有 HH和hh存在时,由于其基因型的比例不同,p的值也不同,取值范围 为0p1,A项正确; 方法技巧方法技巧 1.自交:自交:种群个体自交时,纯合子增多,杂合子减少,基因型频率发 生改变。自交过程不改变基因频率。 2.自由交配:自由交配:在无基因突变、各种基因型的个体生活力相同时,处于 遗传平衡的种群自由交配遵循遗传平衡定律,上下代之间种群的基因 频率及基因型频率不变。如果一个种群没有处于遗传平衡状态,自由 交配不改变基因频率,但改变基因型频率。 自然选择导致适应与物种形成(加试) 考点三 知识梳理 1.自然选择导致适应自然选择导致适应 (1)适应是生物特有的一种现象,生命的结构及功能、行为、生活方式 有助于该生物在一定环境下生存和延续,是 的结果。 (2)自然选择不是进化的唯一因素,但却是 的唯一因素。 (3)自然选择不仅能保留有利变异,淘汰不利变异,而且能使有利变异 起来。 自然选择 适应进化 积累 2.异地的和同地的物种形成异地的和同地的物种形成 (1)异地的物种形成 一个种群两个种群 出现差异 遗传组成 形成新物种 (2)同地的物种形成:在一次有性生殖中完成。 二倍体植物 配子四倍体新物种 二倍体 1.如图a、b、c表示自然条件有差异、存在地理隔离的3个地区。a地区物 种甲某些个体迁移到b、c地区,经长期进化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乙、丙。 判断下列叙述: (1)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 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 (2)留居a地区甲种群的基因 频率不再发生改变( ) (3)乙、丙两个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它们的基因库存在较大差异( ) (4)甲、乙两个种群间存在生殖隔离,它们的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 )× 思考讨论思考讨论 × × 2.比较地理隔离与生殖隔离 项目地理隔离生殖隔离 概念 同一种生物由于 的障 碍,使不同的种群不能进行 的现象 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够相互 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 够产生可育的后代 特点自然条件下不进行基因交流种群间不进行基因交流 地理上 基因交流 联系 (1)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量变阶段,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 质变时期;(2)一般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然后形成生殖隔离, 也可能不经过地理隔离直接形成生殖隔离,如多倍体的产生; (3)只有 不一定形成生殖隔离,能产生 ,但绝不 能产生新物种(如东北虎和华南虎);(4) 是物种形成 的标志,是物种形成的最后阶段,是物种间的真正界限 地理隔离亚种 生殖隔离 项目物种形成生物进化 标志生殖隔离出现种群 改变 变化后的生 物与原生物 的关系 属于 物种 可能属于同一个物种,也可能属于 不同的物种 二者联系 (1)只有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产生了明显差异,出现生殖隔 离后才能形成 ; (2)生物进化不一定产生新物种,新物种产生一定发生了 _ 3.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比较 不同 基因频率 新物种 生物进化 A.图1四种地雀喙的差异源于不同环境食物的刺激所致的不同变异 B.图2昆虫的两类翅形的形成是对环境的主动适应 C.图3是两种体色的桦尺蛾,它们的性状分化证实了物种形成的机制 D.图4为高等动物的同源器官,可以帮助追溯它们的共同起源 题型一 生物进化导致适应题型一 生物进化导致适应 1.下列四组图是关于生物进化方面的证据。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解题探究 答案解析 解析 解析 图1四种地雀喙的差异来源于不同环境,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 A错误; 图2昆虫的两类翅形的形成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B错误; 两种体色的桦尺蛾,它们的性状分化证实了物种形成的机制是适者生 存,C正确; 具有同源器官的动物只能说明亲缘关系远近而不能得知生物进化的历 程,D错误。 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皮康霜治疗皮肤病,使用一段时间后,药效下降,这是由于引起 皮肤病的病原体接触药物后,产生了对皮康霜药物有效成分的抗药 性变异 B.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的公狮和母虎交配,产下不育的“狮虎兽”, 说明狮子和老虎存在生殖隔离 C.华南虎和东北虎的形成,是由于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的结果 D.19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使灰色桦尺蠖变成新物种黑色桦尺蛾 答案解析 解析 解析 自然选择导致不能适应环境的不利变异个体被淘汰,用皮康霜 治疗皮肤病,使用一段时间后,能生存的病原体是具有抗药的病原体, 故A错误; 生殖隔离是指物种间不能相互交配或能交配但产生的后代是不可育的, 故B正确; 华南虎和东北虎的形成,是由于地理隔离导致的,但它们没有产生生 殖隔离,是同一物种,故C错误; 桦尺蠖有灰色和黑色,由于灰色桦尺蛾不适应环境,被环境淘汰了, 故D错误。 