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昌市*小学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15年11月工程名称:南昌市*小学建设工程报告编制单位:联系:资质证书编号:参与编制人员:目录第一章总论11.1工程背景1工程名称1承办单位概况1报告编制依据1工程提出的理由与过程21.2工程概况3拟建地点3建设规模与目标3主要建设条件4工程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1.3问题与建议6问题6建议6第二章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82.1 提出背景82.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92.3 工程建设的可行性13第三章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153.1 需求分析15南昌市教育资源现状15区教育资源现状16工程生源预测173.2 建设规模方案比选17学校类型方案比
2、选17结构型式方案比选18建筑面积方案比选183.3 推荐建设规模方案22第四章场址选择234.1 场址现状23地点与地理位置23场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234.2 场址条件23地形、地貌条件23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23周边建筑物与环境条件24城市规划或区域性规划要求24交通条件24社会环境条件24法律支持条件24公共设施条件25征地拆迁条件25施工条件25建设条件比选25投资条件比选264.4 推荐场址方案26第五章建筑方案选择275.1 建筑设计指导思想与原那么275.2 工程总体规划方案28总平面布置和功能要求28规划设计方案29规划设计图305.3 建筑方案30建筑方案描述30主体
3、工程与辅助工程31配套设施345.4 建筑方案比选425.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3第六章节能节水措施456.1 节能措施及能耗指标分析45节能措施45能耗指标分析486.2 节水措施及水耗指标分析48节水措施48水耗指标分析49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507.1 工程场址环境现状507.2 工程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50工程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50工程营运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517.3 环境保护措施52建设期环境保护措施52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537.4 环境保护设施与投资547.5 环境影响评价54第八章劳动平安卫生消防558.1 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分析55主要隐患部位55有害物质种类及危害性分析5
4、58.2 平安设施558.3 消防设施56第九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579.1 组织机构579.2 人力资源配置57第十章工程实施进度5910.1 建设工期5910.2 工程实施进度安排5910.3 工程实施进度表59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011.1 投资估算60投资估算依据60建设投资估算60投资估算表6211.2 资金筹措方式与来源64第十二章财务评价6512.1 财务评价根底数据选择6512.2 效劳收入支出预测65收入估算65本钱估算6512.3 财务评价指标6612.4 不确定性分析66第十三章社会评价6813.1 工程对当地社会的影响分析6813.2 工程所在地区互适性分析
5、6813.3 社会风险分析6813.4 社会评价结论69第十四章研究结论与建议7114.1 结论7114.2 建议72附表、附图及附件第一章总论1.1工程背景工程名称南昌市*小学建设工程承办单位概况南昌市教育局是主管全市教育事业的行政职能部门,主要工作职责包括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国家教育法律法规,起草我市有关教育法规和规章草案,研究全市教育改革与开展的重大问题,提出我市教育改革和开展战略,综合指导和协调各县区的教育管理工作,编制全市教育事业开展规划,拟定教育事业的开展重点、结构、规模、速度和步骤,指导、协调并检查实施工作,负责全市教育信息的统计、分析,统筹管理市本级教育经费等。报告编制依
6、据1、投资工程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2、国家教育事业开展“十二五”规划纲要;3、中小学校设计标准(GB50099-2011);4、关于批准发布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的通知(建标2002102号);5、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6、建筑设计资料集;7、民用建筑设计通那么(GB50352-2005);8、建筑设计防火标准(GB500162010);9、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10、南昌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1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12、建设工程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13、委托方提供的相关根底资料、技术资料等。工程提出的理由与过程“百年大计,教育
