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2020版二轮复习历史通史版讲义:通史整合(八)第二板块中华文明的新生——现代中国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

    • 资源ID:4868630       资源大小:1.44MB        全文页数:3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0版二轮复习历史通史版讲义:通史整合(八)第二板块中华文明的新生——现代中国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

    通史整合(八)中华文明的新生现代中国时期政治民主法制的建立、建全;独立自主的大国和平外交;“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的政治建设道路。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探索中的曲折发展;改革开放的伟大创举,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思想文化社会主义性质的教育、文艺发展起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补充;科技建设反映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巩固政权的需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重大理论成果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指南。(一)19491978年的中国政治诗史巧记社会主义阵营的新生政权;民主法制建设的曲折发展;独具中国特色的三大制度;让世界瞩目的大国外交风范小题验知1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这些措施()A强化了新政权的民众认同感B标志着中华民族独立自主站了起来C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D意味着人民当家做主新时代的到来解析:选A材料在重大节日突出“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使之“合法化、神圣化”,强化了新政权的民众认同感,故A项正确。2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在制定第一部宪法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次的讨论方式:精英讨论和大众讨论;文字改革中,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知识分子进行了平等充分的协商,甚至改变自己拼音文字的价值偏好,采取汉语拼音方案。这些立体式协商民主模式()A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模式B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C表明政协制度正式确立D确立了政权组织原则解析:选B材料说的是立体式协商民主模式,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模式的具体体现,不能代表整个中国共产党执政模式,故A项错误;中共在执政过程中充分听取各基层的意见,满足各阶层的需要,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故B项正确;政协制度正式确立是通过1954年宪法,故C项错误;我国政权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故D项错误。31978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要正确区别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些规定()A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B表明政治建设在徘徊中前进C实现了政治工作的拨乱反正D成为新时期法制建设指导思想解析:选B根据材料“1978年3月”“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要正确区别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可知,这一时期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开始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但并没有根本性的转变,故B项正确。4(2018·泸州二模)对人民日报上相关词汇使用频率进行计量分析,“一边倒”在1949年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到了1951和1952年开始下降,到60年代,降到个位数,甚至为零。1950年至1952年,“帝国主义”一词呈下降趋势。“独立自主”和“和平共处”使用频率从1953年到1956年出现迅速增长趋势。这说明()A中苏关系开始恶化,中国放弃“一边倒”政策B中美关系逐渐缓和,中国开拓外交新局面C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积极融入第三世界D中国从革命外交向民族外交转变解析:选D材料“一边倒、帝国主义”下降而“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上升,反映了以国家性质和阶级斗争为主的外交思想逐步转变为以国家利益出发的新外交思路,故D项正确。5(2019届高三·重庆调研)1963年12月到1964年2月,周恩来总理率团访问了埃及、摩洛哥等非洲十国。国际舆论高度关注此次出访,认为它是“亚非政治和整个东西方关系中的一个重大的新发展”,“具有长期的重要意义”。这次访问()A开启了中非之间团结合作B打破了美国对华孤立政策C扩大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D推动不结盟运动开始兴起解析:选C20世纪50年代亚非会议体现中非合作,故A项错误;与苏联等国建交打破了美国对华孤立,故B项错误;本次出访有利于促进中非交流,扩大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故C项正确;不结盟运动1961年兴起,故D项错误。6(2018·九江二模)1973年,毛泽东主席在会见美国总统特使基辛格时提出“一条线”构想,“要搞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和欧洲”,建立国际统一战线。这个“一条线”战略构想是()A与第三世界国家建立和平联盟B与美国共同领导国际统一战线C在外交上彰显以阶级斗争为纲D反对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策略解析:选D中国此时与美国、日本缓和关系,主要是针对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及中苏关系恶化,所以其目的是反对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一种策略,故D项正确。显性时空隐性时空共同纲领、一届人大、五四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边倒”、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中美关系改善、中日建交深化认知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特点1本质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做主,真正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这是中国民主政治的本质。2特点(1)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和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主要形式。(2)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代表团结在一起。(3)根据社会主义民主原则,建立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平等关系,并建立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的正确关系。