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业公司财务风险的规进技巧一、筹资风险及互换防范:筹资是企业经营必不可少的一环。企业经理任何时候都必须了解其企业现时和未来的资金状况。开发资金来源以利用经营机会或使企业度过萧条期的能力将帮助业主或者经理做出更有效的经营决策。但是,筹资活动中同样存在风险。概括起来讲,大到有以下几种:信用风险。这是指贷款人违约的风险,即贷款人违反协议,提前收回贷款,而借款人又一时难以筹措大笔的资金以偿付没有预料到的债务,这时就会有损失产生。这种风险其实也是一种清偿性的风险。这类风险最为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金融动荡时,储户纷纷向一家银行挤提,导致银行的资金不足以应付需求而宣告破产。价格风险。这是指由于价格的变化(例如利
2、率或汇率的变化)而造成损失的风险。例如浮动利率上升,导致利息负担加重;或者在借外债时,外币汇率升值,导致本金和利息偿付负担的加重。严格地讲,当通货膨胀率为负时,造成本金的利息升值也是一种价格风险。清偿能力风险。这是指企业资产除非付出极高的代价,否则无法迅速卖出而产生的风险。例如在经济萧条时期,房地产等极难出手,房地产商被牢牢地“套”住,无法支付大笔的贷款本息,面临破产倒闭的厄运。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中的王启明就遭遇到了这样一个风险而使其多年以来的心血全部白费了,打击不可谓不大。那么,如何才能管理好筹资风险?在进行风险管理时,首先必须遵循下列原则:1 .均衡原则(I)筹资货币币别要均衡,形成一个较
3、合理的币种组合,如筹资货币与使用货币、偿还货币的币种一致,软、硬币搭配得当。(2)所筹资金的期限结构要均衡,形成一种中长期与短期负债适度搭配的结构。(3)总体利率结构要均衡,形成一个利用官方优惠利率,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搭配的均衡利率结构。(4)筹资市场结构要均衡,避免集中于某一种资本或货币市场筹资所造成的信誉和偿还风险,根据实际需要和市场特点而选择筹集资金的场所。(5)筹资总体成本结构要均衡,将利率、汇率、费从等成本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使筹资总成本相对均衡。2 .以保值而非赢利为目的筹资风险管理的目的之一是为了防范和减少因货币汇率或利率等的变化而引起的对外负债的非人为增加,而不是为了赢利,由于
4、一些防范风险的金融工具如掉期等既可以用来保值,也可以用来作投机性交易,因此,在具体运用这些工具时要明确使用目的。3 .把握好实施保值的良机筹资风险管理首先要对金融市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较为科学的预测,特别是对风险因素及其影响因素有较深刻的认识,要有及时准确的信息渠道和对信息进行深加工为采取防范风险措施服务的各种技术手段。4 .风险管理要贯彻始终不仅筹措阶段要采取防范风险措施,在所筹资金使用阶段和偿还阶段更加要注重防范风险。为防范筹资风险,加强风险管理工作,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筹资者和借款者都到金融市场上去寻找适用的保值工具和手段。80年代兴起的金融创新和西方国家金融改革既加剧了市场风险,同时也给风
5、险管理者提供了不少保值和防范风险的工具,这些新的保值工具之间及与原有的金融保值工具之间既有所不同又相互联系,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保值工具和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债务互换、远期合约、期货、期权、货币指数化和负债币种多元化,如图所示:利率互换债务互换货币与利率交叉互换货币互换远期外汇合约远期合约远期利率合约利率期货期货一外汇期货利率期权V期权一外汇期权互换交易是指不同交割期限的外汇通过买卖方式进行掉换或对相同货币债务和不同货币债务通过金融中介或直接进行互换的一种业务,包括掉期交易和债务互换,后者又包括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利率互换是指两个独立的筹资者,利用各自的筹资方式或渠道,分别筹措到币种、金