7、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开展的根本途径。教育是一项根底性、战略性产业,是科教兴县的重要组成局部,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教育事业的兴衰,事关下一代的成长,事关全县人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事关经济社会的长远开展,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新形势下的经济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就是教育质量的竞争。从长远看,一个地方人民素质的上下、掌握知识的程度、拥有人才的数量,决定着一个地方经济的开展速度、开展质量和开展后劲。进入新世纪,世界各国尤其是兴旺国家,都把开展、振兴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和根本国策,增加教育投入,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其目的就是要争先抢占
8、在国际竞争中科技、人才和经济的制高点。可以说现在教育的差距就是将来经济开展、社会进步的差距。近几年,南昌市在经济与社会快速开展的同时,教育事业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面对新经济形式下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目前市内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开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与广阔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均衡教育的迫切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拟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教育体制机制不活,学校办学活力缺乏;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开展不平衡;教育投入缺乏,优质学校资源缺乏,办学条件有待改善等,教育优先开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完全落实。接受良好教育
9、成为人民群众强烈期吩,改善教学条件成为全社会共同心声。随着*地区经济的日益开展,一片片小区拔地而起,入住人口快速增多,原本就不充裕的学校越来越不能满足周边地区的教学要求,压力与日剧增,加快建设新学校,减缓周边学校的教学压力成为迫切的需求,势在必行。考虑到民生的需要,*洲经济开展的需要,南昌市教育均衡开展的需要,该工程孕育而生。1.2 工程概况拟建地点*区*路以南,*路以西合围地块。建设规模与目标1、建设规模:占地30亩,依据标准给出的生均占地面积标准进行计算,确定按容纳1350个学生(30班义45人)的规模进行建设。建设内容包括:主教学楼、综合楼、食堂、教工单身宿舍、开水房、公厕、体育场、水、
10、电、路、绿化等工程。总建筑面积9270m2,容积率0.46,其中,主教学楼建筑面积419O11综合楼建筑面积4000m2,食堂及教工宿舍建筑面积100Om2,其他效劳用房80m2,运动场地9000m2,绿化用地7000m2,绿化率35%。校舍由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生活效劳用房三局部组成。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设置普通教室30间,自然教室2间,仪器标本准备室1间,音乐教室2间,乐器室1间,美术教室1间,书法教室1间,语言教室2间,语言资料室1间,计算机教室2间,计算机辅助用房1间,劳动教室2间,劳动教具室2间,多功能教室1间,科技活动1室,心理咨询1室。办公用房:设置教学办公室、行政办公
11、室、社团办公室及播送室,会议接待室、德育展览室、卫生保健室、转达值班室等管理用房。生活效劳用房:设置教工单身宿舍、教工与学生食堂、开水房、厕所,配电室等。2、目标:解决*洲学子上学难、上学远的现状,改善*洲学子的上学环境及教学质量,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缓解*地区学校的教学压力,加快*地区的经济开展,一定程度上促进南昌市的经济及教育事业开展。主要建设条件1、南昌市教育的紧缺,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促使该工程获得群众的一致支持;2、周边供水、供电、通讯、交通和场地条件优越,有利于该工程的建设;3、南昌市政府对开展义务教育的大力支持政策为该工程创造了有利条件。工程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该工程
12、建设总投资为2272.02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用1080万元,设备及安装工程费用922.25万元,工程其他费用161.58万元,预备费10819万元。本工程的实施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教育结构体系,有利于有效破解教育开展难题,全面加速教育强市创立进程,是为社会生产、公共生活效劳和以创造社会效益为主的社会事业建设工程。工程的实施可以缓解*区中心小学就学压力,有利于促进全市义务教育稳定、持续、协调、健康开展,也有利于加快为国家和本地区培养人才的步伐,从外部环境上实现对当地社会开展的奉献,社会效益显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IT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名称堆位数量备注1工程总占地面积m2200
13、002总建筑面积m292702.1主教学楼m241904层2.2综合楼m240004IA2.4食堂m27002.5教工单身宿舍m23002.6开水房Hl2402.7配电室m2403绿化用地m270004容积率0.465绿化率35%6工程总投资万元2272.021.3 问题与建议问题工程中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有:工程建设程序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造成建设进度受阻;设计、施工单位选择不当,无法很好的保障工程进度和质量;工程建设费用超概算,造成资金短缺,影响工程建设;工程进行中只重工程建设、轻合同管理;建设工程签证不标准;建设单位财务管理不到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周边居民生活与工作等。建议针对工程