题型二 物种形成题型二 物种形成 3.大约一万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 种群现在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分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先 经历a过程 B.b过程的实质就是定向改变种 群的基因频率 C.只能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D.品系1和品系2两种群的基因库出现了较大差异,立刻形成物种1和物种2 答案解析 解析 解析 a过程是地理隔离,用秋水仙素诱导二倍体植物染色体加倍形成 的个体是四倍体,此四倍体的形成没有经过地理隔离,A错误; b过程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B正确; 表明物种形成过程中变异是不定向的,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和染色体畸变都有关,C错误; 只有当品系1和品系2出现生殖隔离时,才会形成两个物种,D错误。 4.如图甲、乙、丙代表不同的种群,甲和乙原本属于同一物种,都以物 种丙作为食物来源。由于地理隔离,且经过若干年的进化,现在不太清 楚甲和乙是否还属于同一物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甲和乙在一起还能进行自由交配,则它们就一定不存在生殖隔离 B.甲和乙的关系一定为竞争 C.若甲和乙仍然为同一物种,则它们具有共同的基因库 D.甲和乙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导致了它们朝着一定方向进化 答案解析 解析 解析 两种群能自由交配且产生的后代可育,才能说明两种群属于 同一物种,A错误; 竞争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甲和乙若为同一物种,则不是竞争关系, B错误; 每一个种群都有自己的基因库,甲、乙属于两个种群,不具有共同 的基因库,C错误。 模拟演练 1.(2017·浙江模拟)人工选择培育家鸡新品种的过程中,家鸡种群的 A.变异是定向的 B.基因库会发生改变 C.不遗传变异是人工选择的前提 D.基因频率保持不变 12345 答案解析 解析 解析 变异是不定向的,A错误; 人工选择培育家鸡新品种的过程中,家鸡种群的基因库会发生改变, B正确; 可遗传变异是人工选择的前提,C错误; 在选择的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D错误。 2.如图为四个物种的进化关系树(图中百分数表示各物种与人类的DNA 相似度),DNA碱基进化速率按1%/百万年计算。下列相关论述合理的是 A.四个物种都由共同祖先通过基因突变而 形成 B.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 性因素 C.人类与黑猩猩的DNA差异经历了约99万年的累积 D.大猩猩和人类的亲缘关系,与大猩猩和非洲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相同 答案解析 12345 解析 解析 物种的形成是遗传变异、自然选择和隔离三个环节共同作用的 结果,A错误;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错误; 人与黑猩猩的DNA差异百分比是0.99%,而碱基进化速率为1%/百万年, 通过计算可知人与黑猩猩的DNA差异经历了约99万年左右的积累,C 正确; 通过DNA的差异百分比可知,人与大猩猩的亲缘关系较大猩猩与非洲 猴的亲缘关系近得多,D错误。 12345 3.(2017·浙江模拟)人类的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致病基因 在Y染色体上没有等位基因。某血友病高发群体有男女各1 000人,经调 査,女性血友病基因的携带者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那么这 个群体中血友病基因的频率为 A.1.2% B.0.9% C.0.6% D.1.8% 解析 解析 已知某血友病高发群体有男女各1 000人,经调査,女性血友病 基因的携带者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设血友病是Xb,则XbXb 5人,XBXb15人,XbY11人。由基因频率的概念可知,Xb的基因 频率 ×100%1.2%。 答案解析 12345 4.(加试)下图中A、B、C表示环境条件差异较大、存在地理障碍的三个 地区。A地区某种群部分个体迁移至B、C地区(t1、t2表示不同的时期), 经长期进化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乙、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留居在A地区的甲种群基因库将保持 稳定不变 B.自然界中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地理 障碍这一条件 C.t1时B、C两地区的种群遗传上的差异 不可能是遗传漂变造成的 D.