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企负责人在群体党员警示教育大会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警示教育大会,集中学习典型案例,这既是集团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的实际行动,也是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党员领导干部廉洁教育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深入剖析典型案例,引导大家以案为鉴、以案促改。全体同志要从中汲取教训,持续强化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清正廉洁、担当实干,切实把警示教育成果转化为坚定理想信念、恪守纪律规矩、忠诚履职尽责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下面,我围绕会议主题谈三点意见。一、深挖问题根源、找准症结,深刻汲取经验教训刚才通报的这几起典型案例,涉及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生活腐化等方面,性质恶劣、代价惨重
2、教训深刻。剖析这些案例根本目的在于以案为鉴、警醒自身一一决不能让今天的“案中人”成为明天的“自己人”。所以我们要深挖根源,找准症结,开好药方,我认为这些干部的堕落有以下几点主要原因。(一)理想信念动摇,政治定力根基不牢剖析诸多违纪违法案件,根源都在于理想信念滑坡、政治定力丧失。他们背弃入党誓词,偏离党的宗旨,在诱惑面前防线失守。究其原因首先是理论学习浮于表面。部分领导干部对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浅尝辄止、断章取义,甚至将其视为“软指标”而敷衍应付。这种学习上的“虚”,必然导致思想“空”,面对复杂局面或利益诱惑时,就容易迷失方向、动摇立场、失守底线。其次是“三观”扭曲错位。个别干部长期脱离群众、脱离
3、实际,私欲如野草般疯长蔓延,将服务人民异化为谋取私利,把公权当作敛财工具,模糊公私界限,将组织赋予的权力变为个人利益交易的筹码。这种价值观的畸变,是其滑向腐败深渊的内在根源。再者是党性底色不纯。党性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党龄增长、职务提升而自然提高,必须终身修炼。一旦放松自我要求、思想懈怠、精神麻痹,必然导致精神“缺钙”,在形形色色的“围猎”中败下阵来。(二)纪律规矩意识淡化,行为底线失守众多腐败案例警示我们,防线失守往往始于小节、溃于蚁穴,最终在温水煮蛙中坠入深渊。其危害性主要体现为三点。一是“小节无害论”危害尤烈。腐败的起点,常系于一
4、包烟、一顿饭、一张卡这样的“小节”。收受时自欺“仅此一次”,违规时总想“下不为例”。殊不知每一次破规都在侵蚀纪律堤坝,每一道口子都在为贪欲泄洪。看似寻常的“人情往来”,实则是权力异化的温床。小节不守,终失大节;堤坝不固,必成汪洋。二是特权思想根深蒂固,凌驾于群众之上。部分领导干部自视特殊,视制度如“稻草人”、规则似“橡皮泥”,认为约束是管束他人,自身则可“灵活变通”、享有“例外”。对公务接待、用车用房等规定置若罔闻,对群众诉求推诿扯皮。正是这种“特殊人”心态,导致行为底线层层失守,最终滑向特权腐败深渊。三是侥幸心理作祟,无知无畏终酿大祸。一些干部对党纪国法学习不深、敬畏不足,甚至漠然视之。面对
5、明令禁令,仍心存“查不到我”的幻想,或迷信“法不责众”。在侥幸与无知的双重裹挟下频频越界,由小错积成大恶,量变终致质变,直至身陷囹圄,追悔莫及。(三)监督监管缺位,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国有企业作为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之地,历来是腐败易发多发领域。近年来触目惊心的国企领导人腐败案件,无不在警示我们:监督失效是腐败滋生蔓延的关键症结。究其根源:一是监督意识淡薄,拒斥约束。部分领导干部对监督心存抵触,错误地将监督视为“束缚”而非“保护”,甚至刻意规避监督。大家必须清醒认识至U,“权力不受监督必然导致异化,绝对权力必然滋生绝对腐败”是铁律。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与纪律约束,表面看是“自由受限”,实则是为
6、自身构筑抵御诱惑的“防护堤”和规范用权的“安全锁”。二是监督体系虚化,形同“牛栏关猫”。监督体系长期存在漏洞,未能做到严密有效,“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的困局普遍存在。在此环境下,个别领导干部权力失控,决策“一言堂”、花钱“一支笔”、用人“一句话”,甚至将分管领域异化为规避集体领导与监督的“独立王国”。三是执纪问责宽松软,震慑严重不足。对违规违纪问题查处不及时、不到位,责任追究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未能形成“露头就打、伸手必被捉”的强力震慑,导致腐败成本畸低,变相纵容侥幸心理,成为腐败蔓延的重要推手。这些问题叠加,使得监督的“利剑”未能高悬,“笼子”未能扎紧,为权力任性打开方
7、便之门。二、强化纪律意识,扛牢压实责任,筑牢拒腐防变防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非凡魄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腐败存量尚未彻底清除、增量仍在发生,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坚定,持续锤炼坚强党性,常怀敬畏戒惧之心,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锻造过硬政治品格,不断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一)强化理论武装,锻造忠诚干净担当品格一要深化政治理论学习,筑牢思想根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面系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及历次全会部署,深研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等重要论述精髓,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坚持读
