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园艺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标准(课程编号:010206)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园艺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性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园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使学生具备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知识,能准确配制培养基,熟练无菌操作,培养出组培苗木,能科学设计培养方案,科学调控培养条件,正确分析解决组培异常问题,从而控制组培苗质量;具备组织培养工的职业素养,为今后从事苗木组培快繁与脱毒工作奠定基础。本课程以植物生长与环境、应用化学、园艺植物栽培等理论和实践课程为基础。(二)课程基本理念以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创新课程体系和
2、改革教学内容为重点,以组培岗位需求为导向,准确把握课程定位,科学制定课程标准,整体优化教学过程,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课程设计的思路本课程是依据组培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园艺、花卉苗木组织培养项目设置的。总体设计思路:从“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分析出发,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定课程目标;以培养组培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目的,以岗位工作任务为中心,遵循认知规律、能力形成规律和农业生产规律,结合国家职业资格与技术等级要求,确定并序化教学内容;以项目为载体,以产品为导向,创设工作学习情景,实施工学结合、理实一体教学。课程安排64学时,4学分,共设计6个教学模块1
3、4个项目,在第12学期分阶段教学。该项目课程结构是按照认知岗位一一组培基本技能一一组培技术研发一一组培技术应用一一组培企业经营管理的先后顺序编排,基本体现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的结构特点。二、课程目标通过不同项目和具体任务的完成,使学生具备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准确配制培养基,熟练无菌操作,培养出组培苗木;能科学设计培养方案,科学调控培养条件,正确分析解决组培异常问题,从而控制组培苗质量;具备组织培养工的职业素质,使学生最终成为适应组培生产、管理、组培苗木销售与服务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组培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一)知识培养目标1 .掌握组培含义、类型、
4、特点与具体应用,清楚组培岗位及其工作职责、任务与目标。2 .掌握组培工作程序、组培设施与建造要求,会设计组培室,科学管理组培室,能正确使用和维护组培仪器设备。3 .掌握组培试验方案设计,正确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4 .掌握组培苗木工厂化生产与经营管理理念与方法。5 .掌握安全生产规范、操作规程及环保基本要求,并自觉遵守。(二)技能培养目标1 .能够进行母液配制、培养基制备、无菌操作、培养、组培苗驯化移栽等组培的基本操作。2 .能够准确观察组培苗长势、长相,科学分析、解决组培的异常问题,科学判定和有效控制组培苗质量。3 .能够进行组培信息搜集与处理,能自主搜集、鉴别、处理组培信息,正确分析和有效解