(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少数民族当家做主。二、19491978年中国外交的特点、原因及目的时期特点原因目的20世纪50年代“一边倒”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对峙;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华采取孤立、封锁政策;中国需要和平的建设环境维护国家独立,巩固新生的民主政权;打破封锁、孤立,恢复发展经济;加强国防安全等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一大片”, 反对美苏争霸 美国利用台湾和侵越战争威胁中国,中苏关系恶化,中国的外交环境恶化;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有更多国家脱离殖民枷锁而独立改善中国在国际上的处境,扩大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积极创造经济发展的有利国际环境20世纪70年代改善与美国等国家的关系 美苏争霸,美趋守势;苏联陈兵中苏边境,给中国造成巨大压力;中美双方都有改善关系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牵制和对付苏联的威胁(二)19491978年的中国经济诗史巧记国民经济的恢复;三大改造的完成;“一五”计划的成就;“左”倾思想的泛滥;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小题验知1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阐明了党的工业经济方针:没收官僚资本“归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所有”,对城乡资本主义成分既要容许其“存在及发展”,又不能“任其泛滥”。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至城市B坚持新民主主义发展路线C确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目标D遵循孙中山民生主义主张解析:选B根据材料可知,在这一时期我们的党依旧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的存在和发展,这执行的依旧是一条新民主主义的路线,故B项正确。2(2018·上饶三模)1953年,陈云在一次重要会议上说道:“有些同志认为合作社应该在农业工业化之后,这完全是没有道理的。况且就目前情况来看,机械化更需要合作化。”陈云的这一认识()A合理阐释了合作化与工业化的关系B违背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C是“左”倾思想在农业领域的蔓延D统筹规划了工业和农业同步发展解析:选A根据材料“有些同志认为合作社应该在农业工业化之后,这完全是没有道理的。况且就目前情况来看,机械化更需要合作化”可知,陈云的这一认识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化三改造”提供了政策依据,较为合理地阐述了合作化与工业化的关系,故A项正确。3(2018·临沂二模)建国后至1978年前,我国物价水平总体上是稳定的。在政府的指导下,若干工农业产品实行全省一价,某市大米价格0.139元/斤, 二十多年价格几乎没变。对这种现象的正确解释是()A实行大力发展民生的经济政策B采用计划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C有利于扩大消费搞活市场经济D市场上大米等商品粮供应充足解析:选B材料反映建国后至1978年前我国物价几乎未变,这与大力发展民生无关,故A项错误;建国后至1978年前我国物价几乎未变,是因为实行国家计划定价,采取以计划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故B项正确;材料中物价二十多年不变,体现了计划经济特点,并非市场经济,故C项错误;联系史实可知,这一时期我国农业发展困难,粮食供应并不充足,故D项错误。4下图为漫画光有钱买不了东西。导致漫画所示状况出现的主要因素是我国()A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水平B工业经济发展缓慢C遭到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D人口增长速度过快解析:选A通过漫画所显示的时间20世纪60年代可知当时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即生产关系超过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故A项正确。5(2018·昆明三模)中国现代历史上某一时期的主要经济措施是: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加强农业战线,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大力缩短基本建设战线,精简职工和城市人口;消灭财政赤字,稳定市场。此政策的目的是()A尽快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B纠正建设中的“左”倾错误C快速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D提高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程度解析:选B材料反映的是1960年提出的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该方针是为了解决经济困难,故A项错误;这一时期经济困难是“左”倾错误造成的,故B项正确;材料是要减缓工业发展速度,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强调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故D项错误。显性时空隐性时空土地改革、合理调整工商业、三大改造、“一五”计划、中共八大、“三面红旗”、人民公社、“大跃进”、八字方针深化认知一、新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1计划经济体制的含义计划经济体制又称指令型经济,是国家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调节,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管理为主。2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1)在集中统一的原则下,强调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结合。(2)以计划管理为主,同时重视市场管理。(3)在计划管理上实行多种计划类型。(4)比较注重宏观调控,综合平衡。3计划经济体制形成过程萌生阶段(1949年10月1950年6月)新中国成立后,开始没收官僚资本主义的工业企业,建立了国营工业,掌握了国民经济命脉,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不久,对非公有制的私营工商业实行了调整,使私营企业初步纳入了计划生产的轨道初步形成阶段(1950年6月1952年8月)中央首先加强了对国营工业生产和基本建设的计划管理。对农业、手工业加强计划领导。在调整私营工商业的基础上,要求私营工商业遵照执行政府制定的产销计划。在市场管理方面,国家指令要求国营贸易公司正确地执行价格政策基本形成阶段(1952年9月1956年12月)1952年11月成立了国家计划委员会。1954年我国制定和颁布了第一部宪法,计划经济体制成为我国法定的经济体制4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原因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外国经济侵略与长期不稳定状态,使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文化条件极为落后,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在国力有限的条件下,运用行政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可以保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重点建设上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需要“一五”计划实施后,大批农民进城,城市规模急剧扩大,人口不断增加,生活物资供不应求,粮食、棉花等农产品的供应更是匮乏,不法商人投机倒把,囤积居奇,为了保证城市居民生活的需要,就得对基本生活必需品进行较为合理的分配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说,苏联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创始国、受益国、输出国。