6、额和期限相同但计息方法不同的债务,通过进行付息方式的掉换,以期得到各自所需的利率种类,从而达到降低筹资成本和防范利率风险的目的。利率互换之所以发生,除出于上述保值目的外,还因为存在着两个前提条件:(I)存在品质价码差异,即互换双方因其信用等级不同而存在筹资成本差异,信用级别较高的一方,筹资成本会低于信用等级较低的一方,而且,前者较易筹措到固定利率计息方式的资金,后者则往往从短期资金市场筹措浮动利率资金。(2)存在相反的筹资意向,信用等级较高的一方希望或宁愿支付浮动利率,而信用等级较低的一方则更愿选择固定利率方式,特别是当等级高的一方拥有浮动利率收益的投资而等级低的一方拥有固定利率回报的投资时,
7、双方出于资产与负债搭配管理从而减轻风险的角度出发,可以通过某种中介达成互换协议。利率互换的基本模型如图。A公司B公司资T固定利动利1金率付息金率付息资金市场资金市场例如:A公司的信用等级为AAA,B公司的信用等级为BBB,A公司可以较低的固定利率11.5%筹措资金,但它想以浮动利率方式计息,B公司在同一市场上以较高的浮动利率CIBOR(ChinaInterbankOfferedRate)+0.625%筹措资金,但它希望用固定利率方式计息,于是双方进入市场,由A公司发行固定利率债券,B公司借入浮动利率贷款,双方互换债务。双方互换利率之前的筹资成本如表A公司B公司品质阶码差异固定利率11.5%13
8、0%1.5%浮动利率CIBOR+0.125%CIBOR+0.625%0.5%净差-1.0%7.0%平均分配给交易双方双方互换利率之后的筹资成本A公司的筹资成本()B公司的筹资成本()1固定债券支付利率11.51.浮动借款利率CIBOR+0.6252.向B公司支付利率CIBOR+0.6252.向B公司支付利率11.53.从B公司收取的利率(一)13.003.从A公司收取的利率(一)4分给B公司部分0.54.分给A公司部分0.5最终成本CIBOR+0.375最终成本12.50从上述两个图表中不难看出,经过利率互换之后,A公司和B公司各自达到了以更低的利率及意愿利息支付方式来进行筹资的目的,双方各
9、自都得到了O.5%的优惠两者之和即为利率净差。上述的是最简单的利率交换,在现实中,交易者很难直接找到合适的交易对手,或者找到了也要花费极大的代价,于是,交易者一般通过中介机构或者代理人进行掉换。另外,除了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的掉换外,还可以进行浮动利率与浮动利率的调换,如将6个月付息一次的浮动利率债务掉换式一年即12个月付息一次的浮动利率债务,以此来解决资产负债搭配管理中的期限不符问题,又可能出现的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倒挂问题;或者是固定利率与固定利率的调换,以此来消除企业现金流量的季节性波动,提供企业的资信程度,降低企业的筹资成本。利息的支付,也一般是双方根据利率轧差付息。与利率互换类似,货币互
10、换也是由两个独立的筹资者将各自筹集到的等值的、期限相同但不同货币、不同计息方法的债务或不同货币相同计息方法的债务进行货币和利率的调换,可由银行提供中介,也可以是筹资者之间直接进行。货币互换的基本过程可用下图表示。债券投资债券投资欧洲美元甲公司甲公司欧洲马克欧洲美元欧洲马克欧洲美元(现行)中介银行(5年欧洲马克t 1欧洲美元欧洲马心 欧洲美元乙公司乙公司欧洲欧洲马克债券投资债券投资不论是哪种货币互换,其大致的过程都可用下图表示。贷款方C贷款方DSFR200 万卖出USDII3万USD113A公司B公司卖出SFR200万这是在调换交易生效日,A公司将所筹集的200万瑞士法郎按1美元兑I . 5瑞士
11、 法郎的汇价卖给B公司,后者向A公司支付了 113万美元如图所示。贷款方C贷款方DSFR禾U息SFR利息USD利息A公司B公司USD利息互换后,双方互相代替对方分期支付利息如下图所示。贷款方C贷款方DSFR200万USD113万WW口买回SFR200万厂A公司”贷款方D-买回USDII3万到期交割结束该互换业务时,A、B公司双方按原定汇率即1美元兑1.5瑞士法郎买回当初所售出的货币金额,尝还贷款。在跨国公司中,还经常采用以下形式来进行互换。(I)平行贷款这是指两国公司经过协商,双方以贷款形式向各驻对方国子公司提供相同金额的贷款,有以下三个特点:以存在对外投资管制和外汇管制为前提条件。双方母公司