5、决组培实际问题。4 .能够独立制定、完善工作计划并有效实施。5 .能够不断积累组培经验,科学优化组培方案与操作规程。6 .能够按照培养方案或生产计划,熟练进行园艺种苗的快繁与脱毒操作,生产出合格组培苗。7 .能够进行组培成本核算和效益分析三、课程内容及要求序号模块&称项目主要内容描述知识点能力点教学方法基本条件参考学时1岗位认知与教学设计4行业认知与岗位认知通过参观组培企业了解组培岗位及工作职责、任务与目标。组培的含义、类型、特点、应用前景;组培岗位及工作职责、任务与目标;组培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组培行业特点与发展前景。组培岗位及工作职责、任务与目标;组培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组培行业特点与
6、发展前景。理实一体组培企业2教学设计通过讲解了解课程结构设计、教学内容以及课程的性质、特点、地位、目标。课程的性质、特点、地位、目标;项目课程的结构设计与教学内容;理实一体行动导向教学法;课程成绩评定;学习方法。理实一体行动导向教学法;学习方法。理实一体组培实训室22组培实验室设计与组培室设计通过参观组培室,了解组培室的基本组成、各自功能和主要设备仪器,设计组培实验室。组培室的基本组成与各自功能;组培设备、器械用品及各自用途;组织培养的工作程序;组培室、家庭组培室、平面设计图体现针对性,设计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美观大方,比例适当。理实一体组培实训室4管理8组培育苗车间的设计原则、总体要求与注意
7、事项;设计图一般格式。组培室管理通过学习掌握常用设备仪器的使用、玻璃器皿的洗涤和组培室的日常管理。玻璃器皿洗涤标准和方法;实验室管理的一般规定;接种室和培养室消毒灭菌方法;接种用品准备及消毒灭菌方法;组培室管理要求。常用设备仪器保养方法与使用的注意事项;配制洗液等洗涤用液;器械用品分类摆放;接种用品准备:环境灭菌。理实一体组培实训室43组培基本操作技术12培养基制备通过实际操作,熟练掌握母液配制、培养基配制和培养基灭菌方法。培养基配制流程、配制方法与各环节技能要求;固体培养基标识;培养基的革新;高压锅的构造、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按配制流程正确配制母液和培养基;根据灭菌对象选用适合的灭
8、菌方法和参数设置,规范使用灭菌设备。理实一体组培实训室6无菌操作通过操作掌握不同外植体的灭菌方案和接种方法;熟悉无菌操作规程,能够熟练、规范进行无菌操作;准确剥外植体消毒灭菌方法;接种方法;接种所需用品;无菌操作规程与注意事项;微茎尖剥离正确处理外植体;按无菌操作规程操作;正确、熟练使用超净台和接种用具。理实一体组培实训室6离微茎尖。熟练使用超净工作台、接种器、解剖镜等相关设备用具。方法与要求。4组培技术研发8组培试验方案设计熟悉信息搜集途径和文献检索方法,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会设计组培试验方案;熟悉微繁技术要领;熟悉组培苗遗传稳定的影响因素与提高措施。信息搜集途径;文献检索方法;信息鉴别
9、与保存;组培方法;组培快繁程序;组培快繁类型与再生途径;组培研究内容;组培苗遗传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与提高措施;组培试验设计方法;试验方案撰写。信息搜集方法适宜、真实、全面;试验方案格式正确、内容全面;试验方案论证充分,科学性、针对性和可行性强。理实一体组培实训室4组培数据调查与分析通过学习能够编制组培观察表;清楚组培调查的技术指标及其含义,能够全面细致观察组培苗;熟悉组培易发问题的原因、特征与调控措施,组培观察内容、方法与注意事项;记录填写要点;组培异常问题产生的原因、特征;组培异常问题的调控;组培调查的基本数据;组培观察表的一般格式。观察方法正确、调查全面、统计客观、指标计算准确;能够准确判定
10、组培异常问题;能够结合培养对象、组培方案、无菌操作等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正确做出异理实一体组培实训室4能准确判定异常问题,提出科学的处理意见。常问题的处理决策。5植物脱毒与组培快繁技术28蝴蝶兰组培与快繁通过操作掌握蝴蝶兰花梗腋芽的处理方法;熟悉蝴蝶兰组培快繁概况与快繁流程,清楚原球茎发生型、胚状体发生型植株再生途径、影响因素;能够有效实施蝴蝶兰三代培养,培养出试管苗;能够进行蝴蝶兰试管苗的驯化移栽。蝴蝶兰花梗腋芽灭菌;蝴蝶兰组培快繁概况与快繁流程;原球茎发生型、胚状体发生型植株再生途径、影响因素;增殖和生根方法以及试管苗的驯化移栽时间、方法。蝴蝶兰腋芽花梗的处理;花梗腋芽的诱导、增殖、生根、