8、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二要加强党性修养锻炼,砥砺政治本色。时刻牢记党员是第一身份、为党工作是第一职责,自觉实践党的宗旨与初心使命。经常性对照党章党规党纪,以坚强党性原则校准思想、规范言行,不断净化思想灵魂、锤炼过硬品格。三要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拧紧思想“总开关”。从党的光辉历程中汲取智慧,从革命先辈崇高精神中汲取滋养,从反面典型案例中汲取深刻教训,持续补足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基、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从思想源头上消除贪腐之念,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二)自觉维护党纪国法权威,树牢纪律规矩意识党纪国法不是软约束,而是带电的高压线。
9、再看那些令人痛心的腐败案例,无不始于对纪律规矩的轻视与松懈,最终导致底线失守、红线践踏。我们每一位同志都必须真正把党纪国法的权威刻印在心、落实于行,使之成为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和行动自觉。一要在敬畏中坚守底线。时刻保持对党纪国法的敬畏之心,带头遵规守纪、依法用权。强化自我约束,不为私情所困、不为诱惑所扰、不为关系所缚,时时处处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牢牢守住底线。二要在阳光下规范用权。深刻认识到“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是铁律。要敬畏权力、慎用权力,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坚持决策透明、用权公开,习惯在监督下工作和生活,确保权力严格在法治轨道和制度框架内规范运行。三要在行动中破除特权。
10、特权思想是滋生腐败的腐蚀剂,是脱离群众的危险信号。个别干部自视特殊,追求不当待遇、违规占用资源,自以为“无伤大雅”,实则已踩上危险的边缘。所以党员干部要摆正位置,从思想深处清除特权意识,做到行权有界、用权有度。(三)压实责任强化担当,构建反腐倡廉坚固屏障全面从严治党是各级党组织必须扛起的重大政治责任。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更要率先垂范,真正把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在行动上。一要压紧压实“第一责任人”职责。各级党组织书记对党风廉政工作要牢固树立“抓好是本职、不抓是失职、抓不好是渎职”的责任意识,把管党治党作为最根本的政治担当,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把严的要
11、求、严的标准贯穿日常管理监督全过程、各方面,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二要落细落实“一岗双责”。领导班子成员要自觉把管业务必须管队伍、抓工作必须抓廉政的要求落到实处。切实加强对分管领域、分管部门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严格管理和有效监督,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早提醒、早纠正、早处理,确保业务工作推进到哪里,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就跟进落实到哪里,坚决防止责任悬空、落实走样。三要深化标本兼治,一体推进“三不腐”。集团要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强化“不敢腐”的强大震慑;聚焦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和廉政风险点,深化改革、堵塞漏洞、完善制度,切实扎紧“不能腐”的制度笼子;同时,常态化、长效化开展理想信
12、念教育、纪法教育和廉洁文化建设,固本培元、涵养正气,不断筑牢“不想腐”的思想根基。让不敢腐的震慑力、不能腐的约束力、不想腐的感召力同向发力,不断织密织牢反腐倡廉的立体防护网。三、弘扬新风正气,砥砺担当,汇聚实干奋进力量警示教育不能止步于震慑警醒,要将其成效变为攻坚克难、推动发展的强大动能。清廉是干事创业的基石,担当是成就事业的脊梁。当前,集团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全体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拿出“闯”的精神、“拼”的劲头,以实干破解困局,用实绩检验成效,奋力开辟发展新天地。(一)树立鲜明导向,激发知责负重内驱力面对目前集团复杂困难的局面,大家要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各项任务、融入集团
13、发展大局。一要强化“在位必谋政、有职须尽责”的担当自觉。增强紧迫感危机感,深刻认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严峻现实,破除“等靠要”的惰性思维和“躺平摆烂”的消极心态,以“一日无为、三日难安”的责任感,全力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公司脱困。二要知重负重、敢于碰硬。面对债务化解、清收清欠、风险处置等“硬骨头”,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主动担当、迎难而上,坚决杜绝“矛盾上交、困难绕道”,在关键时刻要能站得出、顶得上,以实际成效彰显担当本色。三要锤炼“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攻坚锐气。当前的困难和挑战不会自动消失,处理不当甚至会加剧。所以全体员工必须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昂扬斗志,敢啃最硬的骨头、敢打
14、最难的攻坚战,以必胜的信念和舍我其谁的气魄,为公司突出重围杀出一条出路。四要提升专业能力。面对复杂局面和艰巨任务,党员领导干部要聚焦主责主业和脱困所需,主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洞察新业态,努力成为懂经营、善管理、能成事的行家里手,以过硬的专业能力支撑担当作为。(二)构建完善保障体系,营造担当作为好生态改革攻坚、发展突围,是需要敢担当、善作为的“干将”“闯将”,但是冲锋陷阵者难免失手,负重前行者风险常伴。我们绝不能让担当者流汗又流泪、负责者冲锋又忧心!必须让党员干部员工心无旁鹫、轻装上阵,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一要精准落实容错纠错机制。严格遵循“三个区分开来”原
