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院教学保障制度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强化对教学过程的监控,是保障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为保证我院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特制定本制度。一听课制度听课是学习: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学习先进,提高水平。听课能发现:发现优秀、发现问题。优秀要表扬;经验要总结推广;问题需解决,早解决早进步。听课者必须尊重教师,课程进行中不能进出课堂,更不能干预教学。听课必须填写听课记录表。按要求对教与学两方面进行观察和记录。1 .分院领导听课分院长每星期听课不少于1节2 .分院副书记听课分院副书记每星期听课不少于1节3 .分院督导组听课分院督导组每星期听课不少于2节4 .教学秘书听课教学秘书每星期听课不少于2节5 .辅导员
2、听课只有深入课堂,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服务,做好学生工作。为此,要求辅导员每周至少听课2节。6 .观摩教学听课有特色的教学方法要交流,好的教学经验要推广,教务处、各教学单位根据需要认真组织好观摩教学。7 .检查性听课对问题较多,学生反映较大的课程教学或其他教学环节,应由教研室的负责人,会同教务处、督导组等,组织相关老师去听课或检查,在听取学生的意见后做出妥善的处理。二教学督导制度开展教学督导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督导员听课、巡视,听取师生意见,及时发现先进、发现问题,达到督教督学、导教导学的目的,真正发挥督导作为师生之间、师生与教学主管部门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我院督
3、导由院(专职)督导组与分院(兼职)督导员两级组成。由院督导组统一组织安排活动。督导任务有:L听课,并组织院、领导的听课;2 .参与教学巡视;3 .参与评教、评学等活动;4 .每月举行一次教学质量研讨分析会;5 .开展教学质量的调研,收集师生的意见,并写出调研报告,提出改进意见与建议;6 .完成院领导和教务处临时布置的任务。三期中教学检查制度每学期的期中安排23周为期中教学检查时期,对全校的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阶段性检查总结。这项工作由教务处和各分院组织实施。检查方式包括:1 .安排课程的期中考试;2 .开展评教、评学、评管工作,填写评教、评学、评管调查表;3 .召开不同类型的学生座谈会,听取
4、学生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与建议;4 .召开教师座谈会或向教师个别了解,听取教师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汇报;5 .根据需要组织与教学密切相关的展示。如特色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成果、作业等展示;6 .召开总结研讨会,分析汇报教学情况,肯定成绩,发现问题,总结交流经验,积极提出改进措施,从而扎扎实实地推进我院的教学工作。四评教评学评管制度结合期中教学检查,在全院开展教师互评、教师评学、学生评教活动。由教务处、督导组、教促办和各教学单位共同组织实施。1 .采用经常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并以平时经常性评价为主。2 .采用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多种评价形式。由教务处设计调
5、查问卷,分院教学秘书、教研室主任组织教师、学生填写,统计整理汇总后报教务处。五期末教学总结制度L每位任课教师在课程结束、考核完毕后,须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情况作一小结。小结内容包括:教学过程中教风、学风状况;考核成绩分析,学生原有基础、学习情绪、进步程度;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今后教学的安排与改进的主要措施等。3 .每位专任教师须对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与学习进修等情况进行小结,在学期末交分院长。4 .分院在每学期期末要进行教学工作总结,总结检查一学期的教学工作。5 .与教学工作有关的各部门都须做好为教学服务的工作情况小结。六启动并完善社会评价机制社会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社会评价工
6、作将对我院的教学工作改进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积极的作用。我院社会评价调查的目的除了了解走上社会、在工作中做出优异成绩的毕业生情况外,更要侧重于了解用人单位和其他相关单位对我院学生的整体评价。只有掌握整体评价信息,才可能制定出更加有效的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措施。社会评价的主要内容有:1 .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学校成立由就业办牵头的毕业生跟踪调查小组,制定毕业生跟踪调查的制度和办法。2 .定期了解本院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与就业后的工作表现,受欢迎程度,从中发现我院教学工作之经验教训。以下供参考大学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为进一步严肃党的纪律,强化党员干部的纪律观念和组织意识,根据和省委有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
7、特制定本制度。一、适用范围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适用于学校各级领导班子和中层领导干部,各部门(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为请示报告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二、主要内容请示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情况:1 .贯彻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情况,包括落实重要会议精神、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或批示精神情况。2 .党的建设、宣传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需请示报告的重大问题。3 .涉及学校发展建设方面的重要部署、重要动态、重大活动情况,包括党委会、校长办公会等决议决定的推进落实情况;拟出台的重大部署、重要制度、“三重一大”问题;拟举办的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等情况。4 .突发性重大事件或事故情况,包括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
8、件;影响校园安全稳定的事件;涉及民族*的问题;涉及意识形态的动向;涉及医疗卫生与食品安全的重要事件;重大自然灾害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人身伤亡事故(包括师生非正常死亡、严重疾病、重大伤情等);重大异常情况(包括师生个人或团体赴国(境)外培训、访问、交流中出现异常情况或滞留不归等)。5 .干部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包括党政领导班子不团结;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不正常;干部、教职员工中的违法违纪问题等6 .中层正职干部、高层次人才辞职、调离、退休等情况。7 .重要外事活动,包括外请专家、外事活动、因公(私)出国(境)及接待来访,以重要来宾、重要时期或敏感时段的有关重要情况。8 .领导干部个人
9、事项,按照有关规定报告。9 .重要舆情,包括网络、各类媒体涉及学校有关工作、涉及校级领导班子、师生员工的重要情况。10 .政府等有关部门对学校提出的责令整改、通报批评及处罚等情况。11.根据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上级领导机关规定需要请示报告其它的事项.三、程序原则1 .坚持逐级请示报告和分级负责原则,按照职责分工、业务归口管理的要求进行请示报告,一般不得越级。各部门(单位)副职向正职报告,正职向分管校领导请示报告,分管校领导根据情况向学校主要领导请示报告;特殊情况或突发事件向分管校领导请示报告的同时,应即时向学校党政主要领导报告。2 .请示报告的事项要尽可能全面,包括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
10、人物、主要情况、后果以及采取的主要措施;来不及掌握全面情况的,可先以电话、短信或口头等形式报告概况,然后根据事件进展和处理情况及时详细续报。3 .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每周的活动动态安排,由党政办公室负责提前收集整治,并报学校党政主要领导,以便协调校领导班子工作。四、工作要求1 .请示报告必须责权一致、及时准确,凡需要报告的重大事项,事前能报告的至少提前3个工作日书面向有关领导准确全面报告;事前无法报告的事中和事后必须及时报告;重大突发事件或事故,必须在第一时间报送信息,随时续报或事后补报,并交学校党政办备案。严格执行通讯畅通制度,各级领导干部要保持24小时联络畅通。2 .请示报告必须做到实事
11、求是,坚决杜绝先做后报、边做边报、甚至做而不报;坚持一事一报制度,不得一事多头请示,不得把一件需要请示的大事分解成一件一件可以不请示的小事,不得擅自改变上级有关部门或领导的指示决定和答复。请示报告后,要按领导意见办理,并及时向领导反馈办理结果。3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瞒报、漏报、虚报和迟报。学校党委和纪委将对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抽查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情况,并不定期对请示报告执行情况、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情况进行通报。对没有严格落实请示报告制度造成不良后果的,将依据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和领导责任;对该报告不报告,以及不如实报告个人事项的,将按违纪对待,严肃进行处理。六、本制度自发文之日起生效,凡过去文件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