我们知道,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靠计划经济体制,用两个五年计划完成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其成绩让世界震惊,直至新中国成立时,世界各国对这一体制大多持肯定态度战争年代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影响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举办的各类经济实际上是带有强烈的计划体制色彩的,这一点也深刻影响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的经济体制的选择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传统理解,同旧制度决裂的思想反映,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经济封锁等,也是促使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环境和重要原因5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作用(1)运用这种新的经济体制有助于在短期内医治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经济恶性波动,以顺利地渡过经济困难时期。(2)在经济发展水平低、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国力有限的条件下,运用这种行政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保证把有限地资源集中到重点建设上,奠定了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物质基础。(3)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一五”期间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失去了活力,弊端日益暴露,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二、中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一五”计划,立足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提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思想。选择这一战略,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有其自身的历史根源和现实依据。1选择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有一个历史的传承过程中国走向现代化,是鸦片战争后一百多年来中国人的梦想和追求,也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的主旋律。从林则徐、魏源的“开眼看世界”到洋务运动再到民族资产阶级发展民族工业的举措,说明发展大工业生产,改变中国经济的落后状况,实现中国的独立富强,是近代以来中国经济思想发展史上的一条主线。“一五”计划选择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正是对这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2选择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新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新中国的经济是从旧中国那里接过来的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没有独立的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到了1952年年底,尽管国民经济经过三年时间得到相当的恢复,但是现代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还只占43.1%,在工业总产值中,生产资料的产值只占35.5%。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十分落后和经济总量极其有限的情况下,重工业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意义非凡。因此,要想大力发展轻工业,要使工业给农业以更大的支持,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物质生活的迫切需要,就必须优先建立和发展钢铁冶金、有色金属、机械制造、能源交通等重工业。3选择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依靠和学习苏联发展自己的需要新中国成立之时,正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并对立的时期。当时中国出于经济建设、外交便利及国家安全方面的考虑,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在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上也必然趋向于苏联的优先发展重工业道路。此外,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本身也对我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示范效应。4选择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应对西方敌对势力的需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在政治上孤立新中国,在经济和技术上封锁新中国,致使新中国无法通过正常的国际经济交往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并取得援助。朝鲜战争的爆发直接导致中国与西方世界的公开武装对抗。在这种严峻险恶的国际环境下,新中国必须尽快建立起自己独立的工业体系,摆脱对外部的依赖,实现经济上的独立和国防上的现代化。(三)19491978年的中国科技文化诗史巧记成就斐然的国防科技; 创作自由的“双百”方针; 服务经济建设的人民教育小题验知1一位美国学者评论说,1956年,毛泽东向政治局提交了供选择的建议,即他的论十大关系,这篇讲话虽然用词、含义模糊,但要求却十分清楚,描绘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发展战略。对“完全不同的发展战略”的正确理解是()A根据国情自主探索建设之路B完全抛弃苏联的发展模式C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D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解析:选A依据所学,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1956年秋,中共八大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故A项正确;依据所学,中共八大提出主要任务是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并未完全抛弃苏联的发展模式,故B项错误;中共八大后,先后进行了“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可知未实现可持续发展,故C项错误;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故D项错误。21955年,人民日报社论说:“不少的美术家为了强调人民生活中的光明和快乐,显然把生活简单地美化了,使生活过多地成为节日的天真的狂欢,而对于人民在争取美好生活过程中坚持斗争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却很少加以有力的表现。”