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的乙、丙是能适应各自环境的新物种 答案解析 12345 解析 解析 某一地区的种群基因库将因种群内的突变和基因重组等因素而 发生变化,A错误; 两个新物种乙、丙的形成方式是异地的物种形成,自然界中新物种的 形成除了异地的物种形成,还有同地的物种形成,而同地的物种形成 不需要地理障碍这一条件,B错误; 一个初始种群,因环境隔离因素分隔成两个种群时,可能会发生遗传 漂变而导致种群的基因组成差异,C错误; 乙、丙新物种的形成方式是异地物种形成,这种方式下形成的新物种 是能适应各自环境的,D正确。 12345 5.(加试)在某小岛上的一种啄木鸟,其喙的长度分布如图甲,而其唯一的 食物是一种在树干中的虫,这种虫在树干的深度分布如图乙。有四位同 学围绕“下一代鸟喙的长度可能如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四位同学的 观点分别阐述如下,其中合理的是 12345 解析 解析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 定向的,生物性状的改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正确选项为D。 下一代鸟的喙都比亲本长,因为较长的鸟喙是生存所必需的 下一代鸟的喙都比亲本短,因为在树干表面就很容易捕捉到虫 下一代鸟的喙不一定比亲本长,因为变异是不定向的 下一代鸟的喙不一定比亲本长,仅一代的时间还不能进化成较长的喙 A. B. C. D. 答案解析 12345 课时训练 解析 解析 人长期使用青霉素治病,由于青霉素对细菌有选择作用,淘汰了 没有抗药性和抗药性低的病菌,生存下来的病菌都具有较强的抗药性, 因此出现抗药性强的病菌;病菌基因库中抗药基因频率增加,使青霉素 药效降低。 一、学考选择题一、学考选择题 1.(2017·金华十校1月联考)人长期使用青霉素易导致药效下降,其原因是 A.人对青霉素产生了适应 B.细菌通过基因重组产生抗药基因 C.青霉素诱导细菌基因突变 D.细菌基因库中抗药基因频率增加 12345 答案解析 6789101112131415 解析 解析 种群中存在可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前提,也是生物进化的前 提,但变异中的不可遗传变异不能为进化提供原始材料。 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中存在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前提,也是生物进化的前提 B.自然选择不是进化的唯一因素,但却是适应进化的唯一因素 C.自然选择不仅能保留有利变异,淘汰不利变异,而且能使有利变异 积累起来 D.长期的地理障碍形成的生殖隔离的异地物种形成方式不是物种形成 的唯一方式 答案解析 123456789101112131415 解析 解析 生殖隔离是指不同种的个体之间不能互相交配,或者在交配后 不能产生有生育能力的后代,因而D项不存在生殖隔离。 3.(2017·金华、温州、台州部分学校3月联考)下列不存在生殖隔离的是 A.二倍体与四倍体西瓜杂交后代无籽 B.马和驴杂交后代不育 C.山羊和绵羊杂交后代不能成活 D.东北虎和华南虎杂交后代可育 答案解析 123456789101112131415 4.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说明 物种在进化 B.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 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 因的频率 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大于 女性群体 答案解析 123456789101112131415 解析 解析 物种进化的标志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A错误; 在无自然选择、突变等情况下,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 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a基因的频率,C错误; 男性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与女性群体中的相等,D错误。 123456789101112131415 5.(2017·杭州模拟)下列与生物进化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型为Dd的高茎豌豆逐代自交,纯合高茎的基因型频率增加,表明 豌豆正在进化 B.一片林中的黑色桦尺蠖与浅色桦尺蠖是自然选择作用下由一个物种进 化成的两个种群 C.生物的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D.害虫因为变异而存在抗药性差异,经农药的选择作用导致抗药性强的 基因频率增加 答案解析 123456789101112131415 解析 解析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基因型为Dd的高茎豌 豆逐代自交,D或d基因的频率没有改变,故没有发生进化,A错误; 一片林中的黑色桦尺蠖与浅色桦尺蠖仍是同一个种群,B错误;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错误。 