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业摄影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商业学分:3计划学时:48适用专业:摄影摄像技术1 .前言1.1 课程性质商业摄影课程是摄影摄像技术专业的专业拓展课程。该课程设置在大二,面向的是大二摄影方向的学生。摄影基础、构成基础、数字暗房、图形图像处理、摄影用光、黑白暗房技术、创意摄影等课程。商业摄影是一门侧重商业摄影行为的理论与实践的课程。职业岗位精准对接商业产品摄影师、广告摄影师等。通过该课程学生可以掌握商业静物摄影和商业人像摄影等知识和技能。1.2 设计思路依据教育部关于高职教育有关文件精神,按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岗位需求为目标,分析岗位所需职业能力、职业目标与职
2、业要求,围绕职业工作需要的核心能力,突出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内容综合化的特点,进行课程开发、设计、实施和考核。因此课程结合商业静物摄影师和商业人像摄影师的职业要求设计阶段性练习,以项目练习为依托,分阶段分步骤,递进式的方式使学生能扎实掌握每一阶段的技能操作。本课程的学分为3,总学时为48学时,建议学时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调整,并相应调整课时计划。序号内容讲授实践小计1商业静物摄影410162商业人像摄影上410163商业人像摄影下41216合计1632482.课程目标1. 1总体目标商业摄影课程结合商业摄影的职业能力需求设置课程内容。通过该课程学生需掌握两部分的内容:商业静物摄影和商业人像摄
3、影。学生要系统全面的掌握设计、拍摄、后期的完整的创作流程和技能。学生的课程成果是商业静物摄影的作品和商业人像摄影的作品。2. 2具体目标3. 2.1知识目标(1) 了解棚内静物的布光知识;(2) 了解棚内静物拍摄技巧;(5) 了解室内人像摄影用光知识;(6) 了解室内人像摄影拍摄技巧。(7) 2.2能力目标(1)能够熟练设计静物拍摄和人像拍摄的策划方案;(2)能够熟练运用室内布光进行静物拍摄;(3)能够熟练运用室外自然光进行静物拍摄;(4)能够熟练运用室内布光进行人像拍摄;(5)能够熟练利用自然光进行人像拍摄;(6)能够熟练完成摄影作品的后期处理。2 .2.3素质目标(1)通过课程的学习,能胜
4、任静物摄影师和人像摄影师的职业;(2)提升审美能力;(3)能对商业摄影行业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对以后的实践进行能力筹备;(4)能在实际操作中提升操作能力、沟通能力;(5)培养多变的思维能力;3 .课程内容与要求内容教学任务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教学设计参考学时商业静物摄影完成商业静物摄影的(1)玻璃静物的布光与拍摄;(2)玻璃静物摄影的后期处理;(3)陶瓷类静物的布光与拍摄;项目发布学生实践老师指导学生总16项目(4)陶瓷类静物的后期处理;(5)作品展示和汇报结商业人像摄影上完成商业人像摄影项目(1)商业人像摄影项目要求(2)制作策划方案(3)执行拍摄(4)摄影后期;(5)作品展示和汇报;项目发布老
5、师演示学生实践老师指/学生也践学生总结老师总结16商业人像摄影下164 .实施建议4.1 教材选用和编写建议选用:自备教程资料。参考教材:创意摄影老瓢瓢(孙晓岭)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05修图师的自我修养汪祎/之南著,中国邮电出版社,2018.10;布光是门大学问(英)克里斯汀霍夫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7摄影用光创新教程(德)奥利弗劳施著,中国摄影出版社,2014.8摄影图像与构图语言(德)科拉巴尼克,格奥尔格巴尼克著,2012.9学会创新性观察一摄影中的设计、色彩和构图。(美)布莱恩彼得森,2006.84. 2教学建议(1)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项目引导,让学生了解静物摄
6、影师和人像摄影师对各项能力的不同要求。(2)课堂以学生为本。结合学生的学情,合理设计教学的难度。通过案例演示学生操作,掌握技能。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多思考。实践中尽可能个性化辅导,培育审美。(3)注重职业情境的创设。以多媒体、录像、项目分析、角色扮演、项目设计等方法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训练。在项目实践中,将理论知识打散,然后系统的安排到多个趣味的实践课题之中。使理论从实践中来,同时又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方法,在反复的练习中获得动手能力的训练和创造力的开发。(4)注重课程思政融合,在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摄影摄像技术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劳动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在创作
7、过程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深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坚定“四个自信”。(5)教学设计必须重视实践,更新教学观念,加强校企合作,实行工学结合,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贯彻“基础为专业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既有表现和表示能力,又有创造精神的设计人才。本课程属于理论与实践并重课程,且课程偏向实践,建议课程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负责指导,学习操作练习。4. 3教学考核评价建议本课程操作性强,学习效果即可展示,考核由平时成绩、项目专业成绩组成。具体比例如下:(1)平时成绩30%:包括考勤(5%)、课堂提问(10%)、每堂课上完成作品的质量(15%
8、2)作品创作60%:作业完成情况(20)%以及作品的质量(40%)给分。(3)课程小结10%:学生根据学习情况,总结自身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并根据课程给老师提出意见和建议。4.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课程教学过程中,使用慕课资源或选取网络资料如:微视频、图片等课程资料,也可依托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拍摄素材,进行课程教学。4.5教学条件配备建议影棚、工作室、多媒体设备、电脑、最新版PS软件。4.6其它说明本课程是摄影摄像技术专业核心课,课程侧重摄影行为的商业化、摄影的首要目的是服务客户而不是自我的艺术表达。因此课程项目设计环节,作业评价要增加客户的评价。校企合作模式引入的企业,有助于学生更早了解摄影市场、商业标准、商业要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