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A“左”倾错误严重摧残文艺发展B艺术家深入理解“双百”方针C党强调文艺要宣扬社会建设精神D科学和文学领域呈现繁荣景象解析:选C根据材料“对于人民在争取美好生活过程中坚持斗争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却很少加以有力的表现”,强调文艺对社会建设中的先进事迹和精神应该大加弘扬,故C项正确。31952年新中国进行了院系大调整。调整前,法学院是政治系、法律系分设,以示法律独立于政治之外。调整后,将不同学校分立的政治、法律两系加以合并组建新的政法学院,强调法律和政治是不可分的,法律应服从政治。这种变化()A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法律教育体系B清除了旧中国法律体系的不良影响C适应了人民政权政治建设的需要D奠定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法律基础解析:选C题干强调“法律和政治是不可分的,法律应服从政治”,这不是进行社会主义的法律教育,故A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及旧中国的法律体系,故B项错误;新中国成立之后,为巩固新政权的需要,强调社会主义法律应该服从于新中国的政治,故C项正确;奠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法律基础的文件是1954年宪法,故D项错误。4(2018·潍坊二模)1961年,教育部开始调整北京等地区的高等学校,采取定(发展规模)、缩(缩小发展规模)、并(与他校合并)、迁(迁离北京)、放(下放地方领导)、停(撤销停办)的方法。这一政策旨在()A摆脱计划管理体制对教育的影响B适应国家工业化发展的需要C缓解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的矛盾D促进高校学科建设均衡发展解析:选C依据所学,1961年中国处于经济困难时期,结合“定(发展规模)、缩(缩小发展规模)、并(与他校合并)、迁(迁离北京)、放(下放地方领导)、停(撤销停办)”可知是调整高校规模以缓解经济困难,故C项正确。隐性时空“两弹一星”、“双百”方针、杂交水稻、人民教育、恢复高考深化认知20世纪50年代中国院系调整1原因(1)缺乏工业建设所需的大量专门人才。(2)实行“以俄为师”“一边倒”的外交政策。(3)收回国家教育主权的需要。(4)高等学校的地区分布不均衡。2特点(1)私立和教会高校退出。(2)仿照苏联模式。(3)人文社科被限制。(4)高校部分教学权利收归教育部。(5)拆散民国大学体系。(6)思想改造。3评价(1)积极:建立起了全新的高等教育制度,使大学和学院适应了国家建设的需要。院系调整奠定了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基本格局。对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进行统一配置,使全国有限的办学条件得以充分利用,因此院系调整提高了办学效益。有效地改善了高等院校集中在沿海和大城市并由此而导致的地区分布不均的局面,促进了内地的教育发展和经济文化建设。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经济建设所急需的专门人才,对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2)消极:调整使得文理分割,理工分家,综合大学名存实亡,不利于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仿效苏联模式,批判“通才教育”,强调“专才教育”,在专业设置上一味追求专而细,使得高等学校毕业生知识面过于狭窄,不能适应新科技的发展需要。院系调整之后高度集中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禁锢了学术思想的繁荣发展,限制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拆散了一些著名教授相对集中、办学颇有特色、在国际国内都很有影响的一流大学的部分系科和专业,削弱了综合大学的整体学术水平与科研实力,降低了我国大学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四)1978年至今的中国政治诗史巧记民主法制的完善; “一国两制”的实践; 责任担当的外交; 和谐社会的构建小题验知1(2018·怀化二模)1988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存在和发展”;1993年宪法修正案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1999年宪法修正案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上述宪法修正案的出台()A反映新时期以宪法为核心的改革步伐加快B反映宪法是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基本方针C说明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完善D说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得到了法律保护解析:选D宪法修正案的内容是经济体制改革,说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得到了法律保护,故D项正确。2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2016年9月18日,台湾岛内蓝营与无党籍8县市“首长”决定“抱团登陆”,拜会大陆方面相关领导人,且表示认同并将继续坚持“九二共识”,希望两岸交流不要停止。这说明()A两岸政治关系获得实质性进展B海峡两岸已经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C“一国两制”获得台湾各界认可D推动两岸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利益解析:选D材料中“台湾岛内蓝营与无党籍8县市首长决定抱团登陆,拜会大陆方面相关领导人”“希望两岸交流不要停止”,说明推动两岸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利益,故D项正确。32017年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时,强调中俄应坚定遵循“上海精神”,巩固成员国团结协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加大务实合作力度,不断提升上海合作组织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这反映“上海精神”()A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B强调中、俄强化了结盟C利于打造新型国家关系D加速了亚洲各国的合作解析:选C根据材料可知,这种“上海精神”有利于新型国家关系的打造,故C项正确。隐性时空村民自治制度、依法治国、“一国两制”、“九二共识”、不结盟、上海合作组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化认知一、多边外交多边外交是指三个以上的国际关系行为体在常设的或特别的全球性或地区性的国际组织、国际会议中的互动。与多边外交相对立的概念是“双边外交”。多边外交是一种与双边外交相互补充的外交战略。多边外交上升为指导国家对外政策的思想和理论,则是多边主义。与多边主义相提并论的常有“单边主义”“孤立主义”。但在很多情况下,学者们在具体运用这两个概念时往往并不作严格区分,例如最早提出“多边主义”概念的基欧汉就认为多边主义是“通过特别的安排或通过制度协调三个以上国家的国家政策的实践”。作为一个在国际事务中影响力日益上升的发展中大国,在各个议题领域的国际机制的框架下进行的多边外交活动是当前及未来中国外交的一个重要维度。参与、创建和建设国际机制则是中国在广泛的世界政治事务中实现和增进国家利益所不可或缺的战略选择。二、新中国外交的“变”与“不变”1改变的是心态,不变的是姿态1949年,新中国遭到西方各国的孤立和遏制,内外交困、举步维艰打破外部封锁是当时形势的迫切需要,获得外交承认则是开展对外交往的前提。70年后,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加入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有着密切的友好往来。2改变的是政情,不变的是政策1949年,新中国的对外交往受到国际形势的制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外交上奉行“一边倒”,即使如此,在中苏关系最密切的时期中国也没有在国家主权独立、政策立场自主问题上向苏联让步或唯苏联马首是瞻。