14、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为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提出如下建议:1、工程严格按照有关建设程序执行,办理规划、环保、立项审批、开工审批和竣工验收等有关手续,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和劳动平安保障措施,并确保各有关职能部门意见的贯彻落实。有关部门应配合建设单位进一步做好本工程的宣传和沟通工作,以取得公众的更多理解和支持。2、标准招标程序,选择优秀的设计、监理、施工单位,保障工程质量和进度。3、组建好一支强有力的工程建设领导班子和管理机构,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全面实行法人责任制。4、建设单位应成立专项资金管理小组,资金使用严格按照上级专项资金管理方法执行,政府有关部门和工程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监督
15、和检查,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提高建设资金使用效率。5、加强合同管理及施工现场管理。6、确保落实好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噪声及扬尘,处理好三废。7、目建设期内,加强内外部监测,建立高效通畅的反应机制和渠道,接受群众监督,以保障工程实施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得到及时解决。第二章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1 提出背景进入新世纪,世界各国尤其是兴旺国家,都把开展、振兴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和根本国策,增加教育投入,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其目的就是要争先抢占在国际竞争中科技、人才和经济的制高点。可以说现在教育的差距就是将来经济开展、社会进步的差距。近几年,南昌市在经济与社会快速开展的同时,教育事业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面
16、对新经济形式下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目前市内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开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与广阔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均衡教育的迫切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拟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教育体制机制不活,学校办学活力缺乏;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开展不平衡;教育投入缺乏,优质学校资源缺乏,办学条件有待改善等,教育优先开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完全落实。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期盼,改善教学条件成为全社会共同心声。国家十二开展规划提出要把教育作为重中之重,江西省教育事业“十二五”开展规划中也提出:要进一步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
17、加强乡(镇)中心小学和初中学校建设;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开展,破解城区义务教育择校热、大班额等难题;提升义务教育办学质量,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推动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等。在此大形势下,面对目前*城区义务教育现状(一方面地处城区中心地带的一些小学由于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较强,成为学生择校的热点,近年生源剧增而超负荷运行。另一方面,随着*片区建设的突飞猛进,人口每年递增,附近小区大量建设,周边缺少学校,学生上学远、上学难问题日益突出。),本着均衡化、合理化,就近入学的原那么,切实解决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难的问题,充分保障人民群众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权利,促进该市教育和谐健康开展,择选地址建设一所标准化的
18、合格小学势在必行。2.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科教兴国,教育是科技的根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育可以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关系民族生存与开展。通过教育可以提高民众对事物的认识,可以尊重人权,可以传承文化,可以发现社会中存在的弊端知道中国前进的方向。1、解决*洲学子上学难、上学远、教育资源稀缺现状的需要近几年,在南昌经济快速开展的大环境下,*洲的开展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吸引了成片的小区及商业住宅入驻*。然而伴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开展,对配套的根底设施需求也与日激增,学校资源出现大量短缺,出现学子上学难、上学远等问题,大多学校班额过大,教学压力大,不利于优质
