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上美术第4课与建筑相伴一、教学目标1 .欣赏古今中外优秀的壁画作品,了解壁画是公共环境中大型艺术作品的一种。2 .根据主题制定方案,合作完成校园壁画作品。3 .感受壁画与环境、历史文化的关系,体验集体创作的乐趣,为校园环境设计壁画作品,美化校园。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壁画的多种形式以及与生活环境的关系。教学难点:根据主题进行壁画创作。三、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纸张、颜料等。学具:铅画纸、颜料、毛笔等。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媒体呈现三幅艺术作品。欣赏后思考:这些艺术作品和什么物体有关呢?在日常生活中见过类似的作品吗?2 .结论:这种画在建筑物上的艺术作品通常被称为壁画。3
2、多媒体再次呈现其他壁画作品,学生从中了解壁画作品与建筑物的属性有着密切关系。引入课题与建筑相伴的壁画。(二)欣赏交流1 .媒体呈现两幅壁画作品,猜猜:作品出现的时间距离我们今天大概有多远?内容又是什么呢?学生猜测后教师介绍,这是史前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和拉斯科洞窟壁画。距今约有17000多年,所表现的内容多是对原始人的生活状态和生活事件的记录,它们是我们所发现的人类最早的壁画。2 .当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出现了更多种类的壁画,在中国北魏时期就有一组非常著名的壁画群。请欣赏录像并思考这些壁画表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 .师生共同讨论,这段录像描述的正是具有浓厚佛教色彩的敦煌壁画。接着欣赏作品敦煌壁画
3、中的飞天西方净土变。4 .在这些佛教壁画内容中还有一类主题是佛教的神话故事,像这幅表现“九色鹿”的作品。先请学生讲讲“九色鹿”的故事,随后教师解读描述:释迦牟尼前生为九色鹿,曾救溺水人,其后在国王悬赏捉拿九色鹿时,溺水人贪赏告发九色鹿的所在而最终受到报应。全画采用长条式的构图;画面以自然界的山、石、树木进行巧妙地情节分割;色彩浓重,勾画轮廓的线条遒劲挺拔,笔法简洁而有力。5 .除了我们前面欣赏的中国古代壁画外,在西方艺术史上也有众多优秀的壁画作品,你们知道哪些呢?学生思考回答。6 .媒体呈现西斯廷教堂建筑图片,想象一下,这座建筑物中有着一幅怎样的壁画呢?7 .媒体呈现西斯廷教堂布满壁画的内景。
4、这是其中的一部分天顶壁画创世纪,是意大利艺术家米开朗基罗独自一人花四年的时间完成的。内容来自基督教圣经中的旧约,描述的是基督教关于世界是如何创造的传说。8 .多媒体呈现佛教建筑藏经洞和壁画西方净土变,描绘的是佛教中的故事。教师要求学生思考:通过前面的欣赏与了解,壁画和建筑物之间是怎样联系的呢?9 .师生共同讨论。结论是:壁画的主题和内容与建筑物的建筑属性息息相关、相辅相成。在我们现代壁画中也有着同样的关系,欣赏现代壁画作品。三、构思创作在校园这个建筑环境中,壁画可以有非常广阔的主题空间,教师提供三个创作主题。10 主题1:我们的喜怒哀乐一一校园生活方方面面的话题o可运用装饰手法合作创作完成。1
5、1 主题2:树的心情故事一一有关树木、环境、环保的话题o可运用水粉画独立创作,作品组合拼贴完成。12 主题3:足迹与梦想一一与成长有关的话题。创作前可先进行草图创意,然后小组合作完成。四、作业要求1.确立主题。(从提示中选择或根据地方特色自定主题)13 创作形式。(1)全班或分小组合作完成。(2)可以在校园的围墙、地面或废弃建筑的外墙直接创作。(3)也可在纸面上画好后集体拼贴。五、展示讨论学生在愉快的合作创作活动中,完成各种类型的壁画作品。师生进行作品展示、欣赏、讨论和评价。六、拓展延伸今天我们围绕壁画展开了一系列活动,感受了从古至今壁画艺术与人们生活的关联,看到了装饰在公共建筑上、校园里、广场上的许多壁画,也亲身体验了集体完成壁画创作的乐趣。课后,请大家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壁画,你们会发现得更多,它们使我们的生活别有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