70年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致力于开展全方位外交,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与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携手合作的同时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3改变的是地位,不变的是定位1949年,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政治上不被大多数国家承认,经济上一穷二白、千疮百孔,可谓积贫积弱、百废待兴,国际地位和影响无从谈起。70年后,中国既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在重大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又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4改变的是战术,不变的是战略20世纪50年代“一边倒”、60年代“两面出击”、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80年代以来“全方位外交”,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方针、不同的战术,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始终不变的。今天的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显著上升,实力也极大增强,但离发达国家尚有很大差距的状况并没有也不会在短期内改变。因而今日之中国只有继续韬光养晦,认清形势、找准定位,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才能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建设和谐世界的战略构想。(五)1978年至今的中国经济诗史巧记经济建设的“春天”; 社会生活的巨变; “一带一路”的倡议; 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小题验知1(2018·衡阳二模)为解决日用消费品供不应求的现象,从1953年起,我国对粮食、食油、棉花等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1978年,国家又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缩小农副产品的统购范围和降低征购指标,开放城乡农副产品集贸市场。这一变化反映了()A市场供求关系明显改善B国家经济体制发生变革C政府对国民经济的调整D农村副业获得了大发展解析:选B从1953年的统购统销到1978年的开放城乡农副产品集贸市场,并不是因为市场供求关系的改善,而是因为1978年我国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发挥市场作用,故A项错误,B项正确;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并不能反映变化的本质,故C项错误;农村副业获得较大发展,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2. (2018·绵阳三模)1985年1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国营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从1985年开始,在国营大中型企业中,实行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的办法。该做法目的是()A改变单一的公有制形式B实现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C增强企业活力和自主权D推动城市的改革全面展开解析:选C“实行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的办法”可以调动工人和企业的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和自主权,故C项正确。3有学者认为,中国改革开放40年是大转型的时代,一是现代化转型,一是体制转型。“体制转型”是指()A分配方式向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转型B经济形式向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转型C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型D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解析:选D题目中明显指出是体制转型,只有D项属于体制转型。而A项是分配方式转型,B项是经济形式转型,C项是增长方式转型。4(2018·襄阳一模)1978年下半年,广东又现“逃港”高潮,仅8月份人数达6 709人,逃出1 814人,1979年春节过后又出现群体性“逃港”局面。这一现象影响了()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B深圳经济特区的创办C中英两国的外交关系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解析:选B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广东逃港高潮”,而不涉及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故A项错误;据材料“广东”“逃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要是影响了以后经济特区的创办,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为避免逃港现象而创立经济特区,而不是中英外交关系,故C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发生在1984年,故D项错误。显性时空隐性时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企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特色、开发开放浦东、加入WTO深化认知一、农村经济改革新方向:土地流转1背景(1)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城乡差距拉大,农村人口转移,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散化经营不适应农业规模化发展。2内涵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3形式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出让经营权,鼓励农民将承包地向专业大户、合作社等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体制的转变时间具体表现原因核心内容结果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从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向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照搬苏联模式;缺乏经济建设经验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对于进行工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作用,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使企业失去了活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党中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并借鉴了国外经验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实行政企分开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党中央对国情的充分认识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把企业推向市场,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六)1978年至今的中国思想文化诗史巧记思想和行动的指南; 航空航天梦的实现; 科教兴国的战略; 文艺繁荣的“春天”小题验知11978年9月,邓小平在视察东北三省等地时发表了一系列讲话,史称“北方谈话”。