19、教学工作的进行。2、*洲地区经济开展的需要5年前,*新城还只是一片菜地。而今天,在*新城的土地拍卖会上,众多开发商纷纷掷高价、竞土地,以抢占未来黄金区域市场。*新城正一步步走向“*”,而快速开展的背后,面临的问题也日渐增多,日益增长的人口与教学资源的短缺之间的矛盾不断增长,制约着经济的进一步开展。经济的开展离不开根底设施的建设,只有不断完善根底设施,改善教学条件,经济才能得以长期、稳定的开展。3、解周边学校教育教学压力,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近几年,南昌市城区规模不断扩大,城区人口迅速增加,然后由于受到过去经济开展和财政收入的制约,城区学校建设投入严重缺乏,城区教育根底设施建设一直滞后。随着城
20、市的开展和城区人口的开展,城区中小学的就学压力不断扩大,学生入学难的矛盾不断增加。目前城区小学学校的在校学生数已经远远的超过了学校的承受能力,大局部学校的学生班额普遍到达70人以上,远远超过了国家标准。学生班额严重超标,给学校的平安管理、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带来了难以克服的困难和压力。由于超标严重,致使每个教室的学生都坐的严严实实,学生活动也受限制。上学放学时,又造成了学校周边交通的严重堵塞,加大了交通平安事故发生率。如此的学习环境,不仅满足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也造成了学生近视、斜视、斜肩等病症,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严重危害。因此,加快小学的建设,不仅是缓解学生班额严重超标问题的需要,也是
21、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4、是南昌市经济和社会开展的需要2014年南昌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67.9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8%,其中南昌县的GDP超500亿元,青山湖及高新开发区超4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70373元,增长8.7虬在全市生产总值中,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125.79亿元,增长10.1%,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57.6%提高到58.0%o全年财政收总入638.30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县域财力显著增强,全年财政收入超10亿元的县区11个。稳步推进四个“三年强攻方案”,全市经济社会开展呈现稳中有进、稳
22、中提质的良好形势。教育在经济社会开展中具有先导性、根底性、全局性地位。随着社会的日益开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民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此时教育建设假设滞后,不跟上社会的开展,必将成为制约地方社会与经济开展的一大难题。面对新形势和挑战,南昌市要开展,就应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开展战略地位。本工程建设,有利于改善教学质量,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有用人才,适应了南昌市经济与社会开展的需要。5、是南昌市教育事业开展的需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开展的战略地位,注重教育规模、教育结构、教育质
23、量和教育效益的有效统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保证投入,加强管理以教育法为后盾,努力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推动全市教育整体、稳步、健康的向前开展。工程建成后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大招生规模,改善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优秀人才,对南昌市教育事业的开展起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6、是提高全民素质,开创南昌新局面的需要根底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根底性和先导性作用。保持教育适度超前开展,必须把根底教育摆在优先地位并作为根底设施建设和教育事业开展的重点领域,切实予以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南昌市根底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南昌市根底教育总
24、体水平还不高,开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对根底教育重视不够,根底教育面临改革与开展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育环境依然是南昌前进路上的重点,是提高全民素质的迫切需要。通过本工程的建设,将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优质教育,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小学阶段的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起着根底性的作用,是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关键阶段。加快义务教育的开展,有利于提升根底教育水平,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教育体系;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和劳动者,促进生产力开展,有利于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我们应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才能开创南昌的新局面。7、是国家开展的需要教