11、驯化移栽方法。理实一体组培实训室8红掌组培与快繁通过操作掌握叶片外植体的处理方法;能够有效进行红掌三代培养,培养出试管苗;能够进行红掌试管苗的驯化移栽。红掌叶片处理和剪切方法;叶片接种方法;增殖、生根和驯化移栽方法。红掌叶片处理和剪切;接种叶片;增殖、生根和驯化移栽。理实一体组培实训室6软枣物猴通过操作掌握茎段外植体的软枣狒猴桃茎段处理和剪切软枣繇猴桃茎段处理和剪理实组培6桃组培与快繁处理方法;能够有效进行三代培养,培养出试管苗;能够进行软枣猫猴桃试管苗的驯化移栽。方法;接种方法;增殖、生根和驯化移栽方法。切;接种叶片;增殖、生根和驯化移栽。一体实训室马铃薯脱毒与快繁通过操作掌握马铃薯脱毒苗的
12、培育、病毒检测、快繁与生根以及驯化移栽技术。微茎尖剥离;脱毒苗鉴定、保存与快繁;壮苗生根;驯化移栽方法及注意事项。剥离微茎尖;脱毒苗鉴定、保存与快繁;壮苗生根;驯化移栽方法及注意事项。理实一体组培实训室86组培苗工厂化生产与经营管理8组培苗工厂化生产通过学习学会制定生产计划;清楚生产计划实施的关键因素;会检测组培苗质量;会核算组培成本。生产计划的制定;组培生产工艺流程与技术环节;生产计划的实施;经营管理思想;经营管理措施;制定生产计划;实施生产计戈IJ;检测组培苗质量;组培效益核算。理实一体组培实训室;2组培企业经营管理通过学习了解组培企业机构设置和岗位职责;熟悉组培技术培训技巧;开展组培市场
13、调研;选择合适的销售方组培育苗工厂机构设置与部门职责;培训计划书的撰写格式;技术培训方法与技巧;技术推介方法与技巧;组培苗木市场调研与销售。撰写培训计划书;组培苗木市场调研与销售。理实一体组培实训室2四、考核评价1 .坚持开放、多元化整体评价观。加强过程考核、动态考核、跟踪考核,注重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对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素质现状作出整体性评价,同时评价主体做到多元化,既有教师、学生,更要有企业人士的参与,同时明确企业评价的重要性和导向性。2 .采取现场操作、技能比赛、论文或问题答辩、口试、产品等多样化的考核方法,多角度考核,体现考核的效度和信度。3 .坚持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对
14、创新意识强和综合评价较好的学生予以适当的学分奖励。4 .编制技能手册,单项技能逐项考核达标,综合考核注重实操质量和理实融合式的问题考核,由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任课教师、项目指导教师、外聘教师共同评定,最后以学生通过工种鉴定为准,否则认定技能不合格。课程考核方案考核类型与项目权重比例过程考核(45分)素质考评5%实操考评15%理论考评10%效果考评15%终结考核(55分)理论综合评价25%实践综合评价30%五、实施建议(一)教材编写建议1.依据课程目标和课程标准要求编写教材,体现岗位面向、项目和任务引领、行动导向的项目课程设计思想。基于岗位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并结合国家职业资格考核大纲要求、行业
15、企业标准和技能、能力训练的需要确定教学内容,同时结合区域经济产业化发展,设计若干学习模块和项目,并遵循认知规律、能力形成规律和组培操作流程,构建课程项目结构体系,实现在体例和内容上的双创新,有利于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教材内容体现较强的实践指导性、针对性、先进实用性、可操作性。教材最好图文并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对组培的认识与理解。5 .注重实践教学指导书、技能手册的开发、编写和应用,同时开发若干文本文件和作业工单,与教学指导书相配套。(二)实训条件不断完善实训条件,强化功能,达到实训与比赛、实训与培训、实训与考核和技能鉴定相结合,做到教学做考相结合,更好地满足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需要。建议配置组培工厂化生产所必需的超净工作台、小型净化单元、接种器、空调、臭氧发生器、高压灭菌锅等设备,同时实训空间最好安装多媒体,同时能满足2030人同时上台操作。六、其他说明本课程标准适用于园艺技术专业、农业生物技术专业等,对于其他相关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可参照本课程标准使用。