12、为贷款作担保。贷款须是货币不同,但金额期限相同的资金。其结构如下图。(担保)A国母公司,B国母公司KIA国货币货款B国货币货款I”B国母公司A国母公司(2)背对背贷款它是两国母公司相互提供不同货币的贷款,再各自将货款转贷给驻对方国的子公司,其特点是:以不存在投资管制和外汇管制为前提条件。债权债务相同。风险性小,筹资成本低。其结构如下图。A国母公司A国货币货款%B国母公司FlB国货二二二Ti二二百窗面币A国货币B国母公司A国母公司(3)中长期期货合约这是指两国母公司为避免汇率变动风险,事先订立中长期外汇合约,再进行交换,目的是套期保值,其特点是。该交易无现汇买卖。事先确定未来的外币收入或支出,但
13、可折成现值并以同额的外币表示,以防范外汇风险。其结构如下图A国货币A国母公司B国母公司B国货币将来支付B国货的债务B国货币货币将来支付B国货的债务远期外汇合约、外汇期货交易以及货币期权交易可以详见有关外汇风险规避的内容。远期利率合约是指交易双方对一定期限内或一段时间后将要支付的浮动利率提前约定一个基准利率,到期对如果当时的市场利率与约定利率之间存在差异,则由其中一方向另一方补足,由此而签订的协议叫远期利率合约,又称远期利率协定。在一项“远期利率协定”下,两个银行或其他机构签订一项协议,对未来某一段时期内的利率水平予以商定,如约定在签约6个月后起算的6个月内的利率固定,签约时,还需要确定起算利息
14、的具体日期、期限、利率和金额,等到结算日当天,将双方签约时约定的利率与标准利率比较,若有差距,将差距按协议规定由某一方支付给另一方,若标准利率或市场利率超过约定利率,则由合同卖方支付给买方“利差”,反之,则由买方支付给卖方。这样,合同买方锁定了未来的利率,避免了利率风险。远期利率协定涉及金额较小,每次交易中,银行需要动用的只是用相当于“信同利率”与“标准利率”之差的资金。例如,甲银行贷出一笔金额为IooO万美元,期限为9个月,利率为12%的款项,最初3个月,甲银行有较充足的资金来源(利率为11%)抵补这IOoO万美元,但3个月后则需在市场上另行筹措资金,由于3个月后利率走势如何一时难以确定,为
15、不承担利率,甲银行与乙银行联系叙做了一笔“远期利率协定”业务,向乙银行“买进”一笔3个月后起算,期限为6个月,利率固定为12%,金额为1000万美元的“协定”,3个月后,6个月LIBOR(LondonImtenkOfferedRate)已升至13%,超过协议的12%,于是甲银行便获得乙银行支付的补差款,其金额为:47926.65美元利率期货交易则是针对利率的变化而进行的远期合约的买卖,通常利率期货合约的买卖,通常利率期货合约不会一直持有到期满,相反,其购买者往往会在合约到期之前,作一个相反方向的交易而冲销它。利率期货合约有固定的交易单位,交易月份限于3月、6月、9月和12月,利率期货合约的价格
16、虽根据相关投资工具的利率而来,但是并不等于该投资工具目前的市场利率,只是表示对未来的一段期间内利率的预期。利率期货合约的价格是以100减去预期利率而得的,买卖结束后,由交易所的清算系统进行交割,此外,参与期货合约买卖者,事先需交纳一笔保证金作抵押,买卖期货合约的直接成本还包括预付交易所的佣金,在产生或结清一个合约单位时,均需支付佣金。试举例说明利率期货合约的操作。例如,某公司在12月初因为一笔投资计划需借入一笔短期过渡资金一一3个月期的200万美元,由于担心在未来数月内美元利率会上升,从而使其筹资成本增加,该公司卖出12月到期的3月期欧洲美元存款合约2个单位,该合约在1月份时报价为94.00利
17、率为(100-94)/100=6%,该公司将其借款利率固定在6%,但是与预期相反,到12月份时,3个月期美元存款利率未升反降,他可以5.25%的低成本取得该200万美元的贷款,在取得贷款的同时,公司结算其利率期货头寸,该公司在期货头寸上的损失被降低的利率抵销,其筹资成本仍为6%(佣金及保证金等费用忽略不计),具体计算如下:A.该公司在期货交易中:卖出12月到期的3月期欧洲美元存款合约2个单位(200万美元),价格为94.00利率为(100-94)/100=6%。到12月份,3月期欧洲美元存款利率下降为5.25%,此时期货合约价格为100-5.25=94.75,即该公司财务买进2个单位的期货合价