25、育是立国之本,肩负着国家富强、民族富兴的重任。在21世纪的今天,教育水平已经是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最重要依据有许许多多的人在羡慕西方国家,它们科技水平为什么那么高,生活条件为什么那么好,城市为什么那么美丽,国力为什么那么强盛。在这里我告诉你,一切接源自教育水平。正是因为有良好教育的国民,他们才能在城市,人文,法制,经济领跑世界。温家宝说,一个国家有没有前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重视不重视教育。综上所述,本工程的建设不仅能缓解*地区小学的就学压力,解决周边学子上学远、上学难的问题,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提高全民的根本文化素质水平,促进教育事业的优质开展,而且也是适应市场经济的开展和国家开展强
26、大的需求。因此,本工程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该工程的建设是必要的。2.3工程建设的可行性1、工程建设得到了地方政府肯定和大力支持南昌市市委、市政府对教育事业开展高度重视,要求按照国家要求切实抓好工程实施建设。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市开展改革委、教育厅集中人力,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同时区政府对学校的建设高度重视,发改委、教育局等部门积极配合,对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开展、和谐开展提供了重要的作用。这些均为本工程的顺利实施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支持。2、工程建设得到了周边居民的一致认同*洲虽获得快速开展,但义务教育资源一直处于紧缺状况,大多学校的班额都超标,学生对优质的教育资源还是很需求,家长们更是
27、殷切盼望,故工程一经提出便得到周边居民的一致认同。3、工程建设有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保障党和国家历来关心和重视教育事业开展,把它放在重中之重。近年来,为了保证老百姓上得起、上得成学,在、国家在加大“普九”的力度的同时,采取“两免一补”、加大国债支持等多种政策措施。国家对此非常重视,从立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出发,切实把优先开展教育的战略落到实处,决定加大投资力度,重点加强中小学的教学建设,改善教学条件,这充分表达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重视。4、党和国家优先开展教育的战略为工程建设指明了方向优先开展教育事业是我们党科学判断世界形势,准确把握时代开展的本质要求,从不断推进我国
28、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出发,做出的一项造福当代,泽及千秋的英明决策。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的理论指导下,教育被摆上了优先开展的战略地位,推动教育加快改革开展步伐,我国教育事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效劳、为人民效劳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南昌市*中学,承当着效劳区内初中毕业学生接受高中教育的重任。实施*中学的建设工程,符合我国优先开展教育事业战略的要求和方向,是可行的。5、外部建设条件已经具备南昌市*小学占地面积30亩,工程建设用地不存在困难。学校地处抚生南路和云锦路口交叉处,根底设施完善到位,水源、电力、排水等设施完全可以满足工程建设需要。交通便
29、利,道路顺畅;学校周边没有物理、化学等污染企业和污染源;学校所在地地质结构良好,不存在地质灾害或自然灾害隐患因素。综上所述,本工程建设的根本条件都已具备,该工程建设是可行的。第三章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3.1 需求分析国家强硬需要社会开展,社会开展需要经济开展,经济开展需要科技创新,科技创新需要专业人才,专业人才需要教育投入。而小学教育作为根底教育的起点,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开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它是学生正式踏入学校学习的第一步,天真无邪的幼儿开始踏入知识大门的启蒙教育时期,所谓基石之坚才能建之如固。为了大力推进根底教育的改革和健康开展,国务院于2001年5月作出关于根底教育改革与开展的决定,
30、确立了根底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根底教育必须优先开展战略。3.1.1 南昌市教育资源现状南昌市位于江西省中北部、鄱阳湖西南岸,现辖四县、五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和红谷滩新区、桑海经济开发区,国土面积740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1.04万公顷。南昌人文鼎盛,自古就有“才子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新中国成立后,南昌秉承崇文好学的优良传统,坚持科教兴市,成为教书育人的沃土,根底教育水平长期居于江西省前列。截止到2014年底,南昌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315所,教职工9.1万人。全市共有普通高中69所,招生3.43万人,在校生10.19万人,比上年增长2.9%。普通初中206所,招
31、生6.37万人,在校生19.43万人,初中阶段适龄少年入学率100.4%。职业高中18所,招生3046人,在校生8794人。小学927所,招生6.71万人,在校生39.73万人,比上年增长0.6%,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特殊学校8所,特殊教育招生168人,在校生896人。高中教育毛入学率达84.5%。近几年,南昌市在经济与社会快速开展的同时,教育事业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面对新经济形式下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目前市内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开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与广阔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均衡教育的迫切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拟陈旧,中小学生课