123456789101112131415 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生殖隔离是地理隔离的必然结果 不同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生殖隔离 种群基因库间出现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隔离、可遗传的变异和自然选择导致了物种的多样性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自然选择导致了生物的定向变异与进化 A. B. C. D. 答案解析 123456789101112131415 解析 解析 地理隔离不一定会产生生殖隔离,错误;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单位,种群是生物进化 的基本单位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错误; 变异是不定向的,错误。 123456789101112131415 7.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没有地理隔离就不会有新物种的形成 C.突变是不定向的,重组是定向的,都是进化的原材料 D.马和驴能交配产生后代,说明它们之间没有生殖隔离 解析 解析 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A正确; 异地的物种的形成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而同地的物 种形成不经过地理隔离,B错误; 突变是不定向的,基因重组也是不定向的,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C错误; 马和驴产生的后代骡是不育的,所以马和驴之间仍然有生殖隔离,D错误。 答案解析 123456789101112131415 8.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25%、50%、25%。 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 下一代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 A.331 B.441 C.120 D.121 答案解析 123456789101112131415 123456789101112131415 9.某自由交配的种群在、时间段都经历多次繁殖过程,定期随 机抽取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 AA、aa的个体数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段,AA个体比aa个体的适应能力弱 B.A基因突变为a基因导致基因型频率在段发 生剧变 C.在段内A的基因频率是40% D.Aa个体在、段数量均为40,说明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答案解析 123456789101112131415 解析 解析 在、段,AA减少、aa增多,说明AA个体比aa个体的适应能力弱, A正确; 导致基因型频率在段发生剧变的原因是自然选择对不同表现型的个体进 行了定向选择,B错误; 在段内,AA的基因型频率是40%,aa的基因型频率是20%,Aa的基因型 频率是40%,则A的基因频率AA的频率1/2Aa的频率40%1/2×40% 60%,C错误; 在段,AA的基因型频率是20%,aa的基因型频率是40%,Aa的基因型频 率是40%,则A的基因频率20%1/2×40%40%,而在段内,A的基因 频率60%,即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说明种群发生了进化,D错误。 123456789101112131415 二、加试选择题二、加试选择题 1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某地的两个湖泊,每个湖泊中生活着两种相似的鱼: 红褐色的和金黄色的。这一地区可能发生过洪水。他们不清楚这两种鱼 之间的关系,于是做出两种如下图所示的假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23456789101112131415 A.假说甲认为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起源于同一种灰色鱼 B.假说乙认为湖中原来只有红褐色鱼,湖中原来只有金黄色鱼,发 洪水时,这两个湖中的鱼混杂在一起 C.假说甲说明湖和湖由于地理障碍的作用形成金黄色鱼和红褐色鱼 D.如果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不能杂交,或杂交后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 说明它们不是一个物种 答案解析 123456789101112131415 解析 解析 假说甲认为在两个不同湖中的灰色鱼均进化为红褐色鱼和金黄 色鱼,表明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起源于同一种灰色鱼,A项正确; 假说

    注意事项

    本文(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六单元生物的变异与进化第20讲生物的进化课件.pdf)为本站会员(白大夫)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