18、格在94.75,损失75个基本点(94.75-94.00=0.75)。即损失$25x75x2个合约=$3750B.12月份时,在3月期欧洲美元存款市场上,该公司可以5.25%的成本借进其所需款项,比其预计的6%成本降低0.75%(6%-5.25%=0.75%)。$2OOO0000.7590即盈利=$3750360100由上例可以看出,利率期货合约也锁定了未来的利率。利率期权交易是交易双方就按议定的利率在将来某一规定日或期限内购买或出售某种利率的选择权预先达成协议,商定的利率包括上限、下限等,利率期权形式较多,目前,国际上常见的主要有:1 .“封顶利率期权”它是通过签订合同,规定利率上限的方法来
19、限制浮动利率贷款或其他负债形式成本的增加,一般在国际银行同业间市场成交,若市场利率超过协定的利率上限,则期权的卖方付给期权买方(持有者)利率差额;反之,买方则放弃该权利,签订利率上限合约时,期权的买方即持有者向卖方即签署者支付一定比例的封顶费用为转移利率风险的成本,利率封顶期权的期限一般为2-5年,比较适合于中长期贷款。2 .“封底期权交易”它是指在卖方收到手续费后.即承担在协议期内当市场参考利率下降到预订的最低利率以下时,按协定的利率水平,向买方补偿超过部分利差损失的买卖双方的合约。当某一债务人认为市场的利率下降到某一水平的可能性较小时,就考虑采取“封底”方式,将某一水平之下的益处卖给银行,
20、并同意在签订的期限内,如果市场利率水平下降到协定利率水平之下时,债务人承担向银行支付协定利率的部分的利差,由于债务人是卖方利率期权,因而可以从银行收到一定的保费,这笔保费可用来降低债务成本。利率“封底”使浮动利率贷款的债务人利用对市场的预测的准确性,收取保费,降低贷款成本,但是一旦利率下降到“封底”水平之下,债务人将承担一定损失。3 .“两头封期权交易”上述两种利率期权方式都是将浮动利率上、下敞口各封一半,以此来防范利率上升所带来的风险,或臧少借贷成本,但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两头封期权业务就综合这两者的长处,将上、下浮息敞口全封起来,形成一个有限的防范范围,具期货合约的操作。(一)利率及汇率
21、风险利率风险主要表现在资金的筹集及运用过程中以及一定时期中利率的变动,形式上表现在借款和贷款活动中利率的差异。汇率风险也可称为“外汇风险”,是因为汇率变动而蒙受损失以及将丧失预期收益的可能性。外汇风险的面相当广泛,例如就国际投资中从事国际性经营业务的企业而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风险,外汇交易风险,外汇折算风险和经济风险,外汇风险的详情请参阅“外汇风险和规避”一章。(二)通货膨胀风险通货膨胀是威胁全世界的风险,在某些发展中国家情况严重,年通货膨胀率甚至高达100%以上。由于通货膨胀严重将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项目工程造价将会大幅度提高,各项费用将比计划增加较多,从而使企业的产品失去竞争力。尤其对于
22、库存产品会产生连锁反应,它将进一步推至库存风险。()证券价值风险这一类风险,是基于社会经济发生变化,使证券本身的价值大大跌落。此种风险虽不直接影响企业的收益能力与偿债能力,但所给与证券价值上的打击很大。一种是价格风险,常常起于投资心理对于个别证券或某种特定证券的偏好或厌弃,与循环的经济波动有关。另一种是货币购买力风险,物价与工资的起落,表示货币价值的增强或削弱,所以,购买力加强,其损失在付款人,受益在收款人;购买力削弱,其利害则恰好相反。证券投资者所关心的主要是安全与稳妥,但购买力的风险会悄悄地使证券投资者蒙受损失。(四)经营管理风险及其他风险经营管理风险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某些因素
23、发生变化而使企业经营管理受到影响的风险。对于经营管理风险,企业应及时对变化后的经营管理决策进行调整.这些调整主要包括产品原料来源和成本变化中的适应性措施.提高还是减少产品的销售量、销售价格,来取何种紧急措施克服意料不到的变化。如成本上升,往往是由于原料或零部件价格更加昂贵,通货膨胀使企业在工资、管理费用开支方面的支出增加,如此等等,这时就要对风险作出决策。其他风险在此不一一列举。二、投资评估及组合防范投资的目的在于取得投资收益,其反面即为风险,收益的希望越大,风险的遭遇越大。所以,投资者不但应从收益方面着想,更应从风险方面防护。风险只是一个抽象的名词,无法设定标准,更无法以单位来计量。何时何地