他振聋发聩地指出,“四人帮”要搞的“穷社会主义”荒谬至极,我们“要一心一意搞建设”。邓小平“北方谈话”()A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B为农村经济改革指明了方向C实现了经济工作的拨乱反正D推动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到来解析:选D “他振聋发聩地指出,四人帮要搞的穷社会主义荒谬至极,我们要一心一意搞建设”对即将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铺垫作用,为改革开放解放了思想,故D项正确。2(2019届高三·武汉调研)1984年10月,在中顾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邓小平高度赞赏某决议“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新话”。这里的“新话”主要指中国政府较好地诠释了()A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关系B阶级斗争和经济建设的关系C独立自主和改革开放的关系D苏联模式和中国特色的关系解析:选A马克思主义传统观点认为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存在姓“社”姓“资”的问题,这里的“新话”主要指中国政府突破了这一思想束缚,认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商品经济,“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故A项正确。3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教育部门通过高考改革和高校扩招,使高等教育获得了迅速发展。2016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 699万人,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42.7%。这说明高等教育()A出现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B建立了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C践行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D培养了大批现代化的建设人才解析:选A据材料“2016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 699万人,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42.7%”的数据可以得出高等教育出现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形势,故A项正确。隐性时空三个面向、科教兴国、邓小平理论、载人航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认知1新中国科技发展呈现的阶段性特征及原因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20世纪80年代以后特征大力发展高新军事科技,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推行科技成果商品化,推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原因(1)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妄图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2)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3)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4)中国面对恶劣的国际环境,必须发展高新科技,以巩固国防,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1)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战略;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2)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3)国际环境有了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2新中国不同时期的教育方针和成就阶段方针政策成就新中国成立初期以老解放区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的有用经验,借鉴苏联经验把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造成新中国的人民教育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大中小学一度停课,大学招生通过推荐方式教育战线一片混乱,人才出现断层改革开放以来20世纪80年代提出“三个面向”;20世纪90年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211工程”计划;实施义务教育各类教育飞速发展,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无穷活力考法(一)挖掘认知的深度1(2018·全国卷)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命题者说转换命题视点冷点变热点,涉及之前高考较少考查的民主与法制建设。注重唯物史观分析刘少奇在中共八大上的政治报告的内容,认识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的关系。隐含社会热点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新特点。解析:选C根据材料“1956年”“中共八大”可联想到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我国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材料中法制建设的提出说明法制建设与我国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相适应,C项正确。材料中仅仅提出加强法制建设,并未说明法制建设的制度化,A项错误。新政权的组建工作是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任务,这与题目时间不符,B项错误。我国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是在改革开放后,与题目时间不符,D项错误。2(2015·全国卷)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命题者说中外关联中、美、英三国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理性认识不要被数据所迷惑,要注意中国自身的纵向比较,高速度数值的前提是新中国的工业建设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展开的。解析:选A本题关键信息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美国和英国早就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而新中国工业基础相当薄弱。由图示信息可知,中国的钢、生铁、发电量的年均增长速度快,这符合当时我国工业基础薄弱的实情,故选A项;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黄金时期

    注意事项

    本文(2020版二轮复习历史通史版讲义:通史整合(八)第二板块中华文明的新生——现代中国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白大夫)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