15、则,科学界定容错情形、规范操作流程、厘清责任边界。对在化解重大风险、攻克改革难关、推动转型发展中,出于公心、履职尽责、主动作为,但因先行先试、缺乏经验、政策变化或不可抗力等客观因素导致偏差或未达预期效果的,集团党委要旗帜鲜明予以容错免责或减责,真正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消除敢闯敢干的后顾之忧。二要优化实绩导向考核评价。鲜明树立以实干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导向。聚焦集团脱困攻坚和高质量发展目标,优化考核指标体系,突出在重大任务、改革突破、急难险重一线考察识别干部。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有位有为、有为有位。三要凝聚协同攻坚强大合力。牢固树立“集团一盘棋、兴衰共
16、担当”意识,集团兴衰、人人有责,各单位、全体员工要自觉胸怀大局、主动跨前,真正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在集团党委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各项决策部署和中心任务,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众志成城打赢脱困翻身仗!(三)淬炼勤廉双优硬作风,激活改革发展新动能一要深悟勤廉辩证,一体推进融合。深刻把握“勤而不廉终招祸患,廉而不勤必误事业”的内在统一性。必须既恪守清正廉洁底线,永葆政治本色;更砥砺勤勉担当精神,勇扛发展重任。要将廉洁自律的定力,切实转化为恪尽职守、锐意进取的强大内驱力,努力实现“干净”与“干事”相得益彰、“廉政”与“勤政”同频共振。二要突出领导带头,发挥表率效应。各级领导干
17、部特别是“一把手”,是作风建设的“关键少数”和“风向标”。必须既做廉洁自律的“排头兵,更当攻坚克难的“领头雁”。脚下要沾泥,带头深入生产经营一线、项目攻坚前沿、矛盾困难中心。以“关键少数”的躬身力行,带动“绝大多数”的担当实干,形成“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良好局面。三要大兴务实之风,奏响实干强音。发展是破解困局、赢得未来的唯一出路!必须深刻认识到我们的出路在实干,希望也在实干!集团上下要树立鲜明的结果导向,让业绩实效成为标尺;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不达目标决不罢休;更要秉持“水滴石穿”的韧劲,日拱一卒、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确保党委各项决策部署不仅落地生根,更能开花结果、
18、枝繁叶茂,源源不断转化为推动集团脱困发展、浴火重生的澎湃新动能!同志们,事业发展关键在人,重点是看干部,风气正则人心聚、干部强则事业兴。希望各级领导干部能从反面典型中汲取教训,以案为鉴、以案明纪,深刻反思、对照检查。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忠诚履职、勇于担当,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聚焦公司最紧迫的困难挑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以实干破局突围、以实绩推动发展,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有力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砥砺实干担当新作为,为公司早日脱困振兴、行稳致远提供坚强保障。赠篇:【写材批用典】得众人之理即无不胜也【例文】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思想
19、家文子,曾多次强调集体力量的重要性:“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千人之众无绝粮,万人之群无废功。”他还说:“得众人之力者即无不胜也,用众人之力者乌获不足恃也。”历史和实践一再证明,能够把众人的力量和智慧集结起来,就可以无往而不胜。(中国纪检监察报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典故】出自春秋战国时期文子通玄真书,得众人之力者即无不胜也,用众人之力者乌获不足恃也。【释义】意思是,得到众人的力量就能无往而不胜,使用众人的力量就连大力士乌获也不需要依靠了。比喻要重视并善于运用群体力量。【赏析】古人讲,“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
20、则无畏于圣人矣。”中华民族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延绵不绝,历久弥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保持着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始终是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北史吐谷浑传中有这样一则故事:阿豺有子二十人,谓曰:“汝等各奉吾一只箭,折之地下。”俄而命母弟慕利延曰:“汝取一只箭折之。慕利延折之,又曰:“汝取十九只箭折之。”延不能折。阿豺曰:“汝曹知否?单者易折,众则难摧,黝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正所谓“一箭易断,十箭难折”,只要齐心协力,就能坚不可摧。积力和众智,饱含朴素的民本思想。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秉持和践行这种思想,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取得了改天换地的巨大成