24、何种形式突然发生,均属叵测。一旦发生,会使投资者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倾家荡产而倒闭。总起来说,投资过程中的风险包括两大类。第一大类为经济和经营方面的风险,有四方面内容:(I)利率及汇率方面的风险。(2)通货膨胀的风险。(3)证券价值的风险。(4)经营管理及其他风险。第二大类为上层建筑或政治变动的风险,也有四个方面的内容:(I)政府变更或改组的风险。(2)政策变动的风险。(3)战争因素的风险。(4)法律事务的风险。(一)上层建筑或政治变动风险在政治不稳定的国家或地区,上层建筑或政治风险会使投资者可能遭到严重的经济损失,上层建筑或者政治风险以下一些情况属于此类风险:1.国家政治变动风险投资者最
25、敏感的是投资东道国的政局是否稳定。鉴别政局稳定的标准是看这样几个方面的:(I)政府班子人员的变动状况,有否动荡的可能,如政府内的派别、不同集团之间的争执有否引起局势的变动。(2)社会各阶层的不同利益要求。(3)国内宗教派别的情况。(4)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以及各国工会在国内起的作用。衡量政治状况,一般应把国家的社会性质加以区别。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制度上基本形成了一定的法律条文,政府首脑变更后的风险并不突出;而某些第三世界的国家,往往带有比较强烈的封建色彩或多少留有封建残余。政治的变更会比较强烈地影响国内经济活动,对于国际投资的影响就更明显。比较各国的政治风险状况,可以把各种不稳定因素汇集在一
26、起;各自给予一定的权数进行比较,这样,就能分辨出不同国家的风险大小。目前编制的国家风险等级表在国际上使用较多的有两种,即:欧洲货币国家风险评级表和机构投资者国家风险评级表。在这二种表中,中国均列第22位,分值分别是78OO和68.I(1986年的评级数)。2 .政策变动的风险投资必须要遵循投资所在国的各项经济政策。几乎每个投资者在投入资本以前都要仔细研究投资国的政策条例和政策意图。在没有搞清这些意图和政策之前,投资者不可轻易行事,东道国维护政策的延续一贯性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东道国随心所欲地变更自己的政策,就很难达到利用外资的目的。对于投资者而言,东道国政策变化意味着需要重新考虑投资计划,而政策
27、变化过频或过大,必然影响外来资本的进入,甚至驱使原有资本外撤。因此,东道国政策变化的风险使投资者变得十分小心。投资者往往最关心东道国的政策有:土地、税收、市场及有关货币的政策。3 .战争和内乱风险由于战争或不流血的政变,或是残酷的内乱造成政权更迭等,可能使投资项目终止或建设现场遭到严重破坏。有时内乱不一定造成政权更迭,但由于战争或骚乱使工程现场不得不中止施工,因而工期被迫拖延而使投资额增大,或被迫支付许多额外开支。例如,伊朗在1979年至1980年推翻前政权的政变期间,仅外国的建筑师、咨询工程公司和承包商的总损失超过30亿美元,而国内外投资者所遭受的打击更为惨重。4 .法律事务方面的风险。各国
28、为了更多更好地吸引外资或鼓励本国投资,都十分重视完善本国的法律事务。从目前来看,各国对投资、贸易和金融方面,都有比较健全的法律事务。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审查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看东道国的法律环境。即使认真审查也很难避免会碰到法律章程无法涉及的法律盲点,如官员的违法行为,涉及违反第三国的法律等等,都要十分重视。投资风险有其偶然性和必然性,我们不能仅把风险视为偶然的,更应探讨和认识它的必然性。投资风险的必然性是指其发生、发展和消失是有规律的。我们应努力探索和认识投资风险的规律,并减少其风险损失,尤其是对外投资中,应全面分析投资地的政治、经济、政策、地理环境、技术标准等等复杂因素。只有分析投资风险,才
29、能可能分散和减轻投资风险。假如我们把投资者的所有投资比作一篮子鸡蛋,如果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然后好好地看护,就像教投资者孤注一掷,这会冒很大的风险。固然,守护每一个容易破碎的鸡蛋,不如守护住整个篮子,但如果蓝子损坏,满篮的鸡蛋就会破碎。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最妥当的方法,就是判断和分析投资后分散之。例如,美国的股票投资者,往往将自己的资本投入多家股票,多者达300400种股票,目的就在于分散风险。分散的方法很多,但必须按以下几项原则分散:(I)企业单位的分散投资者如果集中全部资本投入某一企业,全部资本都用来购买这一企业的股票或债券,可谓弊多利少,因为,任何企业均有其旺盛或清谈时期,