32、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教育体制机制不活,学校办学活力缺乏;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开展不平衡;教育投入缺乏,优质学校资源缺乏,办学条件有待改善等,教育优先开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完全落实。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期盼,改善教学条件成为全社会共同心声。3.1.2 区教育资源现状至2014年末,西湖区常住人口约52.4万人,其中户籍人口44.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44%。小学1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在校小学生28735人,专任教师1653人,小学招生人生4819人。在校中学生3178人,专任教师214人,中学招生人数1222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40人。随着*
33、地区经济的日益开展,一片片小区拔地而起,入住人口快速增多,原本就不充裕的学校越来越不能满足周边地区的教学要求,压力与日剧增,加快建设新学校,减缓周边学校的教学压力成为迫切的需求。3.1.3 工程生源预测在江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开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要努力实现以下具体目标: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保持在99.5%以上,义务教育稳固率达96%,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达635万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2%,在校生达168万人,职普比大体相当。*片区规划常住人口18万,预计适龄入学儿童约有1万人,按照南昌市“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小学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到达99.5
34、的平均指标及人口8%。的平均增长率计算预测到2017年南昌市适龄入学儿童将到达L02万人。工程生源充分。南昌市*小学将主要面向周边地区招生,方便附近儿童上学,学校招生对象主要为适龄儿童,学校方案通过3到5年的努力,使学校成为省级示范小学,以满足广阔人民对教育的需求。3.2 建设规模方案比选3.2.1 学校类型方案比选方案一:非寄宿制学校,建设教学楼,办公场所,教工单身宿舍及食堂等。特点:此类学校目前是国内主流,相对寄宿制学校而言,管理难度小,占地少,但学生每天上下学,对其平安问题难以保证,且距离问题成为招生的一大限制。方案二:寄宿制学校,除建设教学楼,办公场所外,还需建设学生宿舍,浴室等用房
35、还需配备宿舍管理人员等。特点:此类学校建设用房多,占地大,不受距离限制招生范围广,可以锻炼学生的自理能力,免去学生上下学的路途奔波,且便于对学生的课后进行管理,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但学生管理工作复杂、难度较大,此外小学生的年纪还小,脱离了家庭对学生的身心开展可能不利。首先小学生还处于身体和心智成长的重要阶段,家庭的照顾,对学生的身心开展和身体的成长都起有利作用,学校的管理不可能面面俱到、照顾到每个小孩。其次儿女是父母的心头宝,对于大多数父母而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更愿意选择非寄宿的学校。故在此推荐采用方案一,非寄宿制学校。3.2.2 结构型式方案比选方案一:框架结构,由钢筋混凝土浇捣成承
36、重梁柱,组成骨架,再用空心砖或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陶粒等轻质板材作隔墙分户装配而成。墙主要是起围护和隔离的作用,由于墙体不承重,可以用各种轻质材料制成。梁、板、柱等承重构件,可以预制,也可以浇注。框架结构房屋的优点是抗震性能好,结构牢固,使用寿命长,且住宅内可以自由分隔,空间设置灵活。方案二:砖混结构,是指房屋主要承重结构为砖砌墙体,楼板、过梁、楼梯、阳台、挑檐等构件由钢筋混凝土浇制(或预制)建造。砖混结构房屋其优点是工程造价较低廉,但由于其采用墙体承重,住宅内不允许自由分隔。考虑到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好、结构牢固、使用寿命长、且住宅内空间设置灵活,故本次设计推荐选用方案一。3.2.3
37、 建筑面积方案比选1、小学各类建筑用房及面积的规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规定城市小学学校生均建筑面积7生)为:;18班5.9-8.3;24班5.5-7.9;30班及以上5.2-7.2。用房主要分为三大类: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办公用房和生活效劳用房。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又可分为普通教室、专业教室和公共教学用房。普通教室按规划班级数设置,每间使用面积不小于61平方米。专用教室包括自然教室、仪器标本准备室、音乐教室、乐器室、美术教室、美术教具室、书法教室、语言教室、语言资料室、计算机教室、计算机辅助用房、劳动教室、劳动教具室等。各类教室的使用面积要求如表3-1所示:表3-1城市普通完全小学专用教室使用面
38、积明细表用房名称标准12班18班24班30班使用面积(叶/间)规划间数规划间数规划间数规划间数自然教室86112(1)2(1)仪器标本准备室861111音乐教室73112(1)2(1)乐器室231111美术教室861(0)1(0)1(0)1(0)美术教具室231(0)1(0)1(0)1(0)书法教室861(0)1(0)1(0)1(0)语言教室86112(1)2(1)语言资料室231111计算机教室86112(1)2(1)计算机辅助用房231111劳动教室86112(1)2(1)劳动教具室23112(1)2(1)注:每班按45人计,建筑面积按使用面积除以0.6的系数计算。括号内的数字为根本间数,