21、就。淮海战役中,人民军队打到哪里,人民群众就支援到哪里。解放区先后有543万人民群众奋勇支前,平均一名解放军战士身后就有9名普通百姓支援战斗。男女老少齐上阵,给解放军送军粮、送衣被、送武器、运伤员,仅小推车就有88万多辆。陈毅元帅曾经深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事实证明,只要军民同心、军政团结,风雨同舟、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形势越是严峻,任务越是繁重,越需要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把各方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用法】主要适用于动员部署类、作风建设类讲话,侧重强调团结干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要增
22、强一盘棋意识,同行同向、同心同德凝聚干事创业合力。【写材料用典】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贝【例文】古人云:“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面对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党员干部要在“牢骚话”中找到老百姓关注的焦点,了解工作的得失,帮助群众疏通心中的“郁结”,解开思想上的“疙瘩”。同时,扑下身子调查研究,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不断增强抓基层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把群众的“批评声”变成“掌声”,最终让群众有更多“欢声笑语”。(中国纪检监察报善听群众“逆耳言”)【典故】出自论语子罕篇,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释义】意思是,符合礼法原则的话,能够不
23、听从吗?但只有按它来改正错误才是可贵的。恭顺赞许的话,听了能够不高兴吗?但只有分析鉴别以后才是可贵的。【赏析】古人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孟子公孙丑上中记载:“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别人对子路提出的批评意见、指出的缺点错误,子路持高兴和欢迎的态度。宋代陆九渊也曾讲,“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意在劝诫人们,听到别人说自己有过错时应当高兴,知道自己的过失时应当不隐讳,改正自己的错误时应当毫不害怕。“不闻其过,最患之大者。”听不到、看不到自己的过失和问题,就是最大的隐患。共产党人坚持和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毛泽东曾讲:“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
24、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陈毅一向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批评,他在六十三岁生日述怀一诗中写道:“一喜有错误,痛改便光明。一喜得帮助,周围是友情。难得是铮友,当面敢批评。”这种豁达的胸怀,树立起了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涵养“闻过则喜”的胸怀格局,善于听真话、察实情,不断在改正错误、校正方向中干事创业。【用法】主要适用于作风建设类、党课报告类讲话,侧重强调批评与自我批评,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对待缺点不足。【写材社用典】过空优逸,恐不堪事【例文】当前,国家面临的安全形势错综复杂,军队肩负的使命任务艰巨繁重。我们只有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
25、乐”的古训,常以“过尔优逸,恐不堪事”自警自励,把打仗当事业干、把打赢当专业钻,不怕辛苦劳累、无惧风霜雨雪,在流血流汗、掉皮掉肉中,把“手中活”练成“必杀技”,才能在哨位、战位、岗位上书写优异的强军答卷。(解放军报多些“过尔优逸,恐不堪事”的清醒)【典故】出自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晋纪,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故自劳耳。【释义】意思是,过于安逸,恐怕无法胜任大事。【赏析】古人讲,“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纵观人类文明史,“常怀远虑、居安思危”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智慧,是生存发展的成功经验。谁不保持惶惶之忧,谁就可能在放松懈怠、忘乎所以中灭亡。后唐庄宗李存勖在危难之时打败对手,建
26、立后唐,却在成功之时宠信伶官,身死兵火之中。欧阳修有感于此,写下史论名篇伶官传序,其目的就是警示后人以史为鉴,不要再犯庄宗之类的错误。其文写道:“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李存勖的一生告诫我们:“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中国共产党是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的政党,对面临的考验和危险总是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在党的七大上,“十七条困难”郑重提醒全党“准备吃亏”、“准备困难”,“要在最坏的可能性上建立我们的政策”。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举,百业待兴,毛泽东同志慨叹我们“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深刻指出,“我们应当以有可能挨打为出发点来部署我们的工作,力求在一个不太长久的时间内改变我国社会经济、技术方面的落后状态,否则我们就要犯错误。”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作为履职尽责的工作底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用法】主要适用于防范化解风险类、作风建设类讲话,侧重强调忧患意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坚持底线思维,坚定斗争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