30、一直保持旺盛而无清谈期的企业几乎是没有的,万一某企业在经济上或经营上发生事故,就有可能全部亏损,危险甚大。所以,精明的投资者应将资金分散于数个企业,这样,资本才较为安全,才是聪明之举。例如,美国的塞顿汽车公司有一时期投资兴盛,因为该公司握有专利权,汽车式样风行一时,垄断利润极大,但后来美国最高法院忽然停止其专利权,其利润急剧下降,投资者遭到沉重打击,损失不少。(2)企业类别的分散许多投资者因精于某种行业,往往集中投资于某行业,如木材业、纺织业、电子业、钢铁业等等。由于各个行业在其商业周转过程中兴衰不同,一旦某行业萧条,就会遭到损失。所以,投资者可将其投资资本分散于各类企业,以减少风险损失。(3
31、)地区的分散地区分散有两种方式:国内国外分散各国的政治经济,繁荣和衰退并不一致,各国证券的价格常有波动。即使是国内,各地差异也较大,如我国某地遭旱灾,而另一地则可能大丰收。如此变化大的经济情况,世界各地都时常发生。所以投资者如把资金投放于不同地区和国家,可以避免同趋跌落的危险。农工商业分散投资者如投资于某种行业,则此行业的兴衰必定影响其投资收益。而投资者如把投资投入不同行业,如农业地区、工商业地区,此地萧条,彼处繁荣,可以调节损益。(4)时间的分散投资风险的时间分散主要体现在债券和股票的投资上。债券的时间分散债券的经济价值,大都于到期等于其票面价值。距离到期日越远,市价的票面价越低。如果债券的
32、偿付期延长,或市场利率的变动(市场利率高,则债券价值下降,反之则上升)均会影响债券价格的涨跌。所以,对于投资的到期日,应予分散,以避免某一时期内一切投资的债券价格大幅度波动。股票的时间分散股票的分红付息日期基本固定,多为半年一次。投资者如能注意每种股票分派股息的日期,以分散其资金,则于一年中将随时有可靠的股息、红利可得。风险分散的原理,基于一种平均律。分散投资可将平均风险大大减少。莎士比亚在其威尼斯商人一剧中安东尼奥有一段说白值得借鉴:感谢我的命运:我所经营的买卖,从不寄托于一艘船上,也不系于一处的成败;我的全部财产,更不因目前的盈亏,而受到严重的影响。国外有许多老的投资公司,都常运用分散风险
33、的方法来做证券投资,所藏证券常由几百种到上千种,这种办法能收到比较安全的实效。除了对投资进行组合以防范风险外,还可利用投资保障。投资的保障,有事前事后之分,其中事前保障为最佳。各种保障的方式出之于政府及社会团体者居多。(二)政府对投资者的保障这种保障主要运用政府的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对投资者的投资予以保障。外国主要通过法令条款给予保障,如美国自1933年至1940年共颁布了八种有关保障投资的法令,以限制和禁止证券发行者的欺骗行为发生。我国也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关投资法律,随着对外开放事业的发展,越来越欢迎外商来华投资,随之而必备的是政府对外资企业必须予以法律上的保障。(三)社会团体对投资者的保障
34、国外的工商团体的同业公会常负责禁止会员的欺诈行为,例如发行新股或募集公司债倘有欺骗行为,同业公会可开除其会籍。凡于工商较发达的国家,多奖励同业公会或类似性质的职工工会组织,以相互约束,而减少投资领域的欺诈。(四)咨询对投资者的指导投资者在投资之前,应向投资者可咨询的机构或请一投资顾问进行咨询,这属于事前保障。(五)保险对投资者的保障美国、德国及日本等国家为了鼓励本国投资者向海外投资,有些保险公司开始承担海外投资损失保险,这是一种新的投资保障。在海外投资中,保险是投资者转移风险和减轻风险损失的重要方法之一,尤其是一些大型投资工程,有些灾害或重大事故会给投资者带来灾难性的、无法承受的经济损失,但通
35、过保险,投资者可从保险公司得到赔偿或部分经济补偿,这就能使投资者在从事海外投资的风险事业时获得一定的经济保障。有经验的海外投资者尽可能进行各类保险,以保护本身利益。1 .美国对投资者的保险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投资保险制度的国家,开始于1948年。现在由“海外私人投资公司”(1971年成立)负责投资保险事宜,该公司的宗旨是资助美国私人资本家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其担保的范围只限于特别政治风险,主要包括:(1)当地货币不能自由兑换为外汇的风险,又称外汇风险;(2)征用、没收、国有化的风险;(3)战争、革命、内乱的风险;这三项风险可以单项保险,也可以三项同时保险,三项同时保险按年率1.5%收费。该公司承