39、下面的表格同理。公共教学用房包括多功能教室、图书阅览室、科技活动室、心理咨询室、体育活动室及体育器材室。使用面积要求见表3-2:表32城市普通完全小学公共教学用房使用面积明细表用房名称12班18班24班30班规划使用面积(m2)规划使用面积(m2)规划使用面积(Hf)规划使用面积Cm2)多功能教室100130160190电教器材室23232323心理咨询室18(0)18(0)18(0)18(0)图书阅览室120170220270科技活动室36(0)36(0)54(0)72(0)体育活动室630(0)630(0)630(0)630(0)体育器材室40404040办公用房及生活效劳用房种类及使用面
40、积要求如表3-3、3-4所示:表33城市普通完全小学办公用房使用面积明细表用房名称12班18班24班30班根本使用面积(m2)根本使用面积(m2)根本使用面积(m2)根本使用面积(m2)教学办公室80124164204行政办公室56708498播送社团办公室14202632德育展览室30303030卫生保健室14141414仓库28344046转达值班室22222222表3-4城市普通完全小学效劳用房使用面积明细表用房名称12班18班24班30班根本使用面积(ma)根本使用面积(11f)根本使用面积(m2)根本使用面积(m5)教工单身宿舍5887115144食堂168251334416开水房2
41、4242424配电室24242424厕所921331662032、方案比选方案一:按容纳30个班,共1350名学生就读的规模进行建设。根据上面所述的各项用房面积及间数的规定进行设计与计算,其中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建筑面积7100k,办公用房建筑面积75O116生活效劳用房建筑面积1420m)最终确定总建筑面积为9270m2,建筑容积率46%o广场及运动场地9000绿化用地700011A绿化率35%,道路及其他用地假设干。特点:一次建设到位,建成后办学规模大,接受学生多,更有利于缓解周边教学压力,但一次投资额大。方案二:采用远期与近期相结合,近期建设规模按容纳18个班,共810名学生就读进行建设,
42、预留局部地待远期扩大教学规模使用。根据上述18个班的规定进行计算,其中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建筑面积4970m2,办公用房建筑面积520n?,生活效劳用房建筑面积86O11确定总建筑面积6350m2,建筑容积率32%o广场及运动场地5670m2,绿化用地7000m2,道路及其他用地假设干,预留地5000m2,留待远期扩大教学规模使用。特点:近期与远期相结合,一次投资少,学校面临的招生风险小,但建成后办学规模小,能容纳学生较少。考虑到南昌市目前的教育资源需缺状况,周边学校教学压力过大,急需缓解压力,招生风险很小,应选用方案一,按容纳30个班的办学规模一次性建设,总建筑面积9270M。3.3 推荐建设
43、规模方案推荐该学校建设工程,采用非寄宿制,按容纳30个班的规模一次性建设到位,不建学生宿舍,只建设教学用房、办公用房、职工单身宿舍(按职工数30%)、食堂、厕所、开水房等根本用房,总建筑面积9270m2,其中,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建筑面积7100m2,办公用房建筑面积750i112,生活效劳用房建筑面积142011A广场及运动场地gOOOnA绿化用地7000A绿化率35%,建筑容积率46除道路及其他用地假设干。第四章场址选择4.1 场址现状4.1.1 地点与地理位置建设工程位于南昌市西湖区抚生南路以南、云锦路以西合围地块。4.1.2 场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本工程建设用地所有权属国家所有,占地
44、面积30亩,合计20000Hl2O4.2 场址条件4.2.1 地形、地貌条件场址地势平坦,相对标高相差不大,周边无山地、丘陵等地形地貌条件。4.2.2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在地质构造上,南昌市处于九岭隆起的过渡地带,宜春一乐平大断裂的北缘,大局部处在东起进贤西至新建的湖泊沉降区内,呈北东东向块状沉陷。境内第四系地层分布最广,岩性以洪积红土砾石层及粗砂砥石层为主,多分布在赣、抚、锦河两侧和滨湖地带。城区第四纪发育,下伏基岩为第三纪红岩系(R)。第四系岩性变化复杂,总的规律是颗粒分布上粗下细,分属于粘性土和砂性土两大类。下中更新统的含水层是主要含水层,其间有弱透水粘性土与上属滞水层相隔离。工程场
45、地上部为第四系冲击粉质填土、砂土等,下部为白垩系紫红色泥质粉砂岩,地层自上而下主要有杂填土、粉质粘土、细砂、粗砂、砾砂、圆砾和泥质粉砂岩,无不良地质现象,场地稳定性好,适宜建筑物的建造。4.2.3 周边建筑物与环境条件工程建设场址附近无各种化学、生物、物理污染源,无过境架空高压线,无危及人身平安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库。周围无易燃、易爆及有害气体等企业。对工程建设及运营不会造成影响。4.2.4 城市规划或区域性规划要求本工程建设符合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将按照规划管理部门提出的规划设计条件,由规划部门统一放线,合理进行功能布局、组织交通、满足城市景观、绿化景观设计、消防、交通等标准的要求。4.2.5 交通条件南昌市*小学位于南昌市西湖区*洲内,抚生南路,云锦路从场址旁边经过,附近有云锦路口站、观洲安置点站、*农场站等多个公交站台,有818路、819路、241路、539路、38路、170路等多条公交车线路,可快捷通往红谷滩,市区等,满足根本的交通需求。4.2.6 社会环境条件*地区近些年经济、卫生、文化、商贸等开展迅速,吸引了许多地产商,建设了相当多的小区及商业建筑,人口大量流入,急需加大配套的教育资源开展。4.2.7 法律支持条件南昌市十二五规划提出: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开展的战略地位,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开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开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