36、担的保险金额,只按被保险人投资金额的90%承担责任,被保险人承担投资金额10%的风险责任。2 .日本对投资者的保险日本海外投资保险始于1956年。据1956年日本输出保险法规定,海外投资保险分为海外投资原本保险和海外投资利润保险两种制度。1970年5月,日本政府把两种保险制度一元化了。日本政府承担的保险范围仅限于三种政治风险:(1)征用险,凡日本在外国投资者的资产被外国政府所“夺取”者,均属此类风险。在合营企业国有化时,日本海外投资者所持有的股份、股本被强制转让者,也属于此类险。(2)战争险,包括日本海外投资者投资的处所因战争、革命、内乱、暴乱等遭到损失,或企业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因外国政府
37、的侵害而遭损失的风险。(3)外汇险,包括各种不能够自由兑汇的风险。资源开发领域的投资,除上述三种险外,如果由于投资者的责任,投资对方破产或其债务在6个月以上等信用风险,仍然属于补偿范围。3 .中国对投资者的保险中国为了吸引外资,自从1980年以来已先后与各国签订了保险协议。如1980年10月与美国签订了中美投资保险协定。其主要内容为:(I)承保风险的范围。协定规定,美国海外投资公司只承担投资者的政治风险。(2)承保风险的条件。承保风险的条件是只限于中国政府批准的项目、活动或有关的投资。(3)风险的赔偿。美国海外投资者在中国境内的投资,若遇政治风险,由承保者支付赔偿,中国政府承认承保者代表的任何
38、资产权利,但是承保者不能够享有比原来的投资者更大的权利。承保者所得到的货币只能在中国境内使用。(4)承保者的转移。中国如部分或全部废止承保者利益,应允许承保者将利益转移给法律允许的实体。投资保险在不少国家已不但用于国外投资者,也用于国内投资者,这种新的投资保障将成为海内外投资者转移风险和减轻风险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在投资风险的组合防范中应当注意一点,即一个企业如果其主要精力是放于其主营业务之上时,组合投资就不应分散大多精力,要投资的话,也可投资于企业的上游和下游企业。在这一点上,美国的钢铁大王卡内基做得很好。卡内基一度也曾热衷于股市,每天起床后即分析华尔街的动态。但是一天他醒来后突然领悟到他
39、这样做是在消耗自己的精力,他应当主要将他的精力集中于钢铁业上。于是卡内基当机立断,卖掉所持的所有股票,只留下与他相关的上游和下游企业的股票,从此一门心思扑在钢铁业上,不再理会华尔街了。三、流动资金运作中的风险规避流动资金包括现金(含银行存款、银行本票、银行汇票)和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存货(包括原材料、燃料、有产品、产成品、商品等)。流动资金的运作是充满了风险的。一个企业如果流动资金管理不当,会产生不能按期偿债的现象。如果这个企业本来就是长期亏损户,它为了维护运营被迫进行偿债性融资,借新债还旧债。长此以往,总有一天它会因借不到钱而无法运转,从而无法偿还债务。或者,如果这个企业从长期看会盈利,但眼
40、下出现支付不能”的现象,在市场经济制度完善的国家,这样的企业也很可能被债权人接管或者被迫歇业。一句话,流动资金运作中的风险可能成为企业终止的直接原因,所以我们专门在这一节讨论其风险规避的问题。(一)现金为了防止现金流量缺口的出现,企业应该作出现金流量预测。它包括预测销售,估算现金收入,估算现金支出,比较现金收入与支出,填补现金流量缺口5个步骤。例如A公司X年前4个月的销售额(万元)预测如表。1月2月3月4月销售额(万元)7050100150根据以往的经验,A公司按以下比例口收应收账款:70%于销售后1个月收回,20%于销售后2个月收回,10%于销售后3个月收回。假定上述经验可沿用于未来,前一年
41、最后3个月的销售额均为SO万元,其现金收人估算见表。1月2月3月4月计划销售7050100150计划收款56前1个月销售的70%56493570前2个月销售的20%16161410前3个月销售的10%8887当月现金收入80735787A公司的制造成本平均为销货收入的55%,A公司按预测销量提前1个月购入存货,供应商允许A公司延期1个月支付货款,每月支付的销售与管理费用平均为现金30万元,A公司每月支付5万元的应付本息。据上述情况,A公司的计划现金支出如表1月2月3月4月计划销售7050100150计划支出制造成本38.527.55582.5销售与管理费用30303030应付本息5555现金支
42、出总额73.562.590117.5把A公司的现金收支联系起来,得到下列结果:假设A公司在该年年初的现金余额为20万元,并有一个50万元的银行信贷额度,公司政策要求每月月初最少要有20万元。把这些条件联系起来考虑,得到下表。从表中结果可以看出A公司3、4月份都有现金流量缺口,必须借款加以弥补。虽然预测不会绝对无误,但是我们决不能以此来贬低预测的价值,实际情况证实上述研究对于规避现金流量风险是必要的。1月2月3月4月计划现金收入80735787计划现金支出73.562.590117.5对现金储备的净影响6.510.5-33-30.51月2月3月4月期初现金2026.53720净变动6.510.5
43、33-30.5期末现金(借款前)26.5374-10.5借款-1630.5期末现金(借款前)26.5372020累积借款-1646.5以上以月为单位讨论了企业的现金需求问题,但这还不够,以下以日为单位来讨论企业的现金需求。一个企业应该时时保持充足的现金以避免财务窘迫,但又不应该留存过多的现金,因为过多的现金不能给企业带来任何收益。理想状态是:一个企业每天开工时的现金余额应该等于其当日的预期支出,每天的预期现金收入应该足以对付第二天现金支出的需要。但是,事实上没有一个企业能达到理想状态。企业应该在最低水平的现金存量上再加上一个保险储备量,以应付无法预料的收入减少、支出增加的情况。对此我们也举一
44、个例子。假设B公司在过去3个月中每月现金支出为18万元,一个月按30天计算,则该公司平均日现金流出量为18万元+30=6000元。一个企业的现金保险储备一般可以取平均每日现金支出的若干倍数,如果取3,那么保险储备额为60003=18000元,这个数加上正常的平均日现金流出量6000元,便得到24000元的适度现金余额。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发现实际现金每日需求量在一个月份的不同日子里是波动的。有的企业大部分的现金需求集中在一个月的5天或10天中,那么这几天的储备系数可取得大一些,其他日子的储备系数可取得小一些。此外,一个企业现金收入的可预测程7度也会影响其所需现金的保险储备量。客户付款较有规律的话,
45、企业可以较少的现金储备从事经营,否则要有较多的现金储备。如果一个企业可以向供货商延期付款而不牺牲现金折扣或不损害未来信用时,该企业也可以减少现金储备。较易借入现金的企业也可以减少现金储备。如果你在上述各方面作了努力,但现金流量还是出现缺口,那你应该寻找短期解决现金流量问题的措施,作出某种牺牲,以争取时间,避免迫在眉睫的财务危机。这些措施首先是向过期应收款开刀,尽可能快地收回这些过期账款,即使今后失去这个客户也在所不惜。其次,向愿意立即付款的客户提供适量的折扣。一个通常在30天内付款的客户很可能为了得到一笔较大的折扣而在10天之内付款。再次,对多余的存货也可以用向支付现金的客户提供大额折扣的办法
46、使之变成现款。解雇部分雇员或使其下岗、待岗也可以减少现金支出。闲置的设备可以出售给愿意以现金购买的人。企业必须用的设备也可以考虑采用出售/租赁安排,即将这些设备卖给租赁公司,取得现金。同时企业从该租赁公司将设备借回来按月付租金。最后一个办法是设法借新债来还旧债。只要企业还有复苏的可能性,债主往往愿意提供现金借款的帮助,这是出自债主自身利益的反应,因为企业真的破产的话,债权人往往只能收回很少的债权,甚至一无所得。企业也可以向自己的雇员借款,忠诚的雇员往往愿意与企业共度难关。面临危机的企业还可以寻找愿意以现金购买企业部分产权的投资者,这总比企业全盘失败要好一些。(二)应收账款企业向客户提供商品或劳务,而客户允诺若干天后付款,这就形成企业的应收账款。客户到时可能付款,也可能无能力付款,后者就形成坏账。坏账过多会使企业没有现款来支付工薪、费用或债务,形成风险。为了避免应收账款造成的财务风险,能否釜底抽薪,一律实行先付款后发货?除了特别紧俏的商品,取消赊